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娛樂 > 正文

被獸父綁在椅子上13年,這個女孩曾被短暫拯救又被抛棄

文丨優寶
語言學家普遍認同兒童學習語言有一個關鍵期(CriticalPeriod),即存在一個更容易學習語言的理想期。 有的認為是3歲前,有的認為是從幼兒時期到青春期為止。


但各種假說均缺乏數據支持,畢竟剝奪人類語言的實驗是有悖倫理的禁區。
直到這個女孩的出現,才終于有了定論。 她叫吉妮(Genie),一出生便被禽獸父親綁在椅子上,過了13年與世隔絕的禁锢生活。


曆史上最嚴重的虐童案件
這事還要從吉妮的家庭說起。 吉妮的母親艾琳(Irene )是個全盲人士,她與大20歲的丈夫克拉克(Clarke)結婚時,甚至不知道對方到底是誰。 克拉克是一名在洛杉矶工作的飛機機械師,從小在寄養家庭長大。 他有一個開妓院的母親,小時候兩人關系并不好,但成年後,他把母親看作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并逐漸形成了一種扭曲的性格。


剛結婚時,克拉克對妻子的态度還好,之後幾年就又打又罵,控制欲極強。
艾琳因為眼盲無法獨自生存,雖然遭受虐待但她依舊什麼都聽丈夫的。 兩人很快有了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孩,但克拉克讨厭小孩,嫌她吵鬧,把她丢在冰冷的車庫裡。 幾天後,孩子就死了。 第二個孩子,在艾琳分娩中死去。 第三個孩子活了下來,他被取名叫“約翰”,是吉妮的哥哥,5年後第四個孩子吉妮出生了。


最初,吉妮是個非常健康的孩子,但她3個月大時被診斷出罕見的髋關節脫位,這讓她必須戴上夾闆。
同年,一個醉酒司機開車撞死了克拉克的母親,克拉克從此陷入癫狂的憤怒和偏執。 他堅稱女兒的智力有問題,并在她20個月大時,把她單獨關進一間小卧室裡,不準任何人見她,也不和她交流。 卧室裡隻有兩件家具,一個被鐵絲網覆蓋的嬰兒床,和一個兒童坐便器。


在人生的前13年裡,吉妮白天被緊身衣束縛在小馬桶上,晚上則一直被綁在床上。
克拉克不許家裡人發出太大的聲音,也不許任何人和她說話,附近鄰居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小女孩的存在。 終于在吉妮13歲的那天,母親艾琳告訴自己“夠了!”,非常恐懼克拉克的她鼓起勇氣,想帶吉妮回去她的娘家。 但盲眼的她走錯了地點,來到社會福利局的辦公室,也是因為這個巧合,才徹底改變了他們一家的命運。


吉妮被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她的體重隻有26kg,身型就像6歲孩子那麼大,沒有任何語言能力,也不會自己上廁所。
因為從沒吃過固體食物,她的乳牙都還沒有掉,有兩套牙齒。 更嚴重的是,她無法專心凝視10公尺遠的物體,無法吞咽食物,也不懂得怎麼控制自己的排洩。 吉妮安靜到超乎尋常,她流不出任何淚水。


很快這起案件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虐待兒童案之一,獸父克拉克在事件曝光後舉槍自盡,留下了一張字條寫着: 世界不會理解我。
母親無法獨立撫養吉妮,她被當局全權控制,但她并沒有因此獲得幸福快樂的結局。

她成了證明了大腦發育黃金期的第一人
在當年,吉妮是醫學史上被社交隔離時間最長的人,因此她成了科學家眼裡珍貴的研究對象。


在她被解救1年後,研究者們開始對她進行詞彙、語法、語音等多方面的測試。
一開始,吉妮對誰說話都沒有反應,還會獨自走開。 但是在醫院療養的短時間裡,吉妮的進展迅速。 她學會了自己上廁所,也開始對别人說話産生興趣,她能認出主治醫師,并在對方前來時表現出開心。 在一段時間的相處後,吉妮對救助她的醫護人員和研究者表達出了積極的情緒。


她也學會了一些詞語,能讀懂并表達表情,也學會了和人擁抱。 在所有研究者中,蘇珊(Susan)是和 吉妮最親近的,甚至在科研經費中止後,蘇珊還一直探望吉妮,和她互動,并做一些研究觀察。 在看到吉妮詞彙量的迅速增長後,她甚至開始希望,以前的所有假說都是錯的。 但是現實卻沒有向着理論的反方向逃脫多遠,在學會了數百個單詞後,吉妮的進度變慢了。更糟糕的是,她無法把詞彙連成句子,也就是說,她沒有學會語法。 實際上,吉妮詞彙量展現出的進步遠超她的語法。


1975年時,她已經能準确說出常見物體的名字,但是她的語法一直保持在支離破碎的狀态。
在日常交談中,吉妮通常隻說短句,或迸出幾個詞,并且她還有很嚴重的重複音略讀情況。 (把一個單詞中相似的音節略去,比如把“碎碎念”說成“碎念”) 而吉妮的智商測試也顯示,在涉及語言的測試中她的得分都很低,但在不涉及語言的測試中她的分數要好很多。 吉妮甚至在Mooney Face Test(一種感知能力測試)中獲得了當時文獻記錄中的最高分。 這讓蘇珊意識到,語言的關鍵并不是詞彙量的多少,而是來自大腦的發育,這也在吉妮的腦成像圖中得到了驗證,她的左右半球大腦幾乎是割裂的。


吉妮雖然沒有聽力問題,但右耳朵(右耳信息由大腦左半球處理)對人類語言卻沒有反應。 最終研究者們得出一個結論: 雖然人類具有習得語言的能力,但是大腦需要在人生早期獲得語言刺激才會發展出語言功能,如果不能和人交流,兒童就學不會用完整的句子和他人溝通。 而吉妮由于錯過了母語習得的最佳時期,她已經無法習得任何一門語言。 這個可憐的女孩,曾被短暫拯救,又被長期研究,在這之後又輾轉于各個寄養家庭中。


因為言行舉止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她再次遭受了虐待,語言、情緒、運動能力也都再度急速退化。 2016年,吉妮住在加州的一所未公開信息的公立療養院裡。 由于政府的禁令和親屬的回避,外界再也無從得知她的消息,沒人知道她過得好不好,更沒人知道她是不是還活着。


大腦的語言特性
相信不少成年人在學習外語的時候都碰過釘子,特别是在發音這一塊。 無論你多麼努力、花了多長時間,跟母語者相比好像還是差了些。 其實,這和兒童聽力發展特性是相關的。 初生時的嬰兒大腦能夠區分世界語言中所有的音(大概800個音)。


但由于每種語言其實隻用上了約40個音,所以如果寶寶隻聽到一種語言,那麼寶寶在一歲左右就開始失去區分其他語言發音差異的能力。
沒有敏感的聽力來保證外語發音的準确輸入,輸出自然就難上加難。 這也許是為什麼我們在長大之後,想學一門在幼兒時期從未接觸過的語言,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的原因之一。 第二語言不會影響母語的發展,反而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讓孩子的整體語言能力得到提升。


但雙語輸入并非靠早教班就夠了, 優家教育創始人吳臻老師 曾在【給1歲孩子做英語啟蒙是否合适?】的話題中談到:

如果從一個人學語言來看,1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做英語啟蒙了。 因為寶寶在幾個月的時候就會模仿很多發音,所以從這個角度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要做英文啟蒙,以下幾點要注意: 1、切忌翻譯式學習,比如說教寶寶蘋果(apple)、爸爸(daddy)類似這種翻譯式學習不利于培養英文思維,更容易讓孩子混淆; 2、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與孩子互動時自然而然地融入英文教學,比如在物品上貼上英文單詞,或者一些日常打招呼也可以用英文和寶寶對話。 3、不要總去糾正孩子的發音,寶寶的語言能力也需要發展時間與過程,等寶寶進入到一個英文比較好的環境自然會被調整。 4、最後一點就是切記不要總讓孩子去展示和表演,比如逢年過節總把孩子叫過來問他:“寶貝,媽媽的英文怎麼說?”


每個長大後能夠獲得幸福的孩子身旁,必定有充滿愛心的父母。
他們會從孩子小時候便去了解各月齡的發育特點,遵循發育規律,并為孩子提供豐富、适宜的成長環境。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課程購買-


-往期精彩推薦-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