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的魅力海丝文化》之伊斯兰教圣墓篇

2024-08-1216

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将有望成为我国第53项世界遗产。

下面带你细数丰泽区的遗产点,一起感受魅力海丝文化,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丰泽区内的遗产点:江口码头、老君岩造像、伊斯兰教圣墓、真武庙。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海外交通十分繁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沓来,泉州也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宗教遗迹。今天就带大家到泉州东郊灵山领略泉州一个特别的宗教遗迹。

伊斯兰教圣墓又称灵山圣墓、先贤墓,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凤山社区东南200米灵山南坡,墓区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安息着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来泉州传教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二位门徒“三贤”“四贤”。

灵山圣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与麦地那的穆罕默德圣墓、纳贾夫的阿里圣墓齐名,被称为“世界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墓”。1961年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斯兰教文化_伊斯兰教的文化_优配资教家乡文化

先贤远渡中国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伊斯兰文化陈列馆中的一句伊斯兰圣训:“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这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对信徒发出的号召,于是大量的穆斯林,不远万里,乘风破浪,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首站之一就是当时已崛起为中国四大港口之一的古泉州港——刺桐港。

为了更好传教,穆罕默德还派出了四位贤徒,明代史学家何乔远《闽书·方域志》中记载:

“……有默德那国二人葬焉,回回之祖也。回回家言:默德那国有吗喊叭德[注:即穆罕默德]圣人,……门徒有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然则二人唐时人也,二人自葬是山,夜光显发,人异而灵之,名曰圣墓。……”

三贤、四贤死后葬于狮子山,因山体形状像猛狮而得名,与山边的“风动石”,构成“狮子戏球”的景观,曾是泉州十八景之一,后因异象改名为“灵山”。每逢伊斯兰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以及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许多泉州地区的回民和穆斯林总要集体来此“游坟”。

伊朗专家阿里 • 萨哈瓦特和纳岱丽认为,在伊斯兰世界中,除了穆罕默德圣墓和阿里圣墓之外,泉州的三贤墓、四贤墓是历史最久、价值最高的古迹。

除鳄的传说

有关三贤四贤在泉州的活动记载很少,较为广泛流传的就是“除鳄记”。相传唐朝武德年间,泉州湾有一次鳄鱼成灾,渔民不能出海打鱼,船运货物无人装卸,外来的船舶也不敢入港,一时泉州湾的海外通商贸易受到了重创。就在这时,有官员上奏唐高祖李渊,称四贤“定有驱鳄之神通”。于是,皇帝宣召四人,问治鳄安民之方,并封四人为“贤人”。三贤、四贤到了泉州,率领众回教徒诵经作法,招来一群神鹰,用爪抓巨石,向鳄鱼投掷,霎时石如雨下,鳄鱼被击中,不死则伤,纷纷逃离泉州湾。

优配资教家乡文化_伊斯兰教文化_伊斯兰教的文化

圣墓概况

墓为两座东西并列的花岗岩石雕琢而成的伊斯兰教须弥座式墓,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墓石分三层,第一层即底座,长215、宽110厘米,浮雕莲瓣纹一圈。中层作素面。第三层为横断面呈圆拱状的顶盖石,前端凹入,呈“回”字行,长155、宽35、高28厘米。全墓通高60厘米。

▲ 墓身是传统伊斯兰教式样,墓亭则为中国传统式样,体现了中国与阿拉伯建筑风格的融合。

上有墓亭,四圆柱,歇山顶。墓东、西、北三面依山筑有石构回廊拱护,九开间,宽11米,进深1.04米。墓身及墓廊建于唐代,廊柱中保留有数根柱体上下作卷杀的棱柱,乃7世纪流行的做法,迄今少见,墓盖石元代维修过;墓亭留有唐代基础,1962年按原貌重建。

墓廊内、外竖历代碑刻7通。廊内有石碑五方,回廊正中竖立一方辉绿岩阴刻阿拉伯文的“重修圣墓碑”,这是记载“圣墓”年岁最古老的文字,时间为伊斯兰历722年(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碑文记录了三贤四贤事略,以及这座先贤墓历来受到阿拉伯穆斯林尊崇和保护的情况,也见证了当年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外商云集的盛况。

▲ 阿拉伯文重修圣墓碑

▲ “法厄福尔”据说是古代阿拉伯对唐朝皇帝的称呼

伊斯兰教的文化_伊斯兰教文化_优配资教家乡文化

▲ 清嘉庆二十三年“重修温陵圣墓碑记”。立碑人为“署福建全省陆路提督军门漳州总镇西蜀马建纪”。

▲ 清同治十年重修圣墓碑。立碑人为“钦合提督福建全省陆路军务执勇巴图鲁监亭江长贵”。

▲ 20世纪20年代的老照片,老照片中,圣墓边的四根圆柱都是收腰状,下面大,上面小,这样的石柱风格常见于明代前。

▲ 1958年的圣墓,圣墓前的四根柱子十分破旧,回廊已接近坍塌。资料记载,1962年重修石墓亭,为仿木四柱歇山顶,并维修迴廊、整治周围环境。如今的圣墓便是当年修缮过的模样,而老照片展示的正是修缮前的圣墓。

近年来,政府多次拨款修葺,圣墓显得更加端庄秀美,风姿绰约。尽管历史的脚步已走过1400多年,但环视灵山圣墓,小小的墓区,20根石柱支撑起环形回廊,回廊拱卫着两具石棺,两位先贤就这样静默地置于其中。墓之四周,树木成片,绿草如茵,清净安谧,更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

▲ 绿荫掩映中的灵山圣墓

▲ 眺望远处,大坪山上的郑成功像清晰可见。

伊斯兰教文化_优配资教家乡文化_伊斯兰教的文化

风动石

圣墓前有一荷叶形巨大盘石,上托一块巨石,宛如“宝盘托金印”。传闻风吹则动,手摇则晃,故名“风动石”。泉州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地震不计其数,可风动石巍然屹立,照样灵活摆动。

▲ 上书“碧玉毬”“天然机妙”,和明代泉州知府朱炳如、泉州府推官李焘的四首七绝唱和诗,及福建巡抚王道昆题刻的七律二首。“碧玉毬”为明代泉州知府周道光题名,时任少参的庄一俊(号石山、八石山人,今泉州晋江市青阳镇人)书写。清代漳州总衔马建纪 题刻“天然机妙”于球壁之左。

郑和远航麦加前到此行香

郑和曾有七下西洋的壮举,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历时二十八载,遍访亚非三十余国,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对发展中国与亚非各国的文化交流,促进友好往来,起了重大的作用,誉满中外。而据记载,第五次出使西洋前夕,郑和专程到圣墓朝谒行香,祈求圣灵庇佑,往返平安。

▲ 郑和行香碑

回廊右侧至今还完整保存着一方“郑和行香碑”,上书“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石碑高1米,宽0.42米,厚0.095米,青石所琢,上刻楷书,五行共46字。虽然经历了五百年的风霜,字体仍清晰可读。记录了郑和航海壮举与泉州港的密切关系,是泉州港与“海洋大通道”繁盛的重要文物见证。

伊斯兰教与泉州的渊源

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570~632年)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后来,伊斯兰教不断向外传播,最终形成世界性宗教。

伊斯兰教的文化_伊斯兰教文化_优配资教家乡文化

自唐朝开始,伊斯兰教就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唐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一大批来自阿拉伯和波斯的使节、商人纷至沓来,汇聚于首都长安。公元846年,阿拉伯人伊本·胡尔达兹比赫在所撰的《道里邦国志》里将交州、广州、泉州、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港口。广州形成了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蕃坊”。在扬州经商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数量有几千人,经营“波斯胡店”。这些使节、蕃客将伊斯兰教信仰带入中国。

泉州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伊斯兰教活跃发展的城市,这里至今仍然生活着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后裔,保留着浓郁的伊斯兰教文化和众多史迹,泉州见证了中国和阿拉伯波斯地区的友好往来。如今,泉州也是许多东南亚国家穆斯林到中国朝圣的必到之地。

泉州出土300多方宋元时期的伊斯兰教墓碑、墓盖石、建筑构件。碑刻资料显示,宋元时期泉州的穆斯林来自也门、哈姆丹、亚美尼亚、波斯等地,其中波斯的人数最多。元朝,泉州的清真寺一度达到六、七座之多。这一时期,泉州涌现出了以蒲寿庚为代表的一些著名阿拉伯侨民。这些史实资料都是阿拉伯人及伊斯兰文化通过“海洋大通道”进入泉州的历史见证,反映出了“海洋大通道”繁荣时期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景象。

千百年来,更迭的历史在灵山留下了动听的故事,位于灵山中的这座伊斯兰教圣墓也一直受到历代泉州人民的保护,是我国极为珍贵的伊斯兰历史文物。时至今日,灵山圣墓仍述说着海丝故事,延续着海丝情缘。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 | 值班的丰泽君

图片来源丨综合整理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