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正文

晉美山西:介休張壁古堡(葉平)

2011年3月15日


山西介休市張壁古堡為隋末劉武周抗擊李世民所築。堡内遺存的曆史街區和大量古建築,是研究古代城堡的重要實物标本。在城堡地下構築了攻守兼備、可屯兵萬人的地道,距今已有1380餘年的曆史,是國内罕見的古代地下軍事遺址。這座集軍事、宗教、民俗、民居于一體的國内現存非常難得的“古代袖珍小城”,積澱着深厚的曆史文化内涵,被譽為“古廟神佛異,明堡暗道奇”。


沿同蒲鐵路從靈石抵達介休。張壁古堡就位于介休綿山北麓的龍鳳鎮。


途中必須經過史上小有名氣的綿山。綿山亦名綿上,後因春秋晉國介之推攜母隐居被焚又稱介山,寒食節也源于此地。


三月中旬,綿山還覆蓋在白雪皚皚之中,隻得忍痛放棄登臨。


從介休市城區東行10公裡,張壁古堡出現在黃土高坡。整座古堡順地勢建造,南高北低。從堡北向下俯視,左、中、右各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


據介紹,這一古堡為隋朝劉武周所建。劉武周為隋瀛州景城人,骁勇善騎射,以軍功任建節校尉。公元617年據郡起兵,開倉赈饑民,自稱太守。後依附突厥,攻占雁門、定襄等地,被突厥封之為定楊可汗,自稱皇帝。唐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勾結突厥,攻占太原、并諸州,屢敗唐兵,威脅關中。次年,為秦王李世民所敗,投奔突厥。後拟從突厥逃歸中原,事洩,為突厥所殺,其部将尉遲恭(敬德)後歸順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平定劉武周的經過,曾經被唐高祖李淵下令編排成樂曲,命名為《秦王破陣樂》。張壁古堡其實是1300多年前劉武周用來抵擋秦王兵馬的屯兵和防禦陣地,采用的兵法就是中國最古老的“地道戰”。


以現在的目光看,張壁古堡俨然一座極其普通的北方小村。


農家小院構成了十分熟悉的景色。


古堡堡牆用土夯築而成,高約10米。


堡有南北二門,中間是一條長300米的街道。街東3條小巷,街西4條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


古城堡為長方形,東西374米,南北244米,堡周長1300米,堡牆為版築夯實。


東北角堡牆為唐代堡牆遺存,南堡門西側堡牆為明清時期堡牆。


首先進入的是可汗王祠。


中原大地,居然有“可汗”的寺廟,但隻要看了前面的介紹就不會感到奇怪,


原來這是用來紀念劉武周被封為可汗的那段曆史。


這裡曾經是城南夯土堆起的墩台,是劉武周作戰觀察、指揮所在地。劉武周死後,其後人就選此墩台為可汗廟之址,


可汗王祠院内可進入古軍事地道。張壁古堡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地上明堡,地下暗道”。


地下防禦體系由縱橫交錯、攻防完備的長達5公裡的地道組成。


地道呈S型走向,三層立體網狀結構,


高層距地面2米左右,中層距地面8至10米,底層距地面17至20米。


地道内既有規模較大的屯兵洞、糧倉,又有陷井、伏擊坑、射箭坑、淹水道、通訊道、了望孔等攻擊設計,


還有排水道口、逃跑出口,并有直井從頂層直通底層,進、退、攻、防、藏、逃靈活多變。洞内大緻情形和我們看過的“地道戰”差不多。


張壁古堡的這三重軍事防禦體系,攻守兼備,環環相扣,堪稱古代軍事工程的傑出範例。


在張壁古堡小小的城内,居然建有七處以上的寺廟,在國内實屬罕見。


關公廟坐南向北,正面對着張壁的南門,關公廟的大門是古時的戲台。


穿過大門,對面就是供奉關公的大殿,


關公端坐正方,周倉、關平站立兩旁。


廟内還有觀音堂,原本供着千手觀音,文革時,觀音像被拆,意外發現藏在牆壁内的泥包鐵像,怕觸犯神靈,沒有聲張,泥包鐵像躲過一劫,但它究竟何人所塑至今仍是個謎。


最為奇妙的是,在這裡中國佛教與道教的寺廟和諧共處。


佛教“空王佛行宮”與道教“真武殿”并列。


真武殿始建年代不詳。


供奉着道教的真武大帝。


空王殿為一明代建築,佛像為三世佛,亦為明時所塑,水平較高,壁畫繪空王佛(志超)成佛的故事。


屋頂上明萬曆時的三彩琉璃鸱尾、樓閣、獅瓶、仙人走獸,都極精妙。


張壁古堡尚有中國多數古城均已消失的隋唐城市遺存的“裡坊”。


堡内現有30餘所保存完好的院落,住宅比鄰有序。


稱奇的是街中路西有一株根深葉茂的槐抱柳,相傳植于宋代,給古堡增添了情趣。


生活在古堡的居民,千餘年來,依然享受着反差極為強烈的陽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