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一針療法丨呃逆穴

呃逆穴 【位置】相當于傳統腧穴攢竹穴。《針灸甲乙經》中載:在眉頭陷者中。 【取法】正坐或仰卧位,閉目。在眉毛内側端,眶上切迹處取之(圖7-6)。 【作用】具有寬胸順氣、止嘔降逆的作用。 【主治】呃逆、神經性嘔吐。 【治法】取一側呃逆穴常規消毒後,用1寸毫針向魚腰穴方向斜刺0.5~0.8寸,行撚轉手法,待局部出現酸、麻、脹痛感時留針30分鐘,每5分鐘行針1次,行針期間,令病人深吸一口氣,然後憋住,憋的時間越長越好。如針刺一側穴位效果不佳時,可取兩側穴位同時針之,且宜用強刺激手法,多數病人可在3~5分鐘内緩解。


【注釋】呃逆,俗稱打嗝。現代醫學稱之為膈肌痙攣,是一種不自主的膈肌間歇性收縮而出現連續不斷的呃聲。臨床上以發病突然,不能自我控制為其特點。本病多因飲食生冷,或飲食過急、過飽,或吸入寒氣,或情志改變而導緻胃氣上逆。臨床上常将呃逆分為兩型:一型為中樞性呃逆,系由顱内疾患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呼吸中樞而造成呃逆,此種呃逆頑固,治療困難,且預後較差。二型則為反射性呃逆,屬于功能性,治療較易,且預後好,很少複發。 攢竹穴為足太陽膀胱經之眼區腧穴,其傳統功用是清熱散風,活絡明目,所以古代醫學家常用于醫治眼疾。但近年來發現該穴對治療呃逆及心動過速等疾病具有顯著的療效。據此,作者推斷攢竹穴為興奮副交感神經的一個信息點,通過針刺可以增加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從而反射性地抑制膈肌痙攣,以達到止呃目的。實踐證實,攢竹穴止呃迅速,一般3~5分鐘即可奏效尤其對頑固性呃逆更具獨到之處,即便其他療法不能奏效,針刺攢竹穴也有奇效。
【病例】張某,男,31歲,商人。病人因過飲冰淇淋而誘發呃逆2天,于2002年4月27日就診。病人曾自用熱水袋熱敷胸部及自壓内關穴多次始終未能止住呃逆。辨證:寒氣犯胃,胃氣上逆。診斷為呃逆,取右側呃逆穴針刺,行撚轉手法待病人感覺右側太陽穴周圍麻脹時停止行針,大約3分鐘,呃逆停止,繼續留針20分鐘而愈。1周後複診未見複發。 -END-
版·權·聲·明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