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做一件事,有的孩子可以迅速完成再去做别的事情,有的孩子則拖拖拉拉,借口一堆。
孩子的差别這麼大,是因為有的孩子不夠聰明嘛?其實不是的,實質上是“内驅力”不夠!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最近比較流行的詞——内驅力。
什麼是内驅力?
教育心理學把激勵孩子的動機分為“内在動力”和“外來推動力”。也可以稱之為“内驅力”和“外推力”。
“内驅力”來自于孩子的内心,它推動孩子努力追求目标。
因為孩子“喜歡”自己參與的活動,所以在參與過程中,不需要誘惑、哄騙或者獎勵,而參加活動本身所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又能進一步鼓勵孩子繼續努力。
相反,“外推力”來源于外在因素,通常是為了得到獎勵,或者避免懲罰,而獲得的推動力。
比如,考了高分,就能讓父母高興;參加足球比賽就能得到獎牌;不遵守課堂紀律就批評;考試不及格就打屁股等等。
“内驅力”和“外推力”的區别就在于,前者的“威力”,比後者要強大很多很多。
威廉·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這把火就是内驅力。
而且它也沒那麼神秘,它就藏在每個孩子的心中,是驅動孩子自主探索的一把鑰匙。
如何喚醒孩子的内驅力?
内驅力的三角模型
研究動機發展的兩位著名學家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教授,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他們認為社會環境可以通過增強三個方面的因素來增強一個人的内在動機。這三方面是:勝任感、自主感和聯結感。
勝任感——孩子覺得他能做到
勝任感的定義是,一個人有做成某事的信心和體驗。也就是說,擁有強大的内在動機的基礎是,在這件事上,有成功的經驗,或者感覺到自己可以。
一般來說,孩子對所做的事情充滿勝任感,覺得自己能做好時,更能積極采取行動,并且遇到困難時也會勇于面對,因為他充滿了自信。
相反,如果孩子對要做的事情沒什麼信心,不覺得自己能很好地完成它時,就會拖拖拉拉,遲遲不開展行動,而且中途稍微遇到些阻礙就容易放棄。
例如:多讓孩子做做簡單的家務、帶孩子去超市時,讓他幫着一起采購食材等,從一件件日常小事中讓孩子獲得成功的經驗,讓孩子的勝任感逐漸增強。
家長要學會贊美和鼓勵的技巧。例如:“你可以做到的”“你能行”,當孩子做成一件事時,給孩子具體的表揚,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裡做得好、好在哪裡,激勵他的後續行為。
自主感——孩子感到可以自己做決定
自主感的定義是,感受到有自主決定權或者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你有沒有注意到:當别人強制要求你去做一件事時,你雖然會将它完成但卻沒有什麼激情和鬥志。反而是自己決定要做成一件事,比如學好一門外語,這時自己會充滿積極性并且享受這個過程。
其實,孩子也和成人一樣,當他感覺自己是在别人的控制下做事情,積極性就會打消很多。
父母要給孩子自由的感覺和自主做事情的機會。
當他願意自己為自己的事情負責的時候,他會有激情,有熱情,并且會想出各種辦法解決問題。例如:讓孩子決定周末如何度過,讓孩子決定是先吃完飯還是先寫作業。
懲罰的威脅和言語控制會降低自主感。例如:“再不寫作業晚上不讓你看電視”“我數到三,不乖乖去睡覺我就讓爸爸來教訓你”。
家長應當避免以上行為,通過和孩子多協商溝通,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學會在家長的引導下自覺完成各項事情。
聯結感——孩子能感受到無條件的愛
聯結的定義是,一個人與另外的人可以形成親密信任的關系。
人的聯結感是在孩童時期形成的,這種聯結感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不孤單,不是異類。當孩子感受到聯結感時,内心就會充滿安甯、放松和滿足,生命得以滋養。
現實生活中,父母可能過多側重于給孩子更多物質上的滿足,殊不知心靈上的連接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家長應當注意多與孩子交流,參與到孩子的世界中。例如,睡前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周末一起爬山、踏青等,都是增強孩子歸屬感的好方法。
除此之外,當孩子做錯事,父母在批評教育之前不要忘記首先給孩子安慰和情緒的疏導,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他們的聯結感得到滿足,才會擁有發自内心深處強大的力量,有勇氣繼續前行。
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石匠師傅。在蘇格拉底很小的時候,有一次,他的父親正在雕刻一隻石獅子,小蘇格拉底觀察了好一陣子,問父親:“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雕塑師?”
“看!”父親說,“以這隻石獅子來說吧,我并不是在雕刻這隻獅子,我隻是在喚醒它!”
教育的精髓正在于此:喚醒靈魂,激發孩子内驅力。
願我們的父母、老師都能學習蘇格拉底父親的這份智慧,喚醒孩子内心的力量。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