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郄【xì】穴16個,治療急症30多

十六郄穴,可調全身30多處急性病症,實用技能,人人必備。

本文導讀:

1、郄穴的速記口訣

2、郄穴的幾大特色,調急症...

3、尋經找穴,了解功用

4、實用妙招,圖文說16個郄穴

第一 郄穴的 速記口訣

郄有孔隙意,本是氣血聚。

病症相應點,臨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腸溫溜當。

胃經是梁丘,脾應取地機。

心經取陰郄,小腸養老名。

膀胱金門尋,腎向水泉覓。

心包郄門刺,三焦會宗列。

膽經在外丘,肝經中都立。

陽跷跗陽走,陰跷交信期。

陽維陽交會,陰維築賓為。

第二 郄穴的幾大特色

1. 急症用郄【xì】穴——用于人體急救的強穴!八會穴——調慢性病的必選穴位。使勁按揉郄穴,為救命,把危險降到最低點!當心髒病心痛、胃痛、頭痛、腰痛、肝區痛突發時,在等醫生或趕醫院路上時,就可以提前操作,可速緩病情。

2. 郄穴,“郄”有空隙之意,并由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中陰跷脈、陽跷脈、陰維脈、陽維脈之經氣深聚的部位組成。

3. “陰經郄穴多治血,陽經郄穴多治痛”。

4. 郄穴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取穴也非常方便。

第三,尋經找穴,了解功用

1、足太陰脾經之郄穴--地機穴,位于人體小腿内側,内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可治療腹脹、腹疼,洩瀉,這個穴位按壓時間要長些,5分鐘。

2、手太陰肺經郄穴--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側,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處。是治療内髒出血的郗穴,使用時可用拇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壓該穴;孔最穴配膻中穴治療氣逆吐血等。

3、手陽明大腸經郄穴--溫溜穴,在屈肘時,在前臂背面桡側,當陽穴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處。當出現頭疼、咽喉腫痛、腸鳴腹疼的時候就選溫溜穴。

4、足陽明胃經郄穴--粱丘穴,取該穴時屈膝,在髂前上棘與髌骨外上緣連線上,髌骨外上緣上3寸。當出現急性胃疼時應立即想到梁丘穴,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壓該穴,持續2-5分鐘,往往可以立即止疼;梁丘穴配中脘穴治療急性胃炎。

5、手少陰心經郄穴--陰郄穴,位于人體的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桡側緣,腕橫紋上0.5寸。調理心疼、吐血、鼻出血,按揉陰郗穴,平時經常按壓此穴還可預防和治療心髒疾病。

6、手太陽小腸經郄穴--養老穴,位于人體的前臂背面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桡側凹緣中。急性腰痛時可随手取來養老穴。

7、膀胱經郄穴--金門穴,位于人體的足外側部,當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治療急性腰扭傷,急性頭痛等。

8、足少陰腎經郄穴--水泉穴,足内側,内踝後下方,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結節内側前上部凹陷處。專門消除水腫,治療小便不利(腎氣不足,泌尿系統感染)。

9、手厥陰心包經郄穴--郗門穴,位于腕橫紋上五寸。凡遇心動過速、心絞痛等心胸疾患那就是郄門穴的事了,按壓的時間2-5分鐘。

10、三焦經郄穴--會宗穴,位于人體的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穴尺側,尺骨的桡側緣。理清利三焦,安神定志。

11、膽經郄穴--外丘穴,位于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緣,平陽交穴。膽囊疼痛了就快按外丘穴;和陽交穴配合,治療急性頭痛效果好。

12、足厥陰肝經郄穴--中都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内側,當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側面的中央。當有尿血症時,要馬上想到水泉穴;女子崩漏、膝關節炎、疝氣就找中都。

13、陰跷脈郗穴--交信穴,位于人體小腿内側,太溪穴直上2寸,複溜穴前0.5寸,胫骨内側緣的後方。可治療月經不調、痢疾、腸炎。

14、陽維脈郗穴--陽交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配外丘穴治療急性頭疼再好不過了。

15、陰維脈郗穴--築賓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内側,當太溪穴與陰谷穴的連線上,太溪穴上5寸,腓腸肌肌腹的内下方。可治療惡心嘔吐。

16、陽跷脈郗穴--跗陽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後面,外踝後,昆侖穴直上3寸。該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有吸熱化濕之功效。主治頭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等症。

第四 實用妙招,圖文說16個郄穴

1. 孔最穴——手太陰肺經

孔是代指毛孔,最是最佳的意思,意思是身體所有跟孔有關的問題都歸它管理,它是老大。

上至鼻竅,下至肛門等等身體上有空的地方很多,所以用得到的地方也特多。

尺澤和太淵連接上,腕橫紋上7寸就是

它有清熱解表,潤肺利咽的作用。當你咳嗽,氣喘,咽喉腫痛時,一定要記得找它哦~最拿手!

每天按揉3-5分鐘,感到明顯的痛點就沒錯了,還是對付痔瘡的良藥。

2. 溫溜穴——手陽明大腸

足三裡,大椎穴,這些養生大穴,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

但其實身體中藏着很多,身懷絕技且低調的穴位哦,溫溜穴就是其中之一。

“溫”是溫暖的意思,“溜”是留住的意思,意思是将溫暖留住,有升陽溫暖的作用,是寒症的克星。

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

“婦之病,寒為大”,很多女性朋友身體寒氣較重,肌瘤,包塊,囊腫等擋也擋不住的來了。

這時,艾灸溫溜穴是最好不過的!幫助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把停滞在身體中寒流驅趕出去。

而且經常按揉它,對手涼,手心愛流汗,寒氣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的朋友們也很有幫助。

3. 地機穴——足太陰脾經

地機穴,是脾土的機關,非常重要。

有着強大的健脾,理血,行水的作用,可有效治療婦科病,痛經,月經不調,脾胃痛症。

陰陵泉直下4橫指

早上9-11點調理最佳,因為這時脾經氣血最旺盛,我們可按揉3-5分鐘,促進氣血運行。

4.粱丘穴——足陽明胃經

粱丘穴是急性胃病的救命良藥!

作為胃經郄穴,本經氣血深聚的部位,有調胃降逆,祛風化濕的作用。臨床上曆代名醫多運用于急性胃炎,腸胃炎,或突發肚子痛的特效穴!

現代人吃的很雜,易突然胃痛,劇烈疼痛感,趕去醫院前,不如自己伸手按按此穴。

取穴時,腿蹬直,大腿外側,膝蓋骨外側上端向上2寸(3橫指)處,

見一凹陷,就沒錯

每次按揉20秒,休息5秒繼續按,如此重複3-5,疼痛感漸漸消失。特别是對于突然胃犯酸了,很快就好轉!

5.陰郄穴——手少陰心經

大家都知道心主血脈,主神明,前面我們說了郄穴善治痛,所以心痛,神志病,血證,盡管找它!

《百症賦》又言:“陰郄、後溪,治盜汗之多出。”

有着清心滋陰,安神固表作用,晚上經常不知不覺就出了好多汗,醒來就不出汗的朋友,記得每天按揉3-5分鐘。

在前臂,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桡側緣,腕橫紋上0.5寸

同時是治療恐懼的“鎮心丸”!受驚吓了,恐懼,憂慮,悲傷,多按按此穴就會好起來~

6. 養老穴——手太陽小腸經

養老穴出自于《針灸甲乙經》。它可是老年朋友的寶藏穴位,專治各種老年病。

很多老年朋友,上了年紀,難免有眼花,耳鳴耳聾,肩膀酸痛的症狀。多按揉舒經通絡,聰耳明目效果非常好。

為什麼呢?因為小腸經的循行路線經過外眼角和内眼角,臨床上不僅多用于老花眼,凡是有目視不明、眼睛昏黃等症狀,都可取。

先将掌心向下,找到手腕處突起的骨頭最高點,

然後掌心轉向胸前,突起骨頭附近有縫隙處

這麼好的穴位,趕緊分享給自己父母親吧,每天早晚各一次,3-5分鐘就好。

7.金門穴——足太陽膀胱經

金,肺性之氣也。門,出入的門戶。本穴為膀胱經向上輸送氣血之門戶。

對于補陽益氣,疏導水濕,有很好的作用。

如果有不小心急性腰扭傷,急性頭痛的朋友,不要慌,試試按揉它,疼痛感會慢慢消失。

人體的足外側部,外踝前緣直下,第5跖骨粗隆後方,骰(tóu)骨下緣凹陷中

這個穴位很深,我們要用力去按揉,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8.水泉穴——足少陰腎經

以後朋友們看到,帶“泉”字的穴位,記得聯想到,具有維護人體氣血,津液,陰陽平衡作用。

水泉穴當然也不例外,它是身體裡的利水大藥,專門消除水腫,治療小便不利(腎氣不足,泌尿系統感染),能使排尿順暢。

内踝後下方,太溪直下1寸,跟骨結節内側凹陷處

還具有傳遞水液,清熱益腎的功效,所以治療調理月經不調,經期腹痛,效果很好。

9.郄門穴——手厥陰心包經

當我們遇到身邊人,有突然發作心髒病或急性哮喘,馬上取心包經上這個急救穴,可迅速緩解病情。

屬于陰經上的郄穴,善治血證,多用于心神,有甯心安神,清營止血的作用。

在前臂掌側,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

于掌長肌腱和桡側碗屈肌腱間

有對付心痛,心悸,心煩,心肌炎,胸痛等心髒疾病,記得找它!

心包經通着乳腺,乳房旁邊,所以能治療急性乳腺炎。常按揉效果好,還能氣血通暢,遠離疾病。

10. 會宗穴——三焦經

三焦經經絡走形繞耳過肩循臂,所以對這條經絡循行部位及其臨近部位發生的一些症狀,如耳鳴耳痛,肩臂外側疼痛等,都很有幫助。

找會宗穴來拯救你,就沒錯了。每次按揉1-3分鐘,具有調理清利三焦,安神定志,疏通經絡之功。

在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尺骨的桡側緣。

11.外丘穴——足少陽膽經

看到這,考考你,應該能推算出,陽經上郄穴外丘穴的作用了吧?有疏肝利膽,清熱解毒效果。

凡是膽經走向的突發頭痛,乳腺痛,坐骨神經痛,一揉就好。

外踝上7寸,腓骨前

按揉時用一定的力量,保持5-6秒後松開,再休息2-3秒繼續,一壓一松為一個環節,每次按個3-5分鐘就好。

12.中都穴——足厥陰肝經

中都穴的中字指體内運行;都指先君之舊宗廟,在此指對側的肝髒。中都指刺激該穴後的經絡感傳不但可以到達同側肝經和肝髒,還可到達對側的肝髒。

肝作為将軍之官,主調達,全身各個技能的正常運行。

中都穴位于肝經和脾經的交彙處,刺激它有疏肝理氣,治療崩漏作用。

急性肋骨疼痛,急性肝區痛,急性眼睛脹痛,找它調理屢試不爽哦。

小腿内側,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側面的中央

特别是對于,肝郁,脾胃消化,缺乏運動導緻肥胖,因工作原因不得不喝酒,早晨起來口幹口苦的朋友,尤其需要多按揉這個穴位。

從這以下,就是奇經八脈上的郄穴了,它們雖沒髒腑歸屬,與12正經明顯不同,不走尋常路,但也是我們極為重要的經絡哦。

它對聯絡十二正經,經别,絡脈起廣泛聯系作用,并有重要調節全身氣血盛衰的厲害作用!

13.交信穴——陰跷脈

陰跷脈,乃足少陰腎經之别脈,起于跟中,起于足少陰腎經之然谷穴,再循内踝上行腹股、生殖器、胸腹,再上行至咽喉,并至睛明穴。

《針灸甲乙經》雲:“氣癃,癫疝陰急,股樞腨内廉痛”。認為交信穴具有益腎調經、調理二便的功效。

在小腿内側,當太溪直上2寸(3橫指),再向前推至胫骨後凹陷處

當女性朋友出現月經不調或崩漏,子宮脫垂,經血淋漓不止等情況時,可多按揉此穴!

14.陽交穴——陽維脈

陽維脈 ,“維”有維系聯絡之意,陽維脈有“維系”人身陽經的功能。陽維脈聯絡各陽經,與陰維脈共同起溢蓄氣血的作用。

陽交穴,是陽維脈的郄穴,同時也是足少陽膽經穴。

小腿外側,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

功效非常強大,有溫膽甯神,通經活血的作用。

主治胸脅脹滿疼痛,面腫,驚狂,癫疾,瘈疭,膝股痛,下肢痿痹諸疾。

15.築賓(Zhùbīn)穴——陰維脈

具有調理下焦、甯心安神之功。臨床中主要用于治療腳軟無力、腎炎、膀胱炎、腓腸肌痙攣等病症。

最重要的是,築賓穴還是人體解毒、排毒的重要穴位。

小腿肚裡側,當太溪穴與陰谷穴的聯線上,太溪穴上5寸,腓腸肌肌腹的内正下方

身體難免會有很多問題,如服用大量的藥物,藥物毒素留在體内堆積,這樣對于肝、腎功能造成極大損害。

常按揉築賓穴,就能夠幫助人體排除“藥毒”。

在小腿的内側,太溪穴直上5寸處,比目魚肌與跟腱之間,取穴時先找到太溪穴,直上量7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

16.跗陽穴——陽跷脈

到郄穴最後一個穴位了!《難經·二十八難》:陽跷脈者,起于跟中,出足太陽之申脈,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小腿外踝向上量取4橫指處,按壓時有酸脹感

有吸熱化濕,舒筋活絡作用,适用于頭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三叉神經痛。

總之,在調急性病症時,找16個郄穴,急性子的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