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和"認識"的聯系\區别?
5分認識與實踐相對,意識與物質相對。
認識是在人的意識中反映或觀念地再現現實的過程及其結果。認識的前提是外部世界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性和外部世界可知性。外部世界的客觀存在是認識的最終源泉,外部世界的可知性是認識的可能性的根據。認識的主體是社會的人,是在社會中生活并利用社會地形成的認識活動的各種手段、形式以及思想資料的人。認識活動的手段和形式包括工具、儀器、語言、邏輯範疇等等。
人作為認識的主體首先在于他是社會實踐的主體。認識不是離開實踐而在主體的頭腦中憑空地産生的,而是在社會實踐的客觀需要和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發生、發展起來的主體對客體的一種觀念的或理論的關系。認識以實踐為基礎,但認識并不就是實踐。認識主要是通過主體的意識、思維的活動實現和表現出來,它隻能以觀念的形式反映和把握客體。認識具有主觀和客觀兩重屬性。一方面,認識是作為主體的人以觀念的形式反映或再現客體,而不是現實地創造客體本身;同時,觀念本身也不能直接外化為客觀實在,單純的觀念并不能實現任何現實的東西,這就是認識的主觀性。另一方面,認識是以客觀的社會實踐為基礎的,認識的内容來自客觀世界,認識的目的和任務是要正确地反映客體,獲得關于外部現實的精确的知識,從而有效地指導實踐,并通過實踐轉化為客觀現實,達到主觀和客觀、主體和客體的一緻,這就是認識的客觀性。
認識是對外部客觀現實的反映,但不是死闆的、凝固的和一下子完成的,它表現為通過各種形式和不同階段而實現的能動的辯證過程。列甯說:“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就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實在的辯證的途徑”(《列甯全集》第38卷,第 181頁)。以實踐為基礎或者說在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實踐關系基礎上發生的認識,是從對外部客觀事物的直接感性認識即“生動的直觀”開始的。它通過感覺、知覺、表象等形式,接受客體的各種信息,感知客體的外部屬性、狀态和形象,并保留在觀念中成為關于客體的鮮明的感性映象。因此,“生動的直觀”在認識過程中有重大的作用,它在主體同客體之間建立起一種直接的感性聯系,沒有這種聯系,主體的認識就沒有對象,因而也就不可能有關于對象的認識。但是,“生動的直觀”還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理性認識的基本形式是概念、範疇、判斷、推理。這些形式是在感性認識形式基礎上形成和起作用的。它們是主體思維活動的結果和産物,又是主體思維活動的手段和工具。認識主體在“生動的直觀”所提供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運用抽象思維,借助于語言對感性材料進行邏輯加工,通過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以概念、範疇、判斷、推理的形式,形成理論知識的體系。這樣,才能從本質上全面地反映客觀事物,即把客觀事物作為許多規定的綜合,多樣性的統一的整體,在思維中再現出來。這是一個由感性具體經過抽象上升到思維具體的能動過程。但是,理性認識所創造的仍然是主觀觀念的東西,它是否符合于客觀實際,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要通過客觀的社會實踐檢驗和證明。這就必須使理性思維所得到的認識再回到社會實踐中去,把理論應用于實踐。如果主觀觀念的東西通過實踐變為客觀實在的東西,實踐的結果實現了預想的目的,那就證明這一認識或理論是符合客觀實際的,是具有客觀真理性的。因此,“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準隻能是社會的實踐”(《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61頁)。
在實踐的基礎上,由“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再到實踐,這是一個具體的認識過程。而整個人類的認識發展過程,則是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複的運動中實現的。
意識指與物質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精神現象。意識對物質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家們依照他們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對意識也有不同的理解。唯心主義哲學家強調意識對物質的本原性,因而把意識理解為超物質的獨立存在的實體,是創造或産生物質世界的本原,意識的内容就是意識本身。唯物主義哲學家強調物質對意識的本原性,認為意識是由物質派生的,意識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物質而獨立存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揭示了意識的本質,認為意識是高度組織起來的物質即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社會的人對客觀存在的高級心理反映形式,從内容來說,意識是被意識到的存在(包括外部對象的存在和意識承擔者自身的存在),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産生擺脫不了語言這一物質的外殼。但意識又對存在具有反作用,意識表現為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它們都由人們的社會存在所決定,都具有社會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意識的本質包括兩個互相聯系的方面:①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意識不是脫離物質而獨立存在的實體,它是人腦這種具有高度組織和複雜結構的物質體系的機能或屬性,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和兩種信号系統學說,揭示了意識的物質生理機制,闡明了意識同腦的神經生理活動的物質過程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腦的生理過程同心理過程是一個統一的過程,意識就是這一過程的内部狀态。
現代科學進一步從腦神經細胞的水平,對意識活動的生理機制進行研究。神經細胞即神經元是腦神經組織的基本單位。腦是由約~個數量級的單個神經細胞所組成的複雜網絡系統。神經細胞中含有豐富的和不同型式的核糖核酸分子 (RNA)。研究家們傾向于認為,核糖核酸分子很可能是儲存信息即記憶的物質基礎。精神元有一個對刺激特别敏感的區域,叫做樹突區。樹突區包括圍繞胞體本身的膜和比較短而粗的突起的表面即樹突。神經元的第一個主要部分是一個長而細的突起即軸突。軸突末端分成一些細枝,每一個細枝末端稍有膨大,叫做突觸囊,内部貯存有化學物質。軸突末端和第一個神經元的樹突區靠近,形成一個突觸。突區感受刺激,當它受到足夠的刺激,就會引起軸突産生一種神經沖動,沖動傳到軸突末端就引起突觸囊中化學物質的釋放,并通過突觸刺激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區,又在這個神經元的軸突中引起神經沖動。神經元本身是一個複雜的物質體系。神經元之間又以高度的有序性和特異性互相聯結着,形成具有極其複雜結構的神經網絡組織,産生反映外部世界的複雜的意識活動功能。
腦是通過傳遞和處理信息來進行意識活動的。随着對腦的每一區域依次加以考察,研究家們越來越認定,腦的功能是有秩序的,并且可用生物的電化學活動來闡明神經元傳遞信息的情況。一般說來,神經元經由樹突輸入信息,又經由軸突輸出信息給下一個神經元,以此類推,神經元的活動由電化學刺激來觸發。神經元傳遞的信息表現為電脈沖信号,信息從一個神經元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依靠一定的傳遞物質,即突觸囊中所釋放的化學物質。一個神經元接受從另外衆多的神經元傳來的信息,又把信息輸送到其他衆多的神經元,神經沖動的産生和傳遞是按“有”或“無”的規律進行的,傳遞物質有興奮性和抑制性的區分,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信息由各種神經元通過神經纖維傳遞到大腦皮層專司不同職能的各個區域,形成複雜的意識活動過程。
意識作為人腦的機能,同可以用實驗方法加以确定的人腦的生理過程以及電的和化學的過程分不開。但是,這并沒包括意識的全部本質,而僅僅大體揭示了人腦産生意識的生理機制和電化學機制。
② 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的器官,但是意識的内容并不是人腦本身固有的,是人腦對外部客觀存在的反映。從意識是人腦的機能這個意義來看,涉及的是意識同它的物質器官的關系,即意識這種人腦的屬性同這種屬性的物質承擔者即人腦的關系。從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這個意義來看,涉及的是人腦中的觀念映象同外部客觀對象的關系,即觀念的東西和物質的東西的關系、主觀和客觀的關系。然而,這兩個方面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人腦由于具有意識這種機能和屬性,能夠反映外部客觀對象,造成關于外部客觀對象的觀念的映象。同時,隻有在人腦反映外部客觀對象、造成關于外部客觀對象的觀念映象的過程中,才實現、表現、确證人腦具有意識這種機能和屬性。隻有這兩方面的緊密結合,才能全面地表現出意識的本質。
意識是人腦對外部客觀存在對象的主觀反映,其内容是客觀的;但這種反映不是客觀對象直接進入人腦,隻是客觀對象在人腦中的觀念映象,因而其形式是主觀的。意識是人的頭腦中主觀觀念的形式和客觀實在的内容的對立統一。人的意識作為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不是一種單一的反映形式,而是各種反映形式的總和,包括感覺、知覺、表象等感性的反映形式和概念判斷推理等理性的反映形式。感性的反映形式是關于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直接依賴于客觀事物,因而具有直接性。理性的反映形式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和内部聯系的反映,是在對大量感性材料進行抽象、概括的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具有概括性和間接性。所有這些反映形式都是客觀事物的主觀映象,它們在形式上是主觀的,但内容是客觀的,即使是虛幻的、錯誤的觀念,也不純粹是主觀的。它們雖然具有濃厚的主觀色彩,但歸根結柢仍有自己的客觀“原型”,是對客觀存在的一種歪曲的反映。沒有外部客觀存在的現實,沒有人自身同這種現實相互作用的經驗關系,人就不可能在自己的頭腦中反映和意識到這種現實,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意識的本身。
意識的社會性人的意識從一開始就是社會性的。人腦是意識的器官,具有觀念地反映外部客觀現實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在整個人類實踐活動,首先是勞動的曆史過程中形成和“遺傳”下來的。同時,人隻有在社會中生活,通過社會的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其他影響,掌握了曆史地形成的意識發展的形式、規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大腦才能現實地成為社會的人的意識器官,它産生意識的能力才能得到實現。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會,如何反映在人的頭腦中成為人的意識的内容,受人的社會生活條件的制約,并以一定曆史階段的社會實踐為基礎。人的意識同語言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語言是意識活動過程的必要條件,是人們鞏固意識活動成果的手段,也是人們表達和交流思想的工具。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把語言看作是一種實踐的、既為别人存在并僅僅因此也為我自己存在的、現實的意識。語言是作為社會的産品給予每個社會成員的。離開社會,就不可能有作為社會的人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有作為社會的人的意識。意識是人的社會活動、社會生活中固有的精神方面。
意識表現為個體意識和社會意識。個體意識是指個人對外部現實的反映過程和意識活動,是個人對外部現實的觀念的關系。社會意識是指整個一定社會或一定社會集團的精神生活過程和觀念的關系,它具有複雜的結構和不同的水平,包括不同的形式。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藝術、哲學等觀點和科學理論,以及不同階級不同社會集團、不同民族的心理和精神生活習俗、傳統等,都是社會意識的組成部分。個體意識和社會意識一樣,也是社會的。因為任何現實的、具體的個人都是社會存在物,他的活動不管采取什麼形式,都是社會的活動。個體意識和社會意識都由人們的社會存在所決定,并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社會意識不是脫離個體意識或與個體意識絕對對立的抽象的東西。社會意識通過個體意識而發展,個體意識客觀化的成果通過社會交往的中介而轉變成為社會意識的内容。但是,個體意識又依賴于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個體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思想前提和思想環境,隻有根據社會意識所給予的形式、規範、資料,才有個體的意識活動。
意識的能動性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強調意識由物質所派生、為物質所決定的同時,又肯定意識的能動性,肯定意識對物質世界有巨大的反作用。列甯指出:“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并且創造客觀世界”(《列甯全集》第38卷,第 228頁)。人的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不是死闆的、消極的直觀,而是能動的、積極的。人通過自己有目的的活動,同客觀世界發生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基礎上,人的意識不僅以感性的形式反映客觀世界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而且還通過理性思維的形式反映客觀世界事物的本質和内部聯系,造成理論的體系或觀念的系統。同時,人的意識還有超前反映的能力,這就是根據已經掌握的客觀規律,在一定的事實材料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推理和想象活動,創立關于事物發展未來趨勢或預示未來事實的新思想、新觀念。
意識是人的有目的的實踐活動的觀念方面,人在進行實踐活動的時候,首先在自己的意識中,根據客觀事物的屬性和規律,根據自己的需要,為實踐活動創造觀念的對象。這種對象是客觀世界本身并不存在也不能産生的東西。這就是實踐活動結束時所要得到的結果,也就是實踐活動所要實現的目的。這種目的在一開始雖然還是觀念的東西,但它能指導物質性的實踐活動改變客觀對象,對客觀對象進行有序的分解和組合,從而創造體現目的的新對象。這樣,就使意識中創造的觀念的對象變成現實的對象,使意識中形成的觀念的目的變成實在的東西。馬克思主義哲學所說的意識創造世界,不是由意識本身直接創造世界,而是人們從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出發,依照自己的需要在意識中形成觀念的目的,創造觀念的對象,并通過物質的活動改變客觀事物的形态,從中實現自己的目的,使觀念的對象變成現實的對象,意識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超越物質的界限。
人的意識的能動性同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識密切相關。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的存在、活動、思想、感情、願望和需要的意識,人由于具有自我意識,才把自己同客觀世界自覺地區分開來,把活動着的自己同自己活動的對象當作主體與客體對立起來。自我意識是人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意識的必要的自覺因素。自我意識愈發展,人為了自己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覺地有意識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動的創造性活動,也愈有保證。
①意識是人對現實的認識:意識就是意識到,就是知識。意識這種心理現象首先并主要應當是一種過程,一種作為主體的人意識到客觀現實的過程。自然也可以把意識看作某種過程的形成物,這種作為形成物的意識就是在認識現實過程中所形成的知識。知識在人意識到客觀現實的過程中産生之後,又加入到人随後的意識到客觀現實的過程中,成為它的手段。因為人總是先要有一定的有關知識才能意識到某種對象。實際上,作為形成物的意識也存在于人意識到現實對象的過程中。意識和認識緊密聯系着。意識的核心是知識,而知識是社會地-曆史地積累下來的,以詞的形式被客觀化了的。意識随知識的存在而存在。沒有知識也就談不到意識。人意識到某一對象的機制就是:人把自己作為主體與這一對象區分開來,把這一對象放在客觀事物的聯系中去感知、觀察,從而認識到這一客體的意義每當主體和客體之間出現這樣的認識關系(形成了映象)時,人的意識就産生了。人的有些心理現象隻是作為信号而起作用,它們還沒有形成映象,因而就不屬于意識的領域,而是屬于無意識的領域。映象有一定的概括性,和詞相聯系着,并在詞中客觀化。借助于這種映象,對象就可以出現在、包括在詞的意義聯系、知識系統中。而當人通過這些意義聯系、知識系統認識了這一對象時,也就意識到它了。
人意識到某一對象,這并不是在認識過程之外還進行着另外一種反映過程。人的意識是通過認識過程而實現的一種高級反映。人的意識的實現既要通過思維,也要通過感知。人的認識是一種統一的過程,感知和思維都是這統一過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它們反映着客觀現實的不同方面。②意識和人的體驗:意識和認識密切聯系着,認識在意識中占核心地位。但意識和認識并不等同,不能把意識歸結為認識。意識中不僅包含着認識,而且也包含着體驗。因為意識到客觀現實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體的人。他不隻是在認識着,而且也在感受着和行為着。意識永遠屬于某一具有特定經驗的具體主體,從而意識就必然會有其主觀的方面。在現實生活中,意識通過認識過程所獲得的客觀内容始終是作為主體自己的反映、主體自己的一定體驗而存在着。因而,人的意識不隻是認識,同時也是體驗。現實的人的意識是知識和體驗的統一。正因為人的意識中包含有體驗的因素,而體驗的因素又和人的活動動力聯系着,所以人的意識就不隻是一種消極的反映,而具有能動性質;③意識和人的活動:意識和活動有兩方面的關系:一方面是意識對活動有調節作用。人的意識中包含有體驗的因素,後者表達着主體和所反映客體的關系以及這一對象對主體的意義。
從而,主體就産生了與所反映對象有關的活動的動機。于是,人的意識就通過體驗的環節而與活動聯系起來。意識是人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同時又是人的活動的調節者。另一方面是活動影響着人的意識的形成。人對任何客體的行動都是要按照該客體的本性來完成的,客體決定着人的行動。人在自己活動中所接觸的客體,一般都是與人類社會曆史發展的成就相聯系着的。因而,通過與這些客體的接觸,人的活動就充滿着客觀的、社會的内容,而通過人的活動,這種内容又會擴展到人的全部生活中去,從而也就促進了人的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這樣,人在意識到客觀現實的過程中由存在、物質轉化而來的觀念、精神,又通過他的活動轉化為存在、物質。
意識的構成因素和内部結構 人的意識中包括3種構成因素,但意識不是這些構成因素的簡單聯合,而是它們的内部運動。這種内部運動包含在個體的活動和現實生活中。①感性内容:意識的感性内容的特殊功能是形成客觀現實的映象的感性成分,使展現于主體之前的世界圖景具有現實感。正是由于這種感性内容,主體才會感到世界不是存在于意識之中,而是存在于意識之外它是客觀的領域和活動的客體。通常,感性内容并不直接顯示出自己的功能,而隻是間接地表現在模糊的“現實之感”中。但當人對外界影響的感受作用發生破壞和歪曲時,它的功能立刻就顯示出來。在人的意識中,感性内容所能提供的認識成果是極為有限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②意義(事物的客觀含義):意義是意識的最主要構成因素。在人的意識中,意義折射着世界。語言是意義的負荷者。在意義的背後,蘊藏着社會形成的動作方式(操作),人原先就是通過這些操作過程來改變和認識周圍現實的。換言之,由整個社會實踐所揭示的對象世界的觀念存在形式被改造和凝縮在語言材料中,以意義的形式表現出來。意義有雙重性,它既存在于社會意識中,也存在于個體意識中。在社會意識中,它是作為意識的客體,在個體意識中,它是作為意識到的方式和機制,也就是在把客觀現實呈示于主體的過程中的一種機能。在個體意識中,意義被個體化和主體化,因而就具有一種特殊的主觀性──偏傾性;③個性化涵義(事物的主觀意義):活動永遠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勵着從意識的角度來看,動機的功能似乎是經常都在估價着客觀情況以及主體在其中的動作對于主體自身的重要性,賦于它們以主觀意義,即個性化涵義。個性化涵義和意義彼此是不完全符合的這種不相符合永遠不會消失,因為在任何社會條件下總都會保存着個人的生活、身體、具體外部條件的特點。和意義不同,個性化涵義不能脫離開主體。正是由于個性化涵義,才使主體的意識具有偏傾性。在個體意識中,意義的發生作用隻能是體現在個性化涵義之中。這樣,感性内容就把意義與客觀世界的現實聯系起來,個性化涵義則把意義與主體的生活現實、動機聯系起來。
意識與腦以及軀體的關系意識與腦的關系是顯然的。意識主要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機能。意識與軀體也有一定的關系,因為軀體也提供某些感知覺。關于意識和軀體的感覺器官的關系,也是明顯的,但往往被忽視。
意識與客觀世界的關系這是有被反映者才能有反映、沒有被反映者就無所謂反映的問題。人的意識的發展實際上就是由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擴大和深入所構成的。
意識與社會的關系社會是客觀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意識和社會的關系也就包括在意識和客觀世界的關系之中。但意識和社會還有其特殊的關系。因為人生活于社會之中,他的包括意識的全部心理的發展都受他生活于其中的社會的影響,特别是受所有的文化的影響。離開這方面的影響,人的心理(包括意識)也就不能得到發展,不僅對社會的意識不能得到發展,就是對自然界和自己的意識也不能得到發展。
意識的作用意識的作用問題也就是認識的作用問題。人在生活實踐中的作為、動作都離不開認識的指引,較複雜或目的性較強的社會實踐活動更不能沒有意識的指引。因為意識是較複雜的、照顧到較多方面的、包含有發展到較高水平的思維的最高級認識活動。
意識和言語言語是一種行動,歸根到底,它是表達認識的。言語所表達的認識一般就是意識,尤其是意識中的思維。所以言語和意識的關系主要是和思維的關系。人并不是有了言語而後有思維,而是有了思維而後有言語,尤其在言語的發展上更是如此。
意識的衰退和病态意識是由發展而形成的,意識也會衰退,這是人的老化的一種特征。意識的衰退主要是因記憶的衰退而引起,但也和感知覺因感覺器官的衰退而衰退有關,當然也和腦功能的一般衰退有關。意識的衰退可以達到幾乎完全喪失。意識的病态可以有種種不同的表現。這裡有意識的分裂,意識的脫節,意識的昏迷,意識的歪曲,意識的混亂,意識的不發育等等。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