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在中醫學上也稱為方劑,是多種中藥的有機組合,它的最終目的就是糾正人體内在的平衡失調。
我們知道,每一種疾病對人體造成的平衡破壞都是多方面、多環節的,比如說風寒邪氣侵襲人體,既能造成人體汗孔開合障礙,又會導緻血脈收縮、鼻竅閉塞、肺氣不宣等病理變化,在對藥物進行配伍組成湯頭的時候,就需要考慮這些病理變化的主次輕重,并在湯頭中加以體現,這樣才能在疾病的治療中取得良好的療效。
在《内經》中就已經提到了湯頭的組成原則,其中說“主病之藥為君,佐君之藥為臣,應臣之藥為使”,這個原則在後世醫家的補充和完善下,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君、臣、佐、使”的組成原則。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君、臣、佐、使在湯頭中到底是什麼含義。
君藥。君是一個國家的主宰,在湯頭中,君藥就是對疾病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它是一個方子的靈魂所在。一個方子如果沒有君藥,就好比一支隊伍沒有首領,勢必無法在戰場上取得勝績,所以君藥對一個湯頭來說,其作用和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在一個方子中,君藥往往體現在劑量最大上,李東垣就說:“君藥分量最多,臣藥次之,佐使藥又次之,不可令臣過于君。”君藥劑量最大,其意義在于能使君藥的藥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不至于受到其他藥物的影響和牽制,就這就好比做菜,主料和副料之間的分量關系一定不能颠倒,這樣才能保證主料的色、香、味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臣藥。臣是君的輔佐,所以臣藥也就是對君藥能起到輔助作用的藥物。在這裡“助”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輔助和加強君藥對疾病的主要環節起到治療作用,二是對疾病的次要環節或兼證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佐藥有三個含義。
一是佐助,就是配合君藥和臣藥,加強對疾病的治療作用。
二是佐制,就是消除君藥、臣藥的毒性,或者是制約君藥、臣藥的峻烈之性。如治療濕痰咳嗽的“二陳湯”,由半夏、橘紅、茯苓、甘草、生姜、烏梅組成,其中生姜就是佐藥,它既可以佐助半夏和橘紅起到溫化寒痰作用,又能佐制半夏的毒性和烈性,以減少半夏對人體産生的副作用。
三是反佐。在臨床上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是寒證,但是當使用熱藥進行治療時,病人卻會對藥物産生格拒反應。這是因為病邪深重,盤踞在人體髒腑之中,當它發現進入體内的藥物是針對它而來,就會産生一種抵抗,以抵制對證的藥物順利進入體内。對這樣的病症,我們就需要對藥物的性能進行一些僞裝,使它表面上具有一種和疾病性質相類似的特性。從而迷惑病邪,使藥物能順利進入到體内,發揮應有的治療作用,這種方法,在中醫上就稱為“反佐”。比如說,寒證本來應該用熱藥進行治療,但如果寒邪較重,它就會對熱藥産生格拒,使熱藥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時就可以通過“反佐”的方法(如在大量熱藥中加入少量的寒涼藥)來進行治療。
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少陰病,下利,白通湯(附子、幹姜、蔥白)主之。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少陰病的下利(大便瀉洩)主要是寒邪損傷腎中所藏的元陽而造成的一種疾病,所以張仲景用白通湯來治療,其中幹姜、附子可以溫補元陽,蔥白可以驅除寒邪,是治療少陰病下利的對證方劑。但有些人服用白通湯後反而會出現下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躁等症狀,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這就是因為寒邪較重或人體元陽損傷嚴重而出現了“格拒”現象,對待這類病人,張仲景提出了用“白通加豬膽汁湯”的方法來進行治療。“白通加豬膽汁湯”就是在白通湯溫陽散寒的基礎上,加入了豬膽汁一味寒涼藥物,使整個方子具有了一種寒涼的假象,而盤踞在體内的寒邪受到這個假象的迷惑,就不會對進入體内的熱藥産生排斥和抵制,這就能有效消除病邪對藥物的格拒現象,使白通湯的溫陽散寒功效得以順利實現。這就是反佐方法的具體運用。
使藥。使藥也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引經,二是調和。在上一章中講過,中藥具有歸經的特性,也就是不同的藥物可以對不同的經絡或髒腑産生特殊的治療作用,我們在治療疾病時就可以根據中藥歸經的特性,選擇某些歸經作用比較突出的藥物來引導其他藥物更好地作用于病變經絡和髒腑,這在中醫上就稱為“引經”。
比如頭痛,太陽穴頭痛屬少陽經,可以在藥方中加入對少陽經有突出作用的柴胡做引經藥;巅頂頭痛屬厥陰經,可以加入對厥陰經有突出作用的吳茱萸做引經藥;後腦勺疼痛,牽連頸項部的屬于太陽經,可加入對太陽經有突出作用的羌活;前額頭痛屬陽明經,可加入對陽明經有突出作用的白芷;頭痛牽連齒頰部的屬少陰經,可加入對少陰經有突出作用的細辛;頭痛而伴有腹瀉的屬太陰經,可加入對太陰經有突出作用的蒼術等。通過這些引經藥的引導作用,往往能增強藥物對病變經絡和髒腑的作用效果,而這些引經藥物在整個方劑中就是使藥。
使藥的另一個含義是調和諸藥,“調和”也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調和藥性,二是調和藥味。調和藥性的作用在于使各種藥物的不同特性能夠協調和統一,綜合為一個整體,這樣才能在治療中發揮每一味藥物的最大功效。調和作用在湯頭中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如果可以把疾病看作是侵入人體的敵人,湯頭就是消滅敵人的軍隊,組成湯頭的各種藥物就是士兵,想要軍隊有很好的戰鬥力,首先就要保證軍隊内部的團結和合作,所以調和藥性對一個藥方來說,是保證整個藥方能發揮最大療效的基礎。
調和藥味又是什麼意思呢?凡是喝過中藥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體會,那就是中藥大多很苦、很難喝,所以有句話叫“良藥苦口”,但苦味也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如病人不願意喝、引起胃的惡心嘔吐反應等。這時我們就需要對藥方進行矯味,利用一些有甜味的藥物來降低中藥的苦味,從而減少苦味對治療帶來的不利影響。
在中藥中有一味藥物既可調和藥性又有調和藥味的作用,那就是甘草。甘草有個别名叫“國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甘草“能調和諸藥之性,故稱國老”,因為味甜,所以稱“甘草”。甘草的這個特性,往往被用作為一個方劑的使藥。看看曆代的方劑,甘草的使用頻率無疑是最高的。
以上君、臣、佐、使四類藥物的合理搭配就形成了一個既突出重點又協調統一的方劑,這樣的方劑就好比是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指揮得當的軍隊,在和疾病的鬥争中,自然是無往而不勝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