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父母這樣做,孩子才能擁有安全感

父母這樣做,孩子才能擁有安全感

03-22 16:38 閱讀數:296

​​孩子心理成長分為三個重要階段,分别是一元關系階段、二元關系階段,也就是共生階段,還有多元關系階段。

我們總在反複地強調父母對孩子需要的回應。因為父母的回應不僅是推動孩子心理發展的基礎,同時還會影響到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今天我們詳細地去講一講關于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過程。

我先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也在育兒這件事上踩過雷,還是一個驚天大雷!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約翰華生。

華生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父母要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和塑造,得像對待成人那樣對待孩子,盡量不要親吻和擁抱孩子,也不要讓孩子坐在媽媽的大腿上,不要輕易地滿足孩子,就算孩子哭了,父母也決不能心軟,以免孩子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在華生的這個觀點裡,他在告訴父母,不要輕易滿足和回應孩子在情感上的需要。

這個觀點我們現在聽起來覺得很雷人,對不對?但是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父母們卻很擁護這個觀點,甚至風靡了整個美國,接着又影響了其他的幾個西方國家。要知道華生提出這個觀點可不是忽悠外人的,他自己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

那效果怎麼樣呢?現實真的是給了他一個暴擊。華生一共有3個孩子,這3個孩子無一例外,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大兒子最嚴重,在三十幾歲的時候就自殺身亡了,二兒子呢,跟華生斷絕了聯系,過的也非常的不好,渾渾噩噩的;老三是個女兒,嚴重酗酒,經常有自殺的念頭。而且華生給孩子造成的創傷還一代代地傳遞下去了。他的孫子孫女,也都出現了像酗酒、自殺這樣的行為。

可見,華生說不要輕易滿足孩子需要的這個觀點不可取。包括後來随着心理學的發展,特别是關于依戀領域的研究,也都證明了,華生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這個錯誤,讓一代人都付出了血的代價。

因為孩子比較健康的發展過程應該是,孩子能一次次地表達自己的需要,然後父母一次次地積極地回應,總是這樣不斷循環着,這個是形成依戀關系的核心,而這樣的一個過程就叫做“依戀循環”。

這樣的循環就像是馬車的車輪一樣,一直往前轉動,朝着目标前進,那這架馬車上駝的是什麼呢?駝的是孩子對于父母、甚至說是對于整個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剛剛我們說了,依戀循環是孩子表達需要,父母回應需要的過程。那作為父母,如果我們想要孩子的依戀循環是良性運轉的,那首先你得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哪些需要是至關重要的,這樣你才能更準确地去回應。

那我們可以把孩子的需要分成2個大類,也就是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我分别來講一講,先說生理需要。一提到孩子的生理需要,你會想到什麼呢?可能很多人會先想到吃。沒錯,這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個需要,是孩子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保障。

那除了對吃對食物的需要,你還會想到什麼呢?其實,孩子還有對撫摸的需要,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爸爸媽媽撫摸,對孩子來說,這是一種被安慰的方式,特别是在孩子哭的時候,父母輕輕地拍一拍,摸一摸孩子,這種安慰的方式就特别有效。

可能有的人聽過“皮膚饑渴症”這樣一個說法,像皮膚饑渴症的人,他們從小就很少被撫摸,心裡面特别的孤獨,甚至很多時候他們需要自己抱一抱自己,給自己一點安慰。

除了我們剛剛說的,對食物和撫摸的需要外,孩子還有一個重要的生理需要,就是運動的需要。我知道在一些家庭裡,由于父母是雙職工,沒有辦法一直看着孩子,但是又怕孩子自己在屋裡爬來爬去有危險,就把孩子拴在床上。

那其實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把自己綁在椅子上,然後保持同一個姿勢20分鐘以上。估計你就會覺得渾身癢的,難受的不行了,這個就是我們對于活動的需要。

好,說完生理方面的需要,我們再來說說孩子在心理方面的需要,有3個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叫做心理滋養的需要,比如說父母把孩子抱在懷裡講故事,孩子就感受到了被父母關愛,或者說,孩子玩了自己喜歡的玩具,覺得特别開心,這些讓孩子覺得很幸福很美好的感覺,都是心理上的滋養。

那接着說第二個需要,就是連接的需要,這個也很好理解。我們都害怕孤獨,孩子也一樣,他需要跟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包括再大一點兒的時候,他需要去交朋友,跟其他人建立情感上的關系,這個就是對連接的需要。

那最後一個呢,叫做情感流動的需要,也就是說,孩子需要跟父母有情感上的交流。但其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每天跟孩子的交流是真不少,但是屬于情感上的交流卻很少。

大部分的交流都是說教式的,父母總是告訴孩子你得這樣,你得那樣,要不然就是關心孩子在幼兒園在學校學了什麼,表現好不好等等。其實很少關注孩子的感受,也就是孩子什麼時候開心了,什麼時候傷心了,為什麼會傷心,在傷心的時候,他希望父母怎麼做等等。

那關于如何跟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你可以聽一聽彬彬幫的另外一門課《父母育兒心理學:孩子成長必知24問》,裡面教了很多具體的操作方法。比如說,當孩子見到陌生人緊張的時候,當孩子被小朋友嘲笑的時候,當孩子比賽輸了的時候,等等,在這些情況下,父母應該怎麼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生理、心理需要,那當孩子有了這些需要時候,他就要想辦法去表達了。那對于小嬰兒,或者比較小的孩子,他沒有辦法直接說出來他想要什麼,隻能通過行為的方式去表達。比如說,當一個小嬰兒餓了的時候,他會哭會鬧;

當他需要父母抱抱親親的時候,他可能會揮舞着胳膊,踢着腿,或者用笑啊,賣萌啊這樣的方式去表達。

一般來說,一個對于孩子需要比較敏感的媽媽,他可以通過跟孩子的互動,知道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什麼,并且滿足他。

那平時我們很容易就能觀察到孩子被滿足之後的表現,比如說一個小嬰兒吃飽喝足,被媽媽愛撫之後,就會非常香甜的睡着了,全身都放松了。那這個就是從孩子産生需要,到表達需要,再到被父母滿足的一個良性循環。那這樣的一個良性循環會帶來什麼呢?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知道,當我有需要的時候,我能表達這個需要,而且父母會很友好的滿足我,我可以信任他們,這樣孩子就會産生基礎的信任感。

如果說,這樣的一個良性循環反反複複地出現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一次都是孩子産生了需要,然後他努力地去表達,最後需要被滿足了,總是這樣反反複複的良性循環,那孩子就會對自己、對環境逐漸産生出穩固的信任感。

孩子會相信自己的有表達需要的能力,有努力追求并且獲得回應和愛的能力。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安全感了。

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會那麼輕易被打倒。

比如說,他考試沒考好的時候,他會覺得也許是我還不夠努力,或者說我還沒有找到對的方法,但是我相信我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

所以,我們說,想要培養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就是要從回應孩子的需要做起,給孩子一個良性的依戀循環。​​​​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