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三國戰例——從地緣角度論隆中對之為書生意見及劉備的戰略方向

之前小編讨論了漢中争奪戰的兩次重要戰鬥——定軍山之戰和漢水之戰(詳見拙作《三國戰例——定軍山之戰兼論戰場主動權的獲得及其重要性》和《三國戰例——漢水大戰兼論關鍵性戰鬥的重要性》),最終以劉備奪得漢中而結束。曹、劉、孫三方勢力的基本定型。

漢中之戰後三方形勢圖

此時,劉備橫跨荊、益,已然完成了隆中對的前半段。但接下來劉備的動作讓小編覺得他并不想按照隆中對的後半段方針來執行。

我們先來看看以劉備此時的形勢。

從上圖可以看出,劉備有兩個戰略方向可以選擇。一個是按照隆中對的方針,向北出秦嶺,然後自關中向東進入中原腹地;另一個則是向東沿漢水而下,進入江漢平原,然後向北自南陽盆地進入中原腹地。

而漢中大戰後,劉備緊接着就派劉封會同孟達占領漢中東面的上庸和房陵。由此可以看出,劉備應該是選擇了向東的戰略方向。

那麼問題來了,劉備為什麼沒有選擇向北呢?難道是隆中對的方針不切實際嗎?

小編認為,隆中對确實是千古難遇的戰略規劃,但在其後半段,所謂“則命一上将将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将軍身率益州之衆出于秦川”的想法應該是諸葛亮的書生之見了。

先不論兩分兵力之說,單從地緣角度分析一下北向關中的利弊。

首先,我們要明白,地緣利益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個地區在不同的時代有着不同的地緣利益,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就是所謂的核心區域的變化。

三國初期,關中地區經曆了數次大戰,田地荒蕪,人民凋敝。據《後漢書·董卓傳》載,建安元年(196)漢獻帝逃回洛陽後,“長安城空四十餘日,強者四散,羸者相食,兩三年間,關中無複人迹”。關中人口除了死于兵火,還大量南遷。據《晉書·食貨志》稱,“建安初,關中百姓流入荊州者十餘萬家”。《三國志》卷21《衛觊傳》亦載,衛觊說:“關中膏腴之地,頃遭荒亂,人民流入荊州者十萬餘家。”僅南下荊州(今湖北)的關中人口多達50萬~60萬人。

而農耕社會,最最核心的資源就是人口和土地。

此時的中國大地,人口都集中在中原地區。這是由于曹操統一北方後實行屯田政策而形成的。據記載:“自壽春到京師,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資食有儲,而無水害”。由此可見,此時的核心區域是在曹操統治的中原地區,而不是關中地區。

所以,北上關中不但兩分兵力,還會分散原本就不是很充足的資源——占領後要移民,要建設,所獲得的不及所付出的。關鍵是趕不上中原地區的經濟增長,不利于和曹操争霸天下。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進入中原地區,将戰火引到曹操的核心地區。這樣,此消彼長,劉備将獲得戰争的優勢。

除此之外向東和向北在地理形勢上也有很大的差異。

我們可以看出,向北走,要經過武都郡走陳倉道進入關中,然後由長安向東過潼關進入洛陽,之後或由武牢關東出折向南到許都,或直接南走軒轅關到許都。這一路上至少要經過三處關隘——陳倉道口、潼關、或虎牢或軒轅。而且,自漢中到關中的糧道艱險,後勤困難。

而向東,出了上庸便是襄陽,向北經南陽盆地便可到許都,路線遠比北線好走很多,且關隘也少。最關鍵是,還可以和江陵的荊州軍聯合作戰,形成合力。同時,此方向運糧方便,沿漢水而下即可,不費人力,損耗亦少。

由上可見,從地緣和地理角度看,隆中對的後半段是在沒有仔細地調查研究,隻是根據故紙堆記載提出的書生之見。而之所以前半段劉備照做,是因為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是諸葛亮仔細調查研究的結果。

而隆中對之所以被稱為千古絕對,其精華處不是後半段“則命一上将将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将軍身率益州之衆出于秦川”的戰略方針的提出,而是前半段橫跨荊、益以為基礎的戰略方針。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