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月份,生成累計專項扣除,每月增加1000。
ROW就是生成數字1、2、3……再乘以1000。
2.按商品名稱,生成編号,也就是累計每個商品名稱的次數。
COUNTIF的第一參數A$2:A2采用混合引用,下拉的時候區域逐漸變大,從而起到累計的作用。
=COUNTIF(A$2:A2,A2)3.按姓名統計每個人的金額合計,放在首次出現的單元格。
利用跟上一個單元格比較,不相等就是首次出現的特點,再用SUMIF進行條件求和。
上面那種因為相同姓名排列在一起,所以可以使用,如果姓名不在一起,需要用COUNTIF判斷内容是否為首次出現,再用SUMIF條件求和。
4.左邊是存貨盤點表,右邊是銷售台賬,根據三列信息核對數據是否有誤。
數據源都是按原來順序的,直接用AND判斷面積是否一樣就可以。
=AND(B2=F2,C2=G2)不過在實際核對中,這種順序一樣的情況挺少見的。這裡假設順序不同,可以借助COUNTIFS進行多條件判斷,1就是正确,0就是錯誤。
5.根據職務,獲取相應的部門。有客服2個字的就屬于客服部,有秩序2個字的就屬于秩序部,其他都是經營部。
COUNTIF第二參數用"*客服*"代表包含客服,這裡不支持用A2="*客服*"。
=IF(COUNTIF(A2,"*客服*"),"客服部",IF(COUNTIF(A2,"*秩序*"),"秩序部","經營部"))如果部門多的話,也可以做個對應表,然後用LOOKUP+FIND這個經典組合。嵌套IFERROR是讓找不到對應值的返回經營部。
隻要你能堅持學習,那些常用的公式,基本上都可以1分鐘内寫出來。
推薦:花了1年時間整理的90個公式,學完你就能碾壓99%的同事
上篇:完整版!花了1年時間整理的90個公式,學完你就能碾壓99%的同事
我記得往年這個時候,都有一波學習小高峰,因為年底會有各種大統計。今年挺奇怪的,這個時候學習的人反而減少了,難不成提前過年?
作者:盧子,清華暢銷書作者,《Excel效率手冊 早做完,不加班》系列叢書創始人,個人公衆号:Excel不加班(ID:Excelbujiaban)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