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方劑學》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給大家聊聊,過敏性鼻炎的中醫治療經驗。
提起這個病,我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些沒完沒了的大鼻涕。
中醫說,這個大鼻涕,其實是“痰飲”。鼻炎患者,你有多少大鼻涕流出來,就相當于多少痰飲冒出來。
我們認清這個本質,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來,我給你說個真實的醫案故事。咱們感受一下。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子,年28歲。
這個人,本來身體還算可以。大概在3年前,她夏月遊泳,不慎受寒。出了水以後啊,噴嚏連連,鼻子發癢,大鼻涕稀裡嘩啦地流出來,一天比一天厲害。
最近這一年來,她又開始眼睛癢、流淚、腦袋昏沉,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怎麼辦啊?她也曾求醫治療。但是遍用西藥後,取效不大。
後來,此人被逼無奈,就找中醫試試。
刻診,見患者舌苔白滑。
在了解到患者的發病經曆以後,醫家随手用了一張方子,但見——
炙麻黃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細辛3克,幹姜6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6克,半夏10克。
所有這些,水煎服。
結果如何?患者用藥以後,症狀明顯見到緩解。接着,再連用10劑,諸證消除。她的大鼻涕,真的是一點都看不見了。
這是1996年,于《國醫論壇》上刊發的驗案。我給你簡單叙述了一遍。
這裡頭,是怎麼回事呢?
咱們接着開篇時的話,往下捋一捋。
我說過,對過敏性鼻炎患者來說,大鼻涕,就相當于痰飲。
大鼻涕流不完、鼻癢難耐,就相當于痰飲不斷地往外流。
痰飲,痰飲,哪兒來這麼多痰飲呢?
我們要看患者發病前的生活經曆。她幹嘛去了?遊泳去了。之後,她着了涼。
這就說明什麼呀?說明很可能有寒邪郁滞肌表。肺主皮毛。肌表被寒邪郁滞了,那就相當于肺氣被郁滞了。寒邪裹着肺氣,肺的正常功能,必然受影響。
到底是什麼功能受影響呢?答案是肺輸布津液的功效。肺為水之上源,主津液的輸布和陳灑。現在,肺氣被寒邪郁閉,津液不得輸布,于是形成痰飲。痰飲越積越多,它得找地方出去啊,找來找去,找到了鼻子。肺開竅于鼻,沒辦法,隻能是你了,所以這鼻子就跟着遭罪了。
因此啊,這個患者的根本問題,就在于體表外頭有寒邪,裡頭有痰飲。這回,你明白了吧?就診時,患者舌苔白滑,更說明這一點。白滑,主痰飲内停啊。
好了,我們看,當時醫家是怎麼應對這個問題的——
炙麻黃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細辛3克,幹姜6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6克,半夏10克。
這個配伍,其實是小青龍湯的化裁。
小青龍湯的基本組成,是麻黃9克,芍藥9克,細辛3克,幹姜3克,甘草6克,桂枝6克,半夏9克,五味子3克。這是人家的原始結構。它出自《傷寒論》,治的就是風寒客表,水飲内停。
啥意思啊?好比說,一個人外感風寒了,同時又素有水飲停于内。外寒引動水飲,于是形成了諸多症候,比如說惡寒發熱、無汗、咳喘、痰多而稀、痰飲咳喘、無法平卧、舌苔白滑、脈浮等等。
這時候,小青龍湯就合适了。其中,麻黃和桂枝發汗解表,宣發表寒邪氣。細辛和幹姜,溫肺化飲,把已經形成的水飲去掉。上面這四味藥,辛燥發散之性太強了,所以用白芍和五味子斂肺以制衡。半夏祛痰,炙甘草益氣和中。這就是基本方義。
其實,這方子本質上是解表劑,對呼吸系統疾病多有驗效。但是,你别忘了,人家的精髓,是治療外寒内飲。咱别管啥病,如果符合這個病因病機,我們就可以考慮運用。這就包括過敏性鼻炎。嚴格講,過敏性鼻炎,也是肺系病啊,而且上文醫案裡的患者,确為表寒内飲無疑。所以,中醫就用小青龍湯來化解。
你看,這就是中醫治病的思路。既有原則性,也有靈活性。
用小青龍湯治療過敏性鼻炎,這可以時說是非常不錯的經驗。有很多中醫同行,都在用這個辦法。當然,前提是,務必辨證辨證準确。文老師希望,更多的中醫同行朋友,可以借鑒這個經驗。非專業讀者朋友,您也由此,得到一些啟發。将來如果有機會,可以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鑒、嘗試。
總之,中醫看問題,從來都是生動形象的。我們深悟其中,往往會感受到非同一般的趣味,令人沉迷。這也許就是中醫的魅力吧。
好了,就說這麼多。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