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國古代的尺子與尺度(下)

圖 古“尺”字

中國古代的尺子與尺度(下)

尺是 中國傳統測量長度單位的工具,也是一個 長度單位。我們生活中建屋量地,造物制衣,都離不開它。曆朝曆代對長度的制度不一,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尺制。
尺,如王莽始建國尺、東漢建初尺、蜀草武弩機尺、魏正始弩機尺、正倉院唐尺、宋三司布帛尺等。
照行業區分又各有不同,比如 裁縫用三元尺, 箍桶業用魯班尺, 營造業用營造尺和魯班尺等等長度各不相同。
《宋史·高宗本記》紹興二年十月丙辰:“頒度量權衡于諸路,禁私造者。”
宋代沿襲唐制,官尺由太府寺掌造,主要用來征收布帛之用,故又稱為 三司布帛尺,每尺長約 31.6厘米。
圖北宋錾花青銅尺

中國古代的尺子與尺度(下)


近年來出土的宋尺約10餘支,其中最有名的當屬 福州新店浮倉山南宋淳祐三年 (1243年) 黃升墓 出土的刻花漆木尺。木尺長28.3厘米,寬2.6厘米,厚1.25厘米,長度較宋代官尺30.72厘米略短。通體髹黑漆,尺面中分兩半,一半分刻5格,每格一寸,陰刻犀角、銀錠、散闆、方勝、古錢、花卉等不同花紋;另一半無劃格,僅陰刻牡丹一株,紋地填彩。兩面形制類同,但5小格陰刻紋飾各異。
圖 黃升墓出土的刻花漆木尺

中國古代的尺子與尺度(下)

此外,較知名的還有泉州灣宋代海船第十三艙出土的量天木尺,脫水後殘長20.7厘米,寬2.3厘米,左半部無刻度。右半部長13厘米,有5個刻度,每刻度平均2.6厘米。該尺以十刻度計算,全長應為26厘米。
現藏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南京孝衛街宋墓也曾出土過一支木尺,長31.4厘米,寬2.3厘米。各地出土的宋尺尺度相差甚多,經專家考證,多以31厘米為暫定之一尺标準。  
宋明清各代的度器近年來出土的宋尺約10餘支,尺度相差甚多,經各家考證,均以 31厘米為暫定之一尺标準。
明清尺度大抵相同,明朝嘉靖牙尺長 32厘米。
明代,據明世子朱載堉《律呂精義》所記,明尺分為三種:
①鈔尺,即裁衣尺,與寶鈔紙外齊(長34厘米);
②曲尺,即營造尺,與寶鈔墨邊外齊(長32厘米);
③寶源局銅尺,即量地尺,比寶鈔墨邊長,比寶鈔紙邊短,當衣尺之九寸六分(長32.6厘米)。傳世的嘉靖牙尺,所刻線紋精密,每尺長32厘米,當是明朝官定的标準尺度。
近年,南京出土了一根頗具代表意義的明代木尺,經測量長度為31.3厘米,與明代工部頒行的尺的長度完全一緻。該尺為扁長條形,木色黝黑,正面标有刻度,包括十分之—寸、二分之一寸和寸,全長十寸,在五寸的位置加刻“×”形符号以示突出。木尺背面有“魏家琴記”四字銘文,不知是使用者抑或是制造者的名字。
圖 南京出土明代“魏家琴記”銘木尺

中國古代的尺子與尺度(下)

這把木尺應為明代造船工匠實際使用的工作尺,為我們了解明代的度量制度,尤其是深入探索鄭和寶船的尺度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清代用尺有三個标準,營造用尺與買賣用尺及布匹用尺各不相同。清高宗欽定權度尺長 32.05厘米 。
清代,營造尺長32厘米。中國曆史博物館所藏“康熙禦制”銘殘牙尺,每寸合 3.2厘米,與紫金山天文台銅景表尺上的清營造尺長度完全一緻。
清代的裁衣尺合1.1111營造尺,等于 35.55厘米。中國曆史博物館收藏的清牙雕裁衣尺,正面等分10寸,背面刻山水、人物、樹木、屋宇,刻工極精。
現在市場上用的尺是一米的三分之一,即33.33厘米。
除了官制尺制,還有工部尺,木工尺,鴛鴦尺,魯班尺,玄女尺,紫白尺,陰陽尺,丁蘭尺,律尺 等等。
中國古代長度換算你知道多少?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15.8厘米, 1寸 = 1.58厘米
戰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厘米, 1尺 = 24.2厘米, 1寸 = 2.42厘米, 1分 = 0.242厘米
西晉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厘米, 1尺 = 24.2厘米, 1寸 = 2.42厘米, 1分 = 0.242厘米
東晉及十六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厘米, 1尺 = 24.5厘米, 1寸 = 2.45厘米, 1分 = 0.245厘米
南朝與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
1丈 = 245厘米, 1尺 = 24.5厘米, 1寸 = 2.45厘米, 1分 = 0.245厘米
北朝:
1丈 = 296厘米, 1尺 = 29.6厘米, 1寸 = 2.96厘米, 1分 = 0.296厘米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厘米, 1尺 = 29.6厘米, 1寸 = 2.96厘米, 1分 = 0.296厘米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厘米, 1尺 = 30厘米, 1寸 = 3厘米, 1分 = 0.3厘米
大尺: 1丈 = 360厘米, 1尺 = 36厘米, 1寸 = 3.6厘米, 1分 = 0.36厘米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312厘米, 1尺 = 31.2厘米, 1寸 = 3.12厘米, 1分 = 0.312厘米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厘米, 1寸 = 3.4厘米
量地尺: 1尺 = 32.7厘米, 1寸 = 3.27厘米
營造尺: 1尺 = 32厘米, 1寸 = 3.2厘米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厘米, 1尺 = 35.5厘米, 1寸 = 3.55厘米
量地尺: 1丈 = 345厘米, 1尺 = 34.5厘米, 1寸 = 3.45厘米
營造尺: 1丈 = 320厘米, 1尺 = 32厘米, 1寸 = 3.2厘米
(來源網絡,僅做參考)
世界第一卷尺———丈量步車。
這是我國 明代著名珠算家和發明家、徽州屯溪人 程大位(1533-1606年)在丈量田地工作中發明的測量工具,軟尺用篾片連接而成,卷在尺體中軸上,拉動軟尺可丈量,轉動中軸可收尺,被稱為 “世界第一卷尺”。
圖 世界第一卷尺———丈量步車

中國古代的尺子與尺度(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