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傷寒至簡:經方六綱病位病機!

傷寒六經者 ———— 陰、陽、寒、熱、虛、實、表、裡之代名詞也。

太陽、陽明、少陽、皆為陽病。太陰、 少陰、厥陰、皆為陰病。太陽、陽明、少陽、皆為熱病。太陰、少陰、厥陰、皆為寒病。太陽、陽明、少陽、皆為實病。太陰、少陰、厥陰、皆為虛病。陰陽寒熱虛實之中,又有在表在裡,與在半表半裡之不同。

太陽為表,少陰亦為表,太陽之表為熱為實,少陰之表為寒為虛,陽明為裡,太陰亦為裡,陽明之裡,為熱為實,太陰之裡,為寒為虛。少陽為半表半裡,厥陰亦為半表半裡。少陽之半表半裡,為熱為實。厥陰之半表半裡,為寒為虛。

太陽少陰,皆為表。太陽之表,為發熱惡寒。少陰之表,為無熱惡寒。陽明太陰皆為裡,陽明之裡為胃實。太陰之裡,為自利。少陽厥陰皆為半表半裡。少陽之半表半裡,為寒熱往來。厥陰之半表半裡,為厥熱進退。

太陽少陰皆為表。太陽之表可汗,少陰之表不可汗。陽明太陰皆為裡,陽明之裡可下,太陰之裡不可下。少陽厥陰皆為半表半裡,少陽之半表半裡可清解,厥陰之半表半裡,不可清解。

得病之初,身體之正氣,起而反抗,發熱惡寒,即正邪交争之表示也。頭痛、項強、體痛,即正邪交争時所發生之充血作用也。此時因皮膚開合,汗腺通塞之故。又發生有汗為中風,無汗為傷寒之兩大症候。傷寒為散溫機能衰弱,故以麻黃湯發其表。中風為散溫機能亢進,故以桂枝湯解其肌。凡此傷寒中風,可由發汗解肌而愈者,皆稱為表病。又稱為太陽病。

正氣抵抗邪氣,在太陽病期内,無法戰勝,因而妨礙三焦水道之流行,由此而引起寒熱往來、胸脅滿嘔、口苦咽幹各症,概稱為少陽病。《内經》謂三焦為決渎之官,生理學則不稱三焦,而稱淋巴,其理由相同。三焦在髒腑之外, 皮膚之内,故謂之半表半裡。小柴胡一方,為本病之主劑。

正邪交争愈久,水分愈加蒸散,内部粘膜,愈加幹燥,及在太陽少陽期内,發汗利尿過多,則腸胃間之水津,乃愈涸竭,由是發生煩渴谵語,不大便,但惡熱不惡寒之陽明裡實症。輕則用白虎湯,重則用承氣湯。

若腸胃之抵抗力不足,失去消化水谷之能力,則為太陰病。水谷不化,則水分過剩,因而上吐下利。此與陽明病正成反比。陽明熱而太陰寒,陽明實而太陰虛也。理中湯溫中去濕,故為太陰病之專劑。

若造溫機能衰減,體溫為之降低者,則為少陰病。中醫謂為陽虛。因心髒衰弱,故少陰病之脈必微細也。因神經不振,故少陰病之症但欲寐也。因體溫不能分布,故少陰病之四肢必厥逆也。此與太陽病正成反比。太陽必發熱而惡寒,少陰必惡寒而不發熱。四逆湯強心生溫,實為少陰病之主劑。

若夫厥陰病者,實抵抗力消長進退之重要關頭也。其病狀為厥熱互為來複,熱多于厥,則抵抗力有恢複之希望。故主病退。厥多于熱,則抵抗力愈趨愈下,故主病進。若但厥無熱,則抵抗力完全失敗,病主不治。此與少陽病正成反比。少陽之寒熱往來,不過三焦不和,血管伸縮之作用,可以和解了事。厥陰之厥熱來複,則出生入死,關系重大。厥陰之主劑,亦不離四逆輩。蓋非生溫無以退厥也。

總觀六經之變化,三陽病惟恐其熱,三陰病惟恐其寒。三陽病惟恐其實,三陰病惟恐其虛。三陽病則抵抗力均未衰弱,故三陽病無死症。三陰病則抵抗力均感不足,故三陰病多死症。一部傷寒論。蓋如是而已。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