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2日《書法報》第37期28、29版
反左書溯源及其價值反左書是六朝時期書法藝術百花齊放中的一朵奇葩。受印章和“石碑墨拓”的雙重啟發,反左書由此誕生。史料記載,反左書六朝時期流行,梁大同年間盛行,但其後由于在侯景之亂中,梁武帝餓死在台城,南京(帝王)文化遭到嚴重摧殘,再加上反左書書寫難度極大,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絕響。
近年來,随着中國傳統文化的複興,反左書逐漸受到重視和挖掘,多省多地已把反左書列為非遺代表性項目。反左書乃是學習印章、雕版、活字的基本技藝。印章、拓碑、反左書、雕版(木刻水印、版畫、年畫)、活字一脈相承、相互影響、獨自發展、相得益彰,反左書起到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目前,以體現反文為共同點的先秦印章(篆刻)、反左書、隋唐木刻雕版、北宋木刻活字都已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其中篆刻、雕版印刷、木活字印刷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反左書作品亦被國家博物館收藏,但全國掌握這一技藝又有影響力的人極少,研究、傳承、發展反左書已成當務之急。筆者嘗試對之進行溯源并分析其存世價值,以求教于諸位方家和同道。
一、反左書溯源
(一)反左書實物考究、溯源
1。古迹實物考究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是反左書的起源地。筆者查閱大量資料,如唐許嵩《建康實錄》,宋張敦頤《六朝事迹編類》、宋王象之《輿地紀勝》,清朱孔陽《曆代陵寝備考》和朱希祖、滕固《六朝陵墓調查報告》、莫友芝《金石筆識》,日本常盤大定和關野貞的《中國文化史迹》等書籍都涉及蕭景墓、蕭順之墓神道碑題額文字中的“反刻順讀”“反文逆讀”“一作正書,一作反文”等描述,或有圖片收錄,足見世人的重視。筆者實地考察了反左書保存最完整、最有标識性的南朝梁陵墓神道石柱。一是丹陽梁文帝蕭順之陵墓神道東側石柱,題額為正反“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圖1、圖2);另一例保存完整的是南京栖霞區蕭景墓神道西側石柱。該石柱高6。5米,柱圍2。48米,柱座上圓下方,柱身圓形,石柱上部有一長方形柱額,題額為23個反字:“梁故侍中中撫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吳平忠侯蕭公之神道。”(圖3、圖4)
圖1、圖2
“梁故侍中中撫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吳平忠侯蕭公之神道”,這23個反左書字被康有為譽為“平整勻淨之宗”。
圖3、圖4
另外,安成康王蕭秀墓右神道石柱題額尚存反文“故散”二字;在南京其他六朝墓葬挖掘中,部分石刻、刻磚中也有零星的反文發現。如太平門外桂陽王蕭融墓的墓磚上,刻有“大鴨舌”三字,其中“鴨”是反文。又如高平太守侯君的墓磚上刻有“侯君年七十三薨”,其中“七”是反文。反文在當時是一種時尚,成為六朝文字中特有的标識,這些反文史稱反左書。
經考證,反左書最早出現在二王時代東晉的銅鏡上。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即反左書是梁朝大同年間孔敬通創(庾元威語)。然而,蕭順之、蕭景均葬于大同之前,其神道石柱建造的時間間隔不長。所以,這一說法有等進一步考證。
2。曆史評述
反左書作為一個曆史的标記,古今許多名人志士有諸多評說、著述。《辭源》記載:“反左書,以左手反寫字,為書法之一種。”南朝梁庾元威《論書》記載:“書有一百二十種,一為反左書。大同中東宮學士孔敬通所創。”唐朝張彥遠《法書要錄》載:“南朝梁庾元威《論書》:反左書者,大同(534年—546年)中東宮學士孔敬通所創。”
3。近現代論述
近現代不少書畫名家、學者對反左書也有論述。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說:“晉人的鑄銅鏡上'大歲在未’幾個字裡面,'在’字是反左書的;'吳郡鄭蔓鏡’中的'郡’字也是反左書的。”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稱贊南京蕭景墓神道西側石柱題額為“平整勻淨之宗”。錢锺書說:“庾元威所稱孔敬通創反左書,當時左行如盧而反構如鏡映字。”《管錐編》指出反左書的兩個特點:“一、自右向左行筆,與通常行筆方向相反,二、結構翻轉,與通常結構呈鏡像關系。”中國美術學院博導鄭巨欣認為:“印章、拓印對雕版的影響是學界共識,反左書是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作用。”
(二)反左書與道教的淵源
反左書是古人留給後人承應天道、遵循地道、理解人道、體會事道的書寫形式,既蘊含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又體現道家文化理念。
1。墓阙反左書與道教
筆者關注反左書研究,發現觀點有相似的兩篇文章。陸錫興《反左書鈎沉》說:“墓葬中的反書是一種民俗現象,推測這是一種被道教加以利用的文字。”李梅田、李雪《六朝墓葬反書磚銘刍議》認為:“反書銘文墓磚可能是為了呈現一種印章般的效果或是對印章的模拟。而印章則是道教活動中的重要法器,因而反書銘文磚則可能是道教參與喪葬活動留下的象征性用印的結果。”
筆者認為反左書文化的産生與道教有直接淵源,合生老、大中小黃道都是道教的講法,道教是中國的宗教,墓碑神位等的寫法特有講究。
史料記載,梁建陵石刻營建于梁武帝初期。在中興二年(502年)四月初八(4月30日),梁武帝蕭衍正式在都城南郊登壇接受百官跪拜朝賀,祭告天地建立梁朝。天監元年(502年)梁武帝追尊其父蕭順之為文皇帝。在天監三年(504年)前,梁武帝是尊崇道教的。《隋書·經籍志》載:“武帝弱年好事,先受道法,及即位,猶自上章,朝士受道者衆。”天監二年(503年),“置大小道正。平昌孟景翼,字道輔,時為大正,屢為國講說”。這些都是梁武帝尊崇道教的最好例證,此舉無疑提升道教在政治層面的存在感。《廣弘明集》載:“願使未來世中,童男出家,廣弘經教,化度含識,同共成佛。甯在正法之中長淪惡道,不樂依老子教暫得生天。”天監三年(504年)後,梁武帝改投佛教門下。從陵墓建造時間、陵墓邊貔貅等物件以及大小黃道法則碑文推測,跟道教有關,而不是與佛教有關。反左書隐寓驅邪、避邪、祈福、納福等道教符箓功能。
2。反左書與黃道法則
在中國道教文化中,擇黃道吉日,書寫表文、吉帖等俱有講究,要合黃道法則,用“道遠幾時通達,路遙何日還鄉”這十二個字對應地支,并按順序逐句逐字套内容,輪回循環,牌位等最後一字落在帶“辶”的字上就合大黃道;用“生老病死苦”這五個字按順序去逐句逐字套内容,輪回循環,碑帖等最後一字落到“生”(有些地域“老”也屬于吉利字)上就符合中黃道;用“興發衰”這三個字按順序去逐句逐字套内容,輪回循環,表文等最後一字落到“興”或“發”上就符合小黃道;如果有不對應,此字改用反左書書寫就符合黃道了。丹陽梁文帝蕭順之陵墓神道東側石柱“太祖文皇帝之神道”8字(圖5)最後一字對應“遙”“發”,南京東郊蕭景墓神道東側石柱23字最後一字對應“還”“發”,正好符合大小黃道,但都不合中黃道,所以用上“反左書”。那麼為什麼全用反左書,筆者推測,由于戰亂、局勢不穩定,統治階層想用反左書和貔貅等驅邪隔邪、祈福鎮國,追求國泰民安、百福具臻的願望,也充分顯示皇家特權。
圖5 梁文帝蕭順之陵墓神道東側石柱反左書“太祖文皇帝之神道”
3。反左書與民間習俗
民間為了避窮神、圖忌諱,有在門上、屋内貼“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反左書字條,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浙江蘭溪城北一帶還保留此習俗;金華雙龍洞景區“雙龍洞”題字的“龍”(圖6),茅山道院“出玄”的“出”(圖7),以及溫州一帶古建築裡還能看到一些零星的反左書字(圖8)。這一習俗據說跟姜太公有關。
圖6 金華雙龍洞景區“雙龍洞”題字,“龍”為反左書
圖7 茅山道院“出玄”,“出”為反左書
圖8 浙江金華蘭溪黃大仙出生地反左書石刻
(三)反左書産生的哲學思想
中國哲學博大精深,以儒、道、釋為主,其多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對中國文化具有深遠影響。
1。反左書與《易經》
《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含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互根互用、相互統一的。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易傳·系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伏羲八卦次序圖說明“陰在陽之内,不在陽之對”,此語不但涵蓋“既對立又統一”思想,而且涵蓋對立雙方都體現整體的信息的内容。反左書每個個體橫向都是兩個對立的事物,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促進,集中體現陰陽互補、正反互換特性,但本體不變,表象在變,為反左書産生奠定哲學思想基礎。
2。反左書與《道德經》
道教經典《道德經》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轉化的規律,概括為“反者道之動”。道的運動規則是正反兩個方面對立循環往複以緻無窮,道是運動的,用“反”的方式來動,其含義:(1)返回原點,回到起點;(2)從正面發展到反面;(3)相反相成(陰陽互補、正反互換)。老子看到和揭示出諸如正反、上下、生死、禍福、有無、強弱、大小等一系列矛盾,他認為這些矛盾都是“對立統一”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孤立存在,必須相互依存、互為前提、相互轉化,即正反互根、生死相随、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上下相,為反左書誕生奠定理論基礎。
二、反左書的價值
(一)反左書對雕版印刷的影響
李書華《印章與摹拓的起源及其對于雕版印刷發明的影響》、章宏偉《試論雕版印刷術起源問題》等文章中都強調說:“墓阙的反文,對于雕闆印刷,則是直接的啟發,正面的啟發。”張秀民《中國印刷史》指出:“墓阙這種陽文與反寫的習慣,這就給雕版印刷術帶來遊離的啟示。”“懂得用反文印刷的道理……逐漸發展到真正的雕版印刷。”由此“反左書”直接影響了在距離南京百來公裡的揚州催生了“雕版印刷術”。
(二)反左書直接上石上版的特殊功能
古人印章上石、雕版(活字)上版主要分為兩種:(1)反字上石(版)(包含反左書、反書);(2)拓印上石(版)。古籍文字是從右向左編排,從視角角度用反左書書寫難度太大,受書寫視角影響,最終發展到用紙張反貼的大衆化拓印手段,雖然拓印會影響最佳藝術水準發揮,但難度不大,所以現在還在使用。
(三)反左書開發右腦的啟智價值
反左書這種書寫形式便于開發右大腦,培養逆向思維,對左右手的平衡力起到潛移默化的訓練作用,為篆刻、雕版、活字等培養一批實用性技能型的寫樣專業人才打好基礎。
三、反左書創新實踐
反左書為書法研究和創作提供彌足珍貴的史料依據。可為中國書法創作實踐提出新範式、新範疇,可以補充或續接一些傳統精神。
筆者以南朝神道碑二例反左書實物為依據,從正反文題額放到一塊上得到啟示,創新一種新穎的書法形式,右手寫正書,左手寫反文,把正反兩種書體寫到一起,在布局形式上形成一陰一陽,上下或左右對稱平衡,讓人耳目一新,可以激發書法愛好者的學習興趣。
反左書通過陶瓷、紅木、瓷器、中國結、牆貼、書簽、年曆、挂曆等(圖9),與當下時代相結合,可創造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
圖9
總之,中國書法的傳統具有多質性,曆史上每一種書體都向我們叙述那個時代的故事并使我們發現生命存在的意義。學習書法并不是為了培養更多書法家,而在于文化傳承。反左書不僅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和獨特的書法形式,更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産,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将其繼承發展,發揚光大。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