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第72條辨: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發了以後,病人口渴,脈浮數,病人就是五苓散證,因為水都在皮膚表面上,中焦沒有水了,所以病人會煩躁。
成無己說:發汗己解,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胃氣潤則愈。若脈浮者, 表未解也,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裡熱甚實也,微熱成實,上焦燥也,與五苓散生津液,和表裡。
五苓散證的消渴還算不嚴重,如果口很渴,并沒有小便不利,皮膚上并沒有腫,五苓散就去不掉了,大部份是白虎湯或承氣湯。五苓散沒那麼強。 五苓散在過去是出門在外随身攜帶的藥,用來預防疫病,也就是瘟疫;如果遇到病人有表證,但是又不能用發汗來解的時候,病人已經胃中幹、煩躁不得眠了,這種不能發汗的情況,就要想到五苓散,把病毒從小便排出。五苓散的主證是小便不利而且口渴。
五苓散中的豬苓,茯苓,澤瀉這三味藥主要就是利水的,用量:豬苓三,茯苓三,澤瀉六,白術三,桂枝二,澤瀉的功能利全身的水,不管水積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用澤瀉,澤瀉本身是很苦寒的藥,所有苦寒的藥都有消炎的作用,澤瀉它還入肝經,所以,有肝炎的病人可以用澤瀉。澤瀉通利的力量很強,有的人得了脂肪肝,就堅持吃一味澤瀉,就把脂肪肝吃好了,所以,在處理肝病的時候,像肝積水,用澤瀉把水從小便利出來,澤瀉不但可以清肝,把肝裡的病毒清出來,還可以把髒的東西排掉,把新的東西留下。
茯苓專門是利中焦的水,也就是鸠尾至肚臍這個地方,豬苓是利下焦的水,也就是肚臍以下有積水,我們都會開豬苓,後面,我們會講到豬苓湯,有好多的處方也會開到豬苓,什麼時候用豬苓,我們知道豬苓是利下焦的水,例如,有的病人不能排小便,或者是腎髒有問題不能排小便,或者是膀胱結石或者是腎結石堵到了,這種情況,我們都應該想到會用豬苓。
那麼,當豬苓,茯苓,澤瀉這三味藥加在一起,就可以利全身的表水,我們怎麼知道是排表水,我們看這個五苓散的搭配,桂枝的量是最少的,不用太多,如果桂枝用得多,那就是發表了,所以,用少量的桂枝,把澤瀉推到皮膚表面,就相當于桂枝是馬,澤瀉騎在桂枝上,所以,桂枝就能把澤瀉帶到皮膚表面,把皮膚表面的水利掉。中焦有濕,那麼白術就是專門去濕的,茯苓再把水導到下焦,到了下焦以後,這個時候豬苓就把下焦的水從小便利掉。所以,五苓散這五味藥就可以把皮膚表面的水從小便利掉。
打個比方,有一個人吃了麻黃湯或者是桂枝湯,沒有得汗,沒有流汗,由于汗沒有透發,皮膚身上會發癢,這種情況就可以用五苓散把皮膚表面的水利掉,把水利掉,皮膚就不會癢了。
關于這個五苓散,為什麼是五苓,這個李陽波老師解釋得很清楚,他說五苓散通四時之氣,所謂“苓”就是“令”也,白術性溫,行東方春令之氣,桂枝性熱,行南方夏令之氣,茯苓性平,淡滲利濕,濕屬于中央土,因此行長夏之氣,兌為澤,兌位在西方,所以,澤瀉行秋令之氣,北方坎水,其畜,豬為水畜,因此豬苓行北方冬令之氣,五味藥行東南西北中五令之氣,“令”命令,發号司令的意思,這五味藥都草本植物,于是在“令”字頭上加草頭就是苓,所以叫五苓。大家對此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劉力紅老師,也就是李陽波老師的弟子,整理的《李陽波五運六氣講記》和《李陽波傷寒論壇講記》,這兩本書值得一讀。
五苓散,為什麼要用散而不是湯?所謂散就是粉劑,粉劑的速度會慢一些,那麼“湯”字加一個草頭就是掃蕩的“蕩”,用湯劑的話速度會很快,皮膚表面的水會來不及被帶走,就沒有辦法把表水從小便利掉。所以,要用散劑,慢慢吸收,把皮膚表水或者是病毒從小便利掉。
茯苓,豬苓,澤瀉,白術,桂枝這五味藥做成粉劑,每次用白開水服一勺,這一勺原文是寫“方寸匕”,也就是長寬高都是一寸的小匕。每天服三次,多喝熱水,隻要汗一出來,病就好了。
五苓散主要是利尿,臨床上有好多皮膚病常會用到五苓散,還有在三因方卷六《料簡諸疫證治》裡,溫疫用五苓散,原文是這樣說的:“如己未年,京師大疫,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無他,濕疫也。”平常我們到外地去旅遊,水土不服,适合帶一點五苓散。還有像是暈車,暈車一般橫膈膜有積水,苓桂術甘湯都好用,五苓散與苓桂術甘湯的差異就是苓桂術甘湯中多了一味甘草。
病人有口渴,脈浮數,都可以用五苓散,有的人早上起來,臉和手都腫,隻要問他有沒有口渴,他說有,而且喝水還不能止渴,這種就是五苓散證。如果口很渴,小便還正常,皮膚也沒有腫,這種就不是五苓散證了,有可能是白虎湯證或者是承氣湯證。如果病人有表證,但是又不能用發汗來解,病人胃中已經很幹,煩躁,這種情況就要想到五苓散,把病毒從小便排掉。
五苓散方劑組成簡單記憶法:豬苓茯苓白術三,澤瀉用六桂二煎。方歌:五苓散治太陽府,澤瀉白術與二苓,溫陽化氣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