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孫子兵法》精髓,全在這“2字”!西方學者2300年後,才悟

談及《孫子兵法》,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兵書。

《孫子兵法》相傳為春秋末期吳國将軍孫武所撰。它是世界公認的現存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全書共13篇。它更是一種戰略的存在,遠遠超越了戰術層面,可以說是軍事思維的解放和革新。

《孫子兵法》問世之後,它對後世軍事格局的發展無疑是最大的。無論是楚漢之争,還是三國演義,甚至後世的每一次戰争,幾乎都或多或少的運用了其中的戰略和理論。

在古代,尤其是春秋時期,大家都知道那時的打仗,有一種禮數叫“兵禮”。

也就是古代在打仗的時候,有很多“規矩”。比如,打仗的時候都要事先通知一下對方,如果對方不同意,或挂了免戰牌,自主一方是不能開戰的。

另外,要是一方被戰敗,嚴格意義上講,獲勝的一方是不能追擊,或者再痛下殺手的。這一點,在晉國和楚國的邲之戰就表現的淋淋盡緻。

當時楚國戰勝晉國,晉國兵士在逃跑的過程中,有一輛戰車的車輪陷在了坑裡邊,因為匆忙不能拔出,兵士越是着急,越是亂的一亂遭,弄不出車子。

其實,這樣的故事,隻發生在春秋時期或者春秋之前,其實到了春秋末期或戰國時期,已經是另一番景象了。從白起坑殺40萬趙軍的現實中,我們就可見一斑。

《孫子兵法》是最早提出戰争的本質的,其在《孫子兵法·始計第一》開篇就指明了戰争的核心精髓:“兵者,詭道也…,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大家都知道,孫子兵法問世以後的所有戰争,基本上都是延續着孫子兵法對戰争戰略的剖析而發展的。尤其是三國裡那些出其不意的計謀,以少勝多的詭詐,或者以多淩少的殘忍,其實都是戰争最本質的表現。

可以說,中國最早的戰争,都是基于孫子兵法指導完成的。

一直到了19世紀,西方很多軍事理論專家開始研究拿破侖式的戰法,才搞出了一丁點的戰略理論。後來,一位名叫克勞塞維茨的軍事專家,被拿破侖俘虜後,總結和研究了很多拿破侖的戰例,寫出了一本《戰争論》。

這時候歐洲才算有了一套像樣的戰略理論,比《孫子兵法》整整晚了2300多年,并且他們的這些理論,在《孫子兵法》面前,也是小巫見大巫。

克勞塞維茨對戰争的核心總結,也是兩個字“詭詐”!《戰争論》原文節選如下:

可以說,西方國家的軍事理論家,在這個時候才悟透,“詭詐”是軍事思想的本質。而這個思想,最早就是孫子提出的。

讀者們,關于“孫子兵法”的厲害之處,大家還有怎樣的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