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如何得氣?
(一)針刺得氣
1.針刺得氣的概念與指征
(1)得氣的概念:“得氣”一詞首見于《素問·離合真邪論》:“吸則内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得氣是指醫師将毫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一定的行針手法,使針刺部位産生經氣感應,這種針下的經氣感應又稱“氣至”或“針感”。臨床上可以通過患者對針刺的反應與醫師手下的感覺兩方面加以判定。由此可見,得氣是針刺過程中醫患雙方的同步感應。
(2)得氣的指征:《标幽賦》中記載:“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氣之至也,若魚吞鈎铒之沉浮,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靈樞·九針十二原》亦載:“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這些均是古人對得氣的認識,結合臨床可歸納為醫患兩方面的感覺及反應,即主觀感覺和客觀表象兩方面。
主觀感覺方面:又稱自覺指征,是指醫師與接受針刺治療的患者各自的主觀感覺和反應,是判定得氣的主要指征。患者方面的感覺主要有酸、麻、脹、重、涼、熱、觸電、跳躍、蟻走,以及特定條件下的疼痛等。醫師方面的感覺主要指針下沉、澀、緊等感覺的變化。感覺的性質與機體反應性、疾病的性質和針刺部位密切相關。
客觀表象方面:又稱他覺指征,是指醫師或患者觀察到的針刺腧穴局部緊張凸起、穴位處肌肉跳動、循經性皮疹等改變,臨床上比較少見。
2.針刺得氣的作用 得氣是針刺産生治療作用的關鍵,是判定醫師針刺操作正确與否、患者經氣盛衰、疾病預後轉歸、臨床治療效果有無的重要依據,也是針刺過程中進一步實施手法的基礎。
(1)得氣是針刺取效的基礎:《靈樞·九針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表明針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過針刺腧穴,激發經氣、疏通經絡、調整陰陽、補虛瀉實。針下得氣,說明經氣通暢、氣血調和,神氣遊行,出入自如。
(2)得氣是應用補瀉的前提:《标幽賦》中記載了“既至也,量寒熱而留疾;未至也,據虛實而候氣”的操作方法,這是對得氣反應與針刺操作手法關系的論述。《針灸大成》指出,“氣之未至,或進或退,或按或提,導之引之,候氣至穴而方行補瀉”,并在“經絡迎随設為問答”中強調“用針之法候氣為先”,“察其氣以為補瀉……候氣至,然後迎之、随之”,《難經·七十八難》中有“得氣,因推而内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都說明了得氣是應用補瀉的前提。
(3)得氣是判定正邪的依據:針下得氣的遲速是判斷機體正氣盛衰和病情輕重的重要依據。《針灸大成》指出:“針若得氣速,則病易愈而效亦速也;若氣來遲,則病難愈而有不治之憂。”可見,得氣迅速者,正氣相對充足,經氣旺盛,機體反應靈敏,見效較快,預後較好。如《标幽賦》所雲:“氣速至而速效,氣遲至而不治。”反之,正氣虛損,經氣衰弱,機體反應遲緩,得氣慢,則疾病纏綿難愈,且預後較差。《靈樞·終始》曰:“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針灸大成》曰:“若針下氣至,當察其邪正,分清虛實。”說明針下之經氣感應當有正、邪之分。故隻有在得氣的基礎上,才能分辨正邪,而有針對性地施用不同補瀉方法。
3.影響得氣的因素 一般情況下,取穴得當,針刺方向、角度、深淺适宜,多會出現得氣感應。否則,就應當探究未能得氣的根源,采取相應的方法,以促使盡快得氣。影響針刺得氣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醫師因素:醫師因素包括取穴失準,行針手法不熟練,針刺角度、方向、深淺把握不當,醫師注意力不集中等,醫師要及時加以糾正。
(2)患者因素:患者因素包括個體禀賦、體格強弱,以及機體狀态等原因。一般來說,新病、體形強壯者,得氣較快;久病體衰者,得氣較慢或較弱。實證得氣較快;虛證得氣較慢。有些患者陽氣偏盛、神氣敏感,容易得氣,并可出現循經感傳。多數患者機體陰陽之氣無明顯偏頗,氣血潤澤通暢,髒腑功能較好,故針刺時感應既不遲鈍,亦不過于敏感,得氣适時而平和。如屬陰氣偏盛的患者,多需經過一定的行針過程方有感應,或出針後針感仍然明顯存在等,均是因人而異。
(3)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包括四時節氣、雨雪陰晴、冷暖燥濕等原因。一般而言,天氣清爽、室溫适宜、幹濕适度時針刺易于得氣;反之,得氣較慢或不易得氣。如《素問·八正神明論》雲:“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澤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
(二)促使得氣的方法
1.局部得氣
(1)候氣法:是指針刺入腧穴後,留針等待經氣而至的方法,又稱留針候氣法。即是說,進針後經氣不至,留針片刻,有候氣、待氣而至的作用。《素問·離合真邪論》說:“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候氣時,可以安靜等待較長時間,也可以間歇地運針,施以各種催氣手法,直到氣至而止。
(2)催氣法:是指針刺入腧穴後,通過一些行針手法,催促經氣速至針下的方法。如《神應經》說:“用大指及示指持針,細細動搖、進退、搓撚,其針如手顫之狀,謂之催氣。”
(3)守氣法:是指針下得氣之後,使氣留守勿去的方法。本法可使已經出現的得氣感應保持一定的強度和時間。《靈樞·小針解》說:“上守機者,知守氣也。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針之徐疾也。空中之機清靜以微者,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針灸臨床也有“得氣容易守氣難”之說,得氣後若随意改變針尖部位或盲目提插,很容易使已出現的得氣感應消失,故必須細心體察、密意守之。此時宜手不離針,或用拇、示兩指持針不動,保證針尖不要偏離已得氣的部位,或在原位施以輕巧的手法。
(4)調氣法:從廣義上講,針刺的目的就是通過調整人體經絡之氣,使失去平衡的陰陽之氣得到調理而歸于平秘。故《靈樞·刺節真邪論》說:“用針之類,在于調氣。”《難經·七十二難》說:“知其内外表裡,随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臨床上得氣後可以使阻滞的經氣流通,使“痛則不通”變為“通則不痛”,最終使疼痛減輕或消失。得氣之後可以補虛、瀉實,使過盛之氣複平、不足之氣得助,所以有“得氣即為調氣”之說。
從狹義上講,調氣法是指應用撚轉、循攝、搓彈、按壓,以及龍虎龜鳳、通經接氣等以調整經氣方向的具體方法。《金針賦》所說的“及夫調氣之法,下針至地之後,複人之分,欲氣上行,将針右撚;欲氣下行,将針左撚”即屬此法。
2.氣至病所 氣至病所之氣,泛指經氣而言,即針下的經氣感應。氣至病所是指通過一定的針刺手法,使針刺感應向着病變部位所在的方向擴延和傳布,最終達到病變部位。循經感傳是指針刺得氣後,針感沿着經脈走行傳導的現象。循經感傳氣至病所,是針刺所得之經氣沿着經脈走行傳導達到病變部位,是得氣、行氣的主要目的,亦是得氣的最佳表現,從而達到調整陰陽平衡的目的,獲得更好的臨床療效。循經感傳氣至病所的方法因人、因病而異,視機體反應狀态靈活應用,同時也應根據施術者的經驗來選擇。若遇關節經氣阻澀者,可用青龍擺尾和白虎搖頭等法,并施以循攝法,使經氣通關過節。
上一篇
周初地理考,11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