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意守丹田——三田合一——守中

意守丹田——三田合一——守中

意守丹田,是練功之初的基本方法。

一方面是通過意守——這個一念代萬念的約束方式,讓心猿意馬的活躍思維歸于一處,老老實實的安靜下來,形成入靜的态勢。另一方面,通過意守丹田,可以促進真氣在丹田部位的積聚、集中,有利于真氣從丹田出發,沿任督二脈經絡主幹形成氣勢,疏通小周天,激發人體多種生理功能。因此,在練功初期,好好意守丹田,對于早日疏通小周天,實現良好的練功效果,至關重要。

意守丹田的正确方法,是輕守,這是保證練功順利進展的一個關鍵。如果意守過重,就會造成壯火食氣。不但無辜損傷真氣,還會因真氣化熱,破壞體内各髒腑組織的生理平衡。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輕守丹田呢?

輕守丹田的操作,一個是要似守非守。

所謂似守非守,就是不要持續的守,不能注意力過于集中,把意念持續膠着在丹田上,将丹田死死盯住。這樣會違背意念的天性,越想守住越守不住。隻會守得頭暈腦脹,疲憊不堪,且流于弊端,易出偏差。

其次是有節奏的守。

真氣運行法意守丹田的守法就是如此。它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意守節律,每當呼氣的時候,就輕輕注意一下丹田。這樣,當呼氣象脈沖波一樣有規律出現時,意守也就象蜻蜓點水一樣,與呼氣合着拍子,關照一下丹田,十分輕松自然。

再一個是在丹田大小和定位上,不要過于拘泥。要模糊的守。

丹田不是一個點,不可将丹田定位太精确。這從“丹田”二字的字義上,我們可以窺見一斑。如果将“丹”字理解成真氣之凝聚的話,“田”則代表了形成凝聚的一個範圍,即真氣之田。既然是“田”,就是呈相當面積的一片,而不是一點。從客觀規定上來說,它的範圍在臍至臍下三寸這樣一個範圍。在實際操作時,可以把意守範圍放得更大。這樣,意守丹田自然就會做到很模糊的去守。

随着練功的深入,真氣的充實,丹田也變得越來越大。意守也因此越來越輕松,越來越模糊。當任督二脈通暢之後,上、中、下丹田,真氣一氣貫通,意守會變得更加模糊、泛化,逐漸包納三丹田。這時,三丹田相互呼應,連成一線,渾然一體,界限變得不清了。這就是三田合一。

三田合一還不夠,還有局限性,還沒有使意守實現最大程度的模糊化。當模糊的意守再進一步泛化時,丹田的界限就會慢慢消失,整個身體合而為一,成為一個整體。這樣,意念就會覆蓋于身體各個角落,整個身體成為意守的目标。意念不在一處,又無處不在。這就是守中。中,是相對身體之外而言。就是意守身體全體。

守中,作為一種整體性的守持自我的方法,是不守而守的一種最輕松的意守方法。

從意守丹田開始,然後進入三田合一,最後實現守中。這是意守從初級階段進入高級階段的必然過程,也是一個自然過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