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易经方法步骤

2023-04-18192

学习易经方法步骤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向来列为“五经”之首。三千多年来,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在东方各国有其广泛影响,在西方世界也日益受到重视。学习易经方法步骤近年来,无论国内国外,都掀起学习《周易》的热潮。一部古代文化典籍有如此持久的魁力,在世界文化史上可谓绝无仅有。本文出自大成国学研究院张成。转载请说明出处。但是,社会上对《周易》的价值,认识很不一致,有加以澄清之必要。

《周易》是古代经邦济世的宝贵经典

汉代以来,《易经》就被列入“五经”,它对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历代明君贤相、志士仁人无不认真研读,从中汲取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经济、提高道德思想水平的原理原则。

学习易经方法步骤

学习易经方法步骤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只有几千字,传说是周文王所作,《易传》有两万多字,传说是孔子写成的。实际上经与传不一定是文王和孔子亲自写的,它代表了上古贤哲的社会政治思想,其中包含着民主性的精华,对后代政治思想、管理思想多有启发。《周易》十分强调国家的统一,反对分散割据。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几千年来保持一统山河,各民族团结和睦。学习易经方法提倡“万国咸宁”,中国从来主张天下一家,同领邦友好相处。《周易》主张发展农业,安定人民生活;国家要节约开支,“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发展手工业,使物产丰富,方便群众,“备物致用,立成器,为天下利”;还要发展商业,促成物资交流,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包含三重既对立又统一的意思:

1、变易。易的上面是日,下面是月,以日月生落、阴阳交合表现宇宙和人世的无穷变化。

2、简易。即用最简单的概念去解释最复杂的世界。

3、不易。变中有不变。世界在变,阴阳八卦不变,故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如何学习易经知识“经”则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易》、《诗》、《书》、《礼》、《乐》、《春秋》为“六经”。“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

《连山易》

《连山易》是夏代的易学。艮为山为止,连山就是将八卦中的艮卦重叠,象征“山峰起伏,连绵不绝”。起名《连山易》,是因为六十四卦的排列以连山作为首卦。夏朝的礼乐政刑都以《连山易》为准则,墨家思想即出自《连山易》。

《归藏易》

《归藏易》是商代的易学,坤卦为大地为收藏,归藏就是将八卦中的坤卦重叠,象征“万物都以大地为母,始于大地,而终于大地”。如何学习易经知识《归藏易》,是因为当时六十四卦的排列以归藏作为首卦。商朝的礼乐政刑都以《归藏易》为准则,道家思想即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易传》有十翼,出自《归藏易》

《周易》

《周易》是周代的易学,乾卦为天为健,乾卦重叠,象征“天道至刚至阳、自强不息”。《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以乾卦作为首卦。周朝的礼乐政刑都以《周易》为准则,懦家思想即出自《周易》。《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由卦辞及爻辞组成,共有六十四卦,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十篇。

《易经》是东方最大的玄学。学习易经方法步骤《易》准天地,广大悉备,它从观察天地日月阴阳变化出发,研究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中那些最高深、最本质,同时也是最普通、最平凡的道理;它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先哲创制并指导先民,以至现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学术符号系统;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总源泉和智慧最高峰。《易经》原有三本,即夏代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和周代的《周易》,现在流行的是《周易》。

《易传》是解释《易经》,《易》的文章。《易传》分为十篇,称为“十翼”。十翼包含如下内容:

(1)《序卦》。是对通行本六十四卦的排序所作的解释和说明,阐述了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意义。具体而言,就是以“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的观点来解释乾坤两卦居于首位;以因果相联、物极则反、相反相生的观点,解释其他各卦之间的关系;以“物不可穷”来解释最后一卦未济,表示事物的变易是一个不封闭的体系。

(2)《杂卦》。以相反相成的观点,通过反对之象,学习易经方法步骤打乱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以最简练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每卦卦义和相互间的关系。序卦是从时间的关系上看,杂卦是从空间的关系上看。二者共同表现具体世界的辩证现象。

(3)《说卦》。主要是具体解释介绍八卦的意义,八卦的形成以及它们的性质、卦象和卦

(4)《文言》。就是在乾坤两卦中,通过对乾坤两卦卦辞和爻辞的解释来解析作为易经终极原则的阴阳的内在品德。《文言》中解释乾卦的称之为乾文言,解释坤卦的称之为坤文言。

(5)《彖传》。又称《彖辞》,名、卦意、卦辞,讲述六爻卦的整体意义,但没有解释爻辞。这里,“彖”相传为一种能咬断金属的猛兽,引申为断定一卦之义。

(6)《象传》。也称为爻辞,是取八卦的形象、象征来解说卦。它也是随《易经》的经文分为上、下两篇,通过六爻卦中三爻或一爻来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

爻辞。彖和象是解说世界的两种方法:彖是断其“内在品德”,象是表征其“外在品德”;彖为界说、定义,象为表征、暗示、类推、举例。一般来说,我们把总的解释一卦的卦象和卦意的称之为大象,把分别解释一卦各爻的爻象和爻辞的称之为小象。

(7)《系辞》。系是指系属之义,该文章因系于《易经》之后,故名《系辞》,又称《系辞传》。《系辞》分上、下两篇,总论全经而发扬其意义,对天理、人事及其关系作了全面的解析,包含了《易经》的大意、原理、起源和筮法等内容,并有选择地解释了爻辞十九条。

易经有浓厚的民本思想,要求君主时时注意“聚人”、“安民”,如果人民离散,无安士之心,社会就不会稳定。它教导历代仁人志士“与民同患”,把人民的忧患放在心头。《周易》也重法治,主张“明罚清而民服”,不纵容违法者,不枉罚无辜;执法公平,赏罚严明。一切法令制度贯彻“遏恶扬善”的原则。中华民族富有革新精神,每到历史发展的危急时刻,总有仁人志士奋起进行政治经济革新运动,这也同《周易》思想哺育分不开,《周易》最早提出“革命”主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这“革命”二字固然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概念有本质区别,但它主张,“革命”事业,必须“顺乎天而应乎人”,即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才是可取的。学习易经方法告诫人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引起变化,变化了就会畅通,畅通才能持久。过时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要及时修改,“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当去掉的就去掉,当实行的就实行,“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学习易经方法步骤教育后代人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满足现状,存在麻痹思想:“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学习易经方法步骤张成老师提出的许多主张,都是从统一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政治目的出发的。不少思想原则对今天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周易》对为文的法则和技巧也有些精辟的见解,我们将它这方面的论述姑称作为文方法论。

《周易》提出的为文法则是:有物、有序、旨远、辞文、善变。下面我们结合古代文论家的阐释分别作一介绍。

《家人象》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言有物”就是文章要有充实且真实的内容,这是“诚”的具体体现。正如清代程廷祚所说:“(为文)大要以立诚为本,‘有物’,即诚也。”(《与家鱼门论古文书》)方苞认为,“古文义法”之“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又书货殖传后》)。清人章学诚也强调:“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古人著为文章,皆本于中之所见。”(《文史通义?文理》)指出,文章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有物”。时至今日,言之有物仍是写文章的一项基本要求。

《艮?六五》云:“言有序,悔亡。”再看清代三位学者的阐释。学习易经方法方苞将“有序”视为“古文义法”之“法”“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又书货殖传后》)。程廷祚谓:“言之中节,则曰有序,如是则容体必安定,气象必清明,远乎鄙倍而文之至矣,古之立言者期于是而止,故曰‘辞达而已’矣。故为文之道,本之以诚,施之以序,终之以达。”(《与家鱼门论古文书》)他认为,“有序”就是采取适当的表现形式,以求得文章有完整的结构、鲜明的文风,使之明白畅达,传播于世;“有序”,以诚为根本,以达为目的。学习易经方法翁方纲也说:“‘言有序’,理之经也。”(《杜诗精选文理字说》)指出“序”是贯穿文章思想内容的经线。今天,言之有序仍是写作的另一基本原则。

“夫《易》……其旨远,其辞文。”(《系辞下》)这是对经文的评论,也是学习易经方法步骤提出的为文之道。明代茅坤就说过:其旨远,其辞文’斯固所以教天下后世为文之至也。”(《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旨远”,就是意旨深远,如晋人挚虞所说,应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文章流别论》)“辞文”,就是讲求文采,注意修饰润色语言。“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序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也是讲“辞文”的重要性。当然,修饰要恰到好处,不能刻意雕琢。“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学习易经方法步骤(《序卦》)刻意雕琢,则会走向反面,失其本质。此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是为文的辩证法。当代,人们仍常用“旨远”、“辞文”来表达文章主题的深刻性和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