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春天调养肝脏正当时

2024-04-1713

天干地支五行阴阳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是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解释自然界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国传统医学沿用至今的说理工具,《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蕴含着万物生长发展之道,指导古代医家认识人类身体内部运行情况及规律,并且在现代疾病诊疗、保健和养生中仍发挥着积极作用。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其中,《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关于其成书年代,是自古以来学者、医家争论不休的问题,经古今学者考证,这部医学经典“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时期,而成书则在西汉中晚期。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更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阴阳概念源于7000多年伏羲时代,在道家文化当中,阴阳学说指的是,万事万物都可以用阴阳两面性来解释,而且阴阳有一体、互生、消长、转化、互补、吸斥之规律。五行一词始于3000年前的《尚书》,在先秦道家文化当中,五行学说指的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之规律。

到了战国时期,阴阳家学将阴阳和五行合流在一起,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并为道家、儒学、兵家等各学派所运用,医家也把它引入《黄帝内经》,建立了中国传统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用以解释和论述人类生命之源、人体组织结构,功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病理和诊断治疗之原则。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学说不是一篇短文能说清楚的,本文仅就《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明人类生命之源、人体结构,以及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等问题略作试述:

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天干地支五行阴阳_阴阳五行学说

一、《黄帝内经》以阴阳学说明人类生命本源。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是生命之源,生命源于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黄帝内经》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本”,有本源、起源、根本之意。

上述这段话中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以通晓天气为生命之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乎是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宇宙之内,大如九州之地域,小似人之九窍、人体五脏及十二关节都与天气相通。阴阳化生出木、火、土、金、水五行,阴阳或盛或衰又表现为三阴三阳。假如经常违犯阴阳五行变化之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所以只有顺应这个规律,才是寿命得以延续之根本。

上述这段话概括地叙述阴阳五行与人的关系,明确指出,自然界生物的生命皆起源于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基于这个认识,《黄帝内经》又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意思是,阴阳四时是万物终结与开始的规律呈现,也是生与死之根本。也就是说,人的起居、饮食、劳作、运动、歇息、睡眠和情绪都要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这是事关人之生死的大问题。显而易见,《黄帝内经》是以生死来强调,人要顺应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认为,生命的起源漫长而复杂,“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意思是,阴阳交感变化是天地宇宙之根本、万物化生之起源,所以阴阳之变化,在天为无形之气,在地为有形之质,形和气相互作用,就能变化和产生万物,物是天地相感而化生的。这段话明确说明,世间万物是天地相感化而生出来的。

《黄帝内经》还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天地,人体是一个小天地,而且人与天地相参应。天地间到处都存在运动中的阴阳之气,人体不能离开阴阳之气而生存,文中所说的阴阳之气,也就是天气,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主气,这其中包含有顺应四时天人合一的意思。“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以及人体的九窍五脏及十二节都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木、火、土、金、水”五行各具阴阳,不论人体之中的阴阳之气,还是自然界里的阴阳之气,其运动都遵循五行运动之规律,人如果不能认识这些关乎阴阳的运动五行之规律,并违背、不顺应这些规律,那就要受到外邪侵入的损害,受到损害就会生病,生病就将动摇寿命之本!

阴阳五行学说_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天干地支五行阴阳

二、《黄帝内经》以阴阳学说明人体结构。

《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意思是,人体生而有形之体离不开阴阳的变化。这句话是《黄帝内经》用阴阳学说对人体组织结构的高度概括。以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以人体内外而言,体表为阳,体脏为阴。以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以脏腑而言,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而且每一脏又有阴阳之分。以气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总之,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阴阳对立统一之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密切相关,只有阴阳平衡,身体才能维持正常的健康状态,所以《黄帝内经》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句话中的精,是什么意思呢?《黄帝内经》解释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其含义是,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两神相搏的的结果。那么,又何谓神呢?这里的神,是《黄帝内经》从人的生育角度来说的,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生理机制的表现。

《黄帝内经》又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意思是,血气已经和调,荣卫已经通畅,五脏皆已形成,神气居藏于心中,魂魄俱备,便成为人。也就是说,人体生理机能的具备,为人的生命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就是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彩、神态和神气。生命有神还是无神,是有无活力主要表现,所以《皇帝内经》又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其含义是,患病之人如果没有了神气就会预后不良,有了神气则有可生之机。既然神是人生命力的具体表现,那么人就不能离开神而单独存在,“失神”意味着死,只有“得神”,能得享天年寿终正寝。“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是《黄帝内经》的一个重要学术观点。

干支阴阳八卦五行纳音_天干地支五行阴阳_阴阳五行学说

三、《黄帝内经》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的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世界上的⼀切事物都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生成的,五行的运作变化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黄帝内经》的五行是由东南中西北五方到风热湿燥寒五气,由五气到酸苦甘辛咸五味,再由五味到肝心脾肺肾五脏,形成一个由天地到人体,天人合一的五行模式,也就是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体各脏腑进行了五行归类,归类的五行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平衡,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相生相克是什么意思呢?在《黄帝内经》看来,归类的五行相互作用形成统一整体,有相生相克之规律,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是促进、资生、助长的意思,表述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相克是制约、抑制的意思,表述的是事物间的相互作用⽤的表现,两者皆用于阐释疾病的病理变化。传统医学运用相生、相克的道理来说明人体内脏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统一协调的关系。

相乘相辱又是什么意思呢?《黄帝内经》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意思是,如果脏气有余,就制约自己所克制的脏器,反侮克制自己的脏器;反之,如果脏气不足,则克制自己的脏器,克制太过,叫作相乘;自己所克制的脏器则轻易地反侮自己,称作相辱。这段话既说明了什么相乘相辱,又指出了五行相乘与相侮的产生原因,还说明了相乘与相侮之间的关系。五行之间,就是在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的关系中相反相成,运动不息保持着动态平衡。

五行的相乘、相侮是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到破坏,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黄帝内经》认为,如果五行之间出现异常克制现象,那就破坏了木、火、土、金、水的平衡,《黄帝内经》认为,五行相乘,是过度克制,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五行相侮,是反向克制,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乘和相侮概念是《黄帝内经》对古典哲学五行学说的发展与运用。

《诗经·小雅·鹤鸣》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阴阳五行学说是《黄帝内经》引入的重要哲学概念,并作为核心思想指导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由此而言,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而中国传统医学的脏象学说和辨证论治原则,又是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扩展应用和延伸。

202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