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教育漫談四十九:20世紀主要教育流派

教育漫談四十九:20世紀主要教育流派

1.實驗主義教育流派

實驗主義教育流派是現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一個流派。它的影響痕迹我們至今還可以從許多教育思想家的理論,以及許多國家的教育實踐中得以窺見。實驗主義教育流派和教育實驗的廣泛開展有着密切的聯系。教育實驗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得到廣泛傳播。1901年,德國的莫伊曼提出了“實驗教育學”這一概念。他主張對兒童的學習和疲勞等問題應采用實驗的方法來研究,并把這種研究稱為“實驗教育學”。1907年,由賴伊所著的《實驗教育學》一書的出版,标志着對實驗教育,特别是德國實驗教育學系統論述的完成。

此後,美國的研究人員把德國實驗教育學的長處與美國的教育實際相結合,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美國實驗教育流派。美國實驗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以桑代克最為典型。以他為代表的美國實驗教育流派從理論上擺脫了對馮特心理學的依賴,在基礎理論上,他們更傾向于行為主義的觀點;從具體實驗研究來看,在智力測驗和教育測量方面,美國學者走得更遠。雖然賴伊與莫伊曼作為實驗主義運動的發起者和創始人,對實驗教育學的形成、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真正使實驗教育一度成為世界性運動,并且對于今日教育能産生影響的是作為其重要部分的“智力測驗”和“成績測驗”。

美國實驗教育流派的上述發展無論是對後來新行為主義教育流派,還是對美國以及歐洲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乃至前蘇聯教育的具體實踐,都産生了重要的影響。

代表人物:賴伊、莫伊曼、桑代克。

2.新教育流派

新教育流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随着歐洲國家工業化發展,壟斷進一步形成而現在歐洲的一種反對傳統教育理論和方法,廣泛采用新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革新已有教育的方方面面的教育運動。這一教育運動在實踐上表現為“新學校”的興起和發展;在理論上則表現為具有深厚自由主義色彩的理論的出現。這一新教育思潮力圖使學校教育适應新的社會發展形勢,它的理論與實踐後來對世界的許多國家,特别是歐美的教育理論以及實踐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1889年,英國的雷迪創辦了一所新學校,雷迪認為,他的建校原則和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在能力、智力、體力、個性及手工技巧等方面都能夠得到合諧發展的人。他反對死讀書本,主張教育與生活相聯系,使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此後,一系列類似的新學校在世界各地相繼建立起來。這些新學校的教育實踐,迅速形成了廣泛的新教育運動。一戰後,羅素創立了皮肯希爾學校,并發表了《教育與美好生活》一書。新教育運動傳入美國後,又從美國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得到了論證,進而形成了規模較大的現代教育運動。它的辦學實踐具有鮮明的自由主義特征。另外,注重幼兒教育的研究是新教育流派區别于其它教育流派的重要特征。

代表人物:蒙台梭利、愛倫·凱、羅素。

3.實用主義教育流派

實用主義教育流派是現代外國教育流派中最重要的一個派别。它不僅反對所謂“傳統教育”為已任,而且在20世紀以來流行的各種進步主義教育思潮中,它還自居于領導地位,在世界範圍内産生了較大影響。

實用主義教育流派是以實用主義哲學為基礎,于20世紀20—3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股教育流派,問世後立即在美國産生共鳴。當時實用主義教育的影響,從許多方面都可以體察得到。例如,1918年美國教育協會提出教育的“七大原則”,其突出特征是,強調教育要适兒童個體生長的需要,注重兒童個人的經驗獲得,加強學校與社會生活的多方面聯系,偏重于培養兒童各種技能等。這一時期在美國高等學校中出現的重視應用科學,輕視學術鑽研的風氣,恐不能說與實用主義教育流派的影響無關。

進入40年代後,實用主義教育在美國的統治地位開始動搖,它的影響漸趨淡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别是50—60年代,由于蘇聯衛星上天引發的美國課程改革運動,開始對過去幾十年的教育重新認識。在此過程中,實用主義教育成了衆矢之的。許多人認為導緻美國科技落後的原因是教育落後,而教育落後的根源是美國教育長時期帶有深重的實用主義烙印。

實用主義教育理論主張把學校辦成雛形社會,用設計活動和直接經驗取代知識的系統學習,這是不足取的。另外,實用主義教育家基于生物學的本能論,過分側重兒童的興趣和自由,這些導緻了學校組織松散、學生缺乏系統的具有内在邏輯順序的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使得教育質量下降,這也是50年代後實用主義教育受到衆人責難,并在要素主義教育、結構主義教育等的沖擊下日益衰微和主要原因之一。

代表人物:約翰·杜威、克伯屈、胡克。

4.永恒主義教育流派

永恒主義教育是20世紀30年代在美國産生并有着重要影響的教育流派。屬于西方現代教育理論中的新傳統流派。它以實在論的哲學為依據,提倡古典主義的教育傳統,是30年代反對實用主義教育觀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諸流派中的一支生力軍。它在批判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及其實踐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永恒主義教育流派是以一種特定哲學觀為理論基礎,以演繹的方式對教育問題和教育觀點進行闡述的一個教育哲學流派。它注重教育内容的永恒性,把文化遺産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強調教育中較為長遠的理論技能訓練目标,主張教師和學校對學生的嚴格管理,以及為有能力的學生提供特别的教育機會,獎罰分明。

除了對當時教育實踐有直接指導作用外,永恒主義教育的某些觀點也被後來證明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不過,盡管該教育流派有許多合理因素,但不可否認,這一理論的缺陷還很多,永恒主義教育提出的永恒教育目的、永恒課程、永恒人性等口号都是不足取的。他們在教育問題上所得出的結論和提出的主張,大多依賴于哲學思辨,缺乏較為堅實的心理學和社會學作為其實證依據。

代表人物:赫欽斯、阿蘭、利文斯通。

5.要素主義教育流派

要素主義教育是20世紀30年代後期開始在美國興起的一個較重要的教育流派。它在許多方面與“進步的”實用主義教育相對立。許多教育家根據它的特征将其歸為新傳統教育派。

要素主義教育流派沒有明顯的哲學基礎,也不像新行為主義教育或結構主義教育那樣具備一定的心理學基礎,它直接植根于美國的社會現實,為擺脫政治、經濟的困境服務,有很強的現實感。50年代要素主義教育思潮開始在全美占統治地位,并且為60年代後美國的中小學課程改革運動提供了理論武器。

要素主義教育雖然有值得肯定的部分,但也不可忽略它存在的一些嚴重不足:關于學習人類文化共同要素的思想缺乏科學依據和哲學基礎;要素主義教育家們強調教師的權威,提出應該把“教師放在教育體系的中心”。這雖然有糾正實用主義造成的偏差的積極因素,但是他們又走了另一個極端,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有礙于教育、教學效率的提高。要素主義教育的這些弊端導緻了教育與社會實踐的脫離,因此,60年代末,在其他新興教育思潮的挑戰面前,要素主義教育黯然失色,退出了教育舞台。

代表人物:巴格萊、科南特、裡科弗等。

6.新行為主義教育流派

新行為主義教育是20世紀50年代形成于美國,60年代波及衆多國家的國際性教育流派。它的程序教學理論以J·B·華生、更主要是B·F·斯金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為理論基礎,遵循“操作性條件作用”和“枳極強化”的原理,通過倡導操作主義學習理論和推行程序教學而對當時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新行為主義教育流派繼承發展了實驗主義教育流派的使教育理論與實踐走向客觀化、科學化的思想,同時努力避免了進步主義教育流派憑“簡單的哲學信條”進行改革的不足。它向人們展示了教育的科學化必須以科學的心理學為支柱這樣一個已為大家所接受的信念。

作為一種教育思潮的新行為主義程序教學已完成了它的曆史使命,它所倡導的“學習是一門科學,教學是一種藝術”的命題将不斷激勵人們去上下求索。

代表人物:普萊西、斯金納。

7.結構主義教育流派

結構主義教育流派是當代西方出現的一個重要流派。它是人們對兒童智力結構的發生和發展以及知識結構規律的探讨與教育變革的需要相結合的産物。從這個角度看,結構主義教育流派的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瑞士心理學家、教育家皮亞傑的工作。然而,作為一個與教育的實際有着更為緊密關系的教育思潮,它的出現和興盛的标志則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布魯納為首的一大批認知心理學家、科學家在美國推動的一場結構主義課程改革運動。随着該運動的深入發展,在結構主義旗幟下教育理論研究的深入,結構主義教育思想很快就波及到了包括中國在内的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一時間,智力結構發生發展的理論、知識和學科結構理論成了不少國家的教育家、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改革教育制度、教學方式及課程的主要理論依據;成為他們對那種把兒童和成人一樣對待,忽視兒童的年齡特征,不了解兒童認識活動内部過程特征的傳統教育進行批判、評價的有力武器。時至今日,結構主義教育運動的高峰雖已過去,但是它的餘波仍然對教育的許多方面産生着有力的沖擊。

代表人物:讓·皮亞傑、布魯納。

8.終身教育流派

終身教育流派萌芽于20世紀50年代,形成發展于60年代,是至今依然為國際教育事業發生着重大影響的一種教育流派。有人認為“終身教育是正在使整個世界教育制度革命化的過程中的一種新的觀念”,稱它是“世界性的需要”,是“對未來國際社會的大挑戰”,它已經成為“各國重新闡述教育,重新編教育學和進行教育改革的指導原則”。終身教育思想對教育的深刻影響令世人側目,它不僅從宏觀上影響着世界各國教育戰略的規劃,而且從微觀上涉及到教育理論和實踐的各個具體方面。

在終身教育的倡導者們看來,終身教育的含義有二,其一,教育是終身的過程,不僅限于學校教育;其二,終身教育應該是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的總和。

終身教育從興起至今的40年來,世界教育出現了令人瞠目的新變化——學前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飛速發展;學校教育體制的多元化、開放化以及從觀念到方法的變革;非課堂形式的豐富多彩的社會教育全面展開;企業教育和老年教育的後來居上等等——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接受終身教育觀念的結果。顯然,社會的進步與教育的創新充分展示了終身教育理論的強大生命力。

代表人物:保爾·朗格朗。

教育漫談四十九:20世紀主要教育流派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