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观天背景

2024-05-1227

《周髀算经》里有一句话,说:'知地者智,知天者圣'。所谓'知地者',就是知晓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上天下地,面南而立,前南后北,左东右西,都有些什么;'知天者″则是指观天象而知天地是如何运行的。可以说,这句话体现了'生存的智慧'。那么,古人是如何观星的呢?

我们现在知道,银河是个盘状物,其在围绕北银极在旋转,而太阳系在随着银河系公转的同时,也在围绕着北黄极在自转,地球则围绕着太阳公转,并围绕着北天极在自转。

五行之观天背景

银河系

《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羲与和又有仲叔之分,共四个人,被尧帝指派'坐地观天',观日、月、星的位置,目的是能让人们知道时辰,尧时已有了相当的'科研成果','帝曰:期三百有六旬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其年的精确度很高,还能用于规范'百工'的作用,实用性必然也很高。实际上,就是古人选取了以自己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观测体系,即以天赤道和南北天极构建的天球,但其意义非凡。

'坐地观天',就是通过观察来感知天上的星星是如何运动的,称为'视运动',所谓'地动则见于天象'(《春秋纬·运斗枢》),期间,古人发现,'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礼记·祭义》),在《尚书纬·考灵曜》中,形容为'地恒动不止,而人不觉,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不觉也'。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廊,……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在天球上,人们划分为两部分,恒显圈和28宿。恒显圈是四季中整夜都可见到的部分,这里有最重要的北极星和北斗星,北极星在北天极上,看到它就找到北了,古时的北斗星有九颗星,悬在天空中,斗杓指向北极星,围着北极星转圈,而斗柄指向天球东方的大角星,用于指示四时及四方,这就是九星悬朗,《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又有'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龙角是指大角星和青龙的角宿,南斗指南斗星,也是斗状,由六颗星组成,参指白虎的参宿,由三星组成,三星高照就是指的它,在立春时节,傍晚看到南中天上有三颗星连成一线,多吉祥呀,人们还给它们分别取名'福星、禄星和寿星'。

五行之观天背景

北斗七星

那么,在立春时节,我们南边方向实际上是天球的西方向虎方向。还是《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意思是说,于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黄昏,可见到南中天的星宿分别是南方朱雀的鸟宿、东方青龙的心宿、北方玄武的虚宿和西方白虎的昴宿,看到了吧,四时按春夏秋冬前行,而南中天的星宿却按南东北西行进。这里,就有还没叙述到的二十八星宿。

在'斗转星移'中,有一类恒星的运行很有特点,夜幕降临时,从东方升起,渐次南移,然后从西方落下,其随四时不同,他们轮番升起,古人将它们分为四个部分,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而且,发现月亮和五星也裹携于中。

这就很有意思了,天帝(北极星)驾着帝车(北斗星),帝车牵着东方青龙的龙角在天上转圈圈。这就是'天'的结构,是一种信仰,常被人带到坟墓中去以示尊崇。

五行之观天背景

天球

现在说一下二十八星宿。它们运行在天赤道和黄道附近,划分为四组,每组由前后相连的七组星宿组成,按排列顺序分别是,东方青龙的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的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的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崔的井鬼柳星张翼轸,其排列为逆时针方向,与五星运行的十二时辰方向正好相反。

五行之观天背景

月有阴晴圆缺

为什么分为二十八宿呢?因为,宿就是留止休息的意思,人们观察到,月亮经历一个'阴晴圆缺'大约有28天(28可分成2、2、7质因数相乘),定义为一个月,月亮每天都会留止一个星宿,所以划成28个星宿。巧合的是,土星绕日公转周期是29.5年,每年都会留止28宿的一宿,古人称其为镇星,镇守星宿。

28宿恒星带,除上述划分法之外,尚有十二辰次划分。这是基于月亮一年中约绕地球转十二圈的缘故,月亮每月固定时间所在的方位也是顺次变化的,将一年中的这种方位记下来就是十二辰了,这也是十二地支的渊源。人们观察到,木星,每年会留止于十二辰的一个辰次,约十二年运行一周,故称木星为岁星。这里简单说一下岁星交辰时间,《淮南子·天文训》有'(太阴)岁徙一辰,立春之后,得其辰而迁其所顺',太阴就是与木星运行正好相反的影子岁星,比方,今年是昴年(兔年),其在什么时候过渡到辰龙年呢,要在'立春之后',到立春后的辰龙之时才是到了龙年,同样,龙年在下一个立春的巳蛇之时才进入蛇年,总之不出立春那天就是了。

十二地支的最重要作用就是标记天球坐标系。地平面等都可以使用,子午为经,卯酉为纬,辰已东南,戌亥西北。其进一步的变化就是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

五行之观天背景

天球示意图

下面说一下'运行'规律。

《逸周书·武顺篇》说:'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体会一下这句话,应该是,面南而立,左东右西,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月亮也是每夜都是被看到后就渐次西移而落,这种由左(东)向右(西)的移动就是天道,地道可观察水的流向,水是由西向东流的,这就是'尚右',对于人来说,向左向右都不合适,所以要'尚中',多听听多看看就能'役心'了。

除了《尚书·尧典》的四时星宿,《礼记·月令》描述更加完善,不细说,配图如下。

五行之观天背景

《礼记·月令》配图

说明:内圈为四季,箭头所指为太阳所在的星宿(标记在外),中间横线示昏、旦所见南中天的星宿方向。中间弧形箭头示地球自转方向。

后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叙述更详尽,不细说,只是,其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说法。'太阴所居,日为德,辰为刑。太阴在甲子,刑德合东方宫。常徙所不胜,合四岁而离,离十六岁而复合。所以离者,刑不得入中宫,而徙于木'。是说,日、月的运行规律,日按东西南北中为序运行的,月按东西南北运行的,日月一起行东西南北这四年后,就要分别运行了,日运行到中宫,而月回到东方木去运行,这样,再经过十六年,日月就又会合到一起了。前后合计二十年,古人计为一纪,这一纪恰好又和土星木星一致了,木星每年运行360/29.5=12度,20年行进240度,土星每年运行360/12=30,20年运行600度,600-240=360度,即木土二十年一会合。

这里面涉及到'五'这个概念了,很神圣的五,简述如下。

地轴与地平

天球坐标系地平面可以以十二地支标记东南西北,以至于上下,这是一个静态体系。我们都知道天球在动,在绕着一个轴在旋转,那么,除了四方之外,必须加上中间这个轴才行。四加一等于五,世界从此千变万化。(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