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明代胡應麟在他的《詩薮·内編》中,盛贊其為中唐七絕之冠。據《舊唐書·李益傳》記載,這首詩在當時就影響很大,“天下以為歌辭”,被譜成歌曲,傳唱天下,成為中唐最出色的絕句名篇之一。
02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受降城:唐初名将張仁願為了防禦突厥,在黃河以北築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區境内。另有一種說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李益在德宗貞元入靈州大都督杜希全軍幕,因此這裡的受降城應該指的是靈州受降城。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樂峰,回樂峰:唐代有回樂縣,靈州治所,在今甯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峰即當地山峰。一作“回樂烽”:指回樂縣附近的烽火台。
這兩句就是互文見義,沒有月色相照,沙不可能像雪一樣白,所以兩句要連在一起解釋。
受降城外,月色凄冷如霜,籠照着回樂峰前的黃沙,黃沙在月色的照耀下,發出如雪般清冷的光輝。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蘆管:笛子,一作“蘆笛”,聲悲涼。征人:戍邊的将士。
不知是何處吹起了凄涼的蘆管,一夜間戍邊的将士人人都在回望故鄉。
03
李益的這首詩,将景色、聲音、情感融為一體,組成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形成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含蘊不盡的藝術特點,因而成為中唐最經典的七言絕句之一。
詩的前兩句寫景色,第一句“回樂峰沙似雪”是俯瞰之景,詩人從受降城往下看,看到回樂峰的平沙,反射着如雪般的清輝。第二句“受降城外月如霜”是仰視之景,城外的夜空之中,冷月如霜。
“沙似雪”、“月如霜”,明寫邊關的凄冷夜景,暗喻征人凄涼的内心。“回樂峰”的地名,充滿了諷刺意味,對于戍邊将士來說,有家不能回,如何能樂?
第三句寫聲音,“不知何處吹蘆管”,在這凄涼的邊關夜色之中,傳來了一曲蘆笛,這蘆笛之聲,本就悲涼之極,卻又不知何人吹起,不知何處傳來,更有一種難以言狀的飄渺怅惘之感。
前三句,先以凄涼的視覺景象引動綿綿的思鄉的之情,再以怅惘的聽覺形象将思鄉的暗流疏引成情感的洪流,通過前三句的烘托鋪墊,詩的情感已到了不得不發的境地。
但是,李益卻在這裡獨辟蹊徑,讓不得不發的情感在結尾處打了個回旋,用想象的表現手法,描繪了一個征人盡望鄉的場景,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戛然而止處而餘韻不絕。
在這凄涼的邊關夜色之中,一曲悲涼的蘆笛之曲,引得邊關士卒徹夜難眠,紛紛起坐望鄉。詩人并沒有直接表達思鄉之情,但是征人盡望鄉的行為,雖肅穆無言,其思鄉之情卻充塞天地。
《增訂唐詩摘鈔》評:沙飛月皎,舉目凄其,下此而聞笳聲,安有不思鄉念切者。
04
前人曾評,李益詩最得“七絕聖手”王昌齡的神韻,王昌齡是盛唐七絕的代表詩人,而李益,則是中唐七絕的代表詩人。盛唐中唐,中間隻隔一個安史之亂,但詩的氣象與韻味,已經不同了。
王昌齡有一首《從軍行》,寫的都是征人思鄉之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别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兩詩對比,論意境的渾成悠遠,兩詩可說是前後輝映,但是其中的氣象與韻味,已經有了不同的況味。
盛唐王昌齡的《從軍行》,雖然寫的也是思鄉的悲涼之感,但“高高明月照長城”,自有一中雄闊的氣象。而李益之詩,“沙似雪”、“月如霜”,則悲涼中含着一種衰飒的況味。
安史之亂,使得唐人的心态發生了變化,那種盛世之中壯闊雄渾的氣象漸漸消失了,内心的情感變得更加複雜。
當然,這裡說的是詩的氣象之别,而不是詩的高下之分,王詩與李詩,無疑都是唐詩中的精品。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