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世说新语》中王羲之之形象

2024-05-0215

王羲之是《世说新语》中所述众多人物中的一个,是东晋名士之一。但因其身上“书圣”的光环太过夺目,竟成为众人全面了解他的一个障碍,使历史上原本丰满、生动且颇具个性的王羲之成了一种符号性的存在。著名学者李零说过:“去圣乃得真孔子。”人一旦被神圣化以后,就难免会使其“真”。而中国传统文化好像又特别喜欢且擅长与此:神化、圣化,然后顶礼之,膜拜之。这种行为看似是对所谓圣人的尊重与追慕,其实骨子里是一种疏远与冷漠。诸多“圣人”们若九泉有知,真不知该作何感慨。

本文将以《世说新语》中相关王羲之的记载和《晋书.王羲之传》为基础,试图还原一个立体的王羲之。当然胡适说过,历史的真相就像洋葱的核,你一层一层剥下去,其实什么也没有。所以本文所呈现的王羲之肯定与历史真实中的他有差异,或许差异还不小,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也许那个“核”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剥洋葱”的辛辣味才更能给我们启迪。

一、多重的身份

“书圣”是王羲之前面最经常见到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定语,但事实上,他的身份绝不仅仅只这一个。王羲之,东晋名士,出身高门,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琅琊王氏是两晋时期最显赫的士族。在王氏家族中,很多人担任过显官要职。其从曾祖王祥出仕魏晋两朝,历任司空、太尉,太保等职。伯父王衍先后为晋惠帝的中书令、尚书令和太尉。南渡后,伯父王导官居宰辅,把持朝政;另一伯父王敦驻守荆州,掌握重兵,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特殊政局。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是首先建议晋元帝司马睿渡江的东晋开国功臣。在这样一个大家族中,王羲之是极其优秀的一个。《晋书.王羲之传》中说:“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王敦称赞他说:“汝是吾家佳子弟。”可见,他是当时最显赫士族之一的代表人物,这是其一。

其二,王羲之是颇具政治远见的朝廷官员。他以秘书郎起家,做过征西大将军庾亮的参军。庾亮死后,在扬州刺史殷浩的劝说下,再次出仕,任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并颇有建树,显示了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在政治上,王羲之之主要作为可归结为一下几点:

1、赈灾济民。他到达任上时,会稽正遇上严重的灾荒。王羲之一方面打开粮仓赈济这里的灾民,另一方面向朝廷提合理化建议:建议“断酒以救民命”,认为“此郡断酒一年,所省百余万斛米,乃过于租”。

2、为民请命。通过实际考察,王羲之了解到东晋政府加在人民头上的赋税徭役过于繁重,而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一带尤甚。故而他一再上书要求减免赋役,以使人民“小得苏息,各安其业”。

3、痛陈弊端。他批评政府的官僚机构臃肿庞杂,行政效率低,只会给人民增加负担,“主者涖事,未尝得十日,吏民趋走,功费万计”。在对会稽郡下属的各县进行检校之后,他发现官仓失盗的现象十分严重。原因是监守自盗,“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余姚近十万斛”。王羲之谴责朝中当权者阻挠追查,说他们实际是“重敛以资奸吏”。认为只要“诛翦一人,其后便断”。

此外,王羲之在军事上亦有不俗表现。在他担任会稽内史期间,东晋政府内部掀起了一阵北伐热。荆州刺史桓温掌握重兵,灭掉蜀地的成汉政权之后,积极准备北伐。桓温企图靠军事上的胜利,提高个人的威望,实现代晋称帝的野心。永和九年(353),坐镇建康的宰辅司马昱为抑制桓温,抢先命令扬州刺史殷浩为北伐的指挥。殷浩是徒有虚名的清谈家,毫无作战经验。他任用降晋的羌族首领姚襄为北伐前锋,结果姚襄中途倒戈,在山桑伏击殷浩。殷浩惨败而还,北伐军损失极大。王羲之向来反对盲目北伐。在殷浩动身前,他曾写过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进行劝阻。北伐失败后,殷浩不甘失败,复图再举。王羲之再一次写信给他,告诫殷浩应该汲取失败的教训,“往事岂复可追,愿思弘将来”。他讲,“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当”,盲目北伐召致多次的丧师辱国,是当政者缺乏深谋远虑的结果。东晋国力不足,军败于外,资竭于内,既然没有力量控制淮河流域,不如全力保住长江不失。他建议,当政者应该引咎自责,承认错误,集中全力汇集人才,听取有识之士的意见,努力刷新政治,消除烦苛的制度,减免赋役徭役。只有这样,困难的局面才可能改观。王羲之警告说,如果坚持割剥百姓的暴政,陈胜、吴广一样的起义马上就会出现。在写给司马昱的信中,他对一再劳师兴众的后果表示担忧。指出,打仗要知己知彼,万全而后动。盲目北伐,取胜的希望很少,而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极大,“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他又写信给尚书仆射谢尚,沉痛地列举了战争带来的灾难。他说,每次参加征役和充运的人中,因为死亡或叛逃的都有很大一部分不能返回家园。政府不顾人口的损失,仍然对百姓照常进行征发,造成更多人中途叛逃。按照政府法令,逃亡者的家属和邻居要连坐,于是又有新的人大批逃走。“百姓流亡,户口日减,其源在此”。

其三,王羲之是当时著名文士,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晋书.王羲之传》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人皆是当时名士。这些人物好老庄、善清言,王羲之经常与他们一起谈玄论道、诗酒风流、逍遥度日。《世说新语.文学》中4、28篇均有所反映。其中最有名的一次便是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之会。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从中可见其所思考、感慨的是人生、生死等形而上的哲学命题。无怪乎《世说新语.容止》30篇中记录说:“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二、多样的性格

在《世说新语》中,与王羲之相关的记载共53条,分别分布在17个类目当中,较为生动地展示了其复杂的性格。

(一)机智、洞察世事

说道机智,最具说服力的便是假谲7中提到的片段。这个孩子居然可以佯装熟睡、而且用还“吐唾纵横”还增强真实性。在那样的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能有如此缜密的心思,实在是机敏冷静异常。更让人惊诧的是,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就能辨识出自己所闻之事的严重性,并判断出即使是自己的伯父仍会对自己身的安全构成威胁,可见其心思之深,对世事洞察之透彻。

王羲之10岁时已经如此,此后经过仕途历练后便更加洞明。难怪在谢万寿春之战打败而归,写信与王羲之说:“”时,他会一下子看透谢万的心思。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他的理智、冷静和敏锐。

(二)骄傲、坦诚

东床快婿的故事流传甚广(源出雅量19),这里凸显了王羲之的超然。当别人都矜持时,他却“坦腹卧”,一副超然事外的态度。但问题在于你是知道选婿之事的,若真是不在意的话,即使不屑于矜持去讨好谁,但也没必要刻意地“坦腹”来显示什么吧,这是否恰恰是一种展示呢,一种骄傲的作秀?对与他的骄傲,文学36中的记录更加明白。但有趣的是,他对自己的骄傲一点都不演示,反倒很投入地径自表现。而且当他被支道林的言谈折服后竟“遂披襟解带,留恋不能已”,真是天真烂漫之极。

(三)敏感、脆弱

轻诋5中记载说:“”可见他对自己的“讷涩”很是在意。甚至在自己亲近的人面前也露怯。这种极其敏感的人往往对别人的看法非常在意,同时也非常期待被认可、被承认。所以当他得知有人以《兰亭集序》比《金谷诗序》,又把他与石崇想匹敌时,露出了非常欣喜的神色。这两个记载虽分别出于轻诋和企羡,刘义庆作这样的编排或许有些许贬斥之意,却很难得的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平素超然玄远的东晋名士世俗、可爱的一面,这其实是一种人性的光芒,让千百年以后的我们读之仍觉可亲可近。

5.jpg