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很難定義的一個東西,我們每天都在經曆“它”,但我們一直不知道,它有多大,有多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它為什麼會存在。
現實來自意識還是真實存在?
什麼是“現實”?對于很多人來說,“現實”就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它是由物質組成的,例如椅子、桌子、樹木、房屋、行星、動物、人等。它還包含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時空。所有這些“真實”事物的總和被稱為“宇宙”。
那麼,産生于我們大腦的思想意識呢,它是“真實”的嗎?
按照唯物主義者的觀點,答案是否定的。他們認為,相對于真實的物質而言,思想意識的所有屬性都是次要、從屬的,它僅僅是我們物理大腦的構造和行為。我們人類之所以以特定的方式行事,僅僅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遵循某些物理定律——其他所有客觀存在的物質也遵守這些定律。因此,思想意識本身不比産生它的大腦更真實,雖然我們還沒有真正認識它(思想意識本質到底是什麼東西),但它僅僅是一種由大腦活動産生的“附帶現象”,它對人的行為方式的影響沒有超出那些物理定律所描述的範圍。
一些哲學家的觀點卻恰好相反。他們認為,思想意識的體驗本身應該是第一位的。因此,構成這種體驗的“外部現實”應理解為從思想意識這些數據“抽象”出來的構造,是次要的。有人甚至認為,“我”的思想意識體驗是最主要的,其他人的體驗本身僅僅是從“我”的感覺數據中抽象出來的東西。
在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看來,在任何情況下,要說服任何人相信這種“唯我論”為基礎的現實理論是相當困難的。此外,他發現,我們在觀測自然界的運行中所達到的精确度,很難在任何個人的思想意識中找到其基礎。除了“唯我論”,将思想意識的體驗看成是第一位的這種觀點,他也難以接受,因為這相當于迫使他承認:“外部現實”僅僅是從某種形式中浮現出來的東西。他認為,真正的“外部現實”,是空間和時間在各個方向上無休止地延伸,不論是向外還是向内,都延伸到我們無法用感官直接感知的層面,需要借助于不同種類的精密儀器才能在各種尺度上對宇宙進行探索。
感官無法直接體驗的物理定律
關于意識本身,一直以來就是一個謎。我們不知道它是如何從看似純粹的計算和客觀的物理定律(這些定律似乎支配所有客觀事物的行為)中産生的。在我們所知道的物理定律中(我們還不知道所有的定律),有些定律的精确程度,已經遠遠超出我們感官的直接體驗,甚至超過人類認知範圍内所有有意識的個體計算能力的總和。
在宏觀尺度上,比如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它的深度和精确度,不是我們的感官能夠直接體驗的。在太陽系的運轉方面,牛頓的引力理論已經相當精确,但愛因斯坦不僅對該理論進行了修正(愛因斯坦的理論在引力場變大的情況下更加适用),而且還預測出全新的結果(例如黑洞、引力透鏡和引力波等)。它的理論預測和實際觀測結果驚人的一緻。例如,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就一直在監視一個被稱為PSR 1913 +16脈沖雙星的軌道。通過觀測得到的數據不僅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而且從太空接收到的信号,與愛因斯坦理論所預測的完全吻合,其精确程度更是達到了小數點後的14位。而直到2015年,LIGO(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台)才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
在微觀尺度上,目前也已有許多非常精确的觀測結果證實了量子理論的準确性,以及量子理論對相對論場的合理闡釋——這為我們提供了量子電動力學(粒子物理學标準模型的基礎之一)。例如,電子的磁矩已經精确地測量到小數點後12位,且觀察到的數字與量子電動力學理論預測完全吻合。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這些相當精确的物理理論,都建立在異常複雜的數學之上。以引力為例,17世紀,牛頓初次提出他的理論,那時他隻是用簡單的數字進行闡述。後來人們發現,将微分幾何學引入該理論後,它的精确度一下子就提高了,比最初提出它時高出數萬倍。20世紀,愛因斯坦增加了微分幾何學的複雜性,它的精确度獲得空前提高,達到最初的1000萬倍。
由此可見,理論精度的提高并不是因為引入了新的理論,而僅僅是理解了大量新的數據資料。隻有當理論産生了之後,我們才能看到它的精确度,這揭示了物質的行為方式在最深層次上與數學體系是一緻的。
物質實相與量子非實相
如果數學确實存在于客觀存在的事物中,那麼我們所看到的關于我們自己的“現實”究竟是什麼實體?
比如,我們坐的椅子實際上是由什麼組成的?顯然,它是用木頭制成的。那麼,木頭又是由什麼制成的呢?可以說,是由曾經是活細胞的纖維。那這些纖維呢?是由單個原子。原子呢?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呢?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并由強大的核力粘合在一起。這些原子核由電子環繞,而電子被相當弱的電磁力所束縛。再往下繼續講,質子和中子被認為是由誇克組成的,并由被稱為膠子的實體結合在一起。
那麼,到底什麼是電子、誇克等?到此階段,我們就隻能參考描述它們的數學方程了(因為我們的感官已經對它們無能為力了)。對于電子和誇克來說,它們就是狄拉克方程所描述的那樣。誇克與電子的區别在于它們的質量不同,并且誇克沉迷于電子所看不見的相互作用(即“強相互作用”)。那麼,膠子是什麼?它是傳遞強相互作用力的“量規”粒子,這又是一個隻能借助數學方式的描述來理解的概念。
如果我們認為,一個電子僅是一個數學方程式的解的實體,那麼,我們如何區分該電子與其他電子?在這裡,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可以為我們解釋。量子理論認為,所有電子都是無法區分的:我們不能說“這個電子”、“那個電子”,而隻能談論由電子所組成的整個系統——例如,這個系統是由幾個電子組成的。同樣,誇克、膠子,還有一些其他特定種類的粒子,都是這樣,是不能區分的。從這點看,量子現實是奇怪的。
消失的“現實”
确實,量子現實在許多方面都很奇怪。單個量子粒子可以同時位于幾個不同的位置,可以散布在某個區域中,也可以像波一樣擺動(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确,量子理論似乎在告訴我們,我們要相信的“現實”與我們習慣的相去甚遠,以至于許多量子理論家會告訴我們,在考慮粒子尺度的現象時不要帶有“現實”這個概念。他們還告訴我們,量子行為控制着所有現象,甚至由量子成分建造的大型物體本身也要遵循同樣的量子規則——例如,你眼前的大樓歸根結底是由看不到、摸不着的粒子構成的。這讓人難以接受。
量子非實相從何而來,而我們實際體驗的物質實相又從何而來?對于這些問題,當今的量子理論沒有給出令人滿意的回答。也許會有人認為:當今的量子理論并不完全正确。
但是,不得不說,截至目前,尚無公認的觀測數據可以用來反對量子力學——現在所有談及的對它的修正都隻是推測性的。此外,即使是涉及到時空彎曲概念的廣義相對論,它本身也偏離了我們習慣的“現實”概念。所以,無論我們是在量子尺度上看,還是穿越時空從廣義相對論的層面上看,椅子、桌子和其他物質的現實性似乎都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存在于數學世界中的更深層次的現實。
一種關于“現實”的觀點
那麼,數學實體又從何而來呢?有一種看法是:它可能存在于它們自己的世界——柏拉圖式的數學世界。這種看法受到許多數學家的歡迎。因為這樣一來,數學家所尋求的真理,在明确的意義上已經“存在”了——數學家的工作是發現真理,而不是去發明。
對數學柏拉圖主義者來說,在柏拉圖世界中尋找客觀現實的最終歸宿并不荒謬。但對其他許多哲學家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他們認為,數學隻是理想化的意識概念,如果把數學看成是最終由我們的思想所産生的,那麼我們就會陷入一種循環:我們的思想意識(數學)産生于我們客觀存在的大腦,而那些物理定律(包括大腦構造)是建立在數學基礎之上的,而數學需要我們的大腦來支持它的存在。
羅傑·彭羅斯認為,總共存在三種不同的現實,分别是客觀的、意識的和(柏拉圖式)數學的,并且到目前為止,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不容易解釋的。例如,我們還沒有正确理解,為什麼客觀世界能夠如此精确地反映在柏拉圖式的數學世界中;也沒有充分理解,當物質(例如存在于健康的人大腦中的物質)以某種方式被組織起來時,意識如何産生;也并不能真正理解,當意識被引導去理解數學問題時,它是如何能夠預言數學真理的。
至于“客觀現實”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彭羅斯并沒有給出明确的答案。但他認為,我們應該先承認并接受柏拉圖數學世界是永恒存在的,并承認我們可以通過心理活動(大腦)來訪問它。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處理好“客觀現實”與其他兩個現實——意識的和數學的之間的聯系,才能有助于正确地解決“現實”這個問題。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