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星(一)—北斗七星(5)

2024-07-0122

#头条创作挑战赛#

续接《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星(一)—北斗七星(4)。

⑲堪舆家:堪舆家一般指风水家。是以勘察地理工作者,从事阳宅(住宅)、阴宅(坟墓)及山川龙脉研究有成就的人。因此,一般被称为“风水家”者,其作品大都能够获得正规出版社出版,并在市场上畅销,拥有一定读者群。按照具体分类来看,风水家主要有地师、风水先儿、阴阳先生、风水大师,古代也可称堪舆家。

⑳中宫:中宫,也称中垣,指的是紫微垣,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称为宫。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把全天分成“五宫”:“中宫”是指北极周围的天区,象征以天帝为代表的中央朝廷;而东、南、西、北四宫,是以二分二至所在星官为中心建立起来,与四季相对应,象征天帝巡行天下的四季行宫。

中宫紫微垣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紫微宫即皇宫的意思,各星多数以官名命名。它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十五颗星。两弓相合,环抱成垣。

㉑文昌:文昌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或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亦可指星神文昌帝君。其成为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

《星经》所载:“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六星各有名。”《史记天官书》载:“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将,二日次将,三日贵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禄。”

文昌星,是文运的象征,原本是星宫名称,不是一颗星,共六星组成形如半月,位于北斗魁星前,因其与北斗魁星同为主宰科甲文运的大吉星,所以同文曲星混为一体于同魁而分不清。实际上,是不同星座的两码事,文曲星是北斗魁星中的其中一颗星,而文昌星则是六颗星的总称。但文昌星与北斗魁星太异曲同工而同称为文昌斗魁。同时,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奎星,也因主宰科甲文运而称文昌奎星。

中国易卦风水与命理中有文昌星,同是主管文运又注吉祥的贵人星。道教也将其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星君,称文星,是读书文人求功名所尊奉的文圣星。总的来说,文昌星在风水与命理上是文才与贵人星,而在科甲文运中是司礼文武爵禄科举之本,与北斗魁星和西宿魁星同堂通用。

文昌星是中国道教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天上星官的名字,民间认为它是专门管理人间读书和文上功名。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一般认为他是主管考试、命运,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是读书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祇。其受民间的奉祀,从周朝以来,历代都相沿制订礼法,列入祀典。

文昌,本是星宫名, 即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古代星相家解释为主大贵的吉星,道教将其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又叫“文星”。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以后,文昌星尤为文人学子顶礼膜拜,有谓文昌“职司文武爵禄科举之本”。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为主管功名利禄之神,所以二神逐渐合而为一。

杜甫诗:“北风随爽气,南斗避文星”。

《东观奏》:“初日官奏文昌星暗,科场当有事”。由此观之,学子应与文星有关。

㉒三能:星名。即三台。《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

南朝 ·宋·裴骃《史记集解》:“苏林曰:能音台。” 能,通“台”,音台tái,非读能néng音,古通假字。

《汉书·王莽传中》:“皇帝谦让,以摄居之,未当天意,故其秋七月,天重以三能文马。”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应召北上》诗之一:“烛烛三能光,左右勾陈侧。”

也指三公。 唐·王湾 《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诗:“崇仪希上德,近侍接三能。”

㉓三台:三台亦称三能。共6星,属太微垣。分上台、中台、下台,按上、中、下三台各2星顺次为大熊座ι、κ;λ、μ;ν、ξ。

《云笈七签》卷二四)“三台有六星,两两而起势,横亘北斗第二{鬼勺}星之前,一曰天柱,乃王公之位、在天曰三台,在人曰三公。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为下台,为司禄主兵。又曰上台司命为太尉,中台司中为司徒,下台司禄为司空。一曰泰阶上台上星护助天子,下星为女后;中台上星为诸侯,下星为卿大夫,下台上星为士,下星主庶人,所以和阴阳而理万物也。”(《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卷三)“三台者乃中天之大化,北斗之华盖也。”(同上卷三)故称“华盖星君”。“三台星君共增禄寿,令无祸殃。”(《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

灵台

古代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初学记》卷二四引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

元·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望 黄河 一股儿浑流派,高衝九曜,远映三台。”

2、喻三公。

《后汉书·杨震传》:“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

唐·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诗:“三台冀入梦,四岳尚分忧。”

元·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座,位列三台,日转千堦,头直上打一轮皁盖,那其间谁敢道我负薪来。”

清·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叶梦兆三台之尊,入朝肃五坊之乐。”参见“ 三公 ”。

已完结。

图片来自网络,有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