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二)裡邪出表,陰病轉陽,揭示六病痊愈之...

在扁鵲及仲景醫學體系中,都會特别重視表邪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的緻病規律,故而在疾病的康複過程中,也必然存在着由深出淺、由裡出表的痊愈規律,是以《傷寒論》中三陰中風皆是得陽脈、浮脈而愈,《傷寒論·辨脈法》亦雲:“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此處之“生”是病淺向愈之意,“死”
是病進加重之意。)

此即隐藏在仲景經方體系中“裡邪出表,陰病轉陽”的正邪消長與表裡病位規律,若能把握此規律,不僅可将三陰裡病病解而成為表位中風,或進一步使得病邪從陽從表而透解,從而杜絕邪入裡位而形成“五藏風寒積聚”而病入膏,更可以為益壽延年奠定基礎,如《金匮要略·藏府經絡先後病脈證》所謂“若五
藏元真通暢,人即安和”,《輔行訣藏府用藥法要》所雲“凡學道輩,欲求永年,先須祛疾…使藏氣平和,乃可進修内視之道”。

是以《傷寒論》中三陰病皆需得陽脈、浮脈始能轉愈。

如274條:“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長脈是陽脈。

290條:“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浮脈是陽脈。

327條:“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浮脈是陽脈。

以上三條皆明确提出了三陰中風得陽脈、浮脈而愈的病理規律。

《傷寒論·辨脈法》言:“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揭示了陰病、寒病、虛病得陽脈,如脈見浮、長、實象則為出表轉陽而病淺向愈;表病、熱病、實病得陰脈,如脈見沉、小、弱象則會傳裡陰而病進加重的規律。

1.裡邪出表法
如《金匮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指出“身體洪腫,汗出乃愈”,“癢為洩風,久為痂癞”,是把水病陰病治成表病中風或透疹而解的示範。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為隐疹,身體為癢,癢為洩風,久為痂癞。”“癢為洩風”,癢是裡位風寒等邪氣出表之反應,裡邪出表則可給邪氣以出路,給邪氣出路即是給病人生路。

但在洩風的同時,風邪也會耗散津液,故疏洩日久,則會“久為痂癞”,表位津液被耗,肌膚甲錯或生痂癞瘡瘍。于是仲景在此提醒醫者,後續之施治法則需在解表中加強固護津液。故“裡邪出表”的本質即“津液一元論”在“表裡觀”中的體現。

又如《金匮要略·黃疸病脈證并治》言:“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芪湯主之。”這也是把握時機将黃疸治成太陰中風黃汗從表而解的示範。

黃汗病(水熱證以水為主)是太陰中風的第三個層面,如果病傳到陽明,則會發生黃疸病(水熱證以熱為主)。這是邪氣的來路,即黃汗病傳病進而為黃疸。

而黃疸病的治療則需要把握時機适時解表,出透一身黃汗則愈。

如“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黃疸病陽明水熱郁結,利小便是常規治法。

“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芪湯主之”,即前文病傳路徑所述,若黃疸是由太陰中風黃汗病傳入于陽明病位,并以陽明水熱為所急所苦,而給邪氣以去路之病解路徑,則需與病傳來路相反。

故當正氣抗邪、裡邪出表而脈現浮象時,則不可再妄利小便,需及時把握時機解表發汗,如條文中用太陰中風補津液而解表發汗的方式,使邪氣得汗出透表而解。即:

邪氣來路:黃汗一病傳—黃疸。

邪氣去路:黃疸一病解黃汗。

這就是經典經方體系定義《傷寒論》辨治規律為“首辨表裡,尤重表證”的原因。有表急則立足于“表裡觀”先解表,無表急則立足于“正邪觀”,創造機會透邪出表。

再如《金匮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卧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愈。”此乃太陰病血痹證用針砭解表引邪外出之治法,與扁鵲“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施治理念
本無二緻。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