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祛濕,不能忘記健脾,一個廣為流傳的祛濕名方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陽春三月,細雨霏霏。

最知名的當屬杜甫的那一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雨水多了,濕氣也就多了,祛濕這件事兒是時候提上日程了。

先來說說濕氣的表現有哪些。

嗜睡,好像怎麼都睡不醒,早上起來面部浮腫,腦袋裡昏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提不起精神。

嘴巴裡好像總是甜絲絲的,而且發黏。

沒有胃口,吃東西比較少,或者吃完以後不容易消化。

臉上愛出油,頭發也愛出油,基本上一天洗一次頭。

大便不成形,愛粘馬桶,有時候一天下來要跑好幾次廁所。

濕氣表現在皮膚上會以疹子的形式冒出來,比如濕疹。

再看舌頭,舌頭很胖,舌邊有齒痕,舌苔黏膩,正常的舌苔一定是薄薄的一層,幹淨而清爽,均勻地分布在舌頭的中後方。

以上這些,給大家做個參考。

下面重點來了,濕氣要怎麼祛除呢?

這一次,依舊是從古方中尋找答案。

有一個在民間廣為流傳的祛濕名方,清朝的時候就已經在用了,主要由茯苓、山藥、蓮子、芡實(或薏苡仁)組成,四種藥材,也可以說是食材,按照1:1:1:1的比例煮水或者打粉,打粉一次吃10-15克,芡實和薏苡仁二選一,或者兩種食材都放一點,也是可以的。

茯苓祛濕,捎帶還能健脾,它就是靠着健脾祛濕在中醫界揚名立萬的。

茯苓長在松根之下,有詩為證:草堂歸來背煙蘿,黃绶垂腰不奈何。因汝華陽求藥物,碧松根下茯苓多。

背着背簍,拎着鋤頭,進山采藥,問哪裡可以采到茯苓呢?答就在那碧綠的松柏之下。

你看松柏四季常青,即使在寒風刺骨的冬天,萬物幾近凋零的時候,它也依然蒼翠欲滴。老話說得好,近水樓台先得月。茯苓抱着松根生長,自然而然地也就吸收了松柏的靈氣,因而也被稱為四時神藥。

在古代,如果你不了解茯苓的物性就要走很多彎路,翻山越嶺地找啊找。你看有經驗的老藥工是怎麼采茯苓的:第一步找到松柏;第二步觀察土壤的幹濕程度。

有茯苓生長的地方,周圍的土壤會相對幹燥,因為它能把土壤中的水分吸附掉。那是不是也就說明茯苓祛濕是先把水濕吸附過來,然後得有一個出路啊,中醫叫給邪以出路,濕氣就是邪氣。出路在哪裡,就在膀胱,茯苓利小便,讓小便通暢,從而把水濕帶出去。

茯苓不愧為祛濕高手啊,一招一式行雲流水,非常自然,巧妙,而且有力量。

薏苡仁也是祛濕的,幫助脾胃把讨厭的水濕利出去。不過,薏苡仁微寒,炒薏苡仁就好多了,在高溫的作用下,谷物的焦香很容易就散發出來,焦香入脾,反而會比較受脾胃歡迎。

山藥健脾。中醫有一句話叫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濕氣雖然有内濕和外濕之分,但甭管哪一種,都跟脾虛不能運化脫不了關系。

上好的山藥叫懷山藥,因産于古懷慶府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溫縣一帶而得名。山藥埋在土裡的時候,它是直直地往下長的,能長到很深的地方,如果說茯苓吸收的是松柏的靈氣,山藥吸收的便是土地的靈氣。土在中醫裡頭代表脾胃,山藥得土氣至厚,所以能健脾。大便稀溏,反複感冒,頭暈乏力,食欲不振的人都應該吃一點山藥。

蓮子和芡實有兩個共同點,一來,它們都長在水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二來,它們都長得圓滾滾的,圓,在中醫裡頭是飽滿之象。前面提到脾胃屬土,土地是最需要飽滿,最不能貧瘠的,土地一旦貧瘠,還能長養萬物嗎?

整張方子非常平和,不管是寒濕還是濕熱,都可以用。

清代名醫黃元禦在評價這張方子的時候,用了四個字:固本培元。固本固護的就是脾胃,脾胃乃後天之本啊,脾胃好了,濕氣沒了,正氣呢水漲船高。

當然,好方子也要配上好的食材才可以,下面就為大家奉上這款誠意滿滿的祛濕名方,由茯苓、懷山藥、芡實、蓮子、薏苡仁組成,食材經過麸炒制作而成,溫開水沖開即可服用。

有濕氣的人可以吃,沒有濕氣單純脾虛的人也可以吃。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