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这三个习惯,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看到的赶紧改正吧!

2022-10-292

我们谈到教育,都会说平等,但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自己做不到,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了孩子越来越叛逆。

我在想如果我们的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能多一点倾听,少一些唠叨;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欣赏,少一点比较的话,孩子们的表现一定会好很多。

曾在街头看到过一位父亲当街殴打自己的女儿,引来很多人围观,至今记忆深刻,当时这位父亲特别愤怒,对女儿拳脚相加,好不怜惜,当路人纷纷对这位父亲谴责时,他却激动的说:“她离家出走一个月都没回来了”,边说边抹眼泪。

原来,一个多月以前,女儿产生了厌学情绪,怎么劝她都不肯去上学。

父亲在愤怒之下骂了几句,女儿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过家,也没去过学校,父母找寻无果,直到再次在大街上碰到,才发生了那一幕。

看到这里,内心深深地触动着,女儿暴怒地吼叫:“我没有家,你不要管我”。这样的场景,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缩影。

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教育需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等等,但真正能切实做到的又有几人。

其实,没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一种行为和心理表现,一定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尤其是有下面三种习惯的父母,会把孩子越来越逼向反叛的边缘!

1、唠叨越多,孩子逃离得越快。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最受不了父母的是什么?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最受不了父母什么?

答案里出现最多的就两个字:唠叨!

其实,很多亲子关系的“通病”都在于父母说得太多,孩子听得太少。

心理学上有一个"超限效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父母喋喋不休地唠叨,和趾高气昂的命令,最容易把孩子逼向叛逆。

在《超级育儿师》中,13岁的李卓卿就是一个非常叛逆的女孩。

妈妈说什么都对着干。

妈妈要检查她的作业,她会一脸不情愿地说“不给你看”;

看电视,明明说好十分钟,她却从不遵守约定;

不想写作业时,只要妈妈多说两句,她就撕作业本,还会大吵大闹。

李卓卿说之所以如此逆反,是因为妈妈非常喜欢唠叨她。

她学习累了,想要放松时,妈妈就开始讲大道理。

妈妈甚至还逼她写了一份保证书,每次她不听话时,都要她把保证书念出来。

妈妈还经常用情感绑架她:“妈妈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好好读书?”

面对越来越多的唠叨,孩子的反应通常都是越来越不耐烦,进而情绪失控的。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母亲,一定要谨记两个字“闭嘴”。

事实上,妈妈一旦停止对孩子的反复唠叨,孩子的问题至少能减少50%。

少说多听,双向沟通,才能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达到心灵上的高度契合。

高层次的父母,从不唠叨孩子。

2、经常被否定的孩子,内心都藏着深深的叛逆

之前跟一位朋友探讨过关于否定孩子的话题,她说,她的父母在她小时候,经常否定式提问的沟通方式对待自己,比如:

你考了100分吗?没考到是吧!

你做到了吗?做不到吧!

这题你会吗?我看你不会。

等等......

这严重打击了她的自信心,也让她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更对很多事情丧失了期待,说到这里时,我能明显感觉到她的委屈和愤怒。

频繁地否定孩子,就好比是把孩子拒之门外,这样的做法换来的也一定是孩子的自我否定、自卑,敏感,情绪暴躁,以及长大之后的叛逆和反抗。

《以家人之名》中的齐明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小成绩优秀,但妈妈总是不满意,考第二名一定会被痛骂为什么没有考第一,去餐厅吃饭被调侃只会“老三样”,甚至去商场买妈妈喜欢的衣服也会被说成是“没主见”。

这样的孩子,如果表面上表现出很乖顺的话,那她的叛逆一定是藏在心灵最深处的,一旦有反叛的机会,必然会选择逃离。

如果少填一张答题卡,导致高考失利是她做出的第一次较劲的话,那她当记者后搬出去跟朋友合租,就是逃离的开始。直到最后提出去北京闯荡被妈妈否定,然后彻底地反抗。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当然不在少数,也无可避免,当然我相信那位妈妈看到女儿做出这样反应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惊掉下巴的,因为她还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这些年都做了什么?但我们现实中的家长们应该要引起警觉了。

3、太多的比较,是孩子反抗的诱因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这句被很多父母当做激励的话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被选入了“未成年人最不喜欢父母的五句话”之榜首。

其实很多父母都不明白,这句误以为是激励的话,实际上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摧残着孩子的心灵,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多,只会造成孩子的自我放弃或者用一些极端的方式去证明自己行。

电影《阳光普照中的》阿和,就是典型的例子,父母经常跟哥哥的比较让他情绪很低落,以至于用极端的方式去寻求自己的存在感,逃学、打架斗殴等等慢慢的变成了常态。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只是父母们不明白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们只看到了孩子的叛逆,但永远都不会去思考,导致这些叛逆的原因在自己身上。

比较是比体罚更冰冷的惩罚,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是不会拿其他的孩子做比较的。

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与其用比较的方式去打击孩子,还不如用鼓励的方式去欣赏孩子,被鼓励的孩子,才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不会有性格和魅力相同的两个孩子。

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孩子的努力,更需要的是父母的改变。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保质期的,这个保质期就是孩子最依赖父母的那段时间。这个时间也是培养孩子自律和习惯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未来就只有摇头叹息的份了,所以教育孩子要趁早,与其未来花十年时间去重塑孩子,还不如花十年时间去培养孩子。因为未来的十年对我们家长来说也同样重要,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时间做很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期待我们的每一位家长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改变。

教育的宗旨是把千万个孩子培养成千万个样子,而不是把千万个孩子培养成一个样子,我是果爸,关注我,与您一起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