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50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前幾天在公衆号的留言裡,看到好幾條相似的提問,很有意思。
問題是這樣的:
情緒是不是一個不好的東西?我們要追求的最終目的,是不是盡量做到沒有情緒,不被外物所影響,盡量保持平和的心境?
這個問題特别有趣,我想用一篇文章跟你好好聊聊。
不過首先,我們要理解:情緒究竟是什麼?
一個比較明确的定義是:情緒是一種基于生存機制的内在狀态。它通過感知身體本能需求,釋放神經調質,從而強化某些行為,以更好地适應環境。(Gu et al.,2019)
簡單來說:情緒就是大腦對身體的一個「診斷書」,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判斷「我正處于一個什麼環境裡,需要做什麼事情」。
那麼,我們可以有多少種情緒呢?
關于情緒的模型和理論非常多,五花八門。不過,2019 年的一篇綜述,在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情緒三原色模型」。(Gu et al.,2019)
這個模型認為:一切情緒都可以看作由三種最基本的情緒組成。這三種最基本的情緒分别是:
快樂:亦即得到獎賞,産生渴求的狀态。
悲傷:亦即遭到損失,受到懲罰的狀态。
壓力:亦即面對威脅,産生恐懼或憤怒的狀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戰或逃」)。
下面詳解。
我們先從恐懼開始。
根據情緒三原色模型,恐懼和憤怒實際上是同一個東西。面對威脅時,如果我們覺得能夠戰勝威脅,就會進入戰鬥狀态,這時産生的是「憤怒」;如果我們覺得無法對抗威脅,就會導向逃跑,那麼這時産生的就是「恐懼」。
這就是非常經典的「戰或逃」反應。那麼,這種反應是由哪個大腦部位調控的呢?
你一定知道:就是我在文章裡講過很多次的杏仁核。
杏仁核是大腦的恐懼中心,主要負責儲存和識别威脅。當大腦發現我們面臨威脅時,杏仁核就會激活,從而向大腦和身體發送一個信号:
要當心,我們遇到危險了。
當然,現代社會裡面,基本不會再有直接威脅生命的危險,所以杏仁核很多時候會帶來「過猶不及」的負面效果。具體來說,主要有三方面的負面作用:
1)焦慮。
杏仁核的激活,會讓身體進入應敵的高喚醒狀态。這種狀态在短期裡可以刺激大腦,但如果時間過長,就會使我們陷入焦慮和慢性壓力之中,從而對大腦和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2)拖延。
2018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拖延者的杏仁核往往體積更大、也更敏感(Schlüter et al., 2018)。因此,他們會更容易對面臨的挑戰産生膽怯和退縮,采取回避策略,從而造成拖延。
3)風險厭惡。
杏仁核敏感的人,當他們面對一項兼具收益和風險的選擇時,他們往往會更容易注意到其中的風險,并把這種風險放大。從而,他們會更傾向于作出非理性的決策,也就是不敢承擔任何風險。
那麼,既然杏仁核有這麼多的負面作用,可能有朋友會問:我們能不能把杏仁核去掉呢?
這實在是一個很大膽的想法。好在,神經科學史上,的确有一位典型的病人,叫做 SM 女士。她因為後天疾病損壞了杏仁核,從而讓神經科學家得以觀察她的生活,一窺杏仁核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長話短說,經過數十年的觀察,科學家們發現:
失去杏仁核的确會對絕大多數恐懼和焦慮免疫。但是,它也會帶來一些嚴重的負面效果。比如:
SM 會無視一切有危險的場合,比如毒蛇和持刀搶劫的劫匪;
SM 在解讀社交信号上會有困難。她似乎無法讀懂别人表情和語氣傳達出來的微妙信号,難以建立長期的關系;
更嚴重的是,她會對一些明顯不可信的人投注過度的信任,從而很容易成為騙子的目标,并且這種現象會反複發生……
簡單來說,恐懼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的是一個「刹車」的作用。它會在我們采取行動之前,搶先告訴大腦:情況有異,先思考一下,再行動。
因此,如果失去恐懼,我們會面臨一個什麼情況呢?我們的絕大多數行動會變得更加盲目,更加不經思索。
比如:
你會下意識地相信别人,從而更容易掉進别人的陷阱;
你會不假思索地接下一個任務,盡管這個任務可能十分困難;
你會難以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下一次遇到問題時,還是會重蹈覆轍……
也就是說:你做事情會變得更沖動,更輕率,更欠考慮,甚至難以「吃一塹長一智」。
所以,不要去考慮「失去恐懼」的可能性了,這本質上也不符合大腦的天性。
那麼,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我們後面會接着講。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快樂。
說到快樂,自然離不開多巴胺。許多年來,大衆對這兩者的關系,有一個簡單而樸素的認知就是「多巴胺決定快樂」。
但這個認知其實是不對的。有一些讀過一點心理學的人,可能會熱衷于指出這個錯誤,告訴别人:「多巴胺決定快樂」是一個謠言,多巴胺并不影響快樂。
事實上,這個觀點也是不對的。
為什麼呢?因為,多巴胺在身體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神經調質,它在大腦中主要有四條通路。第一條跟自主運動有關(也跟帕金森症相關);第二條跟決策控制相關;第三條跟催乳素有關;第四條就是經典的「腹側被蓋區 - 伏隔核」通路,也就是我講過很多次的「獎賞回路」。
我們主要來看第四條通路。在這條通路中,「獎賞回路」本身的激活(跟靜息狀态相比)提供了欣快感;而多巴胺激活獎賞回路的濃度差,就提供了「動力」。
換句話說就是:多巴胺并不負責愉悅感,它負責的是讓你産生「我想要」「我想去做」的沖動和渴望。負責愉悅感的是獎賞回路本身。
那麼,這種動機跟快樂的關系是什麼呢?它是快樂的重要部分,也是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
我們可以把快樂簡單粗暴地理解為「愉悅+ 動機」(注意,這也是一個非常簡化的理解)。前者除了獎賞回路本身,還可能包括什麼呢?高喚醒狀态,那麼可能跟去甲腎上腺素相關;舒緩、愉悅的感受,那麼可能跟内啡肽相關……諸如此類。
而後者呢,則是快樂的一個核心條件:當我們感到快樂時,我們必然會伴随着一個「我想要」的欲望,否則這種感受就不是快樂了。
所以,我們能不能做到「沒有快樂,保持平和」呢?
從這個角度來考慮,你會發現:沒有快樂意味着什麼呢?失去愉悅和動機。失去愉悅也許未必是一件壞事,但關鍵的問題,就是失去動機。
失去動機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你會缺乏去做一件事情的動力。往好裡說,你會感到對一切事物都「無所謂」,無牽無挂。但往壞了說,你可能會感到沒有活力,沒有激情,沒有興趣,空虛,無聊,什麼事都不想幹。
這是一個你想要的狀态嗎?我個人是比較懷疑的。
有一種感受可以參考一下:當我們經曆一天忙碌的工作後,你也許會感到很疲憊,覺得什麼都不想幹,隻想躺着刷手機、看小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主要原因就是大腦持續耗能,導緻腺苷堆積,從而投射到多巴胺能神經元,減少多巴胺的分泌,讓整個大腦進入「抑制」的狀态。
(可以參見:)
有趣的是:不少針對冥想的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提高對情緒的調控能力,整體上降低情緒的産生和強度(包括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可以大體理解為快樂和恐懼),使你變得更平和。但與之同時,它也會降低你的激情、動力和積極性。
實際上,經過我們剛才的分析,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這兩者是相輔相成、一體雙面的。你不太可能做到不産生情緒的同時,又能夠有充分的動力和激情,去奮鬥、行動和探索世界。
那麼,是要平和,還是要動力?這沒有截然的對錯,隻取決于你的偏好。
你一定會記得,我在之前的文章 中,提到過兩種不同的幸福。
第一種,是「高生活滿意度 + 低消極情緒 + 低積極情緒」。我把它叫做「平和模式」。它的關鍵詞更多的是平靜,滿足,舒緩,等等。
第二種,是「高生活滿意度 + 适當的消極情緒 + 适當的積極情緒」。我把它叫做「快樂模式」。它的關鍵詞,是激情,興奮,活力……諸如此類。
這兩者都是幸福。那麼,你更願意選擇哪一種?
再強調一次,這兩者沒有好壞,純屬個人取向。不過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我會比較傾向于後者。
為什麼呢?因為比起前者,後者會有更加豐富的人生體驗,同時也會有更強的對世界的幹預和影響。
一方面,情緒的作用是什麼?除了前面講過的識别和判斷狀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為情境記憶打下一個「印記」。
舉個簡單的例子:請你回憶一下你過去10年裡,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場景。現在回答我:這些場景裡面,更多的是那些「平和」的場景,還是那些帶有情緒色彩的、跌宕起伏的場景?
一般情況下肯定是後者,對不對?也許是第一次面對某項挑戰的緊張和興奮,也許是終于攻克難關的成就感和快樂……能夠在記憶裡留下痕迹的,一定是那些情感更濃郁的片段。
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的大腦在整理記憶時,它會把我們當時的情緒狀态,當作一個額外的信号,來調整這段記憶的權重。簡單粗暴來說:一段記憶越新穎,喚起你的感受和情緒越強烈,大腦就會給它賦予更高的權重,從而把它更持久地存留在記憶裡。
同樣,這也是「悲傷」的作用。雖然比起「快樂」和「壓力」,悲傷的存在感要弱很多。但它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 它可以豐富我們的記憶,同時,也能夠強化我們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讓我們在面對别人産生相似經曆時,能夠迅速地進行匹配,并設身處地地感受到「對方的感受」。
可以說:快樂賦予我們行動,壓力賦予我們安全,而悲傷,賦予我們人性。
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積極情緒和動力是正相關的。而具備越高的動力,你就有越強的可能性去作出行動,去探索未知的可能性,去創造出新的、有趣的東西,以及去影響和幫助别人。
這其實是一種幫助你找尋到生命意義感和存在感,非常重要而關鍵的做法。
很多時候,我們是如何确認自我存在價值的呢?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跟外界的交互而确認的。我們作出了什麼成果,這些成果取得了什麼影響,我們幫助了什麼人,從别人那裡得到了什麼反饋……
這些東西加起來,就構成了「我」的存在意義。
所以,比起「平和模式」,「快樂模式」會更加充實,也更容易幫助你找到生命的意義和方向。
當然,這不是說平和模式不好 —— 它也是一種對待生活的價值觀和态度。如果你的内心世界足夠豐富,你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那麼,回到最開始的話題:情緒是一件不好的東西嗎?
不是的。無論是消極情緒還是積極情緒,它們都非常重要,都是我們生命難以割舍的一部分。我們真正要避免和拒絕的,永遠不是情緒,而是「情緒化」。
什麼叫情緒化?簡單來說,就是被情緒所操縱、主導,完全失去了理性,作出種種沖動而不合理的判斷和行為。
這才是不好的。
前面講過:情緒的本質是什麼?是在原始時期,支配生命體适應環境、避開危險的一套生存機制。但到了現代,這套生存機制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我們進化出了複雜的大腦,開始具備成熟的理性思維,能夠對周圍的環境進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思考。
我們保留情緒,是因為它有用。但情緒的作用必須退居二線。如果你被情緒沖昏了頭腦,使理性讓位于情緒,這就是反客為主了。
那麼,如何避免自己陷入情緒化之中呢?最主要的,就是要鍛煉自己前額葉皮層的控制力。
你一定還記得:前額葉皮層主要負責決策、思考和控制。它的主要機制,就是對傳入大腦的原始信号作出抑制,告訴整個大腦:
等一等,我先調動更多的信息來「參考」一下再說。
因此,前額葉皮層跟情緒反應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情緒反應過于激烈,會抑制前額葉皮層的活動,讓大腦被情緒所主導;但反過來,調動前額葉皮層,也會抑制大腦的情緒反應,讓大腦進入「系統2」的加工處理模式。
用接地氣的話來說,這就叫做「冷靜」。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呢?
一方面,鍛煉自己對情緒的敏感度和默認處理方式,消除掉大腦「按照情緒路徑行動」的默認反應。
另一方面,鍛煉自己「保持冷靜」的能力,豐富和強化前額葉皮層,讓它能夠更容易接管大腦的掌控權。
用我之前講過的話來說,就是:把情緒當做一個顧問,接受他的建議,告訴他「我知道了,你退下吧」,但決策權一定要留在自己手上。
那麼,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這是幾個比較核心的鍛煉方法。
1. 覺察、審視和判斷。
我在很多文章裡都講過:對待情緒的第一步是什麼?是覺察。
也就是:當你産生任何一個情緒反應時,不要順着它的沖動走下去,而是先停一下,問問自己:
我現在感受到的,是一種什麼情緒?
我為什麼會産生這種情緒?
當你開始覺察情緒時,實際上,就已經調動起了前額葉皮層,抑制住了情緒沖動。
大腦是需要訓練的。你面對某種情境時的每一次行動,都是對它的一次訓練。
當你不斷地讓自己「先停一下」「先退一步」,去審視自己時,大腦也會慢慢學會這種模式。從而,從被情緒主導的「情緒化」中脫離出來,學會更好地利用我們的理性。
2. 挖掘信念和認知重估。
心理學裡面,對情緒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模型,叫做「情緒ABC理論」。
這個模型認為:情緒的産生不是必然的。它是先有一個外界的刺激(Activating Event),這個刺激被我們的信念(Belief)進行解釋,從而引發了情緒結果(Consequence)。
所以,一個特别有效的做法就是:每當你「覺察」到情緒之後呢,向下挖掘,思考:引發我情緒的是一件什麼事情,我是如何解釋這件事情的?這件事情有沒有别的解釋方式?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你跟跨部門的同事對接,對方說「你怎麼做成這樣,算了,我自己弄吧,你别添亂了」。
舊信念:他是不是在貶低我?是不是對我有敵意?這樣可能會導向:憤怒,不滿,攻擊性。
新信念:這是不是他習慣性的說話方式?
這樣,你的感受就會好很多,也能夠更合理地去思考和采取行動。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非常簡單的例子。大家需要在實踐中多去找場景,去審視和挖掘自己的舊信念。
因此,不妨也把每次産生情緒的場景,看作一種鍛煉「挖掘信念能力」的機會,這樣想會好得多。
3. 閱讀和社交
前面講過,調控情緒,需要提高前額葉皮層的控制能力。那麼,如何提高呢?答案是:經曆和鍛煉。
你經曆的事情越多,需要面對的複雜問題越多,需要絞盡腦汁去思考和應對的情境越多,前額葉皮層就會越發達。
這種經曆和鍛煉,可以從兩個渠道獲得:一個是大量的閱讀,另一個是大量的處事和人際交往。
為什麼呢?因為這兩者都需要集中大量的注意力去思考,而大腦是嚴格恪守「用進廢退」原則的。你用得越多的部分,神經元的鍊接就會越密集、越豐富,從而整體上變得越發達。
4. 處理新問題
這一點跟上一點是相似的。
大腦需要訓練,那麼,要想讓大腦更加習慣情緒的波動,不被輕易地操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大腦更多地去經曆情緒場景,把更多的新場景變成舊場景。
因此,我會建議你:一定不要困在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小圈子裡,一定要抽出一點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些沒有接觸過的事情,面對一些沒有面對過的問題。
這是對大腦最好的訓練。
希望每位朋友,都能更好地訓練大腦,駕馭好理性和情緒的兩駕馬車。
也歡迎大家給我點贊、在看、留言,給我一個反饋喔。
也可以讀讀這些文章: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