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當代診脈名家、診脈要害

精辟!一位學了幾十年診脈的中醫整理的當代診脈名家、診脈要害,勝讀十年書! 今天

大約在三四年前的春夏之交,由一位老新聞工作者的引薦,得以拜識周華青老人。

周老出身貧寒,早年投身革命,解放後曾任安徽省政府辦公廳負責人、銅陵市副市長等職。幾十年來,無論在戰争年代或和平時期,他孜孜不倦研習歧黃之術,很有心得。他利用業餘時間給周圍同志看病,素有口碑;離休之後,他不享清福,卻一心專攻中醫脈學。據說他創造了一種圖像診脈法,極為靈驗,一搭脈便可斷病。

對此,我有點半信半疑。我學過一陣子中醫,深知切脈非易。古人雲:脈為醫之關鍵,醫不察脈,則無以别證;證不别,則無以措治,醫惟明脈,則誠良醫。診候不明,則為庸妄,脈其可以弗辨乎哉!(古今醫統大全)脈學老祖師王叔和早有話在先,叫做:脈理精微,非言可盡,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切脈确實很玄,玄到“隻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地步。周老不僅能快速切脈,而且據病繪脈形,編寫講義,開班授徒,搞得轟轟烈烈,其診脈究竟如何呢?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正好那天有光明日報科技部記者陳君、中醫學院老師顧君一同前往。坐定之後,周老囑我們稍事休息,以候心靜脈定,接着便為我診脈。他三指一搭,屏氣靜思,即刻脫口便說:你的膝蓋有問題。我為之一驚。

半年前,我因髌骨粉碎性骨折動過手術,當時尚未完全康複,但在平地上走路是絕對看不出來的。我與周老素昧平生,他不可能知道我的病史。我心中暗暗稱奇,表面上卻未置可否,即請周老為陳君診脈。不出幾分鐘,周老為陳君報出胃腸道等幾種疾病來,我們這位見多識廣的記者同志連連點頭。

歸途中,我與陳顧探讨周老的診脈術。顧是行家,執言較為謹慎,他認為不能排除偶然性,必須有足夠的病例,并且要作過統計學處理,才能下最後的結論顧君言之有理,我也有些疑慮,懷疑周老的診脈是否羼雜了望診的因素在内,但腿部外傷豈是面部望診所能洞察的呢!陳君認為,周老視力不濟,即使結合望診,他的切脈斷病也是很準确的了。

此後,我又去拜訪過一次。周老畢竟年事已高,且聽覺不靈,交談不易,他所介紹的圖像診脈法我隻聽了一個大概。不久,他的兒子周秉山和弟子韋旱平将周老的一本油印講義送來,那就是這本圖像診脈法的雛形。應當說,這本小冊子是有獨特見解的。它源于傳統脈學,又有别于傳統脈學。傳統脈學“切脈之道,全貴心靈手敏,活潑潑一片化機,方能因應。此在平時講求精切,閱曆即多,指下之妙,得之于心,不能宣之以口,實有此種境界。”(醫醇虅義),周老将“不能宣之以口”的脈象用繪圖方式表達,這種創新的勇氣令人欽佩,我仔細體會他繪的脈象,有的幾乎是傳統脈象的“寫意”,帶有傳統脈象的内在印記,也有的脈象,不結合具體病例是較難理解的,已收編在該書中的高血壓、紅細胞等脈象,可能實用價值并不大,但對初學者熟悉這種診脈方法也許會有幫助。

無庸諱言,由于周老接觸病例、病種的局限性,他的圖像診脈法所編入的病種還不多,此外,周老沒有系統學過西醫基礎理論,對涉及的有些問題,講的并不太清楚。這是要請讀者明察的。作為周老的個人臨床經驗,不夠完備,不夠嚴密,也是難免的。我想,周老的這本小冊子如果對進一步探索脈學有一點啟發,這就是對作者最大的安慰。“夫脈者,醫之大業也。”(備急千金藥方)脈學的研究正在深入。

據說有的研究機構已設計出新的一代診脈儀,能客觀描繪出各種脈象。這樣描繪的脈象如能與特定的疾病相對應,那就為提高診脈正确率、加快診脈速度帶來了希望。周老的圖像診脈法如能與這類儀器相結合,可能會提高其科學性和可行性,也便于推廣了。此老脈學思路獨特,可惜未見傳人。

網上說:非常好學的傳統中醫上乘脈學《圖像診脈法》,比<金氏脈學>好學,容易掌握!周華青從長期實踐中,将特定疾病的脈象用圖象描繪出來,創造了這種圖像診脈法 ,這種方法對快速診病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内有圖像診脈法,臨床用藥原則,臨床治療大法,臨床常用方,臨床小驗方。

2、李新儒

他推行波浪脈診理論,發明了一種速成波浪脈診對卡盤,該盤可使學者很快學會并掌握診病方法。

3、金偉金偉先生

曆經近30年的探索研究、數萬人次的臨床診治,以傳統中醫和現代醫學理論為基礎,結合當代相關科學的知識和成果,以脈診為手段,用數學為量化工具,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種嶄新的脈學理論——金氏脈學理論。

該理論可視為傳統中醫脈學和現代醫學有機結合的産物,是一門全新的學說。它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脈象的生理學、病理學和物理學的本質,詳解了脈搏成因的動力學和脈動流量學概念,論證了脈搏是機體生理病理信息的載體,進而論述脈形動态改變為疾病診斷的依據。在上述理論指導下的臨床脈診,對疾病的診斷能作出比較準确的定性、定量和定位,且無損傷。它的診斷準确率可達85%以上,是對傳統中醫脈學的創新和突破。

金偉先生雖然是一位盲人,但其脈診達到了85%的準确性!被國家人事部、中國殘聯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号

4、崔鑫偉

無學曆的草根中醫代表,确實有點功底,可能有特異功能。

他的實例說明中醫并不是你看的書多或臨床多就一定會技術精湛,而是還需要有一定的悟性。他講究:在診脈時應心腦具空,以感其型而外應其像。

提倡:應凝神内視,調節呼吸,待呼吸變為勻細綿長之鼻息時,心神亦會随之而安甯,此時在下指診脈,方可收心手相應之效。他在指腹的運用方面比較好:以最敏感的指腹部位分成相等的若幹等份如綠豆粒大小,然後在逐漸擴展範圍使其滿布整個指腹達到網狀為止。

代熟練後熟記于心在使其恢複空白,在臨診時收發由心。他分為五部脈。把脈診的三部延長到五部尺部下為膝關節;再下一個位置為踝關節。此兩個位置以指腹的中間為點。寸部上(腕橫紋)為頭部。左側為全身的肌肉骨骼,右側為全身髒腑各組織。

肩關節在頸部略下的血管壁的兩側,肘關節、腕關節依次向下排列。把寸、關、尺三個部位視為整條脊柱。

他的新脈有:斷弦脈、假革脈、半币脈、雙刃脈等。他的肺的取位亦與人不同。肺癌的診斷:肺在脈管的分布約在原始脈關與尺之間,肺癌患者可以在此位置摸到血管的張力較為緊張,同時在此位置又可感到似有斜針在搏,略有刺手感。

肺氣腫的患者在此位置所摸到的血管的張力緊張度極為明顯,似乎有将突破血管而外出并且跳動非常激烈。而同時還會有炙手的感覺明顯高出以上諸症。支氣管炎的診斷:肺在脈管的分布約在原始脈關與尺之間,而支氣管在此處稍沉取便可得之,患者的此處脈的張力有一定的緊張度及炙手感。

氣管炎的診斷:肺在脈管的分布約在原始脈關與尺之間,而支氣管在此處稍沉取便可得之而在順勢上推則為主支氣管、氣管,而氣管炎的診斷則在氣管位置的脈搏的張力緊張度的增加及炙手感。其餘的也有别于傳統脈學與其他人的診脈部位。我去年整理了他的資料,很零碎,制成ppt,隻完成了一半,因為學壽小雲教授的課,沒繼續搞完。

5、黃家醫圈

黃傳貴的簡易脈技脈診是黃家醫圈醫學診斷的靈魂,它的診斷有五種方法,其中脈診有1521部,今天講九部:橫單脈組,它定位的位置在桡骨突後緣,它是在寸關尺的尺部的後緣,然後這三個指頭取齊、取平位于桡骨頭後緣的桡動脈上。

脈分三層,上脈、中脈和下脈。上脈三指取齊、取平位于桡骨頭後緣的桡動脈上,由上往下壓,剛剛觸到的脈叫上脈,然後由上往下壓,壓到三指下面沒有脈通過為止,然後由下往上松放,剛剛通過的脈叫下脈,在下脈壓力一半之處的位置所獲得的脈叫中脈,這是三層脈的判定。第三是三層脈的應用,上脈管心、肺、腎,即三個指頭中,上兩個指頭(食指和中指)管心,中指和無名指的這兩點管肺,食指和無名指另兩個脈動點管腎髒;再說中脈,指食和中指管肝,中指和無名指管膽,食指和無名指管脾;下脈上,食指和中指管胃,中指和無名指管腸,食指和無名指管膀胱。

兩個脈動點之間的位置形成定位脈組,在橫單脈位上主要根據脈跳動的強弱來判定,如何判定一個人健康、有病才以及病的輕重?如果兩個脈動點之間動力一樣,比如食指和中指在上脈處管心髒,如果這兩點的脈動點跳動力度一樣,說明心髒沒病;若其跳動有差距,說明心髒有病.其病的輕重就看這兩點之間的脈跳動的落差大小,差距越大,病越重;差距越小病越輕;沒有差距沒有病.在橫單脈組上就是這樣的簡單辦法。

6、王光宇

單純依靠脈診,就能推斷出“淺表性胃炎”、“子宮肌瘤”……等精準結論!

一位行醫40多年的老人,靠脈診就能診斷出患者?部分疾病,準确性達80%以上!他在有生之年,親自帶教青年中醫師,把獨特而神奇的中醫“精準脈診”傳承下去!

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王光宇精準脈診帶教錄》第2版中首次提出了”脈度”的概念,并結合臨床實際進行了闡釋。

有了這套書,哪怕通讀或精讀了,并不代表自己就能掌握了書上的本領,何況沒有帶進門的師傅指導,有些知識看了也好像又隻能意會無法言傳,有的與自身體會又不盡相似。我就像叫化子撿到銀子又無紙包,肯了幾天書,年紀大了看多了也記不住,幹脆又把它束之高閣了。

1995年末,我大女兒懷孕了,讓我切脈,也想辨男女,且看稍有出血是否有什麼異常。我剛把完她雙手的脈,還沒講,老伴就喊開午飯,吃了飯各奔東西。晚間老伴問我:“你替玉萍把脈怎沒講話?”我言:“你要開飯,餐畢她走了,我咋講?”老伴又問:“結果怎樣?”我也隻說了兩句:“好像懷的是兒子,但與正常孕脈又不一樣,怎麼滾來滾去,像滾珠脈。”

此後大家再未談及此事,一個月後經西醫權威人士多次診斷,多次B超檢查才發現是“宮外孕”。當晚,我拿出《傳世藏書》,翻出《瀕湖脈學》,一條一條的對起我當時摸脈的感受,看到底是什麼脈?看到澀脈項下主病詩:“.......女人非孕即無經........。(澀主血少精傷之病,女子有孕既是胎病,無孕為敗血)。”反過來又看前面:“澀脈.....短而散,或一止複來(脈經)。”對!我感到的滾珠脈就是一止複來。

“宮外孕”不就是胎病嗎?我懊悔當時為什麼沒有查書呢?早發現我女兒不是早就從危險狀态解脫了嗎?同時我又很興奮,這祖宗留下來的脈診技術确确實實是仍然能在現代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發揮顯著作用的實用診療技術。

書中那簡潔的文言文再不是枯燥的文字、艱澀難懂的語言,那是我們中華民族中醫先人們聰明智慧的結晶。由于認識上的飛躍,從此使我堅定的走上了研究脈診的道路。

對澀脈的認知,也使我破除了對脈診技術向往,但又有可遇不可求的悲觀情緒,加大了自學、實踐、提高脈診技術的信心。另一方面瀕湖脈學對澀脈的描述又發展了人們對澀脈的不同感受。原文:澀脈,細而遲,往來難,短且散,或一止複來(《脈經》)。三五不調(《素問》)。如輕刀刮竹(《脈訣》)。如雨沾沙(通真子)。如病蠶食葉。那麼到底什麼感覺才能簡捷真實的确定澀脈呢?或者兼而有之?或者有些感覺并不正确呢?

我能去懷疑前人的感覺正确與否嗎?下面一段李時珍就有他自己的見解:“澀為陽氣有餘,氣盛而血少,故脈來蹇滞,而肺宜之。《脈訣》言:‘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與《脈經》所雲,絕不相幹。”我對李時珍對《脈經》的觀點表示的反對是不能苟同的。

李時珍雖是我心中崇拜的偶像,讀書時我還曾臨摹了一張李時珍的鉛筆畫送給蔣亞光教授。然而我的實踐證明,李時珍的結論似乎不對。因為順動脈血流方向我最先和直接感受到的是澀脈初始輕慢到逐漸加快,最後似乎加重突停,接着是低烈度的不同程度的回彈。這種回彈,似乎是奔騰的水流遇到大小不同阻礙而反流,而随着反流距離長短可大緻估計病情的輕重。

如點澀以下往往子宮肌瘤不大,或大多為輸卵管阻塞。點稍澀時子宮肌瘤或者附件囊腫通常在2cm以下,稍許澀則在2~3cm等等。單側點稍澀以上多為對應一側附件囊腫,雙側脈均為點稍澀以上多位子宮肌瘤或少數為雙側卵巢囊腫,較少數患者同時有子宮肌瘤和雙側卵巢囊腫。

這種“一止複來”的脈感,讓人容易感受且可初步探知病竈的大小,其他脈感就往往隻能定性而難定大小,因此李時珍在體狀詩中否認《脈經》“一止複來”是我不能同意的。

由于患者病情的長短,身體受損程度的輕重,細而遲的感覺有人并不存在。《脈訣》言:“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又是至理名言。因為澀脈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沉心屏氣的去仔細搜尋是難以察覺到的。

似點點澀、點點澀程度的澀脈要真實的感覺到它,有時真讓人有虛脫的感覺。此時還必須将同時按在寸關尺上的三指置于脈感最強處(總按)才能準确的感受。稍擡手指(舉)就感覺不到了。由于這些感受,我制定了探知澀脈的手法:總按決定澀脈的脈度,單按決定澀脈的部位。

當然澀脈并不是隻用來診斷婦科某些疾患,譬如心肌梗塞、腦部梗塞發生前後就有了澀脈的出現。例如我地某鋼窗廠職工楊師傅,找我診視時就有較重的澀脈出現,我叮囑他服藥後一定要同時檢查血脂和血粘度,并注意檢查心髒功能,否則存在突然心肌梗死之可能。

楊師傅服藥五劑後因嫌中藥太苦,放棄了治療與進一步檢查。一個月後的某天晚飯後,一邊看電視一邊洗衣服,待家人發現時他已因心梗死在沙發上。因此過細的探摸脈象往往能達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境界。這種境界是一天看百多人的中醫或西醫診斷中醫治療的“中醫先生”難以達到的。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序》有言:“觀今之醫........省病問疾,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聯系現時又何嘗不是至理名言。

另外,各部位癌症等等亦會在始發階段出現澀脈,提前發現也是防治未病的必要手段,故我有“跟我學脈診者,不能穩定的摸出澀脈,不予簽訂師徒合同。”在我的“學醫做人參考準則中”,我定有“尊重專家但不要盲從,要作相應儀器實驗檢查,但不能迷信。”其緣由亦出于此。

精細的脈診,有時比現代科學儀器檢查并不遜色。很多我的脈診發現的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被查漏,而後又查出就是明證。通過探索掌握脈診,認真運用的結果在有些方面并不遜色于由人掌握使用的現代儀器和科學實驗。我們沒有理由在這些“科學”面前感到自卑。對于弦脈的探索也是我多年來不由自主的研究項目,從此項研究探索中,完善了先人的脈診技術,并使之與現代科學的診療技術有機的聯系和結合起來。

比如弦脈的研究,在我畢業後不久即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那是一個書籍雜志出版極少的年代。按基本脈學書上對弦脈的描述簡言之為弦脈主肝,而其對脈象本身的描述太簡單。

沒有老師指引,我根本感覺不到,切脈診病那真是不可想象的,購到《傳世藏書》也看不懂,哪怕能背下來也不明白其中道理,就和目前廣大青年學生一樣,感覺很茫然。

然而,好像我對脈診的執著追究感動了上蒼,我揣摩,我敢于伸出手來切脈,不斷的摸,不斷與臨床上病人的不适感覺對照,終于我逐步摸到了一些規律。我對弦脈的認定,是從胃潰瘍開始的。很多被西醫檢查出來的胃潰瘍患者,因為我的一張胃潰瘍的中藥粉劑治療而愈,慕名而來的患者越來越多。

我發現指壓右關中取再略下壓時,果然出現左右彈的現象,而右彈的感覺強烈者絕對是胃潰瘍。但是有人右彈感覺并不是很強,而有胃部輕微痛感者,鋇餐或胃鏡檢查多為糜爛性胃炎。

反之左彈(近心端)而右不彈者絕對沒有胃疼感覺,這就使我認定了下述規律:

1.中取後指肚繼續下壓至恰好沒有脈感時,大多病脈會出現左或者右,甚至雙側跳動,此時定為弦脈是可行的标準。

2.随着兩側輕重不同力度脈的跳動,病情輕重不同,甚至性質、病種也發生不同的變化。我認為這不同的力度就是将脈診細化,标準向現代診療技術靠近,并能不斷重複,被現代儀器、實驗證明的關鍵。我試着為它定了一個名——脈度。

簡單說吧,右關左彈為胃炎,很輕的點點弦、點弦多為淺表性胃炎,再重則為充血性胃炎,反之右彈者病情加重。在右關弱沉脈度在右點稍弦以上者既是胃潰瘍。

在胃潰瘍的脈度上單按時又同時出現澀脈,這通常就是胃癌病人的脈象了,這也印證了“大小單雙有重輕。”這種研究所得來的結果極大的鼓舞了我的信心,觸類旁通的去摸索、求證,進展就越來越快了。譬如說寸脈:“寸弦頭痛膈多痰”。祖先們這簡潔的文字,實在太精煉了,精煉過度到讓我們後人找不到感覺去明确掌握的地步。但它又是粗糙的,與現代儀器、實驗正确的結果比較,偏于簡單化。

左寸右弦脈度在點弦以上時病人多有頭痛的感覺,而左弦脈度再強也不會頭痛。當左寸右弦脈度不重,但有澀脈出現時,頭痛就一定會出現了,此時不是腦血管出現了問題,就是頭部出現了占位性病變。另外,“膈多痰”則對應在右寸反映了,與左寸一樣。“膈多痰”的現象,必須是在右寸右弦出現,脈度在點弦以上。

稍細劃分,點點弦多為有咳嗽現象。“痰”有時有,有時咳嗽而不帶痰。點弦時痰增多,但多在支氣管炎或輕微肺炎狀态時。點稍弦以上時大多就成了肺炎了。點稍弦及其以上脈度就會發現輕重不同的肺結核病竈了。在此脈度的基礎上,若單按出現不同脈度的澀脈,輕者就有可能為肺癌的早期前兆狀态,稍重則多已為肺癌。脈診的探索是艱辛的,當獲得逐步進展且為現代科學證實時,我又是幸福的。

我常常為沒有機會系統學習中醫,熟讀熟記中醫經典而沮喪,直到現在我也對熟讀經典,出口成章的學院派的或家傳的青年人豐富的中醫功底感到羨慕。但同時我也為此沒有“正規思想”的束縛,在脈診探索中自由馳騁所獲得一定的進展而慶幸。

7、陳志淵

以-昆侖天元脈,與浙江絲線脈為主。

此兩種脈法的關部較低,即向下滑半個手指頭的地方。傳統指法在天元派法和絲線脈法經臨床訓練已改良,較簡化。天元脈法:首先醫者三指按寸、關、尺三部由浮中沉的力道逐漸往下沉按,再由沉中浮逐漸往上舉,過程中不可松離。

醫者感受脈中上下、來去、至止之信息。再由中指向下施力(由浮往沉部),關部按,而食指(寸部)、無名指(尺部)要浮部靜待,感受中指關向寸、尺擠出的脈象信息。然後由寸、尺施力,關部接收脈來信息以察脈的轉向,左、右、偏内、偏外,沖上、沖下、有無來回、有根、無根……等。

三個步驟診脈時間約15秒,為一個單位,初學者亦如此訓練,如掌握不到信息,需放手再重按。故脈象大多以平面者多。絲線脈法:與天元派法不同,現代診脈亦改變成由寸、關、尺之三部慢慢齊壓(由浮→沉)再(由沉→浮)部慢慢齊舉,一個過程約15秒,來診察脈象,捕獲脈象變化,而且脈象大多以立體者多。

此兩種民間傳承的特殊古脈法隻限于師承,真傳雖有獨到診斷方法,卻鮮少人知。此脈學發展而來的“全息律脈法”和“九宮脈法”确有相當的實用性。

8、許躍遠,男,中醫世家。

早年研學西醫,曾任某醫院科主任、院長等職。中年發奮研究中醫和脈診,經過20多年的潛心研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獨辟蹊徑,首次提出了“脈人”理念,通過三指脈診他可以清晰的感知病人體内某部位零點幾厘米的結石、囊腫,芝麻大小的息肉、腫瘤等;通過脈診,他對進行中但又未出現症狀的腦梗塞能做出正确診斷,其中不乏有CT沒能診斷再經腦磁共振而确立的,其臨床價值完全可與西醫學的各種診斷儀器相媲美,精确神奇之處真令人折服。

《大醫脈神》内容簡介:大醫上工者知未病也。謂:博極靈,自啟思極。而鬼神将通,三指有隔垣之照,二豎無膏盲之盾矣。脈診是中醫最具特色的華夏文明,是人類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她蘊藏着博大精深的醫學内涵。奇可等價于現代理化診斷,神則觸脈知病,斷人生死。

9、王敬義

1.用中醫基礎理論分析每個相合脈的脈理、推斷出病理變化、推出臨床表現、作出臨床診斷。這樣脈學便使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真正地有機結合起來,再不是一盤散沙。

2.通過脈象分析,先作出西醫診斷,然後使用中醫基礎理論分析,再進行辨證論治。此前,尚無此研究。

3.首先提出豆實脈、尖峰脈、筋脈、顫脈、離脈、空脈、惡露脈等7個新的脈象。

4.在《脈論》裡對頸椎病、腰椎病、胃病、糖尿病、心肌供血不良、心絞痛、心髒擴大、膽囊炎、膽石症、高脂血症、前列腺疾病、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疾病等等,都有具體的脈位歸屬和具體的脈象特征,著有《脈論》。

提出豆實脈、尖峰脈、筋脈、顫脈、離脈、空脈、惡露脈等7個新的脈象。有人認為《脈論》“離經叛道,”。但是,其脈學很實用。

10、壽小雲

1982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長期從事中醫脈象研究。多年來緻力于中醫脈學基礎理論的探讨和臨床應用研究,在國家級期刊發表了多篇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脈學文章。

11、趙紹琴

《文魁脈學》不錯。

清代太醫院乃全國名醫雲集之所,名醫輩出。對後世影響深遠者,首推趙文魁(1873-1933)。先生諱文魁,字友琴,祖籍浙江紹興,家居北京十餘代,代代業醫,至先生已三代禦醫。先生自幼從其父趙永寬學醫。

清光緒十五年(1890)入太醫院,先後任肄業生、恩糧、醫士、吏目、禦醫等職,光緒末年升任太醫院院使,兼管禦藥房、禦藥庫,受賜頭品頂戴花翎。先生得衆家之長,尤擅内科、溫病,于脈學一道,緻力最深。每臨大證,多能應手取效,年屆三十即馳名宮廷而任禦醫,終獲頭品頂戴,古來少有之殊榮。宣統出宮後,先生懸壺京城,患者盈門,活人無算。舉國盛名,始終不衰。

本書是廿年前趙紹琴先生整理付梓的《文魁脈學》、《趙文魁醫案選》兩部醫著合刊。《文魁脈學》及《趙文魁醫案選》今日已屬難覓,而海内外求者甚衆。脈學、醫案密不可分,為了體現知行合一的精神,此次合訂為《文魁脈學與臨床醫案》。

脈學書籍目錄總彙

1、黃帝内經

2、難經

3、傷寒雜病論(東漢·張仲景)

4、脈經(晉·王叔和)

5、脈訣(南朝·高陽生)

6、千金方(唐·孫思邈)

7、太素脈法

8、察病指南 (宋·施發)

9、脈訣刊誤(元·戴起宗)

10、診家樞要(元·滑壽)

11、丹溪脈訣指掌(元·朱丹溪)

12、景嶽全書(明·張景嶽)

13、瀕湖脈學(明·李時珍)

14、脈症治方(明·吳正倫)

15、醫家秘奧(明·周慎齋)

16、診家正眼(明·李中梓)

17、脈訣彙辨(清·李延昰)

18、診宗三昧(清·張珞)

19、脈訣闡微(清·陳士铎)

20、醫宗金鑒(清·吳謙)

21、脈理求真(清·黃宮繡)

22、洄溪脈學(清·徐靈胎)

23、四診抉微(清·林之鈞)

24、蔣氏脈訣真傳(清·蔣氏父子)

25、脈義簡摩(清·周學海)

26、脈簡補義(清·周學海)

27、診家直訣(清·周學海)

28、三指禅(清·周學霆)

29、脈診三十二辨(清·管玉衡)

30、脈訣乳海(清·王邦傅)現代:文魁脈學與臨床醫案(趙文魁)

麻瑞亭治驗集(麻瑞亭)

中醫脈學研究(崔玉田)

脈診(劉冠軍)

脈學心悟(李士懋)

實踐脈學(黃傑熙)

圖像診脈法(周華青)

脈學闡微(邢錫波)

中醫脈學三字訣(肖進順)

蕭通吾脈訣及脈案(蕭通吾)

脈學刍議(張琪)

中醫微觀脈學(許躍遠)

大醫神脈(許躍遠)

中醫脈學入門(蔣長遠)

中醫辨脈症治(向宗暄)

中醫脈診大全(朱進忠)

其他脈法:丹醫秘受古脈法、黃元禦脈法、張錫純脈法、彭子益脈法、梁秀清脈法、王光宇脈法、太素脈學

《太素脈秘訣》的作者張太素(号青城山人),明朝人,生平不詳。“珍本醫書集成”本《訂正太素脈秘訣》一書分上下兩卷,總凡132篇,其中上卷86篇,下卷46篇,内容略顯龐雜,但其中論脈之本仍不離《内經》、《難經》、《傷寒》、《脈經》、《脈訣》諸書,有裨于醫家之處亦複不少。

正如民國董志仁在《太素脈考》中所說:“《太素脈》在可知與不必知之問。學者苟能淡泊名利,以濟世為懷,則精研《太素》,未始非醫術之大助。

若徒泥其迹而不究其道,殊非《太素》之本旨矣。”最開始知道太素脈是在《黃帝外經淺釋》看到對于清濁之脈的解釋:“中醫對脈象的論述中,有二十四脈(《脈經》)、二十七脈(《瀕湖脈學》)、二十八脈(《診家正眼》)的記載,但均無濁脈的稱呼,唯有《素女脈決》中有“脈清者為貴人,濁者難為貴人”的說法。

這裡雖然将濁指為脈象,但未能說明其體象,但可以推測清脈脈體輕清細柔,濁脈之脈體重濁而粗大。”當時的這個《素女脈決》吸引了我的目光,覺得這個跟傳統脈象不同,值得去一探究竟。

後來看到陶禦風先生的《筆記雜著醫事别錄》有關太素脈的内容知道其實太素脈是有傳承的,觀清˙陳夢雷等《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醫術名流列傳》提及精通太素脈者有:胡重禮按《儀真縣志》:胡重禮,明初以醫名,尤妙太素脈。

20多年前,壽小雲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時,他給病人診脈尤其用心。由于他善于脈診,脈診收集的疾病信息與他人不同,所以他的診室叫脈診專科門診,慕名而來者不斷,擁有大批“粉絲”。  

壽小雲在臨床實踐的同時,細心研讀曆代脈學著作,分析各種脈診理論和方法,從中挖掘脈學精華,并吸收現代脈學研究成果,在脈學研究上提出了以病脈診斷體系和心理脈象體系為兩大基本内容的脈學理論,開拓了中醫脈學新領域。  

構建脈象髒腑疾病診斷識别技術  

在病脈診斷體系中,以《素問·脈要精微論》中髒器在寸口分布定位的模式為基礎,以植物神經、神經—體液調節造成的寸口局部組織形态學變化為識别特征,結合傳統28病脈涉及的心率、心律、心搏輸出量、血液流暢度、血管舒縮阻力、脈搏力度、脈位、脈體等,構建了脈象髒腑疾病診斷識别技術,形成了臨床實用的脈象診斷體系。  

中醫診脈主要診寸口脈。

但寸口的寸、關、尺三部脈的跳動并不是均勻一緻的,某個局部可以明顯不同于其他局部,如寸強尺弱、關細無力等。壽小雲認為,凡是脈動有差異的地方就是獨動點。獨動點的異常搏動是對應髒腑器官疾病的反映,即中醫“是動則病”的脈學理念。診脈的關鍵,一是确立脈象與髒腑組織器官對應的候診部位(髒腑功能區反應點);二是對候診部位異常搏動點的脈象信息加以提取;三要對提取的脈象信息加以綜合分析并對其臨床意義進行區分。  

壽小雲的病脈診斷體系中,診脈部位的精細和對脈管周圍組織的細微體察是關鍵。  

關于寸口脈診部位,他認為《素問·脈要精微論》的描述最為詳盡和實用。把寸口脈由寸、關、尺三部再細分為寸前、寸、關、尺、尺後五個部位。五個部位分候髒腑,不但可以了解五髒六腑功能狀态,還可從寸前了解頭部(胸喉),從尺後判斷少腹、下肢等。他還沿用《素問·脈要精微論》的方法,将寸關尺分前、中、後、内(上、中、下)、外(上、中、下),分别對應不同髒器,用“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則以“見微知著”,使脈診分候髒器擴大到了全身,拓展了脈診判斷疾病的範圍。此法與上述五個部位脈診法相互參照,使其對疾病部位的判斷達到了更準确的地步。  

在脈象諸多信息的拾取中,傳統對28病脈的診察主要是體會壓力波變化,但特異性較差。壽小雲認為,中醫脈象獨動理論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是感覺寸口脈血管壁和血管周圍組織細微改變所緻的脈象局部形态改變。

正是由于寸口與髒器間存在直接的對應效應和脈象反應點,所以各髒腑器官的生理病理變化,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在寸口脈上表達出來。如血管周圍組織出現增生、小結節、張力加大或隆起、組織虛軟或凹陷等微形态學改變時,經過精細觸摸,可以得出病位、病性等方面的特異性判斷。壽小雲舉例說,下肢壞疽患者,尺脈近心端(尺後)血管可見鋼絲樣緊張痙攣,而手掌壞疽患者寸脈出現鋼絲樣緊張痙攣。有結石者,相應位置脈管上呈現沙石樣結節;息肉者相應位置脈管上呈現肉筋樣結構等等,這些脈象特征明确、專屬性強,是疾病脈診的重要依據。  

對中醫心理脈象的探索壽小雲“診必言脈”,善于從病人脈象中發現問題。在長期臨床脈診實踐中,他漸漸發現一種現象,即在摸有些病人的脈時,自己也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詢問病人,常常發現病人受到過嚴重的情緒刺激,或存在顯著的心理問題等。之後,他有意識地摸索和總結,慢慢地發現了一些心理異常的脈象特點。例如大怒時左關肝部位會凸起,強力搏動;恐懼時尺脈則變得細緊振顫,這是心理脈象診斷的物質基礎。  

有一位旅居國外的成功女士,找壽小雲看病時隐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以胃口不好和失眠就診。正常的病脈診斷之後,壽小雲判斷其為胃寒,處方并囑其少吃冷食。但這個病人右尺脈的顯著形态引起了壽小雲的注意,他從病人脈象反映的心理狀況上,發現病人性格自主自立,必有所作為,但當前卻有較大心理負荷,遂告知病人調整心态很重要。病人聽後很驚訝。後來她來信說,回去除了按時吃藥外,還積極調整心态,症狀漸漸好轉。  

像這樣的就醫者,壽小雲遇到過很多,他将脈診中得到的疾病信息和心理信息綜合分析,針對病人的心理障礙和症狀,以心理疏導配合藥物治療,常常使臨床療效大大提高。  壽小雲說,這種被稱為“脈象讀心術”的心理脈診,從曆史上看并不神秘。《黃帝内經》就揭示了人體心理情感和脈象的關系,指出人體驚恐、恚恨、勞心等各種心理活動都能使心神受擾,血脈不甯,脈象則随之變化;《傷寒論》中提到人心理活動時出現的十幾種單脈和相兼脈;其他曆代許多醫著中也都有心理脈象的記載。  

壽小雲認為,中醫心理脈象的診斷自古就有,在臨床是可信可行的,人類的心理活動通過脈象可知、可識、可讀。中醫心理脈象就是把古代心理脈象方面的研究系統化、條理化,再應用到醫療實踐中去的一門中醫心理診斷技術。  

關于中醫心理脈學的研究與運用,壽小雲發表過多篇論文,1998年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了《壽氏心理脈學與臨床》一書。他提出的脈象振動覺、脈象溫度覺等新的脈診手段,為脈診增加了新的信息來源。尤其脈象振動覺的頻率變化多端,特異性強,是許多脈象,尤其是心理脈象的主要鑒别指标。  

現在請壽小雲進行心理脈診的人各種各樣,向他拜師學習的人也很多。他說,心理脈診不僅可用于心身疾病的診斷,還可為擇業、擇偶、兒童成長、預防犯罪等提供幫助。他現在将大量的時間用于講學,希望更多的人重視脈診、掌握脈診,并通過整理傳承,使中醫脈診的經驗以流傳發揚。壽小雲脈海真言踏入脈學之門,堅定樹立不為孺子,誓為人傑,做大智慧者的信念。堅信自己是最好的,堅信自己有能力擴展達到古人未能攀登的領域,堅信自己能踏上脈學之巅。

脈海真言言之一 ——跳出老祖宗的框框,才能獲得真知老祖宗留下很多文化遺産,都是千百年醫學實踐的結晶。

但就學脈者而言,卻一定要跳出老祖宗的框框,才能獲得真知。中醫的先進,在于千百年醫療實踐的錘煉;中醫的守舊,在于不敢越過祖宗雷池一步。最早較為完整的古籍為王叔和的《脈經》,經後世醫家輾轉沿襲,鮮有創新之舉,造成中醫墨守千年一脈的現狀。

《脈經》講得多是理論上的東西,很多内容從陰陽五行推演而來,缺少臨床實際意義。恐我直言,古代醫書中沒有一部講明真正實用的脈法的。中醫至今學堂上隻能抱着恒古不變、缺少臨床實用價值的《脈經》傳授,導緻臨床中醫師無以适從,導緻中醫診斷“望聞問切”四寶缺三,隻能單憑問診診斷或開西醫化驗單檢查的尴尬地步。中醫脈法絕技的失傳,導緻中醫界傳授無門,使之喪失了和現代醫學競争的最有力武器,這是造成中醫衰亡的重要原因。可想而知,西醫詢問病情之後,有衆多現代化儀器作後盾,得出科學結論;而中醫呢,傳統望聞問切之中,如果僅剩問診一項,不敗于西醫之下才怪呢。我們今天全力搶救中醫脈學,乃匹夫有責之舉。勸示諸位要想學好脈象的話,一定不要迷信脈學古籍,一定不要以為老祖宗的話都是對的。如果照書學脈的話,一定是學不好的,想學脈法一定自奮圖強,到實踐中摸索,到民間高人中去學習。

脈海真言言之二——不要迷信權威

脈海真言言之一已明确,在中醫脈學古籍中,沒有一部具有臨床實際診斷意義的脈書,屬于瀕危醫技。遨遊脈海近四十年,眼見中醫脈學領域起伏跌宕,可以說目前不存在壟斷一切的權威。每一個對脈學有所研究,有所領悟的人,他本身的工作就是創新,就是超越古人,就是成大光明者。堅信自己能達到古人所未能達到的領域,相信自己就是權威。努力加油,走自己的路。

脈海真言言之三——樹立脈理為真的絕對信心

我的第一個脈學導師王金臯先生仙逝已有十年,每每思念他的脈學絕技,尤其他對腫瘤的先知先覺、診之有道的精湛醫術,思念他仁厚寬宏的音容笑貌。閑暇之時,我每每潛下心來,打開記憶封存的思緒,尋索先師給我留下的最寶貴東西。我隻能說,我最感激、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先師把我領進脈學之門。先師帶給我的,是讓我對脈學的堅定信念,是讓我看到脈學的真實,是使我堅信中醫脈學是每一個努力拼搏中醫的人都能掌握的。對脈象的真實堅信不移,是迅速跨入脈學之門,掌握脈學真谛的最重要條件。脈海真言言之四——脈海無涯,勤學是岸脈學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經驗需要一點一滴積累、學識需要一點一滴領悟。

正如古人所雲:時時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瀝其心血,方有可能成為集大成者。往往當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會覺得忽然間茅塞頓開,好像一夜之間一切都明了了,一切都得心應手了,那才是智慧之花盛開,勤學必有所報之時。脈海真言言之五——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壽小雲經典脈案例一 某女士。

脈象介紹:初診時,患者由一女士陪同,說一口标準的官話。她舉止文雅,待人友善,以胃口不好和失眠就診。由于她用的是化名,故當時并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與背景。在進行正常的病脈診斷之後,她右尺的脈管形态引起了我的注意。

血管在挺直之中略顯粗窿,脈壁張力略大,稍有結節感。脈管内血流充實而穩定,無明顯振動雜波。奇怪的是脈管周圍組織振動覺異常清冷,與脈壁毫無交融之态。脈象分析:緊張的心悸,高興的心跳,恐懼的心裡哆嗦,很容易從脈搏中感受出來。

該女士血管挺直,血流充實、穩定,構成自主自立性格及有所作為的基本脈象形态。脈管充實而脈壁張力略大,是某種心理負荷造成的壓力;而無異常雜波,标志着目前這種壓力并沒有形成明顯心裡上的波動。脈管略顯粗隆,稍有結節感,反映了過去曾經有過挫折和壓力的痕迹。

脈管周圍組織振動覺的異常清冷,和周圍無交融之勢,顯示了内心心理的閉塞狀态,從心理上不能達到和周圍環境很好的交流。分析患者疾病和心理脈象後說:“你一般身體情況還好。從脈象上看,有點胃寒的征兆,要少吃冷食。目前主要需要的是心理上的調整。

依我看,你到國外很多年,取得相當的社會地位,可能已經适應了那裡的生活方式。但有一點,你的内心始終未能加入融彙到那個社會之中去。你的心理結構實際上還遊蕩于那個社會之外,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溝通。這種心理上的不适應,造成你目前身體上的某些症狀。”患者表示同意。她說到歐洲居住多年,與外國人結婚并有兩個孩子,生活富足而穩定。但心理上始終未能适應當地的社會環境。

對于當地的人際關系、人文背景、家庭結構、社會觀念、處事哲學等等,總感到有某種心理上的不适應。雖然和愛人友好相處,但都忙于各自的事業與成功,感情上總有點“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覺,缺少更多的心理上的通融。

孩子都已長大自主,另立門戶,家中難免有些孤單。雖然事業上的成功,有衆多的祟拜者(因為是社會活動家),但在說教之中,有時感到力不從心,很難達到心心相通。半年後她來信說:“月前在北京成了您的病人,無意中相識,甚覺欣慰。回××後,我十分認真按時吃藥,感到身體在好轉。……

真是謝謝您,說的十分正确而懇切。不過象我這種作了一輩子書的人,除了提筆為文好像對别的全外行。當然,我生活裡一些根本的矛盾沒法子解決,心境就難以真正得到疏解。如今我正在修煉自己,把俗事看淡,好好保養身體,漸能好轉。…”按語:此案開始時雖然不知道患者背景、家庭及工作情況,但從脈象形态上入手,分析出其與周圍缺乏溝通的心理障礙,心理疏導配合藥物治療取得較好療效。

例二 

某女士,留美多年,回京探親。自感身體周身疼痛不适,由朋友帶來就診。脈象介紹:六脈略細,脈搏的上升支缺少活力,脈博高峰拐點滞澀不暢,高峰過後衰減明顯,虛軟無力。右尺脈孤直,微顫、有種内收的振動感覺。

周圍組織振動覺空曠寂冷。這種脈象形态和孤獨處境、渴望、需求、企盼等心理有關。在該案例中,是一種孤獨、需要得到關懷的心靈。總的說來,脈象上是一種長期在外面奮鬥掙紮而心力憔悴,孤立無援,需求幫助的感覺。我把自己的看法告訴給她。

對方說:“到了美國很多年,别人都覺得我應該是很富裕了。但實際上這些年一面學習一邊打工,仍然生活在當地的貧困線以下。前些天和愛人離婚了,現獨自生活。”

本案例心理的緊張、孤獨加上旅途勞累,帶來身體不适,通過心理疏導配合中藥湯劑舒肝解郁、活血止痛在短期内得以緩解。之後回到國内,找回自己的感情和事業,身體康健。

例三 某先生,以頻發室性早搏就診。

脈象形态:診其脈象,脈來時有一止,止無定數,是一種典型的結代脈。右尺弦長細緊,高度拘急,上面附有緊張帶來的細顫。脈搏搏動時微有撞擊感。仔細地感應各部的脈象形态,沒有動脈硬化及心肌受損的結滞感。脈雖結代,脈博高峰拐點流暢度尚可,未見滞澀感覺。也沒有高血壓的脈象表現。

總的說來,這種心髒早搏應該傾向于非器質性病變,屬于心理特征不能适合高度緊張機密的工作環境導緻疾病。結合脈象分析,這是一種高度神經緊張形成的脈象改變。患者屬于一種神經穩定程度差,容易緊張的精神類型。

這類型人不能耐受精神高度緊張、心理壓力巨大的工作。往往伴有精神緊張、失眠、情緒不穩等症狀。在職業選擇上,這種人不适于作金融、銀行、公安、涉及到重大機密等部門的工作,在長期過度緊張工作的環境下容易比别人誘發各種疾病。

為此,我勸他一方面作相關檢查,另一方面配合中藥治療,并争取改變一下工作崗位。服中藥兩月後,他調離原工作單位,到某個公司業務部門,工作環境輕松,心髒早搏消失,至今未發作。例四 某先生,中醫研究院研究員,心絞痛疑似病例。

脈象介紹:由于近日工作勞累,突然感覺心前區不适,憋悶,呼吸困難。據說吸過幾次氧,并含了硝酸甘油,目前病情尚未緩解,經同學邀我前去看望。隻見他躺在床上,身邊放着兩個氧氣袋,神色緊張,呼收急迫,大口喘氣,雙手顫抖。

詢問病情時,他語言斷續。心電圖報告為可疑供血不足。脈象介紹:雙尺脈弦長細緊,繃急,拘直而細顫。肝脈略顯郁象。反觀心脈,脈來和緩,脈搏高峰拐點圓滑,振動覺無澀滞感覺,血管無明顯硬化現象。脈象分析:此例患者以心前區不适發病,病勢危急然而心脈坦然,令人疑惑,其中必有藏奸。

我反複把脈之後,斟酌再三,提出我的看法:“脈象表現不具備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形态,考慮目前狀态與過度恐懼有關。”建議服鎮靜劑的基礎上,嚴密觀察病情。然病人緊張萬分,堅持認為是心肌梗死,要去監護室觀察搶救。

後經住院一個月全面查體,心髒檢查基本正常,診為神經官能症出院。後來我去看他時,隻見他雙手時有細顫,有時伴有無意識動作,與人交談時表情拘緊,有時語言略有磕絆。果然是一派神經質的表現。之後配合中藥養心安神而愈。

例四 某先生,著名書法家。

脈象介紹:一校友,現已是著名書法家,曾慕名送我“神脈”題匾。當時按他的脈象強硬如弦,重按博指,對他說:“這是一種由遺傳因素導緻的高血壓病,目前動脈硬化很明顯了,應千萬十分小心,必須終身吃藥”。由于其身體強健,精力充沛,事業蒸蒸日上,身體無明顯不适感覺,故未十分在意,未堅持吃藥,兩年後突發死于腦溢血,享年僅43歲。

目前所謂“過勞死”患者中多有這類人士,自持身體強壯,未予重視,而落得英年早逝,深為惋惜。

例五 某男士,華人。抑郁症。

2000年到法國業務考察,閑暇之時随同事到其朋友家,女主人邀我為其丈夫診脈。

脈象介紹:脈管均長,顯得略為寬厚而拘緊,脈來淡緩,無明顯諧波。該人表情淡漠,動作遲緩,盛夏披着一件厚厚的羊毛衫。脈象分析:這是典型的對周圍環境淡漠、無興趣、抑郁的脈象。

常因重大精神刺激、環境壓力過大緻使心理不能承受,導緻大腦皮層一種本能的保護,其中一部分人将轉成抑郁症。該病例經服用舒肝解郁、養心安神中藥和少量西藥抗抑郁藥後痊愈。

例六 某女士, 學生,由她父親帶來就診。

說她與另一女孩都看上班内的一個男孩,近半年情緒十分不穩定。她總是感覺到另一女孩在說自己的壞話,破壞她和那男孩的關系。曾經哭鬧摔打過東西.,最近又有發作。

脈象介紹:診其六脈弦細,右尺根部有一層薄薄擴張彌散的振動覺,這層振動覺有種飄忽不定的感覺。我診到右尺脈偏上至關脈中間位置,産生一種強烈的妒火感覺的脈象心理效應。

脈象分析:右尺根部淡薄播散,略有飄忽感覺的脈象,這是某些容易産生幻覺人常有的脈象。我問這孩子,是否有時可以感到并不存在的事或想入非非。尤其是在自己獨自呆着的時候。她說有的。可以引證這孩子确實有一定程度幻覺存在。由于忌妒而生妒火,恐怕也是某些年輕女孩子一個特點。該病例按照躁郁證候服藥三月而愈。

例七 心理脈象并不是成人的專利,對于兒童具有同樣的心理因素。某男、12歲,學生,形體瘦弱。

脈象介紹:右尺血管壁繃緊、細顫,内側振動覺明顯減弱,有種陷落感。脈搏如小豆狀滾過,有悸動和輕度慌張的感覺。

脈象分析:這是一種恐懼和容易受驚的脈象。兒童受到驚吓或遇到使之恐懼的事件,當時未能得到有效的身心保護,其刺激量和時間特征達到一定強度,則可以形成這種心理特征。

按語:我詢問了這孩子的情況。知道孩子的父親去世,母親在農村改嫁。孩子曾受到繼父的毆打和虐待,留下了心理的創傷。雖然後來被奶奶接走,但兒童心理發育期的重大精神刺激,給他的心理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兒童心理特征的形成與幼年時期的經曆有直接的關系。作為家庭成員如有精神問題,或有遺傳性精神疾病,或有嚴重心理傷害,或夫妻關系緊張,感情破裂,或重大的家庭變故,都會形成産生子女人格障礙的溫床。而幼兒一旦形成某種心理創傷或心理特征,則很難抹去,甚至贻害終身。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