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你的孩子與優秀之間,隻差一個“遊山玩水”的距離

宏量這個學生,不僅氣躁,而且做人做事極沒有度量,極小氣,思考問題也很是片面,局面,特喜歡鑽牛角尖的那種。他常喜歡在同學面前吹噓,今天吃了哪家的炸雞腿,前天又吃了哪一家的火鍋,他還極以為自傲地炫耀他從不吃青菜。平日裡,他在家除了打遊戲,就是邀約一群同學去他家瘋玩兒。他媽媽叫他做作業,他幾乎是每隔一兩分鐘就忍不住要起身,總也坐不住,除非有人在旁守着,否則的話,指望他一個人獨立完成作業,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題記

朋友們但凡有小孩子的,我除了建議他們偶爾在家裡放點正心養性的古筝古琴等古典樂曲給自己,也是給孩子聽外,我還勸他們有機會多帶孩子出去遊遊山,玩玩水,親近一下大自然。這樣做的好處至少有兩個方面,一是利于身體上的,另一個則是對孩子養成微觀的洞幽察微,見微知著之獨立觀察,獨立思考的習慣,促進孩子形成宏觀的大視野,大氣量,大格局,有着描述不盡的作用。

從身體上來說,人處在青山綠水的環境中,肝氣條達,心胸開闊,情志舒發,氣血舒暢,精神放松,這種狀态下,也是一個人生命力最旺盛,創造力最強大的時候,——自古至今,縱情自然的詩人畫者們,一入此境,靈感即如泉湧,便是最好的證明。

《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肝者,将軍之官,謀慮出焉”,肝如一位将軍一樣,向全身神經發号施令,如肝氣暢達,則人身心自如,看起來就顯得氣宇軒昂。而現實中那些天天生活在狹窄擁擠,喧嚣嘈雜的城市中心的孩子,因為長時間接觸不到山川碧水,就很容易肝氣郁結或肝氣太過,直接導緻肝陽偏亢,其人外在表露出來就是浮躁,易煩,不專注,做事沉不下心來。


《素問·六節髒象論》裡說,“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素問·五藏生成》曰,“諸筋者,皆屬于節”,“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醫門法律·髒腑賦》又說,“人身運動,由乎筋力所為,肝養筋,故曰罷極之本”,漫步于山水之間,人心氣發舒,壓力驟減,體魄得到鍛煉,全身的經絡也得以舒活。此外,郊外空氣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污染,吸入富含氧離子的清新之氣,放逸神經的同時,又能刺激人體造血功能,從而心得以養,肺得以清。再者,肝開竅于目,目受血而能視,人徜徉在高山流水間,則肝氣旺盛,血氣充盈,眼睛自然越來越清明。在空曠的綠野地帶,人放眼遠眺,眼内睫狀肌得以松弛,眼球屈光調節機構自然放松,這對預防和改善近視也都大有裨益。

中醫理論中,肝主疏洩,具有疏通、條達、升發、暢洩等綜合生理功能。肝在五行中歸屬于木,所以古人以木氣的沖和條達之象來類比肝。肝在五色中對應綠色,綠色,不僅對眼睛是一種良性刺激,促使人視力敏銳,還能讓人心平靜氣,去人狂躁。常處山環水繞之地,肝氣疏洩平衡,則人消化吸收無阻,氣血、津液運行順暢,精神情志自然也得以輕靈。

從塑造健全的人格方面來看,多接觸山水則顯得尤為重要。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是山增長人見識,放達人胸襟的最好例證。孔子生在魯國時,以為魯國很大,登上東山後,魯國盡收眼底,他才驚覺,魯國原來也不過如此嘛。到他登上比東山更高的泰山後,他蓦然發現整個天下也變小了,——這可比杜甫的“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要透徹得多。


《莊子·秋水》中更有這樣一則故事,“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沒見大海之前,河伯以為他所見的景色便是天下最美的全部。看見大海後,河伯才知曉自己的渺小。他之前聽了許多道理,就以為沒有人比得上他,如今到真正要将這些道理親自實證時,才知道從前的自己何其卑微,何其不值一提。重新審視過自己後,河伯再也沒了之前的“夜郎自大”,立即虛下心來,北海諾見其還有的救,緊接着便鼓勵他說:“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笃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醜,爾将可與語大理矣。”

親近山水,人的情操亦可得到熏陶。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張大千說,唯有具備山水一樣胸襟的人,方能畫好山水畫。一個學生,假如自小山水都沒接觸過幾多,那還如何指望他能修得山水一樣的品格?

孟子說:“觀于海者難為水,遊于聖人之門者難為言。”但凡是觀看過大海的人,便難以被其它的水所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或是精研于聖人之書的人,便對一般人的言論,一般人的書籍開始有點不屑了。隻是在這之前,人非生而知之者,修身之境界,得一步一步地向上爬,一開始就能直入最上一層,一般人不具備這個慧根和天機。那麼,接下來的自我完善途徑就很明了,——書先要廣博地讀,讀到最後,自然會歸向經典之學,而自己的步子,也要及早邁出去,趁年少血氣正旺,于大自然中才更能如魚得水,到哪一天,于某山上,或是某水畔,于某一個不經意的平常一刹,恍然體悟出柳宗元那句“欸乃一聲山水綠”的至美意韻時,你或許就入了門。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