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金匮》經方被埋沒千年,卻能清熱降壓,蠲痹止痛,實在是良方! .眩暈.頭重.腦冷 .眼目病.半身不遂.胸痹.預防中風

學習男科偏方

1930年代,我串鄉治病,所經之地窮鄉僻壤,飲片不便攜帶,并且湯藥價錢昂貴,群衆需要簡、便、廉、驗的醫療方法,故我所帶的都是丸、散、膏、丹。

《金匮》侯氏黑散,适應症較為廣泛,能治療多種雜病,投之即能應手取效,故頗受歡迎,為暢銷藥。

【組成】:野白菊120g,白術30g,防風30g,桔梗24g,黃芩15g,細辛、幹姜、黨參、茯苓、當歸、川芎、生牡蛎、礬石、桂枝各9g。

【用法】:共研細末合勻,收貯勿洩氣。每次服3-5g,早晚各服1次,溫開水送下。

【适應症】:

1.眩暈:視物旋轉欲倒,目開即覺天翻地覆。

2.頭重:頭痛沉重,悠悠忽忽,有空洞感覺。

3.腦冷:頭痛,腦内覺冷畏風,常欲蒙被而睡,面容慘淡憂郁,四肢不溫,稱為“厥陰頭痛”。

4.顔面麻痹:半邊顔面突然失去知覺,口眼喎斜,病在左,歪向右,病在右,歪向左。

5.眼目病:胬肉攀睛、流淚、目幹澀、夜盲。

6.半身不遂:上下肢偏左或偏右發生癱瘓,稱為“半身不遂”,又名“中風”、“偏枯”。

7.胸痹:胸痛偏左,驟然發作如針刺,伴有氣悶窒塞,每次時間極暫,在受寒、勞動和精神刺激後最易出現,脈象細數或呈結代,屬于“真心痛”、“厥心痛”、“胸痹”。本病多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飲食不節,痰飲内生,情志不暢,肝郁陰傷等引起,而以年高腎氣虧虛者多見。

8.預防中風:凡人年過五十歲以後,自覺手指或單側上下肢半身發麻或木,經常頭目眩暈,上重下輕,行動飄然不穩,皆為中風先兆,倘再加言語蹇澀,唇舌發麻,中風為期不遠,少則一、二月,長則一年之内,如能服用本方,将息得宜,尚可防止。

【體會】:

仲景創方,寒熱合成于一爐,以治療寒熱錯雜,虛實互見,陰陽紊亂之證,配伍得宜,義理精深。方中藥物共十四味,菊花劑量占百分之四十強。考菊花功能輕清涼散,甘涼益陰,苦可洩熱,對外感風熱頭痛目赤,或肝陽上亢,肝風内動引起的頭痛目眩,均能平肝熄風,清熱止痛。單味泡水代茶,有降血壓功效。

綜觀全方功能,具有扶正養血,健脾安中,平肝明目,化痰除濕,清熱降壓,蠲痹止痛,軟堅散結,驅風通絡,填竅熄風諸作用,故可治療多種疾病,如高血壓病、冠心病、眩暈、癱瘓(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及風濕關節炎所引起)、眼疾如角膜潰瘍、迎風流淚、沙眼、翼狀胬肉、角膜雲翳、老年性白内障等,并可預防高血壓中風。

本方宜較長期服用,始可顯效。散劑服用方便,藥價低廉為其特點。

【附記】:陸淵雷說:“此方重用白術之吸收,桔梗之排膿,而引之以上行之菊花,以治腦中出血竈,佐以祛風養血、消痰降逆之品,而行之以溫酒,以治不遂之神經,似是中風正治之方。自唐宋以來醫書,未見此方之治驗,知黑散之不用久矣。”

清·喻嘉言對本方極為推崇。他認為,中風之證,仲景方首推侯氏黑散為主方,并立論闡述之。張山雷在《中風斠诠》中對本方持否定,認為此方雜亂無章,非仲景方,系後人附入《金匮》之中。對古人著作的認識,見仁見智,各有體會,不足為怪。

我在臨床實踐中運用本方,屢見功效。如此良方,不可湮沒。但對“初服二十日用溫酒調服、冷食六十日”等說沒有采納,僅按照一般常用法。

溫馨提示: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互聯網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偏 方、秘 方、驗 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醫 療處方建議、推薦或指引。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産生的任何責任!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