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代夫共和國,位于斯裡蘭卡及印度西南偏南對出的印度洋水域約500公裡處,屬于南亞地區。馬爾代夫面積為298平方公裡,為亞洲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人口為515,696人,馬累為該國首都及最大城市,傳統上稱之為“國王之島”(King's Island)。
馬爾代夫
馬爾代夫由一系列南北長820公裡,東西寬120公裡,包含了26個環礁的約1,192座珊瑚礁島組成。平均土地高度僅海拔1.5米,為海拔最低的國家之一;最高點亦為最低的國家之一,僅2.4米。
馬爾代夫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創始會員國,同時為聯合國、伊斯蘭合作組織、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世界銀行将馬爾代夫歸為中高收入經濟體,漁業為馬爾代夫最主要的經濟活動,而旅遊業為成長最迅速的産業。馬爾代夫與斯裡蘭卡為南亞唯二人類發展指數為“高”的國家,其人均收入為南亞國家中最高者。
馬爾代夫地圖
2016年10月14日,馬爾代夫宣布退出英聯邦,以抗議英聯邦對該國關于貪腐及人權的批評,至2020年2月1日重新加入。
曆史上,馬爾代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地,因為它位于印度洋主要的航線位置上,馬爾代夫附近的鄰國是斯裡蘭卡及印度,這兩國的文化及商業和馬爾代夫緊密的連系在一起近好幾個世紀,馬爾代夫提供了當時遍及亞洲及部分東非沿海地區作為貨币的貝殼主要來源。
馬累,是馬爾代夫共和國的首都和人口最多的城市。馬累位于北馬累環礁的南部邊緣,是馬爾代夫行政區劃的一部分。傳統上是古馬爾代夫王朝統治和皇宮的所在地,城市也被稱為馬哈爾(Mahal),曾經是有城牆的城市。近年,馬累島通過填海擴大陸地面積,更在2018年興建中國-馬爾代夫友誼大橋。
中馬友誼大橋位于馬爾代夫北馬累環礁,跨越Gaadhoo Koa海峽,連接馬累島、機場島(胡魯累島)和胡魯馬累島三個相鄰島嶼,于2015年12月30日開工,并于2018年8月30日正式開通,是馬爾代夫最重要的島嶼連接工程。馬爾代夫基于環境因素,境内無法建設鐵路,但仍設有易蔔拉欣納西爾國際機場,該機場為馬爾代夫主要對外交通樞紐,不少國際航空公司于該機場設有航點。惟該國私人航空公司美佳航空因公司重組且無投資人出資,已于2017年5月停止營運。馬爾代夫的國家航空公司馬爾代夫國家航空主要營運島嶼間的航班,亦有少數飛往印度、孟加拉及中國的國際航班。
位于馬爾代夫最南端甘島上另一個國際機場叫甘島國際機場。目前的國際航線有甘島-重慶(江北)、甘島-首爾(仁川)、甘島-香港、甘島-科倫坡(班達拉奈克)。馬爾代夫國内各島嶼間的主要交通工具船舶、水上飛機、内陸飛機。首都馬累面積1.5平方公裡,使用較多的是自行車、摩托車和小型汽車。
新加坡是位于東南亞的城邦島國、城市國家。該國位于中南半島最南端,扼守馬六甲海峽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隔,北面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并以新柔長堤與第二通道兩座橋梁相連于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新加坡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所屬島嶼,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從新加坡獨立以來,大規模的填海已經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積,相等于增加了130平方公裡。
新加坡
自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從窮困潦倒中,依靠着國際貿易和人力資本的操作,迅速轉變成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借著地理優勢,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
聖淘沙(馬來語:Sentosa),在馬來語中意為“甯靜”,是很受歡迎的新加坡島嶼和旅遊勝地,每年約有2千萬遊客到訪。島的南岸有長度超過2公裡的海灘,二戰留下的西羅索炮台(Fort Siloso)、兩個高爾夫球場及7間酒店。當中還包括聖淘沙名勝世界及其運營的新加坡環球影城主題公園。
文萊文萊達魯薩蘭國,是位于婆羅洲北岸的東南亞國家。文萊是北婆三邦之一,位于南中國海南岸,整個國土被馬來西亞砂拉越州所分割、環繞。1984年1月1日文萊脫離英國和平獨立,1月7日加入東盟。文萊經濟狀況頗佳,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産和出口約占國内生産總值的67%,社會福利之程度與範圍皆非常完善,更以不需要繳稅而聞名。
文萊
文萊的蘇丹,沿襲自14世紀以來世襲的王朝,是國家和政府的領袖和軍隊司令。蘇丹以國家元首身份兼任文萊首相。全部文萊立法會立法議員由蘇丹任命,沒有民選立法機關。
統治國策是馬來伊斯蘭君主制,其内容包括以馬來語言、文化和風俗為主體,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推廣伊斯蘭法律與價值觀,王權至上,反對政教分離。
東帝汶是位于東南亞地區帝汶島東端的國家,曾是葡萄牙在遠東僅有的兩個殖民地之一(另一個為澳門)。1999年8月底在澳大利亞等地區的支持下通過公投決定獨立,2002年5月20日零時獨立,2002年9月27日正式加入聯合國,成為第191個聯合國會員國。
東帝汶
東帝汶位處東南亞,位于印度尼西亞群島東部的小巽他群島,東南臨澳大利亞。領土包括帝汶島東部和西部北海岸被印尼所包圍而孤立的飛地歐庫西區以及附近的阿陶羅島等。西部與印尼西帝汶相接。
境内多山,平原、谷地屬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幹濕季明顯;其他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常見的自然災害是洪水和山體滑坡,還有地震、海嘯和熱帶氣旋。
自然資源有黃金、石油、天然氣、錳、大理石。由于農業還大量采用刀耕火種的方式,導緻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
不丹是位于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的一個南亞内陸國。不丹西接印度的錫金邦,與尼泊爾相隔,南部與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阿薩姆邦接壤。不丹的首都及最大城市為廷布。在宗卡語中,不丹被稱為“主克域”,意為雷、龍之地。
不丹
不丹在8世紀的時候成為吐蕃的一個部落,在元朝受到宣政院的管轄,直到清朝後才獨立出去。不丹有1.6萬人的常備軍,軍費占GDP的1.8%,比例高于日本、德國、意大利等,但總金額不大,大緻上由印度提供訓練支持,2002年曾參與印度剿滅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和波多蘭民族民主陣線的分離主義武裝,但未完全成功。至今該地區的叛亂軍還是活躍。裝備為10架米-8直升機以在山區作戰,另有少量蘇聯BTR-60裝甲車,其餘人配備步兵輕武器。
不丹目前與54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不丹受到印度的制約,因此在與其他國家發展外交關系的同時需要顧及印度的态度。不丹與五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均無外交關系,五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均通過各自的駐印度大使館來處理對不丹的相關事務。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簡稱大馬,是一個位于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北婆羅洲、砂拉越及新加坡于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議會民主制、選舉君主制和君主立憲制國家,後新加坡州在1965年8月9日被聯邦除名,并獨立建國。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全國總面積共330,345平方公裡,被南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西半部的馬來半島分為十一個州及二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和布城,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着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而東半部位于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的北部,分屬沙巴和砂拉越兩個州及納閩聯邦直轄區,常被稱為“東馬”,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裡曼丹,而文萊則與東馬三面接壤。首都位于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人口中最密集和最繁榮的地區,聯邦政府所在地則位于布城。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于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導緻人口密度較低,而馬來西亞半島地區的人口密集度比婆羅洲地區高許多,也是首都和聯邦政府所在地。截至2020年,全國人口總計3227萬。
馬來西亞的外交政策是依據中立原則,并與各種政治體制的國家維持和平關系。馬來西亞尋求進一步發展與區域各國的關系,馬來西亞政策的強力信條就是國家主權,以及該國控制内政的權利。
馬來西亞對世界各國都保持一定的外交關系,與各國都相處融洽,除了以色列。而馬來西亞的護照中也有清楚的指示,馬來西亞國民不準擅自入境以色列,除非事先取得特殊許可。
斯裡蘭卡1972年之前稱錫蘭,是一個位于南亞-印度次大陸東南方外海的島國,屬于亞洲。中國古代曾經稱之為已程不、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楞伽島。
斯裡蘭卡是單一制共和國,其政治首都位于斯裡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簡稱“科特”),而經濟首都位于科倫坡。
斯裡蘭卡
斯裡蘭卡島是梨形,又與眼淚的形狀相似,因此有“印度洋之淚”的雅稱。整個島嶼位于印度洋之中,東北邊是孟加拉灣;中部、南部是高原,多山地,北部和沿海是平原;有亞當峰。
斯裡蘭卡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全年炎熱;西部年降雨量2000-3000毫米,東北部較幹燥,年降雨量約1000毫米。
巴林是一個位于西亞、鄰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首都麥納麥。巴林島為巴林最大的島嶼,南北長55公裡,東西則為18公裡寬,總面積約758平方公裡。沙特阿拉伯位于巴林西部,并可經由法赫德國王大橋連接;伊朗則位在巴林北方200公裡處;卡塔爾半島位于巴林灣東南側。氣候屬熱帶沙漠氣候。2010年,巴林總人口為1,234,571人,其中包括666,172名外籍人口。巴林為迪爾門文明發迹之處。 公元628年,巴林成為伊斯蘭教地區。
巴林
政體為君主立憲制王國。國家元首為國王,中央政府的權利很小,地方各部落擁有極大的自治權,可以按照地方的習慣法管理地方事務,如伊斯蘭社區遵循伊斯蘭教法,基督教社區遵循基督教法,印度社區遵循印度教法。2002年10月設參、衆兩院制議會。參議員由國王任命,衆議員由選舉産生。它是阿拉伯灣第一個舉辦國會選舉、讓婦女參政的阿拉伯國家。
巴林的國教是伊斯蘭教,大多數巴林公民都是穆斯林。什葉派和遜尼派在巴林穆斯林之間的比例沒有官方統計數字,但大約65-75%巴林穆斯林是什葉派,而巴林的執政當局卻是遜尼派。除了伊斯蘭教外,巴林還有基督宗教和印度教信仰。2010年的人口普查巴林非穆斯林居民367,683人。
卡塔爾是位于西亞的君主專制國,屬于遜尼派的阿拉伯國家,也是地處阿拉伯半島邊上的半島國家,該國絕大部分領土均被波斯灣所圍繞,僅其南部疆域與沙特阿拉伯接壤,為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
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後,卡塔爾于20世紀初成為英國的保護國,于此時期發現石油和天然氣,因此取代原有的采珠業而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卡塔爾于1971年獨立。自19世紀起皆由阿勒薩尼家族統治。卡塔爾是一個酋長國,其系采行君主立憲制或絕對君主制仍有争議。2003年新憲法依據全民公投通過,贊成率達98%。卡塔爾人口于2017年為260萬,包括313,000的卡塔爾公民,以及230萬僑民。
卡塔爾擁有相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且天然氣的總儲量為全世界第三名,而人均國内生産總值居世界第四。卡塔爾的人類發展指數屬極高,為阿拉伯國家中最高者。
卡塔爾
卡塔爾是君主專制的酋長國。卡塔爾埃米爾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由阿勒薩尼家族世襲,并禁止任何政黨活動。此外,卡塔爾并沒有接受國際法院的強制管轄權。
黎巴嫩位于亞洲西南部(西亞)、地中海東岸,習慣上歸屬于中東國家。東北部與叙利亞接壤,南部與以色列/巴勒斯坦為鄰,西瀕地中海。黎巴嫩曆史上與基督教關系密切,是中東地區為數不多的共和國和西化的國家之一。境内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産,最古老者有5,000多年的曆史,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
在1943年獨立後,黎巴嫩建立了一個獨特的認信主義政府的形式,與各大宗教派别分配特定的政治權力. 黎巴嫩最初享有政治和經濟穩定,但被各種政治和教派派别之間的血腥黎巴嫩内戰(1975-1990)打破。戰争部分導緻叙利亞(1975 年至 2005 年)和以色列(1985 年至 2000 年)的軍事占領。黎巴嫩仍然是一個國際化的發展中國家,除了波斯灣石油資源豐富的經濟體之外,在阿拉伯世界,其人類發展指數和人均GDP水平最高。
黎巴嫩
黎巴嫩總統是黎巴嫩的國家元首,傳統上由天主教馬龍尼禮教會軍人擔任,黎巴嫩總理是黎巴嫩的政府首腦。黎巴嫩是一院制國會,奉行議會民主制,有260個政黨,力量分散,加上為平衡各黨派利益而采取比例代表制,無政黨占絕對優勢。
黎巴嫩軍事實力較弱,無法有效對抗南方強鄰以色列。黎巴嫩沒有嚴寒及酷暑的氣候,适合旅遊。夏季旅遊景點有雪松山和卡迪沙聖谷。冬季适合滑雪。此外這裡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并存,相比其他阿拉伯國家,黎巴嫩非常西化開放,素有“中東小巴黎”的美稱。
黎巴嫩擁有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羅馬遺址巴勒貝克,它堪稱黎巴嫩的“長城”。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