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音韵 | 第二节中古的语音系统

2024-04-2133

卦象_五卦_卦爻

一、中古音的声母系统

古代把声母叫做声、声纽、声类、字母、纽、母等,是古代用来表示汉字音节中声母部分的代表字。相传唐末和尚守温创立了三十个字母,用来代表三十个声母,宋代韵学家又增加“非”、“敷”、“奉”、“微”、“床”、“娘”等六个字母,于是就成了三十六字母。一般以三十六字母来表示中古的声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古时期从4世纪到12世纪这800年间,其语音不可能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在隋唐之际产生了划时代的韵书《切韵》,人们在研究中古音时都是把中古韵书的代表作《切韵》和《切韵》系统的韵书当做核心材料,因此所谓中古音系一般是指《切韵》和《切韵》系统的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而三十六字母产生于唐末宋初,在时间上比《切韵》晚了三百多年,因此它很难准确地反映中古的声母系统。现在一般认为,三十六字母大体上代表唐宋时代汉语语音的声母系统。下表是三十六字母表。

发音方法全清次清 全浊次浊 全清全浊

发音部位

唇音

重唇帮滂並明

轻唇非敷奉微

舌音

舌头端透定泥

舌上知彻澄娘

齿音

齿头精清从心邪

正齿照穿床审禅

牙音

见溪群疑

喉音

影喻晓匣

半舌音

半齿音

二、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关于声母的发音部位,古代有“五音”、“七音”和“九音”之说。“五音”是宋元等韵学

家用来分析三十六字母的发音部位时所运用的术语。他们把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等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中的“五音”。

例如,顾野王的《玉篇》卷末所附的《五音声论》,以及《广韵》卷末所附的《辨字五音法》等,就是这样分类的。

后来有人在五音的基础上增加“半舌音”和“半齿音”两类,即把“来”母从“舌音”里别立出来而为“半舌音”,把“日”母从“齿音”里别立出来而为“半齿音”。这就是“七音”。例如,张麟之改编的《韵镜》和郑樵的《通志·七音略》等,就是这样分类的。

又有人把半舌音与半齿音合为一类,叫“舌齿音”;把唇音分为“重唇音”和“轻唇音”两类;把舌音分为“舌头音”和“舌上音”两类;把齿音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两类,然后再加上原来的牙音和喉音,这就成了“九音”。例如,《切韵指掌图》就是这样分类的。

关于声母的发音方法,古代有“清音”与“浊音”之分。“清音”是音韵学中分析声母发音方法时所运用的术语,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声母。清音又根据发音时的送气与不送气而分为全清和次清。

所谓全清,就是指不带音(即声带不颤动)、不送气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三十六字母中的“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等十一个字母是全清。

所谓次清,就是指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三十六字母中的“滂”、“敷”、“透”、“彻”、“清”、“穿”、“溪”等七个字母是次清。“浊音”是与清音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声母。浊音也分为两类:全浊和次浊。

所谓全浊,就是指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三十六字母中的“並”、“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等十个字母是全浊。

所谓次浊,就是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三十六字母中的“明”、“微”、“泥”、“娘”、“疑”、“喻”、“来”、“日”等八个字母是次浊。

三、中古音的韵母系统

历来研究中古音的韵母系统都是把中古韵书的代表作《切韵》和《切韵》系统的韵书当做核心材料。《切韵》为隋代陆法言所著,成书于601年,原本已失传。唐代有许多手抄本,其中王仁煦的增订本《刊谬补缺切韵》(706年)是最完整的。唐代孙愐于751年对《切韵》加以增补而改名为《唐韵》,《唐韵》成为朝廷颁布的韵书,因此又叫“官韵”,其原本也已失传。北宋初年,陈彭年、邱雍等奉诏对《唐韵》加以修订增补,于1008年编成《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并广为流传的一部古代韵书。由于《广韵》是增广《切韵》而成的,所以根据《广韵》可以考证出《切韵》时代的语音系统,它所代表的是《切韵》音系。《广韵》共收字26 194个,它以平、上、去、入等四声为纲,以韵目为纬来编排,共分206韵。其中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分为五卷(因平声字多,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虽然《广韵》是专门为写作诗文而编修的,但是由于它对字音进行了分析,对汉字的读音做了系统的归纳,所以人们能够根据它来了解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并由此而上推古音,下证今音。

下面是《广韵》206韵的韵目:

上平声28韵:

一东 二冬 三钟 四江 五支 六脂

七之 八微 九鱼 十虞 十一模 十二齐

十三佳 十四皆 十五灰 十六咍 十七真 十八谆

十九臻 二十文 廿一欣 廿二元 廿三魂 廿四痕

廿五寒 廿六桓 廿七删 廿八山

下平声29韵:

一先 二仙 三萧 四宵 五肴 六豪

七歌 八戈 九麻 十阳 十一唐 十二庚

十三耕 十四清 十五青 十六蒸 十七登 十八尤

十九侯 二十幽 廿一侵 廿二覃 廿三谈 廿四盐

廿五添 廿六咸 廿七衔 廿八严 廿九凡

上声55韵: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旨 六止

七尾 八语 九麌 十姥 十一荠 十二蟹

十三骇 十四贿 十五海 十六轸 十七准 十八吻

十九隐 二十阮 廿一混 廿二很 廿三旱 廿四缓

廿五潸 廿六产 廿七铣 廿八狝 廿九筿 三十小

卅一巧 卅二晧 卅三哿 卅四果 卅五马 卅六养

卅七荡 卅八梗 卅九耿 四十静 四一迥 四二拯

四三等 四四有 四五厚 四六黝 四七寝 四八感

四九敢 五十琰 五一忝 五二俨 五三豏 五四槛

五五范

去声60韵:

一送 二宋 三用 四绛 五寘 六至

七志 八未 九御 十遇 十一暮 十二霁

十三祭 十四泰 十五卦 十六怪 十七夬 十八队

十九代 二十废 廿一震 廿二稕 廿三问 廿四焮

廿五愿 廿六慁 廿七恨 廿八翰 廿九换 三十谏

卅一裥 卅二霰 卅三线 卅四啸 卅五笑 卅六效

卅七号 卅八箇 卅九过 四十禡 四一漾 四二宕

四三映 四四诤 四五劲 四六径 四七证 四八嶝

四九宥 五十候 五一幼 五二沁 五三勘 五四阚

五五艳 五六 五七酽 五八陷 五九鉴 六十梵

入声34韵:

一屋 二沃 三烛 四觉 五质 六术

七栉 八物 九迄 十月 十一没 十二曷

十三末 十四黠 十五鎋 十六屑 十七薛 十八药

十九铎 二十陌 廿一麦 廿二昔 廿三锡 廿四职

廿五德 廿六缉 廿七合 廿八盍 廿九葉 三十帖

卅一洽 卅二狎 卅三业 卅四乏

如果不计声调,而配以四声,则为61个声类,细目如下:

1.东董送屋 2.冬(湩)宋沃 3.钟肿用烛

4.江讲绛觉 5.支纸寘 6.脂旨至

7.之止志 8.微尾未 9.鱼语御

10.虞麌遇 11.模姥暮 12.齐荠霁

13.祭泰 14.佳蟹卦 15.皆骇怪 16.夬 17.灰贿队

18.咍海代 19.废 20.真轸震质

21.谆准稕术 22.臻栉 23.文吻问物

24.欣隐焮迄 25.元阮愿月 26.魂混慁没

27.痕很恨(纥) 28.寒旱翰曷 29.桓缓换末

30.删潸谏鎋 31.山产裥黠 32.先铣霰屑

33.仙狝线薛 34.萧篠啸 35.宵小笑

36.肴巧效 37.豪晧号 38.歌哿箇

39.戈果过 40.麻马禡 41.阳养漾药

42.唐荡宕铎 43.庚梗映陌 44.耕耿诤麦

45.清静劲昔 46.青迥径锡 47.蒸拯证职

48.登等嶝德 89.尤有宥 50.侯厚候

51.幽黝幼 52.侵寝沁缉 53.覃感勘合

54.谈敢阚盍 55.盐琰艳葉 56.添忝57.帖

58.咸豏陷洽 59.衔槛鉴狎 60.严俨酽业

61.凡范梵乏

这61个声类不一定合乎当时某一地域(例如长安)的实际语音,陆法言在《切韵》序里说:“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萧颜多所决定。”如果只是记录一个地域的具体语音系统,就用不着“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也用不着由某些人“多所决定”了。章炳麟说:“

广韵所包,兼有古今方国之音”,是很有道理的。到了宋初,《广韵》音系与实际语音有了很大的差别,人们为了使韵书能贴近实际语音系统,为了科举的实际需要,遂将广韵的韵部合并,丁度等人奉命刊定窄韵,允许附近韵部可以同用,改名为《礼部韵略》,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诗韵”(又叫平水韵)106韵。

106韵的韵目如下(韵目下的小字表示被归并的韵部):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钟)三江

四支(脂之)五微六鱼

七虞(模)八齐九佳(皆)

十灰(咍)十一真(谆臻)十二文(欣)

十三元(魂痕)十四寒(桓)十五删(山)

下平声15韵:

一先(仙)二萧(宵)三肴

四豪五歌(戈)六麻

七阳(唐)八庚(耕清)九青

十蒸(登)十一尤(侯幽)十二侵

十三覃(谈)十四盐(添严)〖十五咸(衔凡)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

四纸(旨止)五尾六语

七麌(姥)八荠九蟹(骇)

十贿(海)十一轸(准)十二吻(隐)

十三阮(混很)十四旱(缓)十五潸(产)

十六铣(狝)十七篠(小)十八巧

十九晧二十哿(果)廿一马

廿二养(荡)廿三梗(耿静)廿四迥(拯等)

廿五有(厚黝)廿六寝廿七感(敢)

廿八琰(忝俨)廿九豏(槛范)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用)三绛

四寘(至志)五未六御

七遇(暮)八霁(祭)九泰

十卦(怪夬)十一队(代废)十二震(稕)

十三问(焮)十四愿(慁恨)十五翰(换)

十六谏(裥)十七霰(线)十八啸(笑)

十九效廿一箇(过)

廿二禡廿三漾(宕)廿四敬(诤劲)

廿五径(证嶝)廿六宥(候幼)廿七沁

廿八勘(阚)廿九艳(酽)三十陷(鉴梵)

入声17韵:

一屋二沃(烛)三觉

四质(术栉)五物(迄)六月(没)

七曷(末)八黠(鎋)九屑(薛)

十药(铎)十一陌(麦昔)十二锡

十三职(德)十四缉十五合(盍)

十六葉(帖业)十七洽(狎乏)

关于韵母系统,我们还要了解“韵”、“韵部”、“韵目”和“韵摄”等术语。“韵”是指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的韵母,而不管韵腹之前有无介音或介音是否相同。把这些同韵的字汇集起来编成部类,这就是“韵部”。每部里面选一个字来做标目,这个做标目的字就叫“韵目”。例如:“东”、“同”、“仝”、“童”、“铜”、“桐”、“筒”、“瞳”等是同韵的字,把它们以及另外与之同韵的字汇集起来,就成为一个韵部。再从这个韵部里抽出一个“东”字来作标目,于是就有了韵目“东”。

“韵摄”是韵图的作者对206韵统摄归并而成的若干大类。它不计声调,并且不计韵头。例如,宋代的《四声等子》和元代刘鉴的《切韵指南》,把206韵统摄归并成十六摄:一通、二江、三止、四遇、五蟹、六臻、七山、八效、九果、十假、十一宕、十二梗、十三曾、十四流、十五深、十六咸。

四、中古音的声调系统

上古的声调是什么样子,目前尚无定论。中古音的声调可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等四类。至于这四声的调值,则难以构拟了。古人曾经这样描写过四声:“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急而促。”(唐代处忠《元和韵谱》)

中古的四声发展到现代,变为了现代汉语普通话里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并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中古的平声发展到现代汉语,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其中清声母字为阴平,浊声母字为阳平;中古的上声分化为上声和去声两类,其中全浊声母字为去声,其余次浊声母和清声母字皆仍然为上声;中古的去声仍然为去声。从元代以后,北方话中入声消失,分化为平声、上声和去声,这就叫“入派三声”,发展到现代汉语,分化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规律是:浊声母入声字分化为去声和阳平,其中全浊入声字为阳平,次浊入声字为去声。然而清声母入声字分化为四声时则无规律可循了。

思考与练习

一、什么是三十六字母?它代表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声母系统?

二、什么是206韵?什么是61声类?它代表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韵母系统?

三、什么是平水韵?它代表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

四、解释下面的名词:

清音、浊音、韵、韵部、韵目、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