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一個我們在小時候就經常聽到的詞彙。在幼兒園時候,老師就讓我們不要哭,不要亂動,不要亂竄。可那時候的我,可真的是一點兒也看不到自律的痕迹,大哭大鬧。
随着時間流失,年齡漸長。需要自律得事情變的越來越多,坐在書桌前耐心的耐心的做完作業然後再玩耍,每天早上按時起床不能遲到,等等的一切,都需要自律來幫忙。
但随着需要自律的事情越來越多,我自己漸漸的開始厭煩起自律這個詞,它總是讓做一些我們不喜歡做的事情,并且還告訴我們這樣是有好處的來逼迫我們。
到大學,沒有管束,總算是獲得期望已久的自由,自以為開始打破了自律的枷鎖,早上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需要固定的時間,也不需要去固定的場景,更不需要任何的約束,想做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不必在乎完美。
這個時候,好像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但是我的内心變的空虛不堪,我做不了有深度更有價值的事情。我所奢求的更好的東西,都在漸漸離我遠去。優秀的能力,健康的身體,都在離我遠去。我并沒有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我能做的事情變的越來越少。
有一天,我突然看到這樣一句話:
自律給我自由。
我酷愛自由,但是為什麼自律才能獲得自由?自律對我就意味着枷鎖,在枷鎖中的自由,那還是真正的自由嗎?這樣的矛盾讓人不知所措,開始懷疑我所認知的自由和自律,真的就是我所認知的嗎?
直到我看到了《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我看到了不一樣的觀點,當時我就震驚了!
在書中,作者給出了自己對自律的定義
所謂的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
并且給出了自律的四個原則
推遲滿足感
承擔責任
忠于事實
保持平衡
當我看到作者對于自律的定義跟我從小從周圍環境裡學到的知識完全不一樣的時候,我充滿了詫異。一直以來,在我的印象中,所謂的自律就是管住自己,讓自己不能做自己的喜歡的事情,然後用意志力控制住自己去做那些所謂的優秀的但是自己讨厭的行為習慣,比如規律的早起、規律的看書等等
是的,我接觸的自律都是具體讓我去做或者不去做什麼事情,如果這件事我沒有達到自律的要求,那麼結果顯而易見的證明我不是一個自律的人。這對我的身心和情感上的傷害是巨大的,因為我被一件事已經被定義成一個不會自律的人。
不自律的帽子就這樣永遠的戴在了我頭上。
幸好我在錯誤的道路上并沒有走的很遠,我不得不贊歎《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的偉大以及作者斯科特這位偉大的心理醫生。它幫助我從深深的自我懷疑中解脫出來,我明白了自律不是指有規律的去做什麼事情,而是一種人生态度,一種面對現實,積極生活的策略。
作者在書開頭就一種見血指出:
回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回避問題和逃避痛苦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能,避開這些可以使我們更容易的感受到幸福和快樂,所以回避問題和逃避痛苦本身并不是洪水猛獸,但是如果把這兩者都做過了頭,遇到事情就想逃避,想到痛苦就不願去做,那麼産生心理疾病隻不過是時間問題,我想這也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下面我就談談對自律的新認識,這種認識基于我的實踐而來。
第一個,推遲滿足感:
作者的定義當中,推遲滿足感就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後甜,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
首先,面對問題并感受痛苦
然後,解決問題并享受更大的快樂。
我的感受是:推遲滿足感的解決策略是在建立在人生當中充滿了問題和痛苦這個假定之上。這裡面有兩個關鍵詞,問題和痛苦。
問題是現實,痛苦是感受。生而為人,我們注定是要遇到種種的問題的,因為人是一個耗散系統,需要不斷的消耗能量和資源才能維持自己的物質上的存在。
從本源上來說,注定了不能獨善其身,永遠都會遇到問題。想要獲得資源就必須面臨它一開始并不屬于你的這個現實,從不屬于到屬于這個轉化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些人過的很輕松并沒有感受到多少痛苦,而有的人則經常感受到處處碰壁,步履維艱,人生充滿了苦難。這裡面到底是什麼造成這麼大差異呢?隻有一個
解決問題的能力
記得剛上班那會兒,我每天都要加很晚的班才能回家。一個工作日的早上有時候隻能做一點點活兒,如果領導安排的工作一多,就有可能完不成。但是工作了一年以後這種現象就變的越來越少了,不再熬夜加班,領導交代的工作也能優質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問題還是那些問題,但是我卻覺的越來越輕松,同樣的事情卻有了不同的感受,就其原因便是因為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的第一步在于面對問題,而面對問題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困難事情。問題本身有很多我們所不能接受的東西在裡面,它之所以能變成問題,就是因為解決不了它,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之外,它證明了自己的無能。
在《第五項修煉》這本書,我了解一個我們并且都在用的小伎倆而不自知的策略。在書裡,它叫轉移負擔模型,遇到問題的時候,先解決它表面露出來的症狀,把難解決的負擔轉移成容易解決的負擔。
轉移負擔模型是由兩個負反饋構成的:一個負反饋就是“治标”,比如喝醉酒來緩解現在的壓力;另一個是“治本”,我承認自己現在做的不好,然後花很長的時間努力改變自己。
而推遲滿足感,說的就是為什麼我們喜歡通過“治标”來解決問題。
因為我們想要馬上獲得解決問題的那種滿足感。在書中講了一位工作優秀的女士,她雖然工作優秀,做事厲害但是卻無法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她感受到自己對自己的孩子簡直束手無策。這位女士總想一下就自己的孩子馬上變好,使用強硬的手段控制的孩子,萬萬沒有想到卻讓孩子産生了更大的反彈。
她想得到孩子馬上聽話的滿足感,然而事情卻越發展越不按自己的軌道,表面上看是缺乏耐心,實際上想要馬上解決問題而獲得滿足感。為什麼滿足感對這位女士這麼重要?為什麼作者要提出是滿足感在影響我們?
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套獎勵和懲罰機制。這套機制在大腦中通過: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内酚酞、花生四烯酸乙醇胺、血清素、催産素這六種能夠産生愉悅感的激素,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比較好,那些事情不要做。
這些都是産生愉悅感的激素,促使人去做什麼事情,并且用它來判斷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好不好。
同時大腦還需要讓你不去做某些事情呢。大腦不能剛獎勵你,還要懲罰你!懲罰你的機制則是利用損失厭惡,人們總喜歡獲得而害怕失去。
在人的大腦中,有一個特定區域,杏仁核。這個區域一旦開始興奮,就會産生一種負面的感情。人們怕的不是損失,而是這種負面情感。據2010年的一個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腦中的杏仁核受到損害,他就不會有損失厭惡。
同時人們對負面的感情的重視程度總是超過正面感情。
這位女士的能力從工作上已經得到證明,卻無法處理好自己孩子的事情。所以這件事不是她的能力不行,而是她感受自己失去可愛的孩子,這樣的現實讓她失去了理性轉身訴諸于感受。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曾說:我思故我在。
然而真正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是這樣的,大部分人的存在感不是靠思考得到的。嚴格的說來,我們大部分人都是:
我感受故我在
而家在每一個人大腦的概念裡都是一個生活的地方,一個充滿情感和感受的地方。這位女士的工作上的卓越能力,在家裡消失不見也就有了答案。
一旦訴諸于感受,相當于将自己的決策依據交給了大腦那一套通過分泌激素來獎勵和懲罰控制我們行為的機制。但是,這套機制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
在前面談到《第五項修煉》裡,我說到了負擔轉移模型,為什麼這個模型我們喜歡用?因為它利用了大腦機制的漏洞,那就是通過做一些先解決一些表面露出的症狀,把難解決的負擔轉移成容易解決的負擔,獲得事情完滿解決的表面現象和滿足感,大腦照樣會分泌有關愉悅的激素來獎勵你,因為大腦無法了解事情的所有真相。
在基于感受的做事方式中,如果通過做表面工作就能得到大腦愉悅的獎勵,有什麼理由不去這麼做呢?
這就是一切根源。不開心的時候去喝酒,喝酒可以麻痹大腦,感受到愉悅。這種獎勵讓自己暫時脫離痛苦的現實,卻無助于解決問題和改變現實,同時也帶不來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唯一能讓我們不陷入這種陷阱裡最好的辦法就是,推遲自己的滿足感,延遲大腦的獎勵,直面需要解決問題。
後記:《少有人走的路》書中所寫關于自律的規則,當初看的時候我不以為然,但随着時間的流失,我越來越能感受到其裡面的力量,改變了我行為方式,讓我變得越來越好。本來想将作者四個規則的感悟都寫一下,沒想到一個規則便寫了如此之多,後續寫一個感悟系列好了。雖然感受很多,但核心隻有一句話:
學識才是金錢,時間就是力量!
感謝您的閱讀。
上一篇
“附子生津”案兩則
下一篇
風水一起學98-結尾篇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