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陰陽一調百病消

一、陰陽一調百病消1

羅博士認為,氣在人體内會形成一個圓,如果體内這個圓不運轉了,人就會生病,因此,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養氣,使氣在人體内進行正常的圓運動。而養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調陰陽。羅博士教大家調陰陽最簡單最有用的方法:

最不上火的補氣法——生脈飲;

補心血最簡單的方法——龍眼肉;

補脾血最好的藥——歸脾丸;

化淤血最神奇的方法——蚯蚓;

我家最重要的秘方——蚯蚓治痔瘡;

最能消積化淤的食物——雞内金。

正文 第一章 萬病隻有一個原因:陰陽不調(1)

第一章萬病隻有一個原因:陰陽不調

生命是一種内穩定狀态,這種穩定取決于陰陽的平衡,陰陽就像天平上那兩個砝碼,一左一右,隻有它們重量相當,天平才穩定。一旦陰陽失調,天平向一方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會生病。所以,人要獲得長期的健康,就必須時刻保持陰陽的平衡。養生養的是什麼?養的就是陰陽,隻有陰陽調和,我們才能過上不生病的生活。

第一節

要想壽命長,全靠調陰陽

這些年,我曾經受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山東衛視等媒體邀請去主講中醫節目,期間很多人都問我:養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我的回答就四個字:陰陽平衡。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歸根結底,可以分為兩類:一為陰,一為陽。陰陽是兩種相互對立的能量,它們一正一負,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前一後,相互制約,彼此依存。正因為陰陽彼此對立,相互依存,所以才有了天地、日月和男女。

人體雖然複雜,但說到底,也隻存在兩種能量:一是陰,一是陽。這兩種能量不斷變化,便有了人的生、老、病、死。

《黃帝内經》中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一部《黃帝内經》,洋洋十幾萬言,其實說的就是陰陽。

人的一生離不開生、老、病、死。生是什麼?生就是陰與陽這兩種能量在身體内聚合,獲得了暫時的統一。老是什麼?老是陰陽在體内不斷變化、衰減。病是什麼?病是陰陽這兩種能量在身體内出現了失調。死是什麼?死是陰陽這個統一體的瓦解。

生命是什麼?生命就是陰陽這兩種相互矛盾的能量所構成的一個平衡體,在這個平衡體中,正極為陽,負極為陰,陰陽平衡才有了人,《黃帝内經》說“生之本,本于陰陽”。人生天地間,天在上為陽,地在下為陰,人在中間追求的則是陰陽平衡。所以,生命是一種不上不下、陰陽平衡的狀态,如果這種平衡狀态被徹底打破了,生命也就結束了。生命結束之後是個什麼狀态呢?就是陰陽分離了。在八寶山火葬場人們就能看到陰陽分離這種現象,陽的能量化成幾縷青煙飄向天空,陰的能量化為骨灰被埋在了地下,一個頭頂藍天腳踩黃土的人就這樣從天地間消失了。

正文 第一章 萬病隻有一個原因:陰陽不調(2)

生命是一種内穩定狀态,這種穩定取決于陰陽的平衡,陰陽就像天平上那兩個砝碼,一左一右,隻有它們重量相當,天平才穩定。一旦陰陽失調,天平向一方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會生病。所以,人要獲得長期的健康,就必須時刻保持陰陽的平衡。養生養的是什麼?養的就是陰陽,隻有陰陽調和,我們才能過上不生病的生活。

人身上的疾病有成千上萬種,有的有名稱,有的沒有名稱;有的是常見病,還有的是疑難雜症。不管疾病有多少種,有多麼難治,它們的病理隻有一個,那就是陰陽失調。人體的陰陽是相對平衡的,如果陰盛,陽氣就會受損;如果陽盛,陰液就會受損,所以,《黃帝内經》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陰陽蘊藏在身體的每一個部分,腎有腎陰腎陽,肝有肝陰肝陽,心有心陰心陽,脾有脾陰脾陽,胃有胃陰胃陽,肺有肺陰肺陽……身體每一個部分的陰陽都必須保持平衡,一旦某一個部位的陰陽失調了,那個部位就會出現疾病。

肝上的陰陽必須平衡,如果肝陰不足,肝之陽氣就會急劇上升,這時人就會面紅耳赤、頭漲頭痛、急躁易怒,中醫稱之為肝陽上亢,西醫用血壓計一量,很可能發現血壓變高了。

肺、胃、腎的陰陽也必須平衡,如果肺、胃、腎的陽氣偏盛,陰液不足,那麼,人就會多飲、多食、多尿,患上消渴。消渴又名三消。三消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來看一看。陽氣是人體内的火,陰液是人體内的水。陽氣偏盛,身體内的火大了,水就容易被燒幹。肺上的火大了,唾液、汗液、淚液和血液就容易被蒸發,這時人就會口幹口渴,要不斷地喝水,中醫稱之為上消;胃上的火大了,胃的功能始終處于亢奮的狀态,吃進去的食物很快就會被消化掉,這時人就會吃得多、餓得快,中醫稱之為中消;腎上的火大了,腎燥精虧,腎就控制不住水,腎不攝水人的尿液就多,總想小便,中醫稱之為下消。中醫的三消,在西醫化驗檢查的結果往往就是糖尿病。同樣,體内陽氣不足,陰液就會過剩,這時,整個人體就像是一個火力微弱的爐子,沒有辦法将鍋裡的水蒸騰起來,由于水汽不能上升,所以這個人會感到口幹口渴,總是不停地喝水;同理,火力不足,水汽無法蒸騰,喝進去的水就會直驅而下,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人會覺得喝進去的水,怎麼沒多久就出來了,這在中醫來看是陽虛型的消渴,若經西醫檢查,往往也是糖尿病。

心髒的陰陽必須平衡,如果心髒的心陽不足,人體就如同失去陽光的普照一樣,陷入一片陰霾的籠罩中,變得渾身發冷、精神不振。這時,水汽便會泛濫,出現水腫,結果,心髒的功能必然會受影響,甚至出現心源性水腫,西醫一檢查,發現這已經是心髒病甚至是心衰了。同樣,如果心陰不足,那就如同一個液壓機裡,賴以傳動壓力的潤滑油不足了,潤滑油不足,機器就會出現空轉的情況,就會動力不足;同樣的道理,心陰不足,人體就會出現心悸氣短、神疲力乏、失眠健忘等問題,西醫一檢查,結果往往是心律不齊,心髒病又來了。

正文 第一章 萬病隻有一個原因:陰陽不調(3)

總之,大到心髒病、高血壓,小到感冒發熱,一切疾病皆源于陰陽失衡。陽高壽短,陰重則病,陰陽失調,百病始生。為什麼一些人三天兩頭會感覺不舒服,不是頭痛,就是胸悶氣短,就是因為身體内的陰陽失調了,這就像一個地區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了一樣,不是幹旱,就是洪澇。如何才能避免這些災害呢?國家的辦法是封山育林,讓生态重新恢複平衡。生态一旦平衡,大地就會風調雨順。那麼,我們的身體如何才能風調雨順呢?辦法也隻有一個,就是讓身體的陰陽達到平衡。一個陰陽平衡的人,他精力充沛、面色紅潤、無病無災,即使偶有病毒來襲,他體内的正氣也能很快将病毒趕走。所以,隻有陰陽平衡的人,才能健康長壽。

第二節

女性陰陽不調,臉上就會長斑

中醫有很多養生方法,有中藥、推拿、針灸、食療等,不管采用什麼手段,其目的都在于調理身體内的陰陽,隻要陰陽平衡了,疾病自然就消失了。所以,很多中醫師給人看病時,不說看病,隻說調理,這是很有道理的。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中醫的調理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其實,調理是從根本上解決身體的問題,《黃帝内經》說“治病必求于本”,本是什麼?本就是陰陽。我就拿女性朋友常患的黃褐斑為例來說一下吧。

北京電視台的同事介紹了一位女性朋友,說要找我調理臉部疾患。這是位非常美麗的女性,但美中不足的是,她的眼睛外側有兩大片顔色很深的黃褐斑。她說自己生活無憂無慮,一切都很好,工作輕松,也非常富裕,但就是這個黃褐斑讓她覺得很煩惱,她曾經去美容院處理過,花費數萬,當時似乎效果不錯,過後卻依然不見好轉。

我給她打了個比方,說局部治療就好比是樹葉黃了,我們不去找樹根的問題,卻往樹葉上塗抹綠色,這樣的做法不可能有好的效果。黃褐斑其實是她身體内陰陽失調的表現,因為女性的身體就像月亮一樣,月亮一個月經曆一次圓缺,女性的氣血一個月出現一次盈虧。氣為陽,血為陰,女性的氣血随身體陰陽的消長而盈虧。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比如情緒抑郁等),女性的氣血紊亂了,不能跟随陰陽消長的節奏,那麼就會出現氣滞血淤,淤血一旦停留在身體的某些部位,這些部位便會出現疾病,如果停留在臉上,則會形成各種斑類物質,這就是黃褐斑出現的原因。

西醫治療黃褐斑是從表面入手,一般采用剝脫、激素和激光等方法治療,這種方法見效很快,但停用後問題又會反複,不能除根,而且還有很大的副作用。那麼,我們中醫怎麼辦呢?中醫是要從根本上入手,調理她身體内的陰陽,隻要陰陽平衡了,黃褐斑自然就會消失了。

遇到這種情況時,我通常把女性的一個月分成三個階段或者四個階段來治療,這次,我把她的一個月分成了三個階段:月經過後是一個階段,我開了個養陰的藥膳方子;月經前是一個階段,我在前面方子的基礎上,加上了些養陽的藥物;然後是月經期,我開了活血化淤的方子。

正文 第一章 萬病隻有一個原因:陰陽不調(4)

這樣,整整一個月過去了,再見面時,我看見她的臉非常白淨,就有點埋怨她了,心想你來找我看臉上的斑,為什麼要化妝将斑遮蓋住呢?這樣我怎麼知道病情的變化呢?于是,我告訴她,下次來的時候,一定要把妝卸掉,否則我無法看到黃褐斑的變化。

她吃驚地說:“我一點妝都沒有化啊!”

我也很吃驚,因為她臉上幾乎看不出黃褐斑的痕迹了。原來,她的身體基本恢複了,氣色也好了很多,面色由原來的晦暗變得泛着紅暈,當我送她走的時候,她戴上了墨鏡,風姿綽約,又是一副青春飛揚的模樣了。

她對我說了幾句話很有趣,她說:“如果不是電視台裡的人介紹,我絕對不會服用你的藥膳,因為太便宜了,我去藥店抓藥,那麼多天才花幾十元,以前我為此花費的都是以千計數的,而且,這次的藥膳湯還那麼鮮美好喝。”

那麼,我為什麼要把女性的一個月分成三段呢?這與陰陽有關嗎?

陰陽一調百病消

原來,女性身體内陰陽能量的變化與月亮的盈虧有關。月亮一月一次盈虧,女性一月一次月經。根據月亮的圓缺,月相被分成了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和滿月。同樣,随着女性生理周期的變化,她們身體内的陰陽能量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況,于是,有人就根據月亮的圓缺,将女性的一個生理周期分成很多段。現在有分成三段的,有分成五段的,也有分成七段的。我認為分段太多就不利于調理了,你不能四天見一次患者,所以,我是傾向于三段分法或四段分法的。

首先,在月經結束的時候,陰血已大量流出,這時人一般是陰虛的,我們調理的原則就是要滋陰養血,想要養生的女性,可以做一些滋陰養血的食療藥膳,比如,在煲湯的時候,放入一點熟地、阿膠、當歸(正常的用量應該是熟地九克、阿膠六克、當歸三克),在中醫看來,豬肉是滋陰的,清朝溫病學家王孟英說豬肉最能滋陰,所以可以在湯裡放入一點豬骨或者是豬皮,這樣可以滋補陰血。

然後,在排卵期過後,陽氣開始生發,此時,女性的身體處于一個由陰轉陽的狀态。大家注意,陰陽是互根的,陰生陽,陽生陰,當陰發展到了盛極的時候,陽就開始生發了,但陽是在陰的基礎上生發的,所以,此時我們要在滋陰方子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補陽的藥物,促進陽氣的生發,我一般是用菟絲子、巴戟天等。此時,女性的基礎體溫開始升高,這也體現了陽長的狀态。

接下來,就到了月經期,陰血排出,如果女性體内平時就有淤血,就可以借這個機會将淤血排出去,因為此時女性身體内的溶血機制增強。所以,這個時期的調理重點就是活血化淤,幫助女性的身體排出淤血。前面,我們說過黃褐斑是淤血的一種外在體現,如果我們将女性身體内的淤血排出去了,她們的氣血暢通了,黃褐斑自然而然就會消失了。

正文 第一章 萬病隻有一個原因:陰陽不調(5)

那麼,有的朋友問,為什麼不是一個月裡面,全部都用活血化淤的藥物呢?那樣不是更好嗎?

事實上,調理要看身體的狀态,對于身體壯盛的人,當然可以這樣,但現在很多人都氣血不足,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認為:一定要等患者正氣充足時才能攻邪,正氣不足要補足才行,否則,“邪去而正氣傷,小病必重,重病必死”。所以,我們要借助女性身體在一個月裡陰陽變化的特點,先對她的身體進行滋補,然後等到月經期這個特殊的時期,再來活血化淤,這樣不但身體不會受到損傷,反而還更加的健康了。所以,許多女性調理以後,氣色會有很大的改觀。

第三節

女性調陰陽的秘方:陰陽雙補湯

人隻要陰陽平衡了,疾病自然就會消失,所以,中醫是以調理為主。很多時候,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本來女性朋友是請我來調理黃褐斑的,結果,調理之後,不僅黃褐斑好了,而且身體的其他疾病也開始好轉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就在于中醫師綜合調理、整體治療。在這裡,我給女性朋友開幾個食療的方子,這是把一個月分成四個階段的方法,大家可以在不同的階段服用,以便養生,适用人群是氣血不調、精力疲乏、面色不佳的婦女,孕婦不可使用。

第一階段,即月經結束後的第一周。

在月經剛剛結束的時候,陰血損失較大,需要以滋陰養血為主,促進體内“陰”的力量的聚集,陰血充足了,就可以為下一次月經做好準備。這個階段食療的方子是:熟地九克、制首烏九克、當歸三克、炒白芍三克、阿膠六克、龍眼肉三顆、豬脊骨一節,煲湯喝,至于煲湯的火候,一般等豬脊骨熟透就可以了。這個方子裡面,熟地是滋補腎陰的;制首烏滋補肝陰;同時用當歸活血養血;阿膠和白芍滋陰養血;豬骨為血肉有情之品,中醫認為豬為水畜,所以也是滋陰的。在制作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一點調料,但是不要太多,稍稍放入一點鹽,這個湯的味道還算不錯,一周可以喝兩三天,幫助我們的陰血滋生。

第二階段,即月經結束後的第二周。

此時陽氣開始生發,女性的身體進入為排卵做準備的階段,這個時候的滋養以促進陰陽平和為主。具體的食療方子為:熟地九克、當歸六克、赤芍六克、女貞子六克、菟絲子六克、豬脊骨一節、羊肉一兩。服用的方法依然是煲湯喝。方子裡除了滋補陰血的藥物外,還增加了女貞子滋補腎陰,菟絲子滋補腎陽;羊肉為溫陽之物,也是血肉有情之品,對于促進陽氣的生發很有好處,此時豬肉和羊肉共用,有促進陰陽平衡的意思。女性朋友一周之内可以喝兩三天這個湯。

正文 第一章 萬病隻有一個原因:陰陽不調(6)

第三個階段,即月經結束後的第三周,也就是下一次月經來臨的前一周。

此時陽氣更加充足,即将為下一個階段的月經做準備了,食療的原則是,盡量補足陽氣,方子為:熟地九克、當歸六克、赤芍三克、菟絲子三克、巴戟天三克、羊肉一兩、山藥一段(兩寸長,切片),方法依然是煲湯。其中,山藥可以去菜市場買鮮的,用來滋補脾腎;巴戟天是溫補腎陽的;去掉豬肉隻用羊肉,這是為了使身體的陽氣更好地生發,這個方子可以服用到月經的來臨。

這時,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有的女性月經前脾氣會特别大,這是肝氣不舒的緣故。有這種情況的女性可以在前面方子裡加入柴胡三克、枳實三克,用來疏理肝氣。這個食療方,一周也可以喝兩三天。對于經前脾氣大的女性,還有一個十分浪漫的方法:用幹玫瑰花泡水喝。玫瑰花不僅是愛情的象征,更是肝郁女性的福音。中醫有“芳香化郁”之說,玫瑰的芳香氣味不僅沁人心脾,還能疏理肝氣。肝郁脾氣大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第四個階段,就是月經期。在月經期間,女性身體需要排出血液,月經排出的順利與否,直接關系日後身體的恢複,現代醫學工作者發現,此時女性身體開始啟動一種溶血機制,平時因各種原因出現的淤血,都可以通過這個階段排出,所以,這個時期需要體内的陰陽一起努力,把淤血排出體外。

食療的方子是:熟地六克、當歸六克、赤芍六克、桃仁六克、紅花三克、益母草九克、生姜三片、羊肉二兩。這個方子,用法也是煲湯,在月經期的第一二天,可以每天服用,以後幾天适當服用兩次即可。方子中的桃仁、紅花、益母草都是活血化淤的。

我介紹的這種煲藥膳湯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靈活掌握,方子是一天的量,大家煲好了湯以後,可以一天喝兩頓,不要留到第二天喝,因為夏天湯容易腐化變質,冬天如果熬多了,可以多喝一次。既然是藥膳,就和食物一樣,随意吃就可以了,不必拘泥每日一次,一般一周裡面喝兩三天即可。

根據我的經驗,一般的婦女,在經過兩個月這樣的分期調理以後,體内的陰和陽就能達到平衡;陰陽一平衡,氣血就會通暢;氣血一通暢,面色自然就會好轉,同時,精力也會随之旺盛。

這套食療方子,如果請當地醫生根據個人的體質,适當加減,應該會有更好的效果。當喝一兩個月,感覺自己的身體恢複以後,就可以減少喝湯的次數了,一周喝一次即可,再往後就可以不喝了。再次提醒,孕婦是不能用這些食療方子的,因為胎兒為氣血所聚,此時一般不能服用活血之藥,食療也包括在内。有懷孕計劃的女性也不宜服用,因為如果在服用藥膳的同時,晚上同房,導緻意外懷孕,就會對胎兒有所影響。

正文 第一章 萬病隻有一個原因:陰陽不調(7)

第四節

陰陽隻要一調,疾病立刻就消

我特别喜歡那英的一首歌,歌名叫《霧裡看花》,其中有這樣兩句歌詞:“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我時常會想,一個人怎樣才能擁有一雙慧眼呢?我們究竟該如何去看待生活中的萬事萬物呢?琢磨的時間一長,自己也就有了一點體會,其實,要将事物看得清清楚楚,首先,必須得看事物的兩面:一陰一陽。弄清了事物的陰與陽,紛擾的世界就變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了。《易經》說:“一陰一陽謂之道。”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萬事萬物,不管它呈現出什麼狀态,不管它有多複雜,歸根結底,都不過是陰陽的變化,抓住了事物的陰陽,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天有陰陽,于是就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

人有陰陽,于是就有了男人和女人之分;

山有陰陽,于是就有了陰山與陽山之分。

陽的能量,它具有這樣的特征:溫熱、明亮、幹燥、興奮、亢進,一般來說,上面的、外面的、左邊的、南方的、天空的、白晝的、春夏的、運動的等等,都具有陽的特性。

陰的能量,它具有這樣的特征:寒涼、晦暗、濕潤、抑制、衰退,一般來說,下面的、内部的、右邊的、北方的、大地的、黑夜的、秋冬的、靜止的等,都具有陰的特性。

也許,有人會問:“羅博士,你說了那麼多,養生究竟與陰陽有什麼關聯呢?”在這裡,我就講一個我親曆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養生如果不分陰陽,就會鑄成大錯。

前一陣子,我回了一趟老家,碰到這樣一個病例,患者是我的親戚,六十多歲,男性,他的病說起來很有些來曆。我在北京的時候,這個患者就來過電話,他當時叙述的情況是心髒不好,胸悶,喘不上氣來。有一天他從樓下走回家,突然嘴唇變白,胸中無比難受,呼吸困難,于是就叫了120急救車,在醫院裡住了若幹天,問題還是沒得到解決,他隻好回到了家裡。他給我打了幾次長途電話,我都覺得不了解病情,無法下手。

這次回去,我隻有登門看看,到底是什麼病,這麼嚴重。

一看之下,我也是大吃一驚,已是六月的天氣了,隻見他竟穿了兩條褲子,一件長袖衣服,雙手抱肩,顯然是很冷。我給他診了脈,脈象緩,重按無力;伸舌,舌質淡白。到這個時候,我就基本可以認定這是個寒證了。為什麼呢?因為健康的人都是陰陽平衡的,而生病的人都是陰陽失去了平衡,前面我們說過,陽的能量具有溫熱、明亮、幹燥、亢進等特征,陰的能量具有寒涼、晦暗、濕潤、抑制、衰退等特征。大家看,大熱天,可這位病人如此怕冷,這就表明他的身體已完全被陰的能量所控制,陽的能量已虛弱不堪了。《黃帝内經》說:“陽虛則寒,陰虛則熱。”

正文 第一章 萬病隻有一個原因:陰陽不調(8)

最明顯的是他的手,手指都發青了,我一摸,手冰冷,中醫說“手青至節”是很嚴重的情形。我問了一下他的治療過程,原來,他患病後先去的是我們那裡一個西醫院,入院後檢查說是嚴重的心肌供血不足,就開始打點滴,用上了治療心髒病的藥物(我也不知道用的是什麼藥),結果也沒什麼改善。于是他出院,去了一家中醫院住院,這家中醫院無比現代化,醫生一看是心髒不好,馬上就開始活血化淤,給他開了很多點滴——現在很多中醫院都是這樣的思路,将活血化淤的中藥,用點滴注射進人體。這也許就是中西醫結合吧!結果若幹天後,不但症狀沒有消除,還加重了,病人出現了不能睡覺,每天晚上煩躁胸悶,同時沒有胃口,每餐隻能吃幾口飯的情況。

記得當時親戚給我打電話,我就推薦了該院我認為不錯的一個醫生。結果患者去了,該醫生拒絕開藥,說開不出湯藥了,去找西醫開點治療心髒的藥吧。親戚聽完這番話,心就涼了大半截,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之路快要走到盡頭了。

于是他又去了西醫院。西醫告訴他要做冠狀動脈造影,還要他做好做支架的準備。患者聽完,就一言不發,默默地回家了。

恰在這個時候,我回來了,看到剛才那一幕——他穿了雙層的衣服,在屋子裡仍感覺冷。而且他已經連續三天基本沒睡覺,也沒有吃什麼東西,精神衰乏。他說自己有兩次在淩晨三點的時候覺得熬不過去了,就打了120急救電話。

聽完親戚的叙述,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因為這在中醫裡面,是一個很容易診斷的陽虛之證,所有的指征都有了。西醫我們就不說了,人家本來就沒有陰陽寒熱這個理論,所有的人來了都是那些藥,我們管不了人家,可是我們的中醫院為什麼視而不見呢?病人如此怕冷,這是明顯的陰盛陽虛,陰盛之後,人就會變得抑郁煩躁,想死。因為陰的能量具有抑制的特點,它能讓人的情緒低落,求生欲望降低。

我當時看到患者的手指都青了,很後怕,心想如果我不來,這些人繼續給打點滴,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我急忙告訴患者家屬,趕快用一段蔥白,再放入兩調羹的白酒,加一杯水熬,開鍋後五分鐘就喝。這個要馬上喝。同時,我還開了吳茱萸湯,這是《傷寒論》中的一個方子,就隻有吳茱萸和黨參兩味藥,再加上生姜和大棗,用來治療陰寒過剩之證。吳茱萸是什麼呢?唐代詩人王維有一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詩中說的茱萸,就是我這裡用的茱萸。大家可以從中看出,我們中醫調理陰陽的思路非常簡單,你不是陰盛寒冷嗎?那我們就用一些溫陽的藥。蔥白是熱性的,白酒是熱性的,吳茱萸是熱性的,生姜是熱性的,大棗也是熱性的,在所有這些藥材裡,隻有黨參是性平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