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一張嘴就赢了
這兩天,天津排查出148例奧密克戎毒株确診案例(數據截至1月13日14時),成為新的疫情中心。
然而,在來勢洶洶的病毒面前,當地人卻以祖傳的樂觀精神有條不紊地展開着抗疫工作。
在首例被發現的不到48小時裡,全市16個區完成全員第一輪核酸檢測,有效控制了疫情的進一步擴散。
過程雖然極其辛苦,但天津人,從醫護人員到參檢群衆,無不發揚着幽默的傳統:
官方發布的公文,擡頭是“親愛的全市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們”,引導核酸檢測的廣播是貫口相聲,
動圖 | 源于燃新聞
居民防疫策略更是機智靈活。
這種接地氣的幽默,讓話題“核酸檢測被天津人整明白了”迅速沖上熱搜,也讓全國人民開始關注這個“燈下黑”的低調直轄市,
認識到它獨特的城市名片——
樂觀豁達、充滿生活氣息的“中國最強嘴炮”。
圖 | 源于bilibili——小二肚666
大多數的城市以地标建築或地區物産聞名,
而天津的精髓,在于當地人的一張嘴。
這張嘴能說會道,人送外号“衛嘴子”。
因為過于伶牙俐齒,
天津衛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哏都”。
南方人很可能會困惑:啥是“哏”?
想想天津土特産——
相聲,就明白了:就是捧逗哏的“哏”,
說的是愛貧嘴,愛開玩笑,愛逗趣兒。
在天津,人均段子手,全員德雲社編外。
再平淡瑣碎、再雞毛蒜皮的事兒,
隻要從他們嘴裡說出,就能讓人一秒笑場。
首當其沖的是稱謂。
平常,陌生人間最頭疼如何互相稱呼。
什麼“先生”、“小姐”、“大爺”、
“大媽”、“帥哥 ”、“美女”......
叫不順耳了都落埋怨。
然而,天津人民就沒為這事兒犯過愁。
甭管雙方年齡多大、地位尊卑,
陌生男性都是大哥(達各),
女性一律稱為姐姐(結界)。
所以,在這裡,
你經常可以看到五六十歲的大爺
對着十幾歲的小姑娘叫“結界”。
毫無差别的一刀切,
“武斷”中帶着禮貌和風趣,
這是天津人的小智慧。
再有就是,
天津人愛打擦(cǎ)(開玩笑)。
比如,你到天津買糖堆兒(糖葫蘆),
問:“這山楂裡有籽嗎?”
一般人會回答:“放心買吧,肯定沒籽。”
但天津小販會怎麼說?
他會說:“你要是想買有籽的,
我等會兒去給你串。”
再比如,大冬天露腳踝這種小事兒,
天津人都能用感歎、反問和誇張,
來個即興文學創作:
“吆!結界!介穿的嘛?!
腳脖子是領養的薩?”
這天津式的表達方式,既好氣又好笑,
既表達了他們的觀點,又讓人挑不出錯兒。
其實,除了刁鑽的角度,
天津話的語音語調本身也自帶笑點。
有人專門總結了天津話的發音“規律”:
一聲讀三聲或四聲,三聲讀二聲,
二聲讀一聲,四聲不變。
但天津人會告訴你:
介個沒戲,想嘛呢你?
天津話讀音靈活自由,
不好總結,唯一可概括的特點是:
它短脆,齒音重,因此聽起來有點兒沖。
這樣的天津人和天津話,
和溫柔不大沾邊,更多的是搞笑。
于是,在天津,
談一場甜甜的戀愛就成了奢望。
這裡隻有靈魂捧哏,
和令人捧腹的相聲式戀愛:
“為什麼喜歡我?”“嗐!瞧順眼了呗!”
“你知道我有多喜歡你嗎?”“喲,您給說說?”
“餘生請多指教。”“得嘞,您就瞧好兒吧!”
你可能會失去一些浪漫,
但絕對能收獲很多快樂。
當然,單身狗也不必眼饞。
網上盛傳:“要想生活積極,好友必須津籍”
——和自帶逗樂天賦的天津人做朋友,
你也能忘掉許多煩惱,把生活過成段子。
可能唯一需要擔心的,
是一起出行時的安全,
因為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早已提醒過:
駕車說笑,危及安全。
這張衛嘴子,不單能說,更會吃。
它對飲食有着不容質疑的挑剔。
想要惹惱一個天津人,
點一份放了火腿腸和香菜的煎餅果子,足矣。
然而,很多人對天津的美食卻不甚了解,
總以為它隻有煎餅、狗不理和十八街麻花。
其實,真實的天津,美食荟萃。
拿傳統名肴——
罾(音zeng)蹦鯉魚為例。
這道菜以帶鱗活鯉魚炸溜而成,
它鱗骨酥脆,肉質鮮嫩,大酸大甜。
菜名雖然難念,但十分形象
——因為它成菜後,
魚形就像在罾網中掙紮蹦跶。
菜上桌後,要趁熱澆上滾燙的鹵汁,
然後熱氣蒸騰,香味四溢,
熱魚吸熱汁,滋滋作響,
一場色香味俱佳的盛宴就此開場。
當然,不隻這道菜,
地道的天津味兒還有壇子肉、熘魚片、
老爆三、鍋塌裡脊、酸沙紫蟹、軟炸銀魚、
黑蒜子牛肉粒、扒通天魚翅 ......
圖1 | 鍋塌裡脊
圖2 | 黑蒜子牛肉粒
如果你愛吃下午茶,
那麼請一定不要錯過天津的面茶:
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糊,
再将芝麻醬提起來拉成絲狀,
轉着圈地澆在面茶上。
随手再加入一小撮鹽,
食用時,嘴沿着碗邊轉着圈“吸溜”,
面糊濃稠卻不糊嘴,在芝麻鹽的襯托下,
格外香醇,别提有多好喝了!
面茶一度風靡京津地區,
汪曾祺先生就是它的死忠粉之一。
動圖1 | 源于《味道天津》
天津人不僅愛吃、會吃,
更是特别舍得吃。
為了吃好,他們可以特别拼。
當地有句話叫:
“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
為什麼這麼說?
那是因為天津人離海近,
知道各類海鮮的最佳季節都在幾月份。
比如春天的大海蟹,
頂多也就十幾天的“最佳賞味期”,
黃花魚、皮皮蝦也多不過一個月......
圖 | 黃花魚,皮皮蝦
早年間,還沒有人工養殖,
更沒有冰箱冰櫃冷藏,
如果錯過了這段時間,就隻能等來年。
于是,好吃口海鮮的天津人,
格外知道抓緊時機:
看到街邊有賣大螃蟹、皮皮蝦等水産的,
即便身上沒錢,也會東拼西湊、借錢來解饞。
因為在他們看來,還錢的日子有的是,
可海貨不等人,再不吃就沒得吃了!
天津人的嘴,為什麼這麼極緻?
要真正摸清這個問題,
還得看看它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老話說,天津是“九河下梢天津衛,
三道浮橋兩道關”。
它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北依燕山,
東臨渤海,上有白洋澱,下有渤海灣。
這裡河渠遍布,海河的衆多支流在此彙流入海。
由此,它漸漸成為北方重要的水旱碼頭。
清末,汽車、火車開始進入中國,
天津的交通更加便利,
加上離北京也近,
它就格外繁華了起來。
北洋時期,它的風頭甚至蓋過北京、上海,
成了社會名流趨之若鹜的寓居首選之地:
梁啟超、李叔同、袁世凱、黎元洪、
張學良、馮國璋、孫傳芳、溥儀......
這些風雲人物都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圖 | 張學良故居
圖 | 霍元甲故居
這樣的天津,曾經開創了很多中國第一:
它有中國第一個郵政代辦機構,
第一所現代大學(今天的天津大學),
第一輛汽車、公交車、自行車,
第一輛标準蒸汽機車......
圖 | 天津大學,第一輛标準蒸汽機車,第一輛汽車
這樣的天津,
什麼好吃的沒嘗過?
什麼好東西不曾擁有?
即使是身處底層的小老百姓,
也是見過大世面的。
于是,見多識廣的當地人
對生活品質就格外講究了起來。
從此便有了“吃盡穿絕天津衛”的說法。
不過,“人比人,氣死人”。
為了能過活,天津人就發展出了
獨特的自嘲式幽默——
把自己放低,從此堅不可摧。
然而,光是這點,
不足以解釋他們仿佛不計後果的“嘴嗨”。
天津人之所以善于自嘲和解構,
能夠在口腹之欲中自我滿足,
更得歸因于他們格外動蕩的曆史。
圖1 2 | 天津老照片
都說“無海河,不天津”,
海河成就了天津,
也讓地處入海口的它,
極易遭受河水泛濫之苦。
遠的不說,1939年的一場洪水,
就曾淹沒了天津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65萬人因此無家可歸。
1963年,天津人開始積極
開展“根治海河”運動,
耗時15年,才降住了這條河。
當然,除了天災,
身為天子渡口、皇城衛所的天津,
還經曆過無數人禍。
尤其是近代以來,處在時代的漩渦中,
它親曆了滿清亡國、八國聯軍入侵、
辛亥革命失敗、軍閥混戰、日軍轟炸......
圖 | 辛亥革命期間,晚清官員們騎馬逃離天津
圖 | 日本轟炸天津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
如此,天津人便窺破了生命的真谛
——人生苦短,不如及時行樂。
什麼功名利祿、千秋偉業都顯得有些虛妄,
隻有真實可感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才是抓得住的人生。
他們被迫精于算計,開始善于生活,
強行苦中作樂,從此熱愛生活。
而解構式的幽默禀賦,
不過是他們與生活和解後獨一份的清醒。
動圖 | 源于小紅書©ZdeKa
其實,當地人的一句口頭禅,
早就揭示了天津的智慧——
“嘛錢不錢的,樂呵樂呵得了。”
在我看來,“得了”有兩重意思。
第一,得過且過算了。
于是,天津人在外地人眼中,
就有那麼一點不求上進。
本該最上進的高考考生,
在這裡都透着點“躺平”的意思:
因為本地教育資源豐富,
坐擁2所985和4所211,
他們不用太過拼命,
就能享受離家近、又優質的高等教育,
而成績再好,就得背井離鄉,
去上清華北大了。
天津的社畜更是“不思進取”到令人豔羨的地步,
據說,在天津,下班不積極,
思想真的有問題。
這些戀家、又不愛為難自己的日子人,
就這樣“混着混着”,
消磨了這座城市的鋒芒和存在感
——它常常被群嘲是二線城市。
不過,天津人卻說,是十八線又能怎樣?
第二,“得了”,還有收獲的意思。
都說有舍有得,
天津人得過且過的心态,
看似放棄了詩和遠方,
反而讓自己收獲了更多的滿足與快樂。
根據大數據顯示,在人均抑郁症的年代,
天津連續多年成為全國自殺率最低的城市。
和其它大城市相比,這裡物價、房價較低,
平均通勤距離短,生活壓力小,幸福指數高。
而心寬自然體胖,天津多次榮登全國腰粗榜榜首。
圖 | 新浪微博 天津經濟廣播
這樣的天津令人心安,
在這裡生活,無論是土著還是外來客,
很少有漂泊之感。
無論是什麼性格的人,在這樣的氛圍裡,
都會被滋潤成享受生活的“反内卷達人”。
總之,天津,這座地道的市井城市,
滿是對平常生活的熱愛。
圖1 2 | 源于小紅書©ZdeKa
它用極大的包容性,
把複雜的世界變成了簡單的生活。
它的這份閑适和安穩,
隻有最終選擇留在這裡的人,
才能切身地體會。
它就像從不在朋友圈曬自己生活的人,
隻專注在自己的日子裡。
而别人在突然注意到它的那一刻,
終将發現——
它有滋有味的靈魂,
随時可以驚豔世界。
◆它是萬國建築博覽會,
◆是中國“曲藝之鄉”,
◆它連接全球500多個港口,輪船、貨流日夜不息,
◆這裡有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閣樓建築,
圖1 2 | ©斜陽浪遊記 ——天津獨樂寺觀音閣
◆也有着刷屏Instagram的全球最美圖書館.......
它是我們眼中在别處的生活,
更是天津人最原始、最真實的熱愛。
憑着這份生猛的熱愛,
120多年前,他們闖進租界,
和八國聯軍硬剛,
在中國人民反侵略的曆史上,
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20多年後,
這份熱愛再次化為強大的力量,
迎戰肆虐的奧密克戎。
相信,有天津式的樂觀豁達加持,
清零的日子就在不遠處。
天津,加油!
抗疫,必勝!
圖 | 源于微博©早Eden
參考資料:
1、《救命,天津人為什麼這麼好笑啊!》
2、《天津小吃,天津人的快樂星球!》
3、《天津是如何煉成的?》
4、《天津老大爺管你叫姐姐?莫慌…》
5、《全國自殺率最低的城市,為嘛是天津》
6、《為什麼說天津的精髓全在天津人?》
end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