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藥傳說-理氣藥1

1.香附的傳說

據《本草綱目》載:“香附辛味甚烈……利三焦,解六郁,止心腹,肢體,頭目,齒耳諸痛……”砀山地出香附子,并以“砀香附”的藥名,與“川天麻”,“藏紅花”,“雲南白藥”,“甯夏枸杞”等名列藥典之中。自然,這裡也廣泛流傳着關于香附子的傳說。

從前有個姑娘叫索索,天生麗質,心地善良。

有一年,古砀郡大旱,十月無雨,百草皆枯。索索迫于生計嫁到故黃河邊的一個茅莊,不料這裡正鬧瘟疫,大人小孩胸悶腹痛,自從索索嫁來以後,丈夫安然無恙,問索索,索索也不知,丈夫隐約感到,索索身上有股香氣,斷定這是驅疫的奧秘,于是便讓索索外出給衆人治病,不幾天,全村人又都露出了笑臉

莊戶人家閑着沒事,又扯起索索看病來,一傳十,十傳百,傳到索索丈夫耳朵裡,竟成這樣的話:“……索索每到一家,就脫去衣服,讓大人小孩圍過來聞……”丈夫雖有拯救鄉親之心,但決不容這種方式,于是兩人常鬧别扭。終于,在一個風雨交夾的夜晚,丈夫下了毒手把索索害死了。名聲不好的女人是不能入棺的,秫稭一捆埋到河邊。不幾天,就在索索的墳上長出幾縷小草,窄窄的葉,挺挺的莖,蜂也圍,蝶也繞,有人說:索索風流,死後也招小蟲子。丈夫聽後,挖地三尺,把屍骨深埋。可過了一段時間,小草又冒出,依然招蜂引蝶,丈夫又去挖又去埋,可草越挖越多,越埋越旺。于是人們後悔了:索索死的冤屈,千萬不要再挖了,将來萬一再鬧心口痛,說不定這草能治病……

直到今天,盡管藥名改叫香附子,可當地人仍叫它索索草。可惜的是要想用它理氣止痛,必挖出其身,三個根球一個比一個深,很費力氣。

2.木香的傳說

1.相傳清代光緒年間,山西道監察禦使李慈銘曾因夜感風寒而全身不适,腸鳴腹瀉。

第二天一早,李慈銘請城中名醫前來診治,醫生問明病情後,笑捋白須,自醫藥箱中取出一瓶藥丸,令李以濃米湯飲下20粒,過了一會兒,李慈銘的腹瀉就止住了。兩天後,李慈銘的病即痊愈。李慈銘問醫生所用何藥,醫生回答說:“此藥就在大人洗硯池旁。這種叫木香的花木,行氣止痛、實腸止瀉。用其根與黃連做成藥丸,即大人所服之藥。”李慈銘乃光緒進士,著名文學家,看着似白絲緞織就的瀑布一般的木香花,大為欣喜,興奮之際,還特地做詩一首:“細剪冰蘼屑麝台,雙含風露落瓊瑰。分明洗硯勻箋側,長見籠香翠袖來。”詩中用白色的蘼蕪和麝香的細末來比喻木香的香濃之氣,真是傳神之至。

故事中提到的木香,俗稱“七裡香”,是一味對“行腸胃系統的滞氣”有着獨特功效的中藥,木香味苦辛,性溫,是極為常用的行氣理氣藥。清代名醫黃宮繡、《藥品化義》、《本草正義》等均對其藥性做出過精到論述。《本草彙言》還高度概括前賢之說,認為“廣木香,治氣之總藥,和胃氣、通心氣、降肺氣、疏肝氣、快脾氣、暖腎氣、消積氣、溫寒氣、順逆氣、達表氣、通裡氣,管統一身上下内外諸氣,獨推其功”,一連說了十一種氣。近代名醫張山雷則一言以蔽之:“木香以氣用事,專主氣滞諸痛。”真可謂:十裡飄香甜如蜜,治氣散郁效如神。
2.大綠通——木香

移根自遠方,種得在僧房。
  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抽莖高錫杖,引影到繩床。
  隻為能除疾,傾心向藥王。

  ——唐·岑參

木香真香

  木香,原名蜜香,這是因其香氣如蜜之故,由于沉香的别名中,已有“蜜香”之稱,為防止混淆,因而改稱為青木香。又因中藥馬兜鈴之根也叫青木香,遂又改稱木香為廣木香或南木香以别之。七裡香、十裡香均是木香的雅号,日本《和漢藥考》中還有“大綠通”之名。

  遠在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即有木香的記載,曆史上以“昆侖及廣州舶上來者佳,是為地道”,品質以“輕浮味苦而粘牙者為好”。木香雖以木名,然并非木本植物,實屬草類也。早在南北朝時,民間就“常以煮汁沐浴,大佳”。古時道家又稱青木香為“五木”,《修養書》雲:“正月一日取五木,煮湯以浴,令人至老須發黑。”據史料記載:隋朝樊子蓋為武威太守,車駕入吐谷渾,子蓋以彼多瘴氣,獻青木香以禦霧露之邪,“多以為浴是矣”。木香亦名“五香”,《三澗珠囊》中說:“五香者,即青木香也,一株五根,一莖五枝,一枝五葉,葉間五節,故名五香。”五香的确很香,《金光明經》稱之為:“矩琵佗香”,“其香氣濃郁,藥中有此一味,則煮之香聞滿屋”,甚至還說“燒之能上徹九天”。相傳清代光緒年間,山西道監察禦史李慈銘臨窗辦案,由于過度疲倦,不覺伏案而睡,感受窗外風寒,醒來後即感全身不适,腸鳴腹瀉,請來醫生診治,醫生問明病情後說:“李大人不必擔心,此病極易治愈。”于是取出一瓶藥丸,令以濃米湯飲下20粒,不久遂愈。李慈銘問醫生用的什麼藥,醫生回答:“在大人洗硯池旁,有一種花木叫木香,用其根與黃連做成藥丸,即大人所服之藥。”後來,在洗硯池畔,果見木香盛開,其香氣确實沁心潤肺。李乃光緒進士,著名文學家,興奮之際,乃作詩一首:“細剪冰蘼屑麝胎,雙含風露落瓊瑰。分明洗硯勻箋側,長見籠香翠袖來。”詩中用白色的蘼蕪和麝香的細末來比喻木香的香濃之氣。而今,中醫所用之木香,多為菊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雲木香、越西木香、川木香的根,雲木香生長于較高的山地,原産印度,現主産雲南;越西木香生于山坡林緣草地,主産四川昌都及涼山彜族自治州;川木香生于山坡草地,主産四川雅安地區。三種木香均以氣味芳香濃烈,根條色黃褐而質堅實者為優。

“治氣之總藥”

  《神農本草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中藥專著,其中把365味中藥分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大類。凡是屬于“上品”之藥,認為“上藥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木香雖列屬《神農本草經》“上品”之藥,而曆代醫家用藥經驗是,木香“辛燥之性,破滞攻堅,是其所長”(《玉楸藥解》),“用之以散郁開結,但不可太多,過用則耗液傷陰”(《本草正義》)。由此可見,木香不僅不堪“多服久服”,更無“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之用,所以,若将木香列為“上品”,實屬不妥。

  根據曆代醫家用藥經驗,木香味苦辛,性溫,是極為常用的行氣理氣藥。清代名醫黃宮繡曾說:“木香下氣寬中,為三焦氣分要藥,然三焦則以中焦為要,中寬則上下皆通,是以号為三焦宣滞要劑。”《藥品化義》:“木香,為調諸氣之要藥。”《本草彙言》還高度概括前賢之說,認為“廣木香,治氣之總藥,和胃氣、通心氣、降肺氣、疏肝氣、快脾氣、暖腎氣、消積氣、溫寒氣、順逆氣、達表氣、通裡氣,管統一身上下内外諸氣,獨推其功”,一連說了十一種氣。近代名醫張山雷曾一言以蔽之:“木香以氣用事,專主氣滞諸痛。”實際上,現今對木香的具體運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焦樹德教授所言極是:木香“偏于行腸胃系統的滞氣”,多用于腸胃氣滞而緻的胃脘痛、胃脘脹悶、脘膈間脹悶多嗳、腹脹瀉痢等症。

名醫謹慎用木香

  古有傳說:“有一婦人久痢将死,夢中觀音授一方,服之即愈。”此方是以木香一塊,方圓一寸,黃連半兩,二味用水半升,同煎幹,去黃連,薄切木香焙幹為末,分作三服,第一服橘皮湯送下,二服陳米飲下,三服甘草湯下。這一故事說明木香能治療痢疾,但用量要少,一寸長的木香小塊,再分三次服下,可知每次用量是極其輕微的。

  木香畢竟屬辛香耗散之品,雖為常用,但須注意:一不可過濫,二不可過量,濫用必緻其害,過量必傷正氣。我常看到現今的中醫處方裡,動辄木香輕者lO克,重者15克,惟恐行氣不力,倍量用之,稍見其效,久用不舍,其結果是痛快于一時,終緻氣短不續,弊多利少。其實,木香不可妄用,古代醫家早有告誡。如清代醫家張山雷曾指出:“木香用之散郁開結,但不可太多,過用則耗液傷陰,其氣将愈以紛亂。”《本草新編》中也認為:“廣木香,隻可少用之為佐使,使氣行即止,而不可謂其能補氣而重用之也。大約用廣木香,由一分、二分至一錢而止,斷勿浮于一錢之外,過多反無功效。”在中醫界,每位中醫大概都知道“辛不過錢”之說,意思是在應用中藥細辛時,劑量不可超過一錢,即為現代的3克,而能知道古有“木香用不過錢”者,恐怕是寥寥無幾了。對于木香用量要輕,北京已故四大名醫之一的蒲輔周老先生則是極為重視的,他曾說過:“木香行滞氣,和脾胃,磨汁服佳。中虛者勿重用。”木香磨汁服,能有幾何?還又強調“虛勿重用”,可見名醫用木香,量小為妥,慎之又慎。

~~~~~~~~~~~~~~~~~~~~~~~~~~~~~~~~~~~~~~~~~~~~~~~~~~~~

木香

【别名】蜜香(《别錄》),青木香(《本草經集注》),五香(《三洞珠囊》),五木香(《樂府詩集》),南木香(《世醫得效方》),廣木香(《昔濟方》)。
【來源】菊科雲木香Saussureacostus(Falc.)Lipsch.為正品,越隽川木香Vladimiriadenticulate(Franch.)Shih、川木香Dolomiaeasouliei(Franch.)Shih可代用。10月至次年1月間采挖,除去殘莖,洗淨,曬幹(不宜久烘),密封放置陰涼幹燥處保存。
【原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主根粗壯,圓柱形,外表褐色;支根稀疏。根生葉三角狀卵形或長三角形,長30~100cm,寬15~30cm,基部下延成不規則分裂的翅狀,葉緣呈不規則淺裂或波狀,疏生短刺,上面深綠色,被短毛,下面淡綠帶褐色,被短毛,脈上尤著;葉柄長為葉片的1.5~2倍。花莖高30~200cm,有細棱,被短柔毛;花莖上的葉長10~30cm,有短柄或無柄抱莖;頭狀花序,單一,頂生及腋生,或數個叢生于頂端;總花梗短或無;總苞片約10層,三角披針形,長9~25mm,外層最短,先端長銳尖,疏被柔毛;花全為管狀花,暗紫色,管長1.5cm,先端5裂,裂片長6mm,雄蕊5;着生于裂片下方的喉部,花藥聯合,上端稍分離,有5尖齒;子房下位,花柱外露,柱頭2裂;花托有長硬毛。瘦果線形,先端平截,長6mm,有枝,上端着生一輪黃色直立的羽狀冠毛,長約1.5cm,果熱時多脫落,果頂有時有花柱基部殘留。花期7-9月。果期8-10月。生長于較高的山地。原産印度。我國雲南、廣西、四川均有栽培。
②越西木香,分布四川西南部。③川木香,分布四川西部及西藏等地。
【炮制】木香片:将原生藥放清水内洗淨,撈出,悶潤12~24小時使軟,切片,曬幹。煨木香:将木香片放在鐵絲匾中,用一層草紙,一層木香間隔,平鋪數層,置爐火旁或烘幹室内,烘至木香中所含的揮發油滲透至紙上,取出放涼。有些地區将木香片1斤,麸皮4兩,放鍋内拌炒至黃色不焦為度,篩去麸皮,放涼。
【性味】辛苦,溫。
【歸經】入肺、肝、脾經。
【功能主治】主邪氣,辟毒疫,強志,主淋露。行氣止痛,溫中和胃。治中寒氣滞,胸腹脹痛,嘔吐,洩瀉,下痢裡急後重,寒疝。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0.5~1.5錢:磨汁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或密汁塗。
【注意】陰虛津液不足者慎服。
【附方】
①治一切走注,氣痛不和:廣木香,溫水磨濃汁,入熱酒調服。(《簡便單方》)
②治内釣腹痛:木香、乳香、沒藥各五分。水煎服之。(《阮氏小兒方》)
③治一切氣,攻刺腹脅脹滿,大便不利:木香三(二)兩,枳殼二兩(麸炒微黃,去瓤),川大黃四兩(锉碎,微炒),牽牛子四兩(微炒),诃黎勒皮三兩。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姜湯下三十丸。(《聖惠方》木香丸)
④治一切沉積水氣,兩脅刺痛,中滿不能食,頭目眩者,可用茶調散,次服本方:木香、槟榔、青皮、陳皮、廣茂(燒)、黃連(麸炒)各一兩,黃柏、大黃各三兩,香附子(炒)、牽牛各四兩。上為細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生姜湯送下。(《儒門事親》木香槟榔丸)
⑤治腸胃虛弱,冷熱不調,洩瀉煩渴,米谷不化,腹脹腸鳴,胸膈痞悶,脅肋脹滿;或下痢膿血,裡急後重,夜起頻并,不思飲食;或小便不利,肢體怠惰,漸即瘦弱:黃連(去蘆、須)二十兩(用茱萸十兩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見火)四兩八錢八分。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濃煎米飲下,空心日三服。(《局方》大香連丸)
⑥治下痢膿血,裡急後重,日夜無度:芍藥一兩,當歸五錢,大黃、黃芩、黃連、木香各一錢半,槟榔一錢。為末。每服三、五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未止,再服,不後重則止。(《紊問病機保命集》導氣湯)
⑦治寒疝,以及偏墜小腸疝痛:川楝子三錢,小茴香五分,木香一錢,淡吳茱萸一錢。長流水煎服。(《醫方簡義》導氣湯)
⑧治霍亂轉筋:木瓜汁一盞,木香一錢匕。上二味,以熱酒調下,不拘時。(《聖濟總錄》)
⑨治小兒陽明經風熱濕氣相搏,陰莖無故腫或痛縮:廣木香、枳殼(麸炒)二錢半,實甘草二錢。水煎服。(《曾氏小兒方》)
⑩治腋臭:好醋浸青木香,置腋下夾之。(《必效方》)
⑾治惡蛇虺傷:青木香不拘多少,煎水服。(《袖珍方》)
【備注】此外,尚有同屬植物木裡木香(四川)、大理木香(雲南)等的根亦同供藥用。

香附

[導語]香附,原名“莎草”,始載于《名醫别錄》,列為中品。《唐本草》始稱香附子。
【藥名】香附
【别名】香頭草、回頭青、雀頭香(《江表傳》),莎草根(《别錄》),香附子(《唐本草》),雷公頭(《綱目》),香附米(《本草求真》),豬通草茹(《陸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藥志》),苦羌頭(《中藥材手冊》)。

【來源】常用中藥,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幹燥根莖。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有匍匐根狀莖細長,部分肥厚成紡錘形有時數個相連。莖直立,三棱形。葉叢生于莖基部,葉鞘閉合包于上,葉片窄線形,長20~60cm,寬2~5mm,先端尖,全緣,具平行脈,主脈于背面隆起,質硬;花序複穗狀,3~6個在莖頂排成傘狀,基部有葉片狀的總苞2~4片,與花序幾等長或長于花序;小穗寬線形,略扁平,長1~3cm,寬約1.5mm;穎2列,排列緊密,卵形至長圓卵形,長約3mm,膜質,兩側紫紅色,有數脈;每顆着生1花,雄蕊3,藥線形;柱頭3,呈絲狀。小堅果長圓倒卵形,三棱狀。花期6~8月。果期7~11月。

【性味】辛微苦甘,平。

①《别錄》:味甘,微寒,無毒。

②《本草衍義》:味苦。

③《滇南本草》:性微溫,味辛。

④《綱目》:氣平,味辛微苦微甘。

【歸經】入肝、三焦經。

①《綱目》:手足默陰、手少陽,兼行十二經、八脈氣分。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經。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防蛀。

【宜忌】凡氣虛無滞、陰虛血熱者忌服。

①《綱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蒼術良。

②《本草經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熱也,法當涼血,禁用此藥。

③《本草彙言》:獨用、多用、久用,耗氣損血。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