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白論附子的使用原創黃無明郭生白本能醫學今天
整理:黃無明
一、附子的功能
■附子
[本經]味辛溫。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溫,踒。躄拘攣,腳痛,不能行步。生山谷。
郭老在《傷寒六經求真》中按:附子,中醫譽為四大君藥之一。在《傷寒論·少陰病篇》中有一個心髒機能衰弱的病證,是這樣生動地描寫:“脈微欲絕,四肢厥逆,惡寒而身蜷”。這正是附子的主療證候,但附子如何能喚起心髒機能的呢?據實驗證明:附子有振奮心髒機能這一基本功能,所以它是中藥中回陽挽脫的聖藥。虞博對附子總結說:“附子禀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将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複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開腠理以驅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除在裡之冷濕。”在虞氏的叙述中看附子,從氣到血,由表及裡無所不至。但附子的效用如此之寬廣,完全是建立在它的強心作用上的。附子有生用和炮用兩法:生用力峻猛,炮用力緩和。在《傷寒論》中,凡用附子入發散劑則炮熟用:如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及本方等。凡用于回陽挽脫劑則生用:如四逆湯、白通湯等。再如附子湯,真武湯、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附子瀉心湯等亦為炮用。從仲景的用藥規律看:病勢危急則生用以求奏效迅速;病勢較緩則炮用以取藥性平和。
傳統中醫說附子是助陽強心藥,治陽虛的。所謂陽,即功能,助陽的意思是幫助功能恢複的。因附子有增強循環功能的作用。循環功能增進,機體各組織器官的供血增加,因而有增強全身組織器官之功能的作用。
附子強心,是指附子讓心髒的自主神經恢複功能,即提高心髒功能,使心髒的排血量增大。
二、附子的禁忌
在談到附子的使用禁忌時,郭老說我們首先要了解功能低落從哪兒來?這裡就要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了,“陰陽互根”,陰是物質,陽是動能,也可以說是功能,物質和動能是互相轉化的。所以功能低落從物質來,物質不夠,功能也低,當然功能低也會導緻物質不足,例如脾胃功能低落時,無法将非生命物質轉化為生命物質,導緻物質不足。
附子在脈速且弱時用會使“衰竭”更嚴重。脈緩的心功能低落---也就是急性的功能趨于衰竭---救急,得用附子。這裡,又和前面的陰陽互根能力不足的心髒功能低落有本質的區别,不可不察,不可不辨,因為錯用就有生命危險的可能!
勉強地說,補充能量的方法,是基于物質并不缺乏的基礎之上,通過及時補充能力來使物質、能量之間的互轉恢複正常而脫離危險,開啟了能量物質互動的樞機之後,就不能繼續給附子了。同時缺乏物質基礎的,慢性心髒功能低落(此時脈微弱,低溫低落,但是脈的速度細察能知道很快),使用附子這類的補充能量的辦法就很危險了。什麼時候增加物質,什麼時候給能量,如何給、如何結合,處理到什麼程度要調整,對于心髒功能的衰竭處理,精微之處,不可模糊!
三、需要用附子補充能量的一個典型情況
陽病(太陽、陽明)治錯,出現脈細欲絕、神志不清、但欲寐、身寒而蜷(少陰、太陰)。這種心衰,脈遲緩,很慢,當急用生附,補充能量,恢複功能。
病例1:“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少陰病四肢厥逆,惡寒,身體疼,骨節疼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傷寒論》)
附子湯方:附子2枚(炮)、茯苓42g、人參28g、白術56g、芍藥42g。以上五味,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渣,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少陰脈微細,乃因血量減少,血壓下降,血管因而收縮,表現沉微細弱,病機為氣虛血少。體表組織因供血不足而體溫低落。腦組織因貧血而出現神志不清的欲寐狀态。少陰病表現了抗禦過程中體表組織功能衰弱與體液不足的狀況。這正顯示了表部位的陰性病理過程。
這是一個經典的病例。“少陰病”三個字是指人體器官功能低落,體液缺乏的功能性疾病。脈微細,是桡骨動脈的脈體變得細如絲而彈力甚微小,表明心功能極低,循環趨于衰竭的邊緣。所以“但欲寐”,想睡眠而不能入睡,隻閉着雙目,一點精神也沒有,這是腦組織缺血的表現。“四肢厥逆”是手足冰冷過肘膝,體溫不過35℃左右,病人感到全身寒冷,身體、骨節因缺血而疼痛。脈沉,是桡動脈因循環不足而深伏,這是外周循環極度衰弱的表現。這個病例是嚴重的心功能衰弱,循環衰竭,需用“附子湯”治療。
附子湯是自主性調節的經典第一方劑。附子助陽,能啟動心髒的自主運動,所以說它有強心作用。人參補氣生脈,補氣是提高器官的自主性動力,生脈是指增大循環量,為運動提供能量物質,動力與能量相互作用。也就是附子、人參相輔相成,推動了一個“陰陽互根”的生命運動。茯苓、白術通陽利水,因為心衰後必然組織間有水潴留,茯苓、白術通陽利水以利循環。芍藥通血脈,治身體骨節疼痛。所以這個病例是典型的心功能衰弱、循環衰竭的内源性疾病,附子湯是自主性調節的方劑。
病例2:“少陰病,下痢清谷,手足厥逆,脈微欲絕,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疼,或利上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上條少陰病附子湯證,是心功能衰弱,體周圍組織循環缺乏,本條少陰病是心功能衰竭已延及腸胃。下痢清谷,是腹腔胃腸嚴重缺血,食物不能消化吸收便排出,所以排出的飯菜是沒消化的。手足肘膝以下冰冷,脈搏微細到幾乎沒有的程度,可見其循環瀕臨衰竭界限。這種缺血狀況,使胃腸沒有足量供血而發生痙攣,所以腹疼,所以幹嘔。如果下痢已止,脈也沒有了,這是腸中内容物已排空,體液因下痢更為空虛,所以脈搏也沒有了,這已到了循環衰竭的境地,但仍可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通脈四逆湯方:附子(大者)1枚(生用)、幹姜42g、甘草28g。以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脈出者愈。
附子助陽,是啟動自主性運動的第一良藥。“附子湯”中是炮用,“通脈四逆湯”中是生用。炮用則力緩,生用則峻烈快捷。四肢厥逆而脈絕,下痢清谷,腹疼,幹嘔,病情十分危急。為求救急速效,所以生用附子,急速啟動自主運動。張仲景說“脈出者愈”。所謂脈出,是心功能恢複,身體周圍組織供血趨于常态,所以說病愈。
四、忌用附子,改用補充物質的一個典型情況
體溫40℃以上,小便赤、澀而少,唇焦舌燥。突然間體溫低落,昏迷,一摸脈,也是那個細,非常地細,但仔細摸,才摸着那個脈,跳的很快!要不仔細摸呢?找不着脈了,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分辨得出究竟是否有微弱但是很急促的脈在跳動,一定得分辨得出來!要是快,一用附子死的更快,不用也死,這時隻能以先大量補充容易吸收、迅速進入細胞組織的營養物質,如五汁飲等結構水營養物質來緊急救治。究竟是先補能還是先補物質,以上兩個極端例況,提供了一般普通功能障礙的慢性病和危急情況,該當如何處理的思路。仔細斟酌之!!!補物質、補能,用五汁飲、還是上附子的精微辨析,用反了,生死一線之間,難得挽回,該補充物質時上附子就是促死。補物質,和補能之間的區别如此嚴重,不可不辨、不可不慎!清絡,生津,通竅,即補物質。五汁飲,結構水,生榨新鮮水果汁。
這裡也可以參考名醫張錫純的補物質方法,用生山藥煮水喝,可以很快被吸收利用。
五、郭老少用附子分析
郭老其實是相對比較少用附子的,不會象扶陽派一樣作為常用藥物,在慢性病中如生化湯之類方劑中都基本不用附子。因為郭老認為隻要開啟了能量物質互動的樞機之後,就不能繼續給附子了。更細的解釋我沒有查找到,有知道的師兄可以說一下。
我從郭老的陰陽互根理論中是這樣來理解的,附子作為助陽的第一藥物,它消耗的陰(物質)也是最多的,而作為一個患者來說,本身陰津也是相對缺乏的,所以不是特别需要或緊急的場合,我們不需要用附子這種大陽之物來助陽的,完全可以用其它既生津又助陽的藥物代替。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