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有這種感覺:
每天花上一小時,讀幾十頁書,告訴自己「我在學習」。但卻一次次發現,讀到後面,就忘了前面的内容,常常要反複重讀。
一本書,好不容易花上幾個星期,吭哧吭哧讀完。過上一兩個月,回想起來,卻發現内容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更有甚者,和别人聊天,聊起某本書,猛然記起「啊,這本書我讀過」,但卻發現,除了書名,其他内容完全想不起來……
這些情況,其實非常常見。
前些天,和訓練營的同學們聊天。不少人都告訴我,自己多多少少有過這些困擾,也常常困惑:難道是因為自己的理解能力、記憶力不行嗎?
其實不是的。
大多數時候,我們的讀書方法,其實是有問題的。
這是許多人極其容易踏入的誤區。
經常有讀者在後台問我:
L先生,您讀書一定很多吧?想知道,您一般每天用多長時間讀書呢?
要麼就是這樣的:
您一般多久能讀完一本書呢?或者說,您平均一個月、一年,能讀多少本書呢?
每每遇到這種問題,我都很為難。
看得出來,對方特别上進、勤奮,也非常誠懇,但這問題我是沒法回答的。
為什麼呢?
因為這種讀書方式,從根本上說,跟我的模式就是相悖的。
舉個例子:
我的電腦裡有兩百多本電子書,這些書裡面,我讀完了多少本呢?
如果把「讀完」定義為「從頭到尾讀完每個章節、每一頁」的話,那答案是,不到二十本。
絕大多數的書,我壓根不會一頁一頁逐字去讀,因為這對我沒有意義。
我每次讀書,必然都會抱着一個預設條件:我想了解什麼信息?解決一個什麼問題?
在這個基礎上,再挑選相關的内容,有針對性地去讀。
這種情況下,我可能隻讀一頁、兩頁,甚至如果特别專業的書,也許一句話就能解答我的疑問 —— 那就成了。
當然,如果剛好沒什麼事,時間也寬裕,那我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 從一個問題引發出其他問題,産生更多的想法,再針對這些新的問題、想法,找到對應的内容,看作者如何去論證、诠釋、總結。
簡而言之,從一個點,引出一條線、一張網。
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跳讀、泛讀、選擇性地讀。可能我會精讀這個章節,一個字一個字去推敲;但下個章節,就直接跳過去。
甚至,一本書,我可能隻讀一兩個章節,就放在一邊再也不用;
有些書,可能拿到手會翻一下,放着,有需要的時候再翻出來,讀上幾頁。
也有一些書,可能會反反複複讀某個章節、某段内容,都有可能。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用「多少本」「多少頁」去衡量,都是沒有意義的 —— 一本學術專著,我可能斷斷續續讀上一年,并且隻讀其中30%的内容,這要怎麼計算?
這樣讀書的人,不會用「本數」和「頁數」去衡量讀書成果,因為這些并不重要。
他們用來衡量讀書成果的是什麼呢?
是「知識點」。
這裡要宕開一下,說點别的。
在知識管理領域,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模型,叫做 DIKW 模型。
什麼意思呢?
它代表了知識管理的四個層級,也是學習的四個層次,分别是:Data(數據),Information(信息),Knowledge(知識),以及 Wisdom(智慧)。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比如說「認知資源」。你看到這個詞,但你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它能用來幹什麼,這時,它對你來說,就是一個「Data」。
要注意:Data并不是知識。因為,你并沒有「知道」任何東西,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也沒有任何提升。你僅僅是能夠「認出」它而已。
它對你來說,除了擴充你的詞彙量,沒有任何意義。
這時,如果進一步告訴你:認知資源是我們進行思考的基礎,它包括顯性認知和隐性認知,會影響你的理解、記憶、運算過程。
那麼,它就從一個 Data,變成了 Information。
在這個過程中,你對它的理解發生了改變。你看到「認知資源」,不再是這四個漢字,它們在你腦海中,會變成某種類似電腦内存的東西。你會把它跟「工作」聯系到一起,知道它們之間會通過某種方式産生交互。
于是,我們說,它成了一個「信息」—— 因為你對整個世界的理解,又增進了這麼一點點。
如果你不但知道「認知資源能影響工作過程」,你還知道,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跟哪些概念有關聯,有哪些重要的研究、理論,甚至,有哪些重要的論文,分别從什麼角度去解釋、論證 ——
那麼這時,你會發現,它不再是一個孤立的點了,而變成了一張網。
在你眼中,「認知資源」這個概念,就跟各種各樣其他的概念一起,串了起來。
你會發現,你的視角拔高了。
想象這個場景:你在一架飛機上,準備起飛,望向窗外 —— 你會看到,地面上的人、車、房子迅速變小,向你遠離。漸漸的,一整個機場,一座座高樓,一整個城市……
你的視野會變得極其寬廣,更多的信息進入你的腦海中。你會清楚地看到整個「大的圖景」。
這就是 Knowledge,知識。
Data 呈現給你一個概念,Information 告訴你「它是什麼」,Knowledge 則告訴你「它的前因後果」。
至于 Wisdom 呢?非常簡單。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現象時,能想到「它跟認知資源有關」,能準确地抽象出基本的模型,用認知資源來理解、解釋這些現象.
這時,你就已經把它,變成了你的 Wisdom。
簡而言之,Wisdom 告訴你「如何遷移應用」。
這就是一整個知識的增進和内化過程。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的知識,嚴格來說,其實都處于「Data」和「Information」的階段。
很多東西,我們以為自己「知道」「懂得」,其實未必真的懂,我們隻是「認識」它們而已。
舉個極其常見的例子:被人無數次誤用的「存在即合理」。
這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哲學家名言,也是被誤用最廣的名言。
如果你僅僅從字面上去理解,那你就還停留在 Data 的階段,甚至都到不了 Information。
你必須知道,在這裡,「合理」是指合乎理性,而黑格爾認為,理性是事物的本質。所以,一樣事物合乎理性,它就必然是「現實」的。而隻有「現實」的事物,才是合乎理性的。
是不是覺得上面這句話颠三倒四,不知所雲?這就對了。因為「理性」「現實」「本質」這些概念,在黑格爾的語境裡面,跟我們日常所說的,完全不一樣。
你必須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思考,了解這些基礎知識,知道當黑格爾說「理性」時,他實質上指的是什麼 —— 這時,你才算真正「懂」了這個概念。
它才會成為你Knowledge 的一部分。
但别急,懂了這個概念,和能夠運用它,把它用到日常生活 —— 比如寫作、思考之中,還有一段漫長的路程要走。
為什麼說這些呢?
一本書,總是由許許多多這種概念,通過邏輯關系構建起來的。通過這些東西,作者試圖向我們論證一個論點,一種方法論、價值觀。
但是,作者不可能把涉及到的所有概念,全部巨細靡遺、一五一十地給你講清楚,否則書的厚度可能要增加10倍。
這就導緻一個問題: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自以為自己「理解」了,但是,真的理解嗎?
很多時候,我們隻是将我們自己對于概念的字面理解,代入到了作者的框架裡面。
我們讀到的,是一大堆 Data和 Information —— 它們壓根就沒有轉化為 Knowledge。
在這個基礎上,你如何能保證自己有所收獲?很難。你讀到的東西,從根基上看,就是不穩固的。
随便翻開一本書,比如《全球通史》,裡面有這麼一段話:
……現在大家已經一緻認定,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蘇美爾,即《舊約全書》中所稱的“希納國”(Land of Shinar)。蘇美爾南臨波斯灣,由若幹塊荒蕪多風的小平原組成,此地及其北面的平原以前統稱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其地域範圍大緻相當于現在的伊拉克。約公元前3500年時,已有一些運用改進過的生産技術來耕種這片幹旱荒原的農業公社,成功地完成了從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文化到古代文明的過渡。
如果你不認識蘇美爾,不知道舊約中如何描寫,不知道波斯灣在哪裡,不具備美索不達米亞的知識,也不知道公元前3500年是什麼時期 —— 即使你非常認真、一字一字讀完這段話,你能增加任何知識嗎?不能。
再比如,我前陣子在讀《民主的不滿》。第一章的内容,是關于自由主義的變遷和思潮流變,提到了密爾、效用主義、康德、羅爾斯、最低綱領……等等。如果你對這些概念完全不理解,我想恐怕也很難讀下去。
再舉一個例子:同樣都是「貼标簽」,「日常生活中,不要給人貼标簽」,和「在辦公室裡,如果你很内向的話,不妨找到一項技能、一個垂直領域,把它作為你的定位,讓别人給你貼上标簽」—— 這裡的兩個「貼标簽」,是同一個意思嗎?它們矛盾嗎?
明顯是不同的。
好的作者,可能會考慮到這些情況,把每個概念給你解釋清楚,但你沒辦法指望所有作者都這樣。
所以,同樣一本書,不同的人去讀,收獲可能完全不同;甚至,同一個人、不用時期去讀,收獲也完全不同。
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我們對作者所傳達的概念,理解程度不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片面追求數量、頁數,是毫無意義的。你隻是在浪費時間。
那麼,有效的讀書方式是什麼呢?
是關注「知識點」。
什麼是知識點?簡而言之,就是你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所看到的、感興趣、有價值的 Data 或者 Information。
它可能是一個論點,可能是一個工具,可能是一套模型,也可能是一個斷言、一個事實、一個命題。
當我們碰到這些知識點的時候,停下來,把它們弄清楚,徹底弄懂它們的前因後果 —— 這才是有效的讀書方式。
也就是說,将它們從 D I 的階段,提高、升華到 K。
唯有這樣,你才能「跟作者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用跟作者同等的視角,去審視作者所寫的内容 —— 而不是單向、被動地接受。
否則,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你隻是不斷地在被灌輸,作者自己的觀點、邏輯和思維而已。
這就是讀書最本質的地方,也是大家的誤區所在。
讀一本書,不要去記住「作者講了什麼」「作者怎麼講」,而是要将書的内容拆散、提取,找到對自己有價值的部分,化為己用。
很多朋友喜歡用思維導圖去勾勒書的框架,我一向不這樣做,因為毫無意義 —— 一本書的框架,是作者自己的想法,未必一定對,更未必一定好,你辛辛苦苦幫他勾勒出來幹嘛?
這其實還是一種「應試思維」。
我們考試的時候,總會去給教材畫大綱,找重點,以便簡化和記憶。我們被無數次地告知:教材内容是标準的,一切以教材為準。
問題是,實際生活中,并不是這樣的。沒有任何一本教材,能說它的框架是最完美的。哪怕津巴多、薩缪爾森這些大師們的教材也不行。
更好的思維是什麼呢?還是那八個字: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這幾個字我自己都寫得有點煩了……)
「為我所用」,将什麼東西化為我所用呢?知識點。
簡而言之,不要「讀書」,而是要去「拆書」。
一本書在我眼中,是這樣的:它可能包含了50個知識點,其中1個是作者最主要的論點;4個是為了支撐它的分論點;15個散落在各章節,是各章節的主要核心;其餘30個,作者可能覺得不重要,簡單帶過。
那麼,我要問自己的就是:我能從中學習到哪幾個知識點?
作者如何謀篇布局,先寫什麼,後寫什麼 —— 跟我們有什麼關系呢?沒有。
這才是在讀書時,時時刻刻要注意的東西。
最後講一下,如何将 DI 轉化為 K 呢?
基本的原則是:主題閱讀。
比如,當我讀到一個概念 —— 比如某某學派,我發現自己對它感興趣,那麼,我就會停下來,先看看作者前後有沒有對它的描述,沒有的話,再根據這個概念,去搜索相關的書籍、論文,鋪開來,一本本一篇篇讀過去。
讀得越多,我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也就越透徹。
這樣,它在我的腦海裡面,跟其他「節點」之間的聯系,也就越多、越緊密。
那麼,一個新的 Knowledge 節點,就這麼形成了。
再進一步說,我讀書的時候,其實不是逐字閱讀,而是掃視 —— 直接以「知識點」為目标,從文字間「搜尋」。
不感興趣的部分,就跳過;感興趣的地方,停下來,提煉知識點。
在提煉的過程中,在将 DI 轉化為 K 的過程中,如果碰到障礙,再一步步查清楚。可能是從這本書裡面,也可能是從别的書裡面,這無關緊要。
這就是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
唯有這樣,你讀到的東西,才能真正成為你的養分,不斷地壯大你的精神世界。
也許你還想讀讀這幾篇文章:
下一篇
投資要尊重常識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