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間)醫術之神奇之奧妙是現代科學難以解釋的。傳統(民間)醫術是一代代的從醫者立足于廣大勞動人民之中與疾病抗擊的實踐和智慧的結晶,是中醫理論與治療實踐的民間傳承。其中的宗筋療法,就是民間中醫療法方法之精華,是一種那個特殊的推拿按摩療法,具有特殊的治療功效。但宗筋療法在民間一般是秘不相傳,沒有系統的文字記載,沒有完整的理論闡述。宗筋治療的民間應用高手也是由一代代師傅口傳心授而得真谛,在治療中往往隻停留在運用和技法上,沒有上升到中醫理論層面上。關于宗筋治療法零散的記載有二,一是在《内徑》中有個别解釋,但較為籠統,不詳細,不明确。二是唐代醫學家王冰在《素問注》中表示了宗筋的位置和他的管轄範圍,但對如何應用,指導性不強。本人根據多年的中醫理論的學習和按摩實踐,不斷地詢查、探訪推拿按摩之絕技,對宗筋療法進行摸索并結合中醫理論,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法。中醫的治療原則是: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間之病四肢治、四肢之病中間治。但這一原則往往在醫療實踐中被人們忽視,而如何應用這一原則,又為醫者所困惑。關鍵的問題是領悟和掌握中醫的整體觀,通過局部看整體,通過現象看本質。當庸醫治療病人時隻注意到病人的表面症狀而不究其原因,于是就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終歸治不好病。而宗筋按摩療法就是根據中醫博大精深的理論,辨證施治,整體調整,打通各個經絡快速驅除病竈,恢複身體健康。在講述宗筋治療法之前首先要講兩個問題,一是對于疾病的認識,二是關于疾病的治療。
一 對于疾病的認識
改變認識疾病的錯誤觀念,回到正确的中醫認識論的軌道上來,關鍵是要找到病的根源。我通過多年對病因的分析研究,探查其病源,得出的結論是:一切疾病源于五髒和歸于五髒,即落髒的觀點。五髒是人體中醫學說的五個大系統,而不是簡單的五個具體髒器。
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器官之間都有着必然的聯系,他們是互相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絕對不能獨立的看待某一個器官的問題,獨立雨靜止的看問題是錯誤的。正确認識疾病,可以從三個方面去把握。
1. 從髒腑的功能去認識疾病。大家都知道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主筋、腎主骨、心主血脈。那麼當人的皮膚出現問題,于燥、趨裂、皮炎等,在給患者治療的時候考慮到可能是肺和大腸有了問題嗎?去醫治他們的本源也就是肺和大腸了嗎? 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反過來說當患者的肺或大腸出現問題時你是否通過治療皮膚來醫治他的病症了嗎?再者當患者的肌肉松馳、 過硬、 酸痛等,這是脾胃出現了問題,因為脾主肌肉,可以通過推拿肌肉起到改善脾胃功能的治療效果。筋、骨、血脈同理,内髒的疾必然有他的外在表現形式。我們要通過現象看本質,不能被現象所蒙蔽。如耳鳴、眼睛幹澀、鼻塞、嘴角爛等,都是髒腑的病态表現。耳鳴是腎水壓不住心火,虛火上延而緻,它關系着兩個髒器的問題,在治療中就應補腎水同時降心火。眼睛幹澀是肝陰不足而産生的,因為肝開竅于目。中醫所說的肝有問題并不是說肝髒有器質性的病變,而是它的工作能力的減弱。事物的發展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髒器的質變之前都有一個量的積累。所以說病不是一下就得的,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積累刭極限人才會發病。那麼當臉發幹發皺、頭發過早的白、指甲發于或過軟
等,我們又核如何去辨認呢?心其華在面,肝其華在爪、脾其華在唇、肺其華在毛、腎其華在發,每個髒器都有它的功能及功能強弱的外在表象。根據其表象而判斷出腔器本身所出現的間題,是中醫診斷的方法之一。
2、根據經絡的變化診斷疾病
經絡學說是中醫的精髓,經絡是行氣血、營陰陽、決生死,而處百病。針灸、按摩不懂經絡,出口上手便是錯。那麼我們如何去認識經絡呢?經絡是行氣的管道,氣行則血行,氣滞則血瘀。氣血瘀在那裡,那裡就會産生病。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把經絡中的瘀
阻通開了,病自然也就好了。經絡運行氣血“内溉髒腑”,使五髒藏精、六腑轉化的功能活動獲得物質的條件保障。經絡運輸的氣血“外溽腠理”,使肌體的皮肉筋骨,以及四肢關節保持正常的活動。經絡“營陰陽”,通過表裡貫通上下,使體内的髒腑與體表的五官九竅協調一緻。經絡調節營行脈中,衛行脈外,起到增強肌體的防禦能力和抗拒外邪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根據經絡的變化來确定它所居的髒腑的病變。如果患者小臂上方無故疼痛,并且疼痛點在大腸經絡上,我們就可以推斷患者是由于行寒飲冷所緻,因為行寒飲冷傷肺,肺又與大腸相互表裡。《内經》言:心肺有邪,沉于兩肘;肝上有邪,沉于兩腋;腎上有邪,沉于腘窩;脾上有邪,沉于兩胯。現代病之一網球肘就是肺與大腸中的風寒所導緻,隻進行局部治療是不會痊愈的。再說所謂高爾夫球肘,它的痛點在肘下方正好是心經和小腸經,這些病症都說明心髒出現了變化,而病症隻不過是變化的反映點。正如同心髒病患者的背部心愈穴痛是一個道理。因此我們隻有治療患者的心髒才能使他的病症得到本質性的好轉。又如膝關節腫痛、關節腔積液,這些病症都是脾胃的病症的反映,我們隻需要治療脾胃,病症自然也就消失了。諸如此類的病例很多, 總之,我們要通過觀察經絡上的不同表現形式來分析判斷其髒腑的所屬及病根。
3、從表象看本質(即一切疾病源于髒腑的病變)
《黃帝内經》中說道: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收引,皆屬于腎;諸氣憤郁,皆屬于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痛癢瘡,皆屬于心。這五條應該是我們診治疾病的原則,但是它恰恰被現代諸多醫者忽視了,或者是輕視了。如果我們能把中國傳統中醫精辟的理論運用到醫療實踐中去,那麼你就不會對疾病束手無措,感到茫和困惑了。上面所說的膝關節腫痛、關節腔積液在《内經》中就找到了根源,諸濕腫滿,皆屬于脾。這與從經絡走向上的解析,是
一緻的,與前面所講的脾主肌肉、主四肢相吻合。我們舉個例子,病例1:一患者胳膊無故腫脹而疼痛,其病因是,心和脾出現了問題,腫源于脾并四肢所屬于脾,痛源于心,當對患者進行治療脾與小腸經後很快得到了痊愈,因為心與小腸相表裡。當皮膚出現了皮炎、皮疹、皮膚的癢瘡。我們就應該考慮到他的心和肺。諸痛癢瘡,皆屬于心,肺主皮毛。對于寒症,當寒入體後它首先侵害的是它所經過的髒腑,當不能馬上得到醫治或醫治不當時,寒就會留于腎髒,這就是諸寒收引,皆屬于腎的過程。當然也有直接寒氣入腎的,也就是五勞七傷中所提到的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還有頭部眩暈首先要考慮病人的肝膽是否出現問題再及其它。我要強調的就是這五大原則對我們認識疾病是至關重要的。
綜上所述的三點論述,就是我提出的認識疾病的觀點,即“落髒”的觀點。
二、 關于疾病的治療
關鍵是熟悉和掌握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在實踐中的正确應用。陰陽五行相生相克是中醫大夫非常熟悉的中醫基礎理論,但如何去應用又是中醫大夫最難掌握的。辨證施治就是利用五髒之間的生克制化關系來治療疾病的。某一髒腑出現病症,不單單是它本身的問題,因為各器官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的。所以當髒腑出現病症的時候,我們絕對不可孤立的看待問題。中醫又一個原則,講的就是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子又能令母實,這說的是相生的關系。當肺較虛弱時就應該補相生它的髒器,這在中醫上就稱為培土生金法。但是在治療中情況就比較複雜了,就要多方面、多角度、全面的、整體的看問題。如哮喘是很難治療的疾病,難治療的原因就在于醫者沒能深入分析病源及五行之間的辨證關系,同樣是哮喘病症但是可能引發的原因是不同的。舉一病例,病例 2:某女年齡四十,哮喘 12年經過西醫治療六年,中醫治療六年。病情沒能得到本質性的好轉。我給她開了兩種醫院沒有開過的中成藥,有補脾益腸丸和六味地黃丸,并用宗筋療法按摩十次。她很快就有了本質性的好轉,經過觀察,她五年沒有發病,證明痊愈了。我在這裡強調的就是,多數醫生隻考慮刭了肺的問題,但是沒有考慮到它與其它髒器之間的關系,肺與大腸相表裡。當一種方法
行不通的時候我們就要換一種方法去考慮問題,治療大腸是其一。其二,就是脾為肺之母,久病必虛,所以虛則補其母。還有其三,為什麼補腎,因為腎為肺之子,補其子能令母實,這就是扶正祛邪法的應用。因此治療諸病都要追究其根源,并且要用聯系的觀點去分析和治療疾病,這樣許多疑難雜症也就不會成為醫者的絆腳石。再舉一個例子,病例3:一年輕女子,年齡26歲,長期咳嗽時間長達七個多月,經中西醫治療多次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我經過分析和診療,發現其病症的本源在于肝氣郁結。這裡大家肯定會有疑問,我就要幫助大家分析一下,肝與肺是一個相克的關系,在五行上說就是木反悔于金。所謂克也是一種平衡關系,克制的過了與不足都是不平衡的表現,不平衡就會出現問題。所以我通過疏通該女子的肝氣來治療其咳嗽,隻兩、三次就有了明顯的好轉。就肺的病症而言,首先要考慮的是表裡的關系,即肺與大腸相表裡;其次是要觀察期相生的關系即脾與腎;最後是要觀察其相克的關系即心和肝。如不能把諸多關系搞清楚,治療病症就會存在障礙。通過對肺病症的詳解我們就可以以此類推其他的髒腑。例4:一女童年齡3歲,面黃肌瘦且厭食。多次食用調脾胃的中藥和推拿捏積等方法均無效。到我這裡診治,在診病時我發現在女孩右臂肘關節上有一條非常明顯的瘀絡(在心包經上)。因此我決定采用放血的療法,在其瘀絡上凡放了血,放血後五分鐘女孩就有了明顯的反映,說餓了要吃東西。在此分析一下我的治療思路,此病症的明顯映射點是在心包經上,說一說心和脾的關系。心和脾有什麼關系呢?我們就從五行上分析,心屬火,脾屬土,火生土。所以此病的本源在心不在脾,調理脾胃自然也就無濟于了。病例5:一男患者60歲,患口臭20餘年,經過很多中西醫治療都沒有得到本質性的改變。常理認為口臭都是由于消化不良造成,但是我分析其病症的根源,他是肝氣郁結傷及脾胃,亦在五行上講就是肝為木,脾為土,木克土。我給他開了龍膽瀉肝丸他吃了一周,口臭明顯好轉,又經過一段時間的服用,口臭徹底根治了。總上所述,可見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克關系,無論是在中醫診病還是在中醫治療方面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決不能形成就病論病的治療理念,要培養辯證思維能力,把中醫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正确地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
三、宗筋療法
何謂宗筋?唐代醫學家王冰在《素問注》中表述了宗筋的位置:陰毛之中,橫骨上下隻堅筋也。上洛胸腹,下貫髋尻,又經背腹上頭項。宗者總也,可以說它是筋的祖宗,正确認識它與身體的的關系、與疾病的關系,那麼,利用宗筋按摩手法對治療疾病可以說是獨辟蹊徑、手到病除了。中醫的按摩治療手法可理順筋骨、舒筋活絡、消炎止痛、分離黏連、促進血液循環、調理髒腑功能,使人體的疾患得以消除,功能恢複正常。按摩的部位不同,治療的疾患不同。正所謂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四肢病中間治等多種方案,但是如何去應用卻使衆多醫者産生了極大的困惑。于是人們都想找出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治療方法,經過我多年對宗筋按摩療法從理論到實踐的研究與探索,初步有一下心得體會,淺談如下,供同行指正切磋。
(一)宗筋治療的中醫學理論
人體在十二經脈中有三個總和,即天、地、人(宗筋)三筋。天筋位于眼球正後方;地筋位于腳底中心部位;人筋(宗筋)位于人體的中央恥骨上下。從三筋分析看人筋(也就是宗筋)是三筋之重。在按摩十卷總化流篇中言“三六付變于始,于中者,中分上下。”又曰:“于宗于總,于宗之要于心也。故曰中心。藏此之心,腑之心,氣之心,血之心,凡心皆依中定,故人之中心。”三六付變于始,是三陰二陽的經脈(經脈是指十二正經和十二别處之外的又一循環系統,其特點是循環于體表,起于四肢末端的指爪,上行與四肢的腕、肘、腋和踝、膝、股之間,回環曲折,連貫與肌肉之間,上行于頸項,終結于頭面,會合于前陰部稱宗筋)。《内徑》曰合于陰器,太陰脾脈、陽明胃腺皆輔近宗筋,故之合也。宗筋謂陰
毛中模骨上豎筋也。宗筋的位置确定了我再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它在人體中的特殊地位,第一,前陰者,宗筋之所聚, 肝主筋,宗筋,亦為于所主。第二,陽明者,五髒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第三, 沖脈者,經脈之海也, 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于宗筋。第四,宗筋根起于胞中,内連于腎髒,陰陽入氣,生于胃腑,輸于太陰,藏于腎髒。第五,少胡,太陰,陽明,沖、佐、督脈,總會于宗筋。從這五個方面可說宗筋在治療疾病方面的戰略地位是非常特殊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1、從經絡所屬髒腑方面看
足厥陰經,内抵少腹,挾胃屬肝膽。由肝膽所引起的疾病在宗筋上都可以得到調理,陽明經(足陽明胃經, 手陽明大腸經)為水毂血氣乏海。?五髒六腑,皆受氣于陽明,故為髒脯之海。 它即可诒脾胃及大腸之病,又可輔助調理其它贓腑病症。.由于沖脈起于胞中,宗筋根起于胞中,内連于腎髒。所以宗筋對于治療疑難雜症有特殊效果,同時對治療婦科和男科疾病的效果都很顯著。
2、從經筋所屬看
玉冰曰:“宗筋...上洛胸腹,下貫髋尻又經背腹上頭項。”:患胸腹病症的種類很多,如胸悶, 乳腺增生、乳房脹痛、腹部脹滿及疼痛等,經過15-30分鐘的宗筋筋按摩均可得刭緩解或硝除。(下贳髋尻,前面所講的是上病下洽法)。這裡所講的是後病前治療法,看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陰之所合也。注曰:宗筋夾臍下,合于陰器,太陰脾脈,似無關聯,實為重要之結點。用宗筋可治療:椎間盤凸出、腰椎滑脫、腰痛、腿痛等大部分腰部和腿部疾患;因宗筋又經背腹上頭項,一些背部的疼痛、胸椎病、頸椎病等病症也可以用此法治療。
(,二)宗筋治療的實踐和應用
1、診斷手法
首先要看與摸,就是中醫的觸診。中醫診斷中有望、聞、問、切,還有觸診。經觸摸才能具體的了解筋經的形态變化。經筋病變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一是凸起,二是凹陷。凸起是一種阻的表現,它又分為硬、軟、粘滑和經筋的清晰與渾濁。凹陷是氣血嚴重虧損的表現,分為兩種,在觸摸時痛-與不痛,痛則輕,不痛則重。主要是觸摸宗筋上的節結點看它是在那一條經絡上,以确認是某髒腑的疾病,這樣可以有針對性的治療。
2、治療方法
宗筋的治療方法簡單而易行。手法上用點、揉、撥、按,四種即可。做時要由輕到重,多數患者的宗筋的痛感非常強烈。宗筋療法是内外兼治。它的治療範圍之廣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她可涉及到臨床多科,人體各個髒腑器官,與其他中醫療法一樣,它擅長于治療急性功能性疾病 慢性病,疑難雜症等,因為它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扶正祛邪,增強人體自身免疫力、抵抗力,調動人體潛能的一種方法。
主意二點:
一是劇烈的疼痛感,許多患者的忍受力有限,手法要先以輕為主,逐漸加重。在揉的過程中找病竈的結點加以點、按、拔,把結點撥開,那時患者的疼痛會逐漸減輕到消除。相應的病症或髒腑就會得到調理。其中有兩個難點是輕重緩急的掌握和查找病竈點的準确與否。它的特點是診斷全憑手感觸摸,治療僅靠手的掌、指,實施捋、揉、點、按,操作簡便,二是宗筋的特殊位置接近于私處,觸摸時小心慎重,尤其是男按摩師治療女性患者,要講清楚,以免發生誤解。
3、手法演示(現場演示)
希望廣大中醫同行能和我一起學習和研究宗筋療法,弘揚祖國傳統中醫學的真谛,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病例
序号
病症
診斷與治療
1
脫發、白發
腎。腎其華在發,是水與火的問題。頭發白:發為血之餘,血熱。
2
皺紋
1.調肺,美容針在皺紋處兩端平刺,加治污穴。2.女子35歲後,胃衰,面始焦,都要調理脾胃。去臉上皺紋,要治心——做宗筋,先治好婦科病。二是心髒(放血、行間治臉,婦靈穴)紮肝經上的火穴:火主穴。
3
近視
坎位、震位、眼睛的洛書位。洛書位要點:用一寸針,在肚臍的淺皮進針,離開臍壁則無效;進到0.5寸後,要緩慢進針,遇到結節後,進一點點,則停。穿過結節,則失明。
4
眼睛幹澀、眼紅
肝陰不足。迎風流淚,用“石斛夜光丸”。(補的是腎水,幹澀是肝陰虛,不要補肝,肝喜調達)。
5
紅眼睛
吃“黃連羊肝丸”
6
去眼袋
紮公孫穴,一次見效。可加一針,在風池穴上一點對着眼睛方向,做牽引針。還可配腎關穴。思路:調脾經。
7
黑眼圈
脾虛、腎虛;紮下三皇。另外局部,美容針散刺
8
飛蚊症
心肝都開竅于目,治肝,也要治心。撥心經(上臂)。舌為心之苗,心主血脈,心開竅于目,還有耳。
9
眼睛痛
酸入肝,肝開竅于目,用熱水滴入醋,熏眼睛,很有效。
10
耳鳴
既是腎,也是心。腎水不足,壓不住火。要補腎水,洩心火。拍打肘部,治心。知柏地黃丸(清上焦火);臍針,用水火既濟。
11
紅血絲
小針紮破,要淺表;治污穴是首選。
12
黑鼻頭
尾骶骨,驷馬穴、治污穴
13
頭皮屑
放血,委中到承山一帶,大拇指的指甲下找找青筋。
14
肉瘤
皮膚下的,用震位;長出皮膚的用巽位。
15
鼻炎,鼻息肉
肺寒,流清涕。治皮:毛孔的閉塞出了問題。
16
過敏性鼻炎
鼻落髒為肺,肺與大腸相表裡,先治大腸。山澤通氣點按肛門。還可擦皮法,輕輕的,在肚子上,後背,大腿外側。
17
牙痛
1.臍針,把張開嘴巴看成八卦;2.小六合針:艮、坎、兌,加内關
18
口臭
北航教授,老生氣,口臭20年,表面是胃火,實際是肝氣郁結,傷及脾胃——龍膽瀉肝丸,3天減少30%。
19
舌頭
舌尖平,是心髒有問題;如果舌頭伸不出嘴,是嚴重問題,不要接了。
20
口腔潰瘍
有子宮引起的。子宮寒,一來例假,口腔潰瘍就嚴重起來。撥宗筋,治療10次愈。
21
口爛
治腎,這是大寒症,中歸脾土,灸神阙2個小時。 先去寒,寒去了,火就下來了,撥宗筋(如胃火引起嘴唇爛),也可委中放血。
22
舌頭潰瘍
是心火。
23
青春痘
宗經加胃經。
24
黃褐斑
是肝的問題。肝髒的清理血液能力差了。肝主髒血。女的臉有多髒,心就有多髒,血不純淨。治療肝,撥宗筋。
25
頭疼
前額疼,有的疼得想撞牆,是陽明經,用足三裡,上端下治,遠端更好,用厲兌。偏頭疼,是膽經,有的例假前疼,肝風内動,紮足臨泣一針。頭頂疼,是肝經與督脈。後頭痛,是膀胱經(腎虛還有心),用水火既濟;董氏用正宗(5.5寸)、正筋穴(足底上3.5寸)
26
頭暈
頸椎病;肝膽問題。暈源于肝
27
失眠
難以入睡,是心腎不交,腎水克不了心火——用水火既濟;睡不安穩,多夢,是脾胃不和,紮“厲兌”;晚上1—3點醒來,是肝引起的。腳後跟赤白肉際進針,也治心腎不交的失眠。
28
面癱
是肝風内動+外感風寒,外感風寒治肺(大腸),肝風治肝(膽)。面癱後期:肝風内動:在肝經上放血(從腳上和肩上);外感風寒:在膀胱經上放血。
29
臉腫
痰濕上擾,揉兩跨,紮脾經。石斛夜光丸
30
腦血栓
要消内熱,清熱加開竅——安東牛黃丸。腦積水,腦瘤,都要治腎。
31
嘴、眼、鼻全幹
幹的嘴都張不開,是亡陰證。一味藥,冬蟲夏草泡水喝,最後嚼着吃。補肺與腎水。嚴重的一天多泡幾根。
32
口幹
腎主唾液,常口幹,吃“六味地黃丸”。
33
扁桃體炎
7歲女孩,還有皮炎。腎主喉嚨,用水火既濟,補腎水,去心火。其脾胃也不好,厭食——捏肌,補脾無效。在心包經上有瘀絡(手臂上),放血後,就餓。是火不生土。
34
咽喉炎
落髒為腎。
35
嗓子痛
揉失音穴,吃“知柏地黃丸”
36
老年癡呆
腦為髓之海。補腎。在大椎兩側,撥開筋節,再撥宗經,老年癡呆是腎虛,血壓高也腎虛,還要補腎。頭暈、頭疼,頸椎病撥大椎兩側也有效。
37
甲亢
治肝,是情志病。用手撥失音穴(奇痛)。
38
頸項
列缺,隻解決肺氣引起的不舒服。小腸、心引起的用後溪。脹、濕引起的,是脾。
39
脈療法
治心,心主血脈。治癌效果好。人身體,隻有心髒不患癌。放血可治。按摩脖子,血管豐富,對心髒病有特效。手法要輕,左為心,右為肝,中間是腎。
40
頸椎病、長骨刺
吃“六味地黃丸”(一周時間),骨骼問題,
1
肩周炎
1.健側腎關,外三關之中關。2.按脾經,在大腿上找結節,壓住、揉。
2
乳腺增生
因坐月子受涼,現背部涼、乳腺增生輕度,小腹涼,手腳涼,膝蓋疼,手指不靈活。放血:委中、委陽;中指尖,第三節指縫,掌心。木火穴:中指背面遠端指縫中點;沿皮橫刺,向小指頭方向。可加董樞穴,三焦經原穴陽池穴(風府穴與啞門穴之間)晚上5—9點灸艾條。另外,宗經兩側撥開,再按足底反射區的“胸腺”,15分鐘,腫塊消失。
3
婦科疾病
中年人以肝郁居多;青年人為腎虧;而老年人脾虛、腎虧。用火主穴(肝郁),下三皇(脾腎雙補)
4
豐胸
(1)補腎:下三皇,加強穴:靈谷,太白(大腸經)。用中脘、下脘、氣海、關元也行。(2)調腎經、肝經、心包經,用門經,火種相配。上臂:用手捏心包經所過之處,有小顆粒,也可拍打。
5
乳房過大
在足胃經,小腿區域放血。
6
乳頭縮進
如果乳頭突然陷進去,是肝脈絕。如果本來就陷的,隻是肝縮。
7
乳腺炎
紅腫病,在大陵穴到肘橫紋之間,心包經上選7個點刺血。
8
産後缺乳
補脾胃、疏肝。(輕揉宗筋)
9
胸悶、憋氣
胸悶、憋氣,雙肩架着:自述胳膊疼了5年,同側腿麻了4年。小腿上瘀絡,放血,止。
10
咳嗽
是肺,肺失宣降的功能,還有是腎不納氣,引起。二十六歲女孩,咳嗽7個月,起因是生氣時感冒咳,是由于肝引起的咳嗽。。怒傷肝,金難伐木,要疏肝。肝與大腸别通。皮膚的呼吸出了問題,如何打開皮膚:抓皮、擊打、擦皮。肺與膀胱别通。咳嗽,初期在肺;有痰加鼻涕,則在脾了;幹咳,嗓子癢,尤其在晚上,嗓子落髒在腎。點照海穴,養陰清肺,用知柏地黃丸,清上焦火;咳的時間長,老不好,要注意肝,治肝必治脾;帶血絲的,跟心有關系了(心火克了肺)。腹針療法:中脘梅花刺,引氣歸元,雙水道、雙商曲,雙天樞、大橫。
11
哮喘
12年,吃了12年的藥。用陪土生金法。十次按摩,兩天一次,見效。加吃:補脾益腸丸 ,六味地黃丸。補脾、補腎(久病必虛),40天愈。女,53歲,滿頭白發,皺紋如同80歲老婦。患病40歲,是少年時代的一次驚吓引起哮喘,驚恐傷腎,腎影響到了肺。(郁在腎上,足部)女,50歲,哮喘20年。是文革時期,偷玉米被抓,挨鬥,連吓帶氣。腎上有郁結,肝上有郁結。
12
急性心肌梗塞
至陽穴,點刺放血;心包,腿的心區放血。
13
腦血栓
隻要吃安宮牛黃丸,就不會栓上,首先是去内熱,然後是疏肝,補腎,才能治愈。
14
心絞痛
第二腳趾下緣,放血。
15
心髒病
1.心髒病可以治小腸,沿小腸刮痧,按摩肩胛骨尖(小腸經),心髒不好,有壓痛,還治胃潰瘍,小腹的脹。小腸有病,可在心經上放血。2.治小腸是平衡内部的陰陽;治腎是平衡相克關系,陰陽。六味地黃丸,治心慌、心悸;二妙丸,治腿沉、腹脹。3.診斷:看小腿與大腿的角度是否大?治療:(1)輕揉心腧,重點左,然後右。(2)揉髂骨上;(3)按跟腱兩側(腎經(太溪)、膀胱經(昆侖)。(4)一手扶膝蓋,一手壓骶髂關節,往上擡;松動了再擡一點,放下要緩慢。當場角度會變小。另外:董氏的通關、通天、通山也治心髒病,揉宗經也治。腳踝腫疼,點至陽穴,撥心腧,治到腳。
16
冠心病
不能治心,要治腎
17
心慌心悸
水火既濟,心有病,要治腎,用水克火,治心慌、心悸
18
高血壓
肝陽上亢,影響心髒供血。肝--心---腎---肝。心髒是表現形式。原因在于腎虛,腎虛推動血的運行緩慢,肝氣郁結,到了心髒,肝陽上亢。治療:推揉大椎兩側; 捏住耳尖,往上提,或耳尖放血;推肚子兩側,右降高壓,左降低壓。推開肚子上的結,從上往下,肋骨到小腹。 低壓高:屬于腎,承山以下很硬,要揉開。或拍打,放血。高壓高:是肝火。太溪、昆侖、申脈、照海,每人都做。
19
津脫,汗出與汗不出
稍動則大汗,心主汗,是虛證。汗不出:腠理閉,要解表;汗大出,要固塞。生津。女出大汗,經久不愈,撥肝門。八歲男孩,冒汗,摩背部。
20
肝硬化
宗經+内收肌(肝經繞陰器)。女,60歲。患病十年(西醫認為隻能存活10年),滿臉灰黑色,肚子脹、吃飯更脹,是腹水的前身。揉總筋,半年接近正常。
21
乙肝
男20歲,一年揉宗筋,一年正常。
22
膽囊息肉
刺激腳底部肝的反射區,很疼。15天消失。
23
胃酸
伏兔穴治胃酸,特效。
24
胃病
胃不好,首先考慮肝——舒肝丸。
25
胰腺炎
胰腺肥大,歸脾管;不能吃油膩歸肝管。上夜班,傷腎,子時陽氣最弱。
26
腹脹
上腹遊走疼,肝氣郁結,用“舒肝丸”;而下腹疼,多半是寒症。公孫,連沖脈,點公孫對胸腹的脹,有治療作用,是八脈交彙穴。
27
便秘
脾引起——調腸;肝火引起——瀉火;腎虛引起,肛門收縮無力。大多是大便無力,肛門收縮無力,是腎陽氣虛,尤其是老年人。——吃“金匮腎氣丸”管用,原理與尿頻、尿急相同。大便如羊糞,叫燥糞,揉紮腰陽關。是因為腸裡陽氣不足,要提升陽氣。肝膽濕熱:用“龍膽瀉肝丸”。肝與大腸别通。水不涵木,最後要補腎水。瀉肝火,補腎水。 脾胃引起的幹燥:幹燥,量多,是正常的幹燥,麻仁潤腸丸,要補腎。拉不盡,不成形:是脾濕,要健脾理濕。
28
便溏
(1)脾虛寒拉稀,用附子理中丸。補脾、補腎,用補針。(2)肝膽濕熱,内熱傷陽,也會引起拉稀。用風雷相搏。(3)脾濕,大便粘,拉不盡。(4)脾燥,是大便幹燥。(5)結腸炎:脾虛寒、腎虛,五更瀉,也是脾腎兩虛。補脾益腸丸+六味地黃丸。(6)先幹後稀:先幹,是大便無力,頂在那,還是脾腎兩虛。(7)便血:要注意結腸癌,寒症,用金匮腎氣丸。
29
尿不出來
一般來說,體胖吃金匮腎氣丸,體瘦吃六味地黃丸。 擦皮大法:補肺,通調水道,治腎的尿不出來。一天2-3次。男,尿不出;肚大如孕婦“風府、雲門、曲池、合谷”肺經上的穴位“提壺揭蓋法”。
30
前列腺
肛門進去,按住坎位,有結節。按住,不要搓。
31
男性性功能問題
不全是腎的問題,與心(有無欲望)、肝(能否充血),腎(有無源頭)密切相關。選火主穴,關元穴斜刺,小腿内側,内踝下放血。
32
早洩
腰骶結合部,松動了,出現了一條縫,就早洩了。擱八髎,擡腿,對上,複位。冬天少同房,治療期間,不同房。吃金匮腎氣丸+六味地黃丸。
33
閉經
(1)氣滞造成血瘀;(2)大部分血瘀;(3)氣血虧虛。 例:女,後背僵硬,活動後舒暢,心慌、心悸,便秘,宮血,手腳熱,常出汗——虛假熱證;眼睛幹澀。查:委中青筋,陽氣不暢,肌膚甲錯,淤血表現。放血:膝蓋下,腳背上關節處,委中旁(陰盛,首先考慮膀胱經)肝氣郁結引起閉經;腎寒引起閉經;脾經也會引起閉經。
34
月經先後
提前是虛證,延後是淤症。陽虛者,時間長。
35
赤白帶下
帶脈穴+百會。也可灸帶脈穴和百會。
36
尿道炎
陽氣,歸腎管,諸寒收引皆屬于腎。有一個女,尿道炎,尿血三年。寒極生熱,用金匮腎氣丸。白茅根煮水當茶喝。起因是兩腳發熱,無法睡,要用冰水泡腳;喝冰鎮綠豆湯,喝四年後胃疼,胃不疼後,到了腎。
37
宮頸糜爛
虛證,陽氣不足,抵抗不了細菌。吃“金匮腎氣丸”,另外,要疏肝。
38
婦科疾病
摸後背肝腧,能摸出肝氣郁結。一是郁,二是寒,三是腎虛。虛,正氣不足,就有炎症。月經提前:虛證;月經延後:淤症(肝瘀,寒瘀)。虛證,要補,要提升戰鬥力,不要消炎。肝瘀,血下不來,就急躁;寒瘀,99%是虛寒。盆腔炎:一補,二驅寒。消炎藥,傷陽氣,對盆腔炎,也消不到。
39
尿毒症
35歲,男,發病三個月。先治肺(虛者補其母),後治脾。(土克水)
40
尿床
尾椎沒問題的話,就是腎陽虛
41
糖尿病
眼睛失明(肝和心);足黑、爛(脾);尿毒症,腎衰竭(腎)。甜入脾,糖尿病者想吃糖,可以吃,但要多活動。現代人久坐傷肉,勞于脾。病在上焦(心肺),口渴;中焦(脾肝),多吃;下焦(腎),尿毒。六味地黃丸,治腎虛引起的。血糖餐前高,是肝;餐後高,是脾的問題。
42
脫肛
腎的問題,腎開竅于二陰,腎陽不足。也紮百會+内庭
43
肛門濕癢
治污穴放血。
44
腰疼
腰背委中求:隻治膀胱經引起的腰疼,背疼。由于督脈引起的,紮人中,百會;也用後溪(小腸經連督脈)既治頸椎,也治腰痛,岔氣。由于胃腧,脾腧引起的,揉胸部,治胸上的胃經(上氣戶,屋翳、庫房);岔氣引起的腰疼,紮後溪。女,37歲,四肢無力,上樓腿沉沒有例假,曾為了月經打過激素,個小、無陰毛。是腎的極度虧損。囑其回家吃一年金匮腎氣丸或桂附地黃丸。
45
椎間盤突出
腎氣虧了,水不能涵木了。在外力作用,或是受涼狀态下(筋縮)突出。
46
強直性脊柱炎
是大寒症,腎主骨,寒極生熱。用100g附子,吃了三天。
47
背部疼
(1)滿後背疼:(a)肝引起:揉宗經,吃平肝舒絡丸;(b)脊椎骨刺:溢髓證,土不克水了,調脾和腎。(2)心腧周圍疼,是心髒的問題。心髒病去世前一年,感到背難受,經常捶背,心髒病的前兆的表現不是心髒疼,是後背痛。(3)背疼加肩疼:是肺(肩胛區疼是肺引起的),紮董氏的手掌。(4)脾胃疼:脾腧、胃腧在11、12胸椎旁開,誤以為是腰疼。哪個腧穴有問題,可以判斷相應的髒器出問題了。
48
腎虛
腎虛病人,補不進去,要先補肺。
49
結腸癌
久病重病,首先要調理脾胃,有胃氣則生。扶正祛邪——癌症。結腸癌:補肺(抓皮法),放血,吃補脾益腸丸。
50
大椎穴
背為陽,此為陽中之陽,調陽氣之總會。督脈與手太陽,手少陽之會。凡陰陽之争,一方偏勝不得,都用。有大包者(特别是高血壓),撥大椎兩側,也叫降壓點,降壓很快。老年癡呆,在大椎兩側,撥開筋節,再撥宗經,老年癡呆是腎虛,血壓高也腎虛,還要補腎。頭暈、頭疼,頸椎病也有效。
51
腎炎、尿血
所有腎炎一類,都可用白茅根煮水,當茶喝。
52
尿路感染
六味地黃丸
53
氣堵中焦
點按“腎關、太溪、太沖”,委中放血。腎為胃之關,關死了,就漲---委中放血;關不死,就上沖---補腎關、太溪。
54
植物人
騎摩托車摔傷,全身不會動。1.揉腳底,重點是大腳趾(頭的反射區);2.紮失音穴;3.揉宗筋。共58天,會走路。
56
補氣、補血
靈谷、大白——從肺上補,補氣;中下白,腎關——心上補,補血。
57
肩中帶
肩胛骨上緣,摸是否有硬結。膽經點到,坐骨神經疼的,就能走路;不停的眨眼;面癱,眼睛睜不開,也治咳嗽,頸椎病。
58
八髎穴
搓八髎,點長強穴,補腎壯陽。治療寒症,很關鍵部位,提升陽氣。治療痛經,小腹寒。董氏,沖霄穴,在八髎治頭疼。
59
樞紐穴
護士紮針的位置(陽跷脈上),治崴腳,有些習慣性的崴腳是陽跷脈氣虛了,由于陽跷脈引起的腰疼。脾腎有邪沉于兩胯,調脾腎。耳後腫痛,是陽跷脈所過的位置
60
失音穴
膝關節内側,斜方向進兩針,進針過肝、腎經。嗓子疼——知柏地黃丸。甲亢用手法撥開,奇痛。食道癌,紮上就能吃飯。“癌症要治心”。也治婦科疾病。
61
減肥
陰虛則瘦,熱則傷陰;陽虛則胖,寒則傷陽。胖者,需要太陽将水蒸發。心中的太陽:腎陽、心陽,吃金匮腎氣丸。減肥步奏:行氣:肺朝百脈(用臍針,山澤通氣) 減水:将水濕代謝出去。補陽氣,提心陽。心陽是小腸,管分水的,分清濁。水分不出,積在身體就胖。(用水火既濟加脾)減脂肪:調肝,膽汁分泌助消化。水火既濟加肝。要用補腎三針,補腎陽,提高氣化功能,提高小腸的分水功能。
三、四肢
1
股骨頭壞死
驅寒、補腎,提升陽氣。必撥肛門,指頭全進才能摸到兩側有結節。前列腺,肝門裡面也有隆起,壓下去,就起效。捏睾丸,補腎。
2
坐骨神經痛
按“肩宗帶”,有熱流往下的感覺。紮膽。
3
膝蓋疼
1.積液——脾胃虛(紮天樞;揉小腿的脾經、胃經;點按或紮針解溪穴、内庭、公孫、隐白。從腹股溝、脾關、伏兔摸結節);2.上下樓疼——腎(膝關節變形(腎、脾),上下樓痛。治腎用背部,揉八髎。),金匮腎氣丸;3.小腸經疼——心髒(坐久了,站不起來,小腸經下絡到條口;揉心膝,腹股溝。開四關:雙合谷(肺),雙太沖(肝))還可按壓“三金穴”“心膝穴”。4.肺主治節-----管膝蓋,治療表受風寒引起的膝蓋疼。節是節氣,跟節氣有關;節又是關節,人體的12個大關節。肩宗穴,治膝蓋疼,肩宗是肺經。5.肝引起:由腰疼引起膝蓋疼,治療腰。
4
崴腳
平衡療法,揉健側腳踝相對應的位置。
5
痛風
一般痛在大腳趾。内側:肝經,用水火加震。外側:脾經,用水火加坤。小腳趾與四指之間,是膽經,用水火加巽。水火既濟是消炎、止痛。因此,痛風,要辨别準确經絡所走的路線。
6
胳膊腫
用梅花針,敲脾經,腫消失。腫消後仍痛,治心。
7
胳膊痛
胳膊的下側疼,是心經的問題——吃速效救心丸五顆愈。鬧心疼,煩躁睡不着,也是心的問題。心于膽别通,同側膽經的小腿上會有黑色的瘀絡。疼7天,晚上煩躁無法入睡。發現同側膽經上有淤血。放血、立止。疼歸心;燥,心主燥。
8
網球肘
形寒飲冷傷肺:網球肘,也有由于長期喝冷飲引起的。治療:(1)天樞點按(絡大腸),左邊治療左胳膊,右邊治療右胳膊。可以治愈在大腸經上的80%(2)按揉背部的大腸腧,治療剩下的20%。
9
腳氣
脾濕,脾主四肢。
10
腳後跟疼
腳後跟疼:先查委中到承山是否有淤血。腳後跟疼久的,在風府穴會有硬結,揉開。
11
腳裂口
是膽熱。董氏,在尺澤、委陽穴放血。
12
腿沉、腹脹
二妙丸
13
扳機手
拇指痛,還是肺的事,肺的寒涼,尤其是大腸的寒涼,影
五、常用藥藥性
1
六味地黃丸
滋陰補腎,用于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盜汗。
2
補脾益腸丸
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澀腸止瀉;治腹瀉、腹脹、腸鳴。
3
舒肝丸
疏肝和胃,理氣止痛,用于肝郁氣滞,胸脅脹滿,胃脘疼痛,噪雜嘔吐,嗳氣泛酸。
4
知柏地黃丸
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幹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5
金匮腎氣丸
溫補腎陽,化氣行水,用于腎氣水腫,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6
安宮牛黃丸
清熱解毒,震驚開竅。用于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谵語,中風昏迷,腦炎、腦出血等
7
石斛夜光丸
肝腎兩虧,陰虛火旺所緻内障目暗,視物昏花。
8
二妙丸
用于濕熱證。濕熱下注,足膝紅腫熱痛,下肢丹毒,白帶,陰囊濕癢。
9
龍膽瀉肝丸
肝膽濕熱所緻的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耳腫疼痛,脅痛口苦。
10
黃連羊肝丸
瀉火明目,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腫痛,視物昏暗,羞明流淚。
11
附子理中丸
養胃止痛,腹痛腹瀉,惡心嘔吐,溫中健脾、脘腹冷痛
12
桂附地黃丸
溫補腎陽。用于腎陽不足,腰膝痠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飲喘咳。
13
平肝舒絡丸
平肝疏絡,活血祛風。本品用于肝氣郁結、經絡不疏引起的胸脅脹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脈拘攣。
14
麻仁潤腸丸
潤腸通便,用于腸胃積熱,胸腹脹滿,大便密結。
六、内經理論
1
疾病所屬
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收引,皆屬于腎;諸氣膹郁,皆屬于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火)。
2
勞傷
久卧傷氣,勞于肺;久視傷血,勞于心;久坐傷肉,勞于脾;久立傷骨,勞于腎;久行傷筋,勞于肝。
3
邪氣聚集
脾上有邪,沉于胯;心肺有邪,沉于兩肘;肝上有邪,沉于兩腋;腎上有邪,沉于腘窩。
4
别通理論
手足别通,髒腑别通手太陽小腸經與足太陰脾經,足太陽膀胱經與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與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與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與足少陰腎經,足少陽膽經與手少陰心經。
5
情志所勝
怒勝思,恐勝喜,思勝恐,悲勝怒,喜勝憂
6
津液
吐口水,屬脾;出汗,屬心;唾液,屬腎;鼻涕,屬肺;眼淚,屬肝。
7
熱證表現
肝上有熱,左頰先赤;肺上有熱,右頰先赤;脾上有熱,鼻頭先赤;心上有熱,額頭先赤;腎上有熱,兩頤先赤。
8
情志所傷
怒傷肝 喜傷心 思傷脾 憂傷肺 恐傷腎
9
五髒開竅
肺與大腸相絡屬,其華在毛,其充在皮,開竅于鼻;脾與胃相絡屬,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開竅于口;心與小腸相絡屬,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開竅于舌;肝與膽相絡屬,其華在爪,其充在筋,開竅于目;腎與膀胱相絡屬,其華在發,其充在骨,開竅于耳和二陰。
10
肝、心虛實
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