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薛序千年|薛國

薛國八鼎六簋


薛,作為東方土著國, 曆經夏、商、周三代,曆時1700餘載, 是先秦 時期享國時間最長的古國之一。

春秋青銅提梁“薛侯行壺”

有意思的是

薛國故城遺址出土文物,

雖然出土自滕州,

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文物保存在濟甯市博物館,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濟甯市的行政級别要高?

具體原因我沒有去追溯。

春秋鹿角銅鳥獸首飾

薛國文物是兩座館,

先秦時期很重要的展陳内容。

這期就把滕州、濟甯兩座館的薛國藏品,

收錄在一起跟大家分享。

從薛國文物時間來看

滕州博物館主要展示的是商代至西周時期,

而濟甯博物館展示的是春秋時期這一階段。

商代 青銅斝

滕州博物館的館藏青銅器,

一部分是放在通史展廳區分了國名進行展示,

更多的其實有專門一個青銅器展廳,

把薛國、滕國青銅器一起呈現。

滕州博物館館藏青銅器數量之多,

可以從薛國文物中

明顯感覺到,

禮器、酒器、兵器,

都是密密麻麻的排在一起。

由于“赫赫青銅”專題展,

他沒有按前面通史展國名區分文物,

而我區分的辦法主要是靠出土的遺址地點,

青銅器展廳入口處擺放的是滕國青銅器,

一直到中間,

大量的禮器、酒器、兵器排列着的

又是薛國文物。

薛,夏代立國。夏禹時,奚仲為車正,封于薛。

商代 青銅尊

薛國在夏末時,便與商結盟 ,
商初,薛服事于商,國君仲虺任湯之左相, 居于薛, 西周時, 妊畛承薛,因有功與商,
薛國得以發展壯大, 享國五百餘載。 薛國與商保持了良好的關系, 成為商經營東方的重要據點。 在殷商甲骨文中, “薛”字曾多次出現, 記載有商王 “命薛””作薛”“往薛”“宅薛”等。
公元前321年, 齊威王封田嬰于薛。 田嬰死後, 其子田文繼位于薛, 是為孟嘗君, 以 招賢納士、門下食客三幹聞名。

商青銅衡末飾

奚仲, 薛國人(今山東滕州人), 薛之皇祖。 夏禹之時,奚 仲為車正,亦稱車服大夫, 職掌車服諸事,因造車有 功,封地于 薛。 《左傳·定公元年》 薛宰日:“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 車正。” 奚仲發明了車, 其貢獻不亞于“四大發明”, 是中國科 技 史上的一大創舉。

戰國青銅钺 征集

商青銅鈴首劍

山西博物院鄂爾多斯博物館

也有收藏鈴首劍,

鈴内置活動小球。

這種短劍在商代

主要流行于我國遊牧民族活動的北方。

北方遊牧民族尚武,

短劍是成年男子必備之物,

可以發現商周時期就與草原遊牧民族

有着交集。

商青銅鈴首劍

仲虺是奚仲的第十二世孫, 是繼奚仲之後又一位傑出的薛國國 君。 仲虺在商代初年的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 他與伊尹一起輔 佐成湯建立商王朝, 為湯之左相, 并作《仲虺之 诰》。 在政治上仲 虺主張: “亂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存,國之利 也。”

商青銅鈴首劍

二十世紀以來, 位于薛國故城東北的大康留、呂樓、軒轅莊等地相繼出土了一批青 銅器, 有鬲、斝、爵、觚、盤、戈等, 時代可至商代中期, 這是目前滕州地區發現的 最早的一批青銅器, 說明最遲商代中期, 商文化既已東進至今滕州境内。

兵器

商 陶器

圓雕犀牛

分檔鼎


前掌大遺址
其西約 300米即為薛國故城
該遺址規模較大,

總面積約250餘萬平方米。

是1964年沿薛河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

1979年至2002年,

中國社科院對該遺址進行了10多次考古發掘,

獲得一大批珍貴文物和曆史資料,

從而證實了這裡是一處商周時期的古遺址及薛國貴族墓葬地。

古薛國還是古徐州的首府,

春秋時期幾次大的“徐州會盟”事件,

都發生在這裡,

是曆史上名副其實的“兵家必争之地”,

如越王勾踐的“徐州會盟”,

齊宣王與魏惠王的“徐州會盟”,

乃至秦末劉邦項羽的“徐州會盟”等。

在古薛這片文化沃土上,

産生了諸多的曆史名人,

如夏大禹時造車始祖奚仲,

奚仲十二世孫、商湯左相仲虺,

商朝大臣祖己、祖伊,

春秋時期的相劍大師薛燭,

戰國時期招賢納士、焚約市義的孟嘗君,

勇于自薦、脫穎而出的毛遂,

漢高祖時“漢家儒宗”叔孫通,

漢武帝時布衣丞相公孫弘,

平反冤獄的寒朗,

元代禮部尚書任居敬,

明代抗倭英雄薛士傑,

乃至解放戰争初期第一個舍身炸碉堡的英雄陳金河等,

俊采星馳,

各領風騷。

孫井泉滕州市官橋鎮原文化站長

青銅方壺

​青銅觚

青銅觯

​青銅爵

商人嗜酒成風,

如此數量衆多的商代酒器出土

充分的證明了這一點。

特别在幾件提梁卣和罍中盛滿液體

清理後倒出的液體,

無色無臭,

經專家鑒定,

這是西周早期的酒

距今3000多年。

這次酒的發現和大量精美器物的出土,

該遺址的發現,

被評選為“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夔龍紋青銅卣

大量文物标本

兵器

密密麻麻的車馬器

濟甯市博物館也是之前提到的

新晉國家一級博物館之一。

薛侯八鼎六簋

薛侯使用七件列鼎,一件陪鼎,

式樣一緻,大小有别,

是與其身份相符的,

出土時鼎内還有牛、羊、豬、魚等骨骼。

春秋青銅提梁“薛侯行壺”

蓋頂所立的這隻小鳥,

振翅欲飛,

栩栩如生,

極為生動。

同時,蓋兩側的獸首銜環、

腹下部的獸環形鈕、頸部所飾的蟠螭紋,

又把中原部族崇尚的圖騰形象融入其中,

顯得渾然一體。

見到這件陶钫,

聯想到河北博物院收藏的

這件中山國銅器,

材質不一樣,

紋飾細節處理上類似。

​中山國青銅器 河北博物院藏

春秋龍形鋬獸首蹄足圓形蓋鳥形鈕青銅盉

蓋頂立一展翅欲飛的小鳥。

鋬作一龍狀,口銜一小蛇,

蛇銜蓋上的鳥尾,龍、蛇、鳥連為一體,

轉動自如,形象逼真。

春秋花瓣鈕雙獸首環耳垂鱗紋青銅壺

銅簠

銅簠内排放着滿滿一盒三角形食物,

出土時表面有一層白色粉狀物,

風一吹即消失掉,

露出三角形、狀似水餃的食物。

食物雖已炭化,但當用竹簽輕輕撥動時,

發現三角形食物内包有屑狀餡。

這要比新疆阿斯塔納唐代墓出土的水餃?

要早近1500年。

春秋時期的水餃

在東夷地區的薛國墓葬中的發現,

說明這種獨具中國飲食文化特色的美食,

很可能最早源于我國古代的東夷地區。

春秋高卧鴨燈柱灰陶燈

春秋鳳鳥形蟠虺紋青玉佩蟠虺紋雙鳥圓形青玉佩

春秋時期斧形青銅仗首

迄今為止最為齊全的春秋時期的書刻工具。

這套書刻工具計27件,其中有銅斧1件、锛2件、削刀7件、刻刀2件、鑿4件、刻針4件、鋸2件、鑽2件以及磨石3件。

在薛國故城出土的各種器物上,

各式各樣的鳳鳥形象随處可見。

而鳥圖騰崇拜為原始人圖騰崇拜之一。

居住在東方的“東夷族”

少昊部落也是以崇拜鳥為主,

少昊氏以鳳鳥氏、玄鳥氏、青鳥氏、丹鳥氏等各種鳥類為圖騰,

“鳥”官機構

由曆法官五鳥、執政官五鸠、手工業官五雉、農官九扈等4類24種“鳥”組成,

設官分職,

井然有序。

鳳 鳥文化元素在各類器物上都有體現,

影響深遠。


鹿角形似一棵大樹,

上面分出五個枝杈,

其中一枝杈頂端套置一似熊的銅獸首,

其餘四個枝杈頂端各套置銅鑄鳥形飾,

四立鳥形态各異。

鹿角向上生長成樹形,

形态酷似中國神話中的東方神樹“扶桑樹”。

《山海經·海外東經》雲: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經·大荒東經》:

“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

皆載于烏。”

古東夷人也崇拜太陽,認為日中有金烏,

扶桑樹是太陽金烏栖息的地方。

此鹿角“扶桑樹”因受材質限制,

不如四川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神樹”

那般高大、震撼,但從造型到寓意,

無不确切指向了“日出扶桑”

這一古老的神話傳說。

東方太昊伏羲部落以鳥為圖騰,

立鳥體現了該部落的鳥圖騰崇拜;

同時,銅鑄鳥形飾呈現出

羊角、牛嘴、豬嘴等形象,

形态各異,活靈活現,

熊獸首與銅立鳥相顧盼,

又似乎寓意了部落之間的聯盟。

中原部族的氏族首領黃帝,

号“有熊氏”,

以熊為部落圖騰,

黃帝的出生地就在距薛國故城不遠的壽丘

(今曲阜城東)。

不同部落民族的先民們

在泗河流域互動、流轉和融合,

古東夷族與中原華夏部族不斷交融,

鹿角青銅鳥獸飾與春秋鳥形鈕青銅盉、

春秋青銅提梁“薛侯行壺”等一起,

正是這種夷夏融合的文化過程

在古薛國人記憶中的反映。

《山東省薛國故城勘查和墓葬發掘報告》


春秋鹿角銅鳥獸首飾


滕州博物館

還有一個小邾國陳設

博物館裡展出的是複制品

這裡就不在重述說了~


大家想看什麼系列,

什麼樣的主題,

都可以給我留言,

我也會盡可能整理出來~

供大家參考!

再次感謝朋友的關注 轉發點贊 點擊在看!

你們的支持與鼓勵,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