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围棋的起源谈围棋和周易的关系

2024-06-2411

殷商后期,周文王推演八卦,发现九宫格隐含的三大思维策略,于是就用围棋和象棋来训练人们的智力。三国时诸葛亮用九宫格做演兵布阵的练习,把已经失传的黄帝与蚩尤大战时风后使用的九宫八卦阵重新挖掘出来,于是在辅佐刘备争霸天下时派上了大用场。今天我们用九宫格练字作文。

 

据说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定看到了中国人在九宫格里玩补天游戏,看到空九宫格,佛祖说“色不异空”,看到人们玩补天游戏在空的九宫格里写上字,佛祖又说“空不异色”并记入佛经。

 

围棋的起源现在还是一个谜,远古有尧造围棋的传说,见《博物志》:“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世本》上也有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但是这两本书的作者,分别是战国和西晋时代的人,作为晚于尧舜时代数千年的后人,是依据什么做的记载,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围棋确切的历史记载,是从春秋开始的,《左传》上有:“弈者举棋不定”(前548年);《论语》里有:“不有博弈者乎?”再往后,就更多了。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得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经存在,并且具有一定的普及程度了。但是关于围棋是怎么起源的,仍然没有可信的记载。因此,我们还是要从最新的考古发现中,寻找线索。

 

传说自从盘古开天地,经女娲补天,伏羲画八卦后,开始了华夏的文明。相传在伏羲得了天下后,一匹龙马从黄河里出来,背上有一幅图,画有八卦,称为河图;又传大禹治水的时候,洛水里出了一只神龟,驮著书,书上有九个数,称为洛书,这两位圣贤由此而获得了治理天下的道理。下面我们来看这两个图:

这两个图所表示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讨论范围,因为它们也许和华夏文明的起源有关系,我们只是从上边两个图可以看出,它们和现在的围棋很有一些相似之处,棋子是黑白子,子也是下在线上,应该也有一块和围棋盘类似的盘,说它是围棋的前身,应该是有一些理由的。但是由于这两个图在宋朝才出现,其真伪一直是千年来史学界的一大悬案;不过,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这个问题有了突破,先是在1977年的出土的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墓中,有一个“太一行九宫占盘”为洛书的真伪提供了佐证,接着1998年在凌家滩出土了一块玉片和一只玉龟,二者紧紧叠压在一起,玉片上刻有一些图形,形象是龟托着玉。经测定,这是制作于53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这个考古发现为《洛书》的真实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使围棋的起源有了重要的线索。

 

有记载说伏羲就是通过这两个图画出了八卦,见《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见《三皇纪》:“伏羲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中则观万物之宜,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始画八卦,卦有二爻,重而为六十四,名曰《连山》”;《连山》已失传,后人认为它就是《周易》的前身,有:“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之说;伏羲画卦后,经周文王和周公撰卦爻辞、孔子作了《十翼》也就是《易传》(关于孔子是作者有争议)后,完成了《周易》。

由于伏羲是受到《河图》《洛书》的启发,画出了八卦,而《河图》《洛书》又是用黑白子来表示的;因此,可以猜测,最早的八卦图也是用黑子和白子来表示的,见下图:

先天八卦图

 

图中每卦用三个棋子来表示,白子代表阳,黑子代表阴,白子代表动,黑子代表静。其中乾(象征天):三个白子的属性都是动;坤(象征地):三个黑子的属性是静;离(象征火):上下动,中间静。坎(象征水):中间动,上下静;兑(象征泽):上面静,中间和下边动;艮(象征山):下边和中间不动,上边动;震:(象征地震,雷):上边和中间静,下边动。巽(象征风):下边静,中间和上边动。从上图可以看出,用棋盘和黑白子来演绎周易,是很方便的。

 

围棋盘的格子古称‘罫’,字中的‘四’代表网格,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在网格(棋盘)里边摆卦;周易称为‘易’,围棋古称也为‘弈’,两个字同音,卦是画出来的,棋盘的格子也称为罫(音画),两个字也是同音;易有太极,围棋有天元,易有八卦,围棋有八个星位对应;所有这些现象应该不完全是巧合,而是说明围棋和周易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下图是周易里边的几个卦:

图中:两组3个棋子组成一卦,分为上卦和下卦,也叫内卦和外卦,每卦由6个棋子组成,对应6爻,每卦还有卦辞,卦象,爻辞,爻象,如图中:上边为乾卦,下边为坤卦,左边为泰卦,右边为离卦。其中泰卦中,上卦为坤,下卦为乾,从卦象上看:阳气(白子)上升,阴气(黑子)下沉,于是,天地交,万物生。象征通泰,也就是民间常说的三阳开泰。 现在已知最早的围棋盘为17路,是2000年9月在陕西汉阳陵(汉景帝刘启墓,前188年-前141年)中发现的,1952年河北望都出土的东汉围棋盘、1972年新疆出土的《围棋仕女图》也是17路,还有一些古代文献,都说明17路盘很早就流行了。这就要我们去思考:为什么围棋盘是17路而不是其它路数呢?是因为变化多少的原因吗?显然不是这个原因。因为9路盘就已经很复杂了,日本还经常有9路盘的比赛,11路,13路已经就没有人能够研究得清楚了,更不要说15路盘了。因此必然有其它原因。

 

易共有64卦,每卦有6爻,而17路围棋盘的周长,正好是64。如果中央留下9宫来定位,则余下的路数也是6条;古人用易来算日期的时候是去掉64卦中的乾、坤、离、坎(象征天、地、日、月),这样60卦每卦6爻对应360天,也就是一年(阴历)。五天又为一候(共72侯),三候为一气(共24节气),六候为一节,(共12个月),这样就周天圆满了。古人根据日期对应的卦象,推算出气候和冷暖。而当时活字印刷还没有出现,因此除了围棋盘,似乎找不出更好的计算日期的工具来了。

 

后来大约从隋代开始,围棋盘向19路发展,现在已知最早的19路围棋盘是隋代的。19路盘有361个点,去掉一个天元(代表太极),正好是一年,四个角代表四时,周长为72候,应该也是用来算日期的。

 

古谱中白棋先下,因为单数是阳数。四个座子的黑白位置,也符合后天文王八卦图。

 

综上所述,围棋最早应该是作为占卜工具出现的,年代之久远,已经无据可考,只能含糊地说,和八卦的历史差不多长。不过那时候的围棋,很可能不是现在的围棋,只是用来占筮和算天象用的。回想一下关于尧造围棋的传说,可以试想:尧和舜作为天下之皇,教儿子围棋做什么用呢?只是用来提高智力吗?显然不是这样。符合逻辑的说法应该是尧发明围棋用来教丹朱学‘易’;用棋盘通过易经教他天文地理、阴阳变化和治理江山的道理;因此,尧造的围棋应该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围棋。不过由于棋子,棋盘都有了,围棋规则又那么的简单,因此在周易的围棋出现后,对弈的围棋应该很容易就出现了。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    东方佛易道的博客

欢迎关注《乌鹭传》围棋资讯大平台

你想要的围棋资讯都在这里!

>>> 大型围棋小说《乌鹭传》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