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不要“綁架”孩子學習《四書五經》

(2012-08-03 08:47:53)

不要“綁架”孩子學習《四書五經》

看到一位博友,寫了一篇《為什麼不該學習三字經》的文章。

先看看這位仁兄的主要理由吧。

原因很簡單,有限的課時十分寶貴,必須用來學習最有價值的東西。

三字經好嗎?好,但遠不是最好,遠不是最有價值的。而且三字經也不是必要的,不學三字經不妨礙一個學生熱愛國家尊師守紀。

那麼什麼是最有價值的教學内容呢?對于小學生來說,當然是識字數數,接着是一些簡單的做人道理道德觀念。再有就是安全知識,既有身體安全也有心理安全方面的。

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學校規定的教學内容就足夠學習了。再以傳承傳統文化等無厘頭的名義,強加給小學生過多的學習内容,這是非常愚蠢的。我們一直在學習漢語而且說着漢語,語言就是最大的文化傳承。所以在文化傳承方面,我們根本沒有什麼虧心的。況且,小學生還需要較多的戶外運動時間,這樣才能保證身心健康發展。

我認為,對于每一個人來說,科學素養都是必不可少的。沒有科學素養,很容易上當受騙,使自身利益受損;而且沒有科學素養,對于職業發展也很不利,畢竟太多的職業是以科學素養為基礎的。

相比之下,文學素養就遠不是那麼必要了。這裡,我們沒有說文學素養不好、不重要。我們在說,相比于科學素養來說,文學素養的價值含量是不如的。

因此,當因為中學課時寶貴,而導緻科學素養與文學素養相沖突的時候,文學素養毫無疑問要給科學素養讓路。我們再次重複,不是文學素養不好不重要,而是我們要考慮什麼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問題。

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的謬誤。

其一,《三字經》應該歸屬于文化素養而非文學素養。就算一個人可以不懂文學,但是一個人不能沒有文化。

其二,科學素養為什麼就要高于文化素養?因為科學可以直接創造物質财富,保證人們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嗎?說白了,這位仁兄不就是主張物質文明比精神文明更重要嗎?這不是很滑稽嗎?缺衣少食的年代,先保活命,無可非議。但是,能夠“活着”之後,應該學會“生活”,也就是要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有了“精神家園”,“生活”才會更有質量。

這位仁兄把“文學”與“文化”的混為一談,置“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辯證關系于不顧,思想偏激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三,現在孩子缺的,并不是科學知識的學習,而是品德修養的熏陶。并且,品德修養是堅持學習科學知識的精神基礎。科學知識一定那麼有趣嗎?能夠堅定孩子學習信念的,就是孩子的正确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這位仁兄會說:“三字經不等于道德修養,道德說教也不等于道德水平。”但是,這位仁兄能夠加強孩子們道德修養的方法是什麼呢?一個是教些“簡單的做人道理道德觀念”,一個是“ 我們一直在學習漢語而且說着漢語,語言就是最大的文化傳承”。我不知道,這種“簡單的做人道理道德觀念”通過什麼途徑和載體傳達給孩子呢?“好好幹!”“當個好孩子!”“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這樣可不可以呢?我也不知道,如果“說着漢語”,卻滿口髒話猥亵下流,是不是也是“語言就是最大的文化傳承”?既然這樣,如果漢語結結巴巴英語一口流利的,就好像屬于不肖子孫了?

其實,這位老兄所反對的,應該是在課堂上強加給孩子們的額外學習任務。對這些“額外學習任務”,最大的原則就是學生自願原則和興趣原則,堅決反對強加,堅決反對擠占孩子的玩耍鍛煉時間。

如果這樣說,大家恐怕都要舉雙手贊成了。不要非此即彼,不要為了“主要的”,就扔掉“次要的”;不要因為科學重要,就要擠走文化道德。排骨湯營養豐富你就不喝小米稀飯了?飛機跑得快你就不要自己的雙腳了?有了功能齊全的高樓大廈就要扒掉所有的四合院了?我們可以尊重你的愛好和選擇,但是不能據此反對别人的正當愛好和選擇。有時為了營養全面,甚至還要逼着自己吃自己不喜歡吃的東東呢!

孩子如果喜歡《三字經》,學習的時間有的是。

我給這位仁兄留言道:“每天一小時,兩個星期就可以搞定的《三字經》,在我們讨論該不該學的時間,孩子就學完了……”

這位仁兄回複說:“連着學習兩星期,這可不是小數目。”

有一位博友的留評,說出了我的心裡話:“如此觀念,不敢苟同,什麼叫課時有限?什麼叫最有價值的東西?現在課堂教學的那一套?中國并不缺少科學技術,甚至有世界尖端科技,中國缺少的是有道德素養的人!傳統的東西不是累贅,不是禍害,相反,國人把傳統的東西丢掉太多了,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沒有了信仰,這樣的危機還不夠嚴重嗎?!”

最後,我居然在這篇文章裡,發現我的學生“行者無疆”比我更早的評論:“真無知呀,殊不知現在學校學的大多數都是垃圾,最寶貴的東西都沒有學到。好好讀讀我們傳統文化的典籍吧,你就因為身在寶山而以為都是稗秕。”

當然,我并不完全反對“現在課堂教學的那一套”, 我也不贊成“現在學校學的大多數都是垃圾”的過激之語,合理的元素,都應該保留、繼承和發揚。

我又給這位仁兄開了個玩笑:“看到你的文章,真的有些遺憾了——相見恨晚!我的孩子已經學過《三字經》了,還有'半部論語’。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嗎?”

剛接到這位仁兄的回複:“補救啥,繼續學啊,最好學一輩子。”

看來這位仁兄真的生氣了。

那麼,我今天為什麼又會寫“不要'綁架’孩子學習《四書五經》”的話題呢?

因為我又讀到一位博友的文章《準備學習<四書五經>》。

……前段時間看了植竣媽媽的一篇《一年的時間,讀完<史記>》以及植竣和媽媽讨論關于史記和曾國藩的一番對話,小小年紀如此博學,對我觸動很大。一直以來孩子的學校也在開展經典誦讀,雖有相關的經典集合在一本書裡供孩子學習和背誦,但是畢竟不是系統的學習,所以立即挑選了一套适合孩子學習的《四書五經》,從昨天正式開始學習了,希望能夠用一年的時間将其學完,從而奠定孩子對國學一些基本的認識,樹立做人的基本道理,以便到了初中學習文言文不吃力。

因為看過植峻媽媽的介紹,所以對孩子的要求也比較明确,要求做到:第一要大聲的朗讀;第二碰到不認識的字需要查字典;第三要做讀書筆記(植峻媽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讀書筆記的範本,我就複制了一份,可以偷一下懶,不過這個筆記範本真的很好);第四文言文部分要求背誦,正好老師的暑假作業有要求背誦《大學》,所以孩子也沒有反對,但是考慮孩子才開始學習,不能讓孩子有過大的壓力,所以昨天隻要求孩子讀五遍,暫時不要求背誦,等孩子讀熟以後再讓孩子背誦。從今天上午檢查孩子讀的效果來看,不是很好,讀了兩頁花費了很長時間,但整體來說讀的還是可以的,雖然慢但是不結巴,猜想孩子昨天沒有讀五遍,和孩子說了一下以後必須保質保量完成爸爸布置的作業,孩子也表示同意了,但考慮實際情況,今天就布置讀三遍,明天再檢查看看怎麼樣,不行的話再修改計劃,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案。

關于讀書筆記,因為第一次寫,孩子還是有點不适應,第一條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話寫出書的大概内容,孩子是從書上抄了一段話,告訴孩子這樣不行,必須用自己的話來寫,要求重寫。

這次重寫的,感覺有的地方還不如第一張,于是我打開電腦讓孩子看看植峻是怎麼寫讀書的,孩子看了以後說他是神童。我說隻要你能夠堅持下去,一年以後你也能做到和植竣一樣棒的。

我留了個評論:看你孩子的字,年齡應該不大。天哪,計劃一年的時間,學完《四書五經》?我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什麼叫《四書五經》,僅“詩三百篇”,佶屈聱牙,一天一首,也要孩子一年的時間。不要把孩子當神童!我們要更多關注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不是跟着别人“布置任務”,那樣會毀了孩子的興趣。“半部《論語》治天下”,古人通一經即可為博士,不可貪多!

他的孩子秋天讀四年級。《四書五經》,文學博士也未必能通讀通解。“希望能夠用一年的時間将其學完”,任務有點超前和繁重。“這次重寫的,感覺有的地方還不如第一張”,就可以看出,讀書卡片的制作已經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孩子的理解力畢竟有一定的局限。“小小年紀如此博學,對我觸動很大”,也透露出家長的攀比心理。說直接點,“好大喜功”。

孩子是否有學習的興趣?左一個“要求”,右一個“要求”,隻看到孩子“同意”,沒看到孩子“樂意”。從“讀五遍”到降為“讀三遍”,我好像看到孩子不太願意。雖然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但是,還是要盡量注意不要讓孩子感到厭煩和恐懼。

我反對小孩子學習《四書五經》嗎?我反對的是“好大喜功”,反對不重視孩子的興趣,反對不考慮孩子的承受力。一言以蔽之:我反對“綁架”小孩子學習《四書五經》。

我想起自己的女兒樂樂,上五年級前後吧,有一天忽然問我:“爸爸,咱家有《論語》嗎?”我問:“怎麼啦?想學《論語》嗎?咱家沒有,我明天可以借一本回來。”女兒說:“我想背《論語》。”我借回一本《論語》,每天講解十則,疏通大義,女兒自己對照注釋和譯文,理解之後,熟讀背誦。也不知學了幾個月,也許任務繁重,也許興趣已盡,不知不覺中停了下來。總量大約是全書的一半兒,真是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話。修身養性為人處事的道理,也學了不少;女兒的品格修養,也受到了《論語》的漸染熏陶。我并沒想培養一位“國學大師”,停下就停下吧。今年樂樂上初一了,确實繁忙,還沒有把《論語》撿起來,更休提什麼卷帙浩繁的《四書五經》了。

我就給這位博友回了兩個紙條。

最終,孩子喜歡讀什麼書,應該由孩子自己選擇。我寫過一篇《趁着假期讀好書》的文章,裡面有一個參考書目。最好的方法,如果當地有圖書館,給孩子辦個“借閱卡”,讓他自由選擇去吧!我們家長,偶爾把把書的質量關,隻有一個“健康向上”的标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所以,我反對被綁架的學習。我反對“綁架”小孩子,去學習《四書五經》。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