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于《基礎教育》2021年第1期
“未來已來”,早已不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已成現實。它帶給“學校”的首先是一種新的視野,即“未來視野”。這表明,除了是一個“概念”之外,“未來”還是一種“視野”或“視域”,以此視野看學校,借此視域看教育,看出隻有面向未來、通過未來和融入未來才能看出的新道路和新世界。由此敞開學校存在的獨特意義:既是傳承曆史文化的地方,也是帶着一代代新人,走向未來文明的必經之地。無論未來學校的名稱、形态、結構及其功能,将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這一職責和使命都不會更改,且始終與“學校”同在。
未來不隻是用于暢想和猜測的,更是用來設計和建構的。真正的“未來”,是設計出來、建構出來的未來。
問題在于,要設計出什麼樣的“未來”,建構成何種樣态的“學校”?
“未來學校”是通向“智能技術”的學校。這是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所重塑的智能化學校。它時常被稱為“智慧學校”,但正如葉瀾教授所言:智慧學校,不能滿足于給機器以智慧,更要給人以智慧。理想的智慧學校,是機器的智慧和人的智慧、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比翼齊飛、交互生成的學校。人工智能進學校,最終不是顯示在技術上,而是表現在人身上,體現在人的生命健康和主動成長上。不然,則有可能走向 “惡性技術化”。
“未來學校”是通向“人文藝術”的學校。這是人文精神強烈、藝術氣息濃郁的學校。智能時代,物質越來越豐沛,技術越來越先進,學生也越來越聰明,但随之而來的可能是:文化積澱越來越稀薄,精神生命越來越孱弱。人文藝術就是為精神生命的豐贍而來的,是為賦予人以“文化生命”而生的,更是生命安頓、靈魂栖息的載體,它有助于讓文化積澱、文化精髓真正落入人們的内心與生活裡。未來學校亟需破解的重大難題是:如何處理好技術需要更新換代與人文精神需要代代相傳的矛盾?如何化解技術焦慮和文化憂慮的沖突?未來學校,既需要借助信息技術“乘雲駕霧”,攀上時代潮流的頂端,也需要腳踏實地,輕車慢步,涵養心神,傾聽和吸收來自文化世界的微細聲響。這樣的學校,就是展現出文化沉澱,締結文化紐帶的地方,成為弱化技術歸屬感,強化文化傳承感,深化生命成長感的場所。
“未來學校”是通向“社會社區”的學校。這是“學校在社區中,社區在學校中”的學校。“社區”作為現代社會的基本單元,以往是外在于學校的他者,雙方之間存在天然堅固的壁壘。未來學校将打破這一壁壘,讓學校回歸并融入社區:學校建在社區中,社區放在學校裡。兩者不再限于互為旁觀者和協作者,而是互為建設者,從“我和你”徹底變成了“我們”。
“未來學校”是通向“天地自然”的學校。這是融入自然,與自然相通的學校。作為長久以來被忽略的“自然之維”,它針對現代科技文明造成人類這一“自然之子”疏離自然的現實,要求未來學校,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都以教育的方式,追溯自然,找回丢失的自然,把學校安放在天地自然之間,充分發掘隻有“自然”才有的育人價值,把“自然智慧”也變成教育智慧的一部分。
通往未來學校的路途中,這四個方面的建設往往存在較大差異,相對而言,“技術”熱,“社區”鬧,“人文”冷,“自然”淡。雖然每所學校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選擇其一作為突破口,但都同等重要,它們的并存讓學校天地驟然闊大起來,且展現出理想學校的樣子:科技與人文的平衡,社會與自然的交彙。這樣的學校,由此成為技術、人文、社會與自然之間相互縫合、溝通、銜接和通會之地,成為安頓生命、溫暖生命、超拔生命價值的場所。如上未來學校的遠大圖像,其志甚偉,豪情可羨,但任重而道遠。
【全文完】
(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院長,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